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6643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高中语文复习之李白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Word格式.docx

而"

立抵卿相"

这几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这位"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有着游侠之气的少年李白"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在积蓄着自己的才气和阅历,准备一鸣惊人!

二、青年---狂(狂热自负悲喜更迭侍君荣亲始志不渝)

1、志在宰辅 

游历拜谒----狂热自负

李白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人生,得到苏蕤的非凡礼遇,真心推许和诚挚教导,使他信心倍增,对仕途充满希望,但因苏的特殊政治境地,而未被举荐。

李白又怅然若失,当他再次拜谒渝州刺史李邕时,却费尽周折,年轻气盛,狂傲自负的李白,借谢罪之辞,給李邕呈上《大鹏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自比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责问李邕"

宣父犹且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引起李的震颤。

两次早期拜谒,均以失败告终,仕途不顺的阴霾笼罩着这颗狂热自负的心。

他感慨良深:

翼挟万钧风雷的大鹏,何时冲天九万里?

2、谒见狂客举荐未果-----惆怅失落

在典当和友人资助中生活的李白,在长安酒肆痛饮狂歌: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侠客行》),他凭着七分豪肠,三分剑气,吟诵排律长歌,写大块文章,杯不停笔不休的惊人之举,在长安城名气远扬,却并没有得到理想的举荐之机,他黯然神伤,慷慨悲歌,发出了撼人心魄的鸣啸: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魂牵梦萦的侍君之道,难于上青天!

李白以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乐府体古诗,长短不齐的杂言,独特的开头句式,让人随着他变幻无常、滔滔奔泻、喷涌而出的情感洪流一起开阖动荡,感受着他的抗争,他的激情。

他又把希望寄托在"

四明狂客"

贺知章上。

但仍"

举荐未果"

李白愤慨惶惑,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识。

他在等待和思念妻儿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曾经"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的他,多么希望"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即使"

山崩地摧壮士死"

,也心甘情愿。

如今仕途无望,只能"

侧重西望长咨嗟"

对妻子的思念使他"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难》)。

一饮三百斗"

的李白,只能"

醉卧累月轻王侯"

(《蜀道难》),在外奔走多年一事无成,怅然低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中年---醉(踌躇满志 傲岸不屈 折翅而返 痴心企盼)

1、壮年失妻 愧对家人-----痛心裂肺

李白随雁门将军打猎,初遇郭子仪,畅谈天下事。

举家迁往山东曲阜南陵后,又只身前往中都县裴旻家学剑,以期自己文武兼备,大展宏图。

他踌躇满志: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好友元丹丘奉诏入京任道宗,更使李白看到希望的曙光。

他热切企盼着。

就在此时,久病缠身的爱妻许如素在长年的相思和期盼的煎熬中,撒手人圜。

春风忽无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大堤曲》)。

十多年来,未尽人夫人父职责的李白,愧悔交织。

心被沉重的悲怆和揪心的痛苦时刻咬噬着。

2、金门传诏 供奉翰林----踌躇满志

经玉真公主、贺知章、吴筠等人举荐,李隆基金门传诏,李白欣喜若狂,"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准备大展宏图的李白,满怀对大唐天

子的感激和崇拜,踌躇满志,奔赴长安。

朝廷之上,天子特赐七宝御床,力士脱靴,贵妃研磨,天子引纸,震慑回鹘使者!

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他相信必展鹏翼,搏击云天。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在天子"

朕决不负卿"

许诺下,李白神思飞纵,"

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

(《春日行》),并对天子感激涕零"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春日行》)。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结袜子》),李白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幻想,诗情澎湃、才情激扬。

他满怀希望,做着他的"

待诏"

翰林,期待着皇上的真正重用。

3、奸佞当道 进谏未果----傲然而返

长久等待使天性爽朗的李白苦闷寂寞"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月下独酌》)。

他深深憎恶"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芳孤"

的黑暗现实,对横行跋扈的权贵和趋炎附势的小人强烈愤慨"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天子,"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己昏。

他决心披肝沥胆,直谏天子。

提出十条勤政务本的建议,李隆基不悦,李白被"

出宫思过"

他悲愤彷徨,过分高估天子的爱才之心,低估奸臣的诽谤中伤。

这条理想道路竟然如此泥泞难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之一)。

结构的巨大跳跃,突兀奇来、不可端倪的诗句间激荡着李白矛盾的内心,他靠诗歌排解郁结胸中的不平之气。

他日渐消极,"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行路难》之三),怀着无限惆怅失落和郁闷难抑的苦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等待,天宝三年春,李白傲然离开长安!

4、赐金放返 盼君将悟----痴心不改

赐金放返"

后的李白,悲愤不平,"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赠蔡山人》)。

他借酒消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他一直相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但现实却如此残酷。

壮志未酬,青春已逝,"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感慨人生如短暂的朝夕,想用酒来涤荡胸中块垒,急欲冲破忧愁"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他不甘寂寞,渴望用世,却只能以"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聊以自慰。

他又痴心不改,盼君将悟。

积极用世毕竟是李白人生观的主导,因此他很快从迷惘中振奋起来,以古人的祟高志向自勉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5、入道受箓 炼丹求仙-----渴盼再诏

深受道家影响的李白,萌生入道受箓、炼丹求仙的想法。

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希冀寻求再诏重用的机会。

他决绝地完成了入道受箓的过程,并架炉炼丹服丹,结果大病一场,入道成仙之梦破灭。

他感慨"

寒早悲岁促,人生鸟过目……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秋露白如玉》)。

这位想像丰富、雄气豪放、极具个性和浪漫气质的诗人梦游天姥,由感而发"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应该"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喊出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壮之声。

他悲怆感慨"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自己"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他为自己鸣不平,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对朝廷产生失望之心和轻蔑之情。

痴心不改的他要挣脱封建秩序的桎梏,要冲破正统的儒家观念。

流露出抑儒扬侠的思想倾向,尽管年近半百,李白却萌生了从军的念头,"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赠何七判官昌浩》)。

想在边疆建功立业,实现再诏理想!

四、暮年---愤 

(抑郁愤懑 命运多舛 矢志报国 壮心不已)

1、勇闯幽州 以诗陈情----忧愤难载

天宝十年,年过半百的李白,觉察到安禄山有叛乱之心,也收到边关鲜为人知的秘密。

他痛心疾首。

以诗陈情,写下了《一百四十年》、《抱玉入楚国》、《战国何纷纷》等作品。

想通过赴京上任的韦良宰,在长安抄写分发诗作。

希望借此来引起统治者的警醒,希望天子能力挽狂澜,重整朝纲。

但满腔忧国忧民之情,并没有得到皇上重视。

与小叔李华饯别时,道出了内心的忧愤,"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多想"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但他知道"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无奈只能"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他时而忧愁,时而激昂,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淋漓酣恣的悲愤中又见慷慨激昂的豪情。

他不愿被消沉情绪吞噬淹没,从这大起大落的飞跃的诗句,感受着他深沉痛苦的内心和睥睨忧患的达观性格。

2、幕府从军 竟成附逆----悲愤难抒

安禄山叛乱,无辜百姓逃亡,刺痛了诗人善良的心,面对哀鸿遍野,他怒叱"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古风?

西上莲花山》)

在永王再三恭请下,李白从军李璘幕府。

他以为自己从此走上从军报国之路,踌躇满志地为李璘出谋划策。

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

然而不幸,李白陷入一场皇室政治突变的漩涡中。

他四处逃亡,后在彭泽县投案自首,却仍被送入死牢。

他寄希望于高官帮他减免罪行,后幸遇郭子仪,以全部官爵赎李白死罪。

但李白仍被流放夜郎!

3、流放夜郎 半途赦返----怨愤怅然

李白流放途中,在夔州遇全国大赦,半途赦返,令李白欣喜若狂,归心似箭。

他意气酣畅,把酒痛饮,豁然开朗,与山水冥合,轻松喜悦之情溢于胸中。

他高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下江陵》)。

4、矢志平乱 壮志未酬----壮怀幽愤

赦返后的李白,认为现在已是"

雁行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夏十二登岳阳楼》)的时候。

他又逢韦良宰,又萌生入世报国的希望。

但韦一去无音讯,使他惆怅伤怀: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鹦鹉洲》)。

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岁,闻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他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但行至金陵,因病折回,"

半道谢病还……天夺壮士心。

长吁别吴京"

(《金陵崔侍御十九韵留别》)。

抑郁愤闷的李白,此时又有了寻仙得道的梦想,"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这位"

手持绿玉杖……凤歌笑孔丘"

的"

楚狂人"

,他把苦难现实的感受寄托于异常空洞、雄奇壮伟的意象中,"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

,想着"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来抚慰自己幽愤之心!

5、暮年归隐 魂归当涂----感慨悲歌

经历四十多年的生死浮沉,悲欢荣辱,血泪辛酸的求仕之途,曾经的待诏翰林,天子外臣,如今年老体衰,重病缠身,却无颜回归故里,只能归隐当涂"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面对自己"

白发如霜草"

,不禁"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他逐渐接受了这种孤独安处的现实,"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言怀》),"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歌》)。

贫病交加的他思念故乡,"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他感叹何处是他的最后的归宿,尝尽世间冷暖的李白,有了非凡的彻悟,"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

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他悲叹"

天下无人知我心"

(《悲歌行》)。

他看不起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而平步青云之徒"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笑歌行》)。

黄金到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的李白,不愿拖累李阳冰,做好了离世的准备,"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终歌》),"

平生壮志未伸"

、困顿一生、流离失所的李白,自责自己"

不孝不悌不慈不爱"

但唯一的安慰是自己的痛苦血泪化作惊天地泣鬼神的万卷诗文--《草堂集》。

结语:

在那个封建社会个体人性意识受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傲不拘、纯真爽朗的个性,豪放飘逸的诗风,变幻莫测的想像,清新明丽的语言,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

明月清风,寂寞锁不住金樽空对,他笔墨纵横,用立体的字,醉倒了大唐万里江山。

他与江天共醉,与江月同归,走完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

理想化的人生设计,浓烈奔放的情感,自由狂傲的性格,热切渴盼成为英雄的李白,注定在这纷繁多变、权势倾扎、尔虞我诈的现实中惨遭失败。

才华横溢、孤独漂泊、始终不渝追求理想的李白,尽管在每个人生阶段李白都有他特别彰显的个性,但他的"

逸"

、"

狂"

愤"

醉"

始终交织、贯穿和影响了他的一生。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㈠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天津卷)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①绿绮:

古代名琴。

②流水:

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钟:

《山海经?

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㈢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㈣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5年高考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分)

㈤【强化练习】

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

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

《梅花落》曲牌名。

⑴这是一首七言______,李白,字______,号______,被人称作______。

⑵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⑶《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

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⒉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

“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季节的一种 

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⒊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⑴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⑵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⒋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⑴这首诗用了多种抒情表意的方法,请指出来。

(有几种写几种)

⑵“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什么内涵?

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

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3分)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⒍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

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⑴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⒎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窅然:

深远的样子,

有人说,第三句写花随流水,窅然远去的景色,与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一样,也是抒发哀伤之情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⒏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

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

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⒐阅读李白的《关山月》,回答问题。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①,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①白登道:

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

汉刘邦领兵征匈奴,曾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了七天。

⑴诗歌前四句描绘边塞图景,试分析“明月”、“天山”、“云海”、“长风”在写景中的作用。

⑵“汉下白登道”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          ,描写的对象由   过渡到      由战争过渡到    。

⑶诗歌的最后四句,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戍客内心的痛苦的?

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⒑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

离群之马。

⑴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⑵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试作赏析。

⑶请评述这首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⒒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⑴一⑵题。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⑴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苦闷,也流露出了______ 

的思想。

诗歌开头采用的是________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_________ 

的浪漫主义特色。

⑵ 

“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

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⒓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3小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

记游庐山》: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

……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

[注]谪仙:

李白。

⑴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