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642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087云南省玉溪市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Word格式.docx

B.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C.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研究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

D.封建制中有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寻找

6.下图是某收藏家收藏的一张荣誉证书。

该证书中林家香同志参与“普选”成立的机构应是(  )

A.政治协商会议B.民族区域自治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D.中华妇女联合会

7.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道: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  )

A.纠正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

C.罗斯福权力欲较强,要求授予他极大的权力

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

8.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高全喜在《立宪时刻:

论<

清帝逊位诏书>

》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9.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

符合其主题的是(  )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B.①C.②③D.③④

10.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

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

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

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11.公元429年,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了一个由七名官员和一名法学家组成的八人委员会,不仅对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进行汇编,而且把法学家的著作也包括在内,后来没有成功。

到公元435年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仅对敕令进行汇编,结果于公元438年编成,内容包括自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3000多种。

出现该现象的历史根源在于(  )

A.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B.罗马皇帝重视法律的编纂

C.公民法范围过于狭D.《十二铜表法》的弊端暴露

12.《世界史纲》中说:

“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

”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871年德意志宪法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阅读材料,加深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

材料二1937年,面对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国会通过了更加严格的中立条款,提出所谓“现金和自运政策”,规定交战国只能从美国购买非军需产品,支付现金,然后用自己的商船将货物运走。

1939年对30年代中期的中立法作了修改,废除了禁止出售武器的规定。

总统把不列颠和不列颠帝国形容为“抵抗征服世界的先锋”,而美国则是“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

——摘编自[美]艾伦·

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等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

……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

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尤其如此,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关于处理美欧关系的观点。

用一句话概括该告别辞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1937年中立法和1939年中立法的异同点,分析美国1939年修改中立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欧政治关系变化的原因。

结合外交领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加下划线句子的观点。

 

14(1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

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

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

(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

“有不便,以告勿疑。

”辙曰:

“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

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

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

如此,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

“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

”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苏辙传》

材料二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

“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

——《宋史·

食货》

材料三司马光:

“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

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

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

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

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

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

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

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司马光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三人的立场与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人侧重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苗法对谁有利?

对谁有害?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温斯顿·

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

“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

……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

……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

“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

他说: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1)材料一、二、三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

说明判断的理由。

(2)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丘吉尔对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一和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

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

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段话,在中世纪拉丁文的亚里士多德传记中,被浓缩为“柏拉图是朋友,更大的朋友却是真理”。

(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亚里土多德是怎样看待柏拉图的理念论的?

(2)亚里士多德在学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3)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当时法国君主派的势力还很强大,最终是以超出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承认共和制的1875年宪法,故A项错误;

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说明法国总统权力很大,不仅有行政权,还有立法权,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故B项正确,C项错误;

D项与此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排除A、C、D三位思想家,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小国寡民”与材料所述无关;

李贽是明末早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

梁启超是维新思想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本题选B项,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等,极力维护封建集权统治,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

3.【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反对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

从“盖天下事操之以急则难,受之以渐则易”和“至若变法而不便于民,尤不可操切以图,致酿他故”,可知主张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应稳妥推进,故B项正确;

材料指责的是反对变法的人因循守旧,不是对中国人的整体指责,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已经实行戊戌变法,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能力。

宋词与明清小说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有关。

5.【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制”即分封制,它是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与封建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项错误;

据材料信息“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可知C项正确,A项错误;

D项与材料信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不符,排除。

6.【答案】C

【解析】这张荣誉证书颁发的时间为1953年。

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召开,代表也不是“普选”产生的,故A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并非“普选”产生,故B项错误;

1953年地方通过“普选”建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作准备,故C项正确;

中华妇女联合会成立于1949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美国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并且自由经济得到法律的保障,罗斯福新政必须通过重新立法才能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国会,罗斯福所谓广泛的行政权实际值得是宪法赋予总统非常时期的非常权力,包括立法,故A项正确;

材料中所谓的“宣战”,“敌人入侵”是比喻,不是真正的含义,故B项错误;

美国三权分立原则下,行政权受立法和司法权的制约,任何权力都不能膨胀,故C项错误;

材料的确反映了国会制约总统的权力,但并未指向广泛行政权的含义,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和光荣革命的相同点,光荣革命即不流血的宫廷政变,以和平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材料主要是肯定了辛亥革命政权更替的方式,并不是探源辛亥革命的失败,故A项错误;

材料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袁世凯是在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辞职的背景下掌握政权的,与光荣革命一样,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故B项正确;

清帝是被迫退位,故C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而且表述不全面,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漫画的时间是1941年,日本军人一脚陷入中国大陆,一脚又踏进太平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所以排除②,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不是为了海上封锁中国,排除①,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活跃市场,故选C。

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排除A;

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一直都存在,不是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排除B;

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开始的,排除D。

11.【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时代的皇帝重视编纂法典,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完善罗马法来维系地域广袤的帝国统治,这说明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公民法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编纂出实用性更强的万民法,故A项正确;

B项是题干材料现象的变相重复,故B项错误;

C项是其原因之一并非根源,故C项错误;

D项与材料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成为“虚君”,主权在议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787年美国宪法美国确立共和制,采用三权分立原则,实现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相互分离制约,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和参议院很大的权力,两者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871年德意志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皇帝拥有主宰国家事务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监督制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3.【答案】

(1)观点:

避免卷入欧洲事务(或不要与欧洲结盟、敌对和冲突),实行“严守中立”政策。

影响:

成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长期为美国历任统治者所遵循和发展。

(2)同:

都主张“现金和自运”。

异:

1937年中立法规定交战国只能从美国购买非军需用品,1939年中立法允许购买美国武器。

为掌握着制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

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3)原因:

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或西欧经济的一体化)。

论证:

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解析】

(1)第一小问,对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可知华盛顿的观点是“避免卷入欧洲事务(或不要与欧洲结盟、敌对和冲突),实行“严守中立”政策。

”第二小问,要注意结合史实,即该政策长期影响美国,造成了美国后来的孤立主义。

(2)第一小问由材料二可知,相同点是都主张“现金和自运”,不同点是1937年中立法规定交战国只能从美国购买非军需用品,1939年中立法允许购买美国武器;

第二小问,要注意结合史实,即如此的修改,为掌握着制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了方便之门,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第一小问,要注意经济决定政治,所以由材料三中“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经济援助”,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希望促进自身的恢复与发展,而不愿依附于美国;

第二小问要论证戴高乐的话,最经典的话就是他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当然,还有,欧洲一体化的不断促进,也可以论证这句话。

14.【答案】

(1)顾炎武:

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

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

魏源:

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独秀:

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

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2)趋势: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

原因:

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

顺应时代,开拓创新;

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

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

【解析】第

(1)问,首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三位代表人物的言论反映的社会问题,然后分别归纳他们的主张。

注意联系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

(2)问,首先注意审题,联系明清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可以从内因、外因的角度分析;

对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可以从顺应时代潮流、有识之士的责任心和才学等方面分析归纳。

15.【答案】

(1)三人都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立场上,认为青苗法有害无利,反对青苗法。

苏辙认为借贷青苗钱的农民到期不还,会给地方州县带来麻烦;

韩琦认为青苗法的实施,是“官府放高利贷”,不合情理;

司马光认为青苗法会导致贫者逃亡,“富者亦贫”。

(2)青苗法对封建国家和百姓有利,不利于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考查对青苗法的认识。

解答第

(1)题注意准确提取材料。

材料一的关键信息“钱至良民不免妄用……虽富民不免逾限。

如此,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可知苏辙以青苗法可能有钱被滥用和逾期不还的情况,给州县带来问题为由,反对青苗法;

材料二的关键词“官戏患钱”,从中看出韩琦以青苗法类似政府放高利贷,反对变法;

材料三的关键信息“贫者既尽,富者亦贫。

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可得出司马光以青苗法可能带来更大贫困即“富者亦贫”的现象,反对青苗法。

由于这三人都是官员,所以他们是地主阶级保守派的代表。

解答第

(2)题,要准确认识青苗法实际上打击了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家税收。

16.【答案】

(1)不同。

①材料一发生在一战前,理由有二,即“圣彼得堡”是沙俄时的地名;

材料中显示英、法、俄在谋求结盟(即形成三国协约);

②材料二是帝国主义协约国对新生苏维埃俄国进行干涉时期,因为有“前俄罗斯帝国”的称呼和“军事上远征”等信息;

③材料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材料明确谈到“1941年6月”这一时间。

(2)①一战前,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为战胜德国,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协调与法、俄的利害冲突,谋求与法、俄结盟;

②一战后初期,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英国试图利用德国去遏制苏俄;

③“二战”爆发后,英德再次成为交战对手,丘吉尔认为只有联合苏联才能取胜,战胜德国法西斯。

(3)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是基于沙俄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争夺巴尔干、中东和远东地区的角逐中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

材料三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基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

(4)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

【解析】aaa本题从内容上考查英国对外关系变化及政策调整的原则,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运用正确分析法去组织答案。

(1)问要结合材料中的关键时间信息。

(2)问抓住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对外关系变化——特别对待德国和俄国。

第(3)问要抓住两则材料中,俄国政权性质不一致,与英国有不同的战略要求。

17.【答案】

(1)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2)在哲学领域、生物学领域等都有突出贡献,其中被称为工具科学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3)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人称赞。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解析】本题以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为主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在高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题型多样,考查灵活,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利用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弱点的批判和逻辑学成就回答前两题,结合“中庸之道”的三种状态和认识来解决最后一题。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将东西方哲学家比较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