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620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陕西文档格式.docx

A.秦王朝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后世尤其是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并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B.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儒家长期受重视的局面。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从而提高社会地位。

D.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庭的家教内涵与富商大户人家的家教有同更有异,这是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造成的。

 

1.C(A无中生有,文章没有秦朝的措施为后世家教奠基的意思。

B“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并不是内容,而是指导思想。

D“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不对,“家庭教育”应为“诗书教育”。

2.A(因果倒置)

3.B(原文说“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一特点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错误。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

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

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

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

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

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

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

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老子说: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庄子说: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

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

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

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

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

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

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1.下列不能作为“中国茶道”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

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

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

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

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

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

C.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标志就是,日本茶道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不拘一格,重视获得生活、精神享受。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发展为“五行调和”,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1.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属于“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属于“茶艺”)

2.B(A原文讲的是中国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静、怡、真”的境界,并没有说“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C原文说的是中国茶道起点是“真”,不是说发源于“真”;

原文说它有“三重含义”不是说“三个具体要求”。

D原文只是借“武夷山茶痴”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就以此为“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3.D(陆羽只是借用五行理论阐述自己的茶道观,而不是“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为‘五行调和’”)

三、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墨西哥发现提及2012预言的玛雅文字新记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

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

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

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

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斯图亚特表示:

“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

”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Baktun末期。

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13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

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第13个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

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

他说: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

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

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

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BolonYokte有关。

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

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

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

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且有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并且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在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的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寺庙,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历史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C.大卫-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得“历法圆”非常认同的,但同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D.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Baktun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huli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历史而非预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C.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应正砖块提及的第13个Baktun末期是世界末日的预言。

D.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1、D

【解析】A项并非是“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还有很多人呢在质疑这一观点;

B项“最权威的研究成果”是杜撰的信息;

C项文中并没有讲到“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建筑寺庙”

2、D

【解析】A项文中并没有交代墨西哥研究部门未及时公布科马科卡废墟砖块的原因;

B项大卫-斯图亚特怀疑的不是“玛雅2012世界末日论”,而是怀疑将“科马卡科砖”作为“2012年世界末日论”的证据;

C项大卫-斯图亚特并未对“历法圆”表示过非常的观点。

3、C

【解析】A项墨西哥研究人员只是在强调思想观点的不同,没有提及占有研究资料多少的问题;

B项科马卡科砖块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它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D项会议目的是希望平息流言,但结果并不能确定。

四、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娱乐比重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有以娱乐为主的行业。

我们不妨称之为娱乐业。

但娱乐业在正常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应占多大比重?

应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尤其是应作出怎样的价值认定?

这里头的讲究可就大了。

据说中国古代的《诗经》所收录的诗在当时都是能唱的,其功能之一是“侑酒”,即让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取乐。

但所唱的那些内容,又并不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内容,所以后来儒家将《诗经》定为五经之首。

加上《诗经》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不同于人人都能唱的通俗歌曲,所以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的比重不太多。

解放前,艺人的地位很低,被人鄙夷为“娼优”。

这是不公正的,也绝对是一种偏见。

后来文人、艺人的地位大大提高,被誉为文艺工作者。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很尊重,并强调其功绩,但又断然认为不能把文艺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

连严肃的、有价值的文艺都不应被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那些专门取乐、专门搞笑的艺人呢,似乎就更不应当被捧为世上最尊贵、最有威风的人了。

为什么?

原因之一便是:

一个社会若是成了演唱的盛世、说笑的盛世、耍闹的盛世,注定会导致真正的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浮躁化。

然而今天,中国的娱乐业之火,堪称空前。

若是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提问:

“你认为今天最值得崇拜的名人、贵人是谁?

”我看十之八九的回答,其一便是演艺明星!

与之并列的,也无非是高官、富豪之类。

而明星们所操的主业,又侧重于娱乐。

在文艺界之中,为什么京剧拼不过现代的通俗歌曲?

因为京剧从属于文化,从事京剧事业的人需要去背诵带有古文意味的唱词,需要苦练合于章法的唱、念、做、打功夫。

此外,京剧剧本中的内容,主旨上宣扬的又大多是道义。

总之,随意性很少。

而今天的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以及相声、小品,其主要的功能是娱乐,表演和推销的就是乐子。

演员、听众、观众无须重视文化,带着嗓子、脸子、耳朵、眼睛就成了。

那样的明星为什么挣那么多钱?

无非是用乐子换来的。

观众为什么舍得花那么多钱?

一大半原因是买明星的名,一小半是为了去上模仿秀节目,继之也成为明星。

必须承认:

世上既然出现了娱乐业,就表明任何人都需要娱乐,这是正常的。

就像药品中的兴奋剂,适量地使用一点也无妨。

关键是娱乐的比重过大,兴奋剂的使用量超标,就不是健康社会应有的现象了。

当前演艺界的为乐而乐,已经波及社会各界。

政界中的人在下指示、做报告、四处发言时,都喜欢在内容中添加一点笑料;

文学界中写出的作品,也都习惯于注入“幽默”因素;

学术界的说古论今,也常常使用笑谈、戏说、杂侃来增彩。

总之,社会各界都趋于娱乐化。

中国真的进入时时欢乐、处处快乐的盛世了吗?

不必回答,看看天灾人祸频出、不公平之事仍多的现象就可以了。

世上有一些以娱乐为业的人,为社会增添一点娱乐因素无可非议。

但是娱乐比重太大,把不喜欢搞娱乐、一心办正事的严肃之人弄到台下场外,恭请演艺明星走上贵宾席,这只能使整个社会浮躁起来。

诚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乐观主义精神。

但乐观主义往往也有一个天敌,就是盲目乐观,或者说是毫无忧患意识。

即使在戏剧舞台上上演的是百分之百的喜剧,扫尽了所有的悲剧,这样的舞台也只能称之为贱舞台,审美价值很低。

(选自《北京日报》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娱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娱乐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均是专门行业,但其比重、价值的大小及其认定,值得高度重视。

B.《诗经》中的内容并不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内容,才使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不太多。

C.中国古代的《诗经》所收录的诗均能唱诵,其功能之一“侑酒”便是娱乐,即让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取乐。

D.解放前,从事娱乐业的艺人被鄙夷为“娼优”,这说明艺人的地位低下,娱乐业没有得到重视。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解放后,文人、艺人被誉为文艺工作者,得到社会尊重,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B.文艺极为重要,但不能将其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即使是严肃的、有价值的文艺也应如此。

C.一个无处不充斥娱乐的盛世,或许会导致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与浮躁化。

D.中国的娱乐业空前繁荣,这从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演艺明星的顶礼膜拜中可见一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京剧拼不过现代的通俗歌曲的原因就是京剧从属于文化,从事京剧事业的人需要去背诵带有古文意味的唱词,需要苦练合于章法的唱、念、做、打功夫。

B.当前娱乐之风盛行,是正常的。

不过政界、文学界、学术界均趋于娱乐化,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C.身处盛世,娱乐本无可非议,但娱乐的比重过大,将会使人们失去忧患意识,使整个社会浮躁起来。

D.作者认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乐观主义精神,但不可盲目乐观,或者说是不要毫无忧患意识。

1.B原文“但所唱的那些内容,又并非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所以后来儒家将《诗经》定为五经之首,也是有道理的。

加上《诗经》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不同于人人都能唱的通俗歌曲,所以在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占的比重不太多。

”原因唯一化。

2.C“或许”错。

原文“一个社会若是成了演唱的盛世、说笑的盛世、耍闹的盛世,注定会导致真正的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浮躁化”。

3.DA项原因还有“京剧剧本中的内容,主旨上宣扬的又大多是道义”。

B项“是正常的”错。

原文“世上既然出现了娱乐业,就表明任何人都需要娱乐,这是正常的”。

C项“身处盛世”错。

原文“中国真的进入时时欢乐、处处快乐的盛世了吗?

不必回答,看看天灾人祸频出、不公平之事仍多的现象就可以了”。

五、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刚性之美与审美文化反思

文/杨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民族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

这种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文化传统中发展而来的审美观念、意识,突出表现为狞厉、朴野、原力、劲健等外在形式,总体而言可称之为刚性之美。

这种审美意识,在蒙古族史诗中以各种不同形式得以表达和实现。

蒙古史诗中蕴含的勇敢、充满力量和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无疑构成了蒙古族史诗的主旋律。

史诗的典型描写如兽性艺术类比、萨满祭祀的查玛面具的特征描写,其中就多次描述神秘怪异之美,这种由民间文化信仰而生的狞厉之美,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神秘狰狞之美迥然有别,它突出表现在由某种功利带来的可怖、威严、畏惧的审美内涵,体现了重在内容而非形式的刚性之美。

这种审美范畴多与蒙古族史诗等口传文化相联系,深受蒙古族独特历史社会背景的影响。

史诗中对于古朴尚“白”遗风的礼赞、对自然风光游牧方式的依恋,这种独特的民族心理结构从审美主体方面深刻的影响了文学朴野美的性质和内容。

蒙古族对于女性的健硕之美的颂扬,最恰切地表达了游牧民族对女性“外柔内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