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参考.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参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作业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物质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所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 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
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3、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家面对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
4、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国政府作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作出的政策及适合我国国情,又可疑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作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具体表现在:
①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泉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就从根本上摒弃了那种求诸于神秘的“第一次推动”去说明运动发展的唯心主义观点,把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科学地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等特征,全面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提供了可能。
②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
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最突出的是系统联系,而所谓系统是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
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体现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即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之间的历史联系。
离开对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运动的考察,便无从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及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
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量和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的运动及其相互交替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运动引起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实质上也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否定之否定不过是事物由其内在矛盾所规定的“自己运动”的必然形式。
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范畴都体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④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
毛泽东说: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9页)。
离开对立统一的观点,就无从理解辩证认识和辩证方法的实质。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作业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是因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阐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人们只有从实践中获得“材料”,才能通过头脑这个“加工厂”产生认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变革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
从认识论角度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所以,正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使得人们的认识得以形成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人的认识与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
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是消极被动的反映,人的认识是经过头脑加工改造,有一个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整理和创造的过程,是能动的反映,不是机械的直观。
这不仅体现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初级阶段,而且体现在理性观念的形成过程中。
认识主体在感知客体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图式,从不同层面上选择、整理和解释客体信息,将客体的存在方式转变为主体能够理解、说明的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客体信息进行建构,将客体信息同化到既有的观念体系中,或者将客体信息建构成为新的概念理论体系。
在这方面,辩证思维方法就是思维对来自客体的感性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将其升华为表征客体的理性观念及其体系。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前提下,肯定主体在认识中的选择、建构等能动作用。
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重要意义?
(1)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
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犯思想冒进的错误。
(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1、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2、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最主要的就是进行理论创新。
实践始终在向前发展,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能对制度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经济领域创新提供能动的反作用,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工作。
3、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是与时俱进,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是要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新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也就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的正确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可思主义是绝对真理。
因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要反对否定马可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这种观点怀疑和否定马可思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因此,也就是怀疑和否定其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
马克思主义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
这说明,马克思义主同时也是相对真理
4.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1、概念定义①真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②价值是主体认定的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
2、辩证关系①真理具有价值;②价值体现真理。
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两个尺度和两大原则①两个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类活动有两大尺度:
一是客体尺度,人类活动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二是主体尺度,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
②两大原则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两大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是指人类认识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符合实际的原则。
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然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世界,使其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满足需要的原则向左转|向右转
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1、概念定义①科学精神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
②人文精神是维护人类利益的崇高精神。
2、辩证关系①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理性前提;②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实践导向。
两种精神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辨证法,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
第一、实践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为重要?
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
因为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重要特点是强调了实践实践的意义重大因为和物质的第一性联系在一起所以第二次飞跃重要些其实第一次飞跃也很重要但终究纸上谈兵是不现实的付诸实践才是最好的
简单来讲就是,第一次飞跃是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即理性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到底正不正确?
是要靠实践才能检验得了的.而且获得认识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啊.(所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好比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理性认识),但是我们要实验一下或运用(回到实践),发现确实是这样,证明就对了,如果不对的话还需要我们在重新认识它.而且对了的话就能指导我们实践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作业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因如下: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承担者;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广度工,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及其政治制度;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即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答:
3.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
答:
4.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
5.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答: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
①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②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③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④仍然维护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的陈旧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造成它们之间矛盾尖锐化。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主要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6.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三个要素:
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作业题:
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答: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
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劳动时间就是测量价值量的天然尺度,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生产某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然而,由于各个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态度不同,生产同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
如果说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尺度,是否意味着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越差,技术越不熟练,生产者越懒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因而越多,其商品价值量越大呢?
当然不会是这样。
因为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大小,即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上有许多商品生产者,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各自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
而商品则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它不管个别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多么不同,在市场上出卖时,同样的商品只能卖同样的价钱,即同样的商品,价值量相同。
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指生产这种商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表明,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答: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才成为资本。
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资本的特殊性:
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资本一般性:
第一,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第二,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
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
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答: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第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也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
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三,当今西方一些学者借全球化之机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后意识形态时代”等等论调,是没有根据的,是违背客观历史事实的。
我们不能失去警觉。
要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广泛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业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
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
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
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
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
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有别于私人垄断资本,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其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