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500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数学上册12有理数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数集等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有理数的分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把所给的有理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

难点:

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理解分类原则,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高

1.“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一定是负数”这句话对不对?

为什么?

2.引入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

它们可以分成哪些种类?

你是按照什么划分的?

二、探究新知

“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一定是负数”,这句话不对,因为也可能是零.从这里可知我们所学的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零三类.另外如果按整数、分数来分类,我们学过的数有:

正整数:

如1,2,3,…;

零:

0;

负整数:

如-1,-2,-3,…;

正分数:

如,,,0.1,5.32,…;

负分数:

如-0.5,-,-,-,-150.25,….

问:

0.1,5.32,-0.5,-150.25等为什么被列为分数?

我们学过的小数都是分数吗?

答:

分数原意是可写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例如,是2与3的比,0.1可以看作1与10的比,即,-150.25化为分数为-150,5.32化为分数为5,我们已学过的小数都是分数(除以外),循环小数也能化为分数.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分数集合……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试一试:

你能对以上各种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

(按整数和分数分类)

有理数

以上分类,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加以引导:

因为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括哪些数呢?

分数呢?

以上是按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也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分,请你试一试.

有理数

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需注意的是无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时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补充例题

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

-17,,3.1415,0.107,-,-23,63%,-0.2.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

点拨:

正数集合是由所有的正数组成的,这里的,3.1415,107,63%只是所有正数的一部分,所以数集圈里要写上“…”,另外注意数“0”不是正数,是整数.循环小数-0.2既属于分数集合,也属于负数集合。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是____;是负数而不是分数的是______.

(2)零是_____,还是______,但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

2.把下列各数放在相应的集合中.

10.-0.72,-2,0,-98,25,,6.3%,3.14.

整数集合正数集合

把既是整数又是正数,即正整数10,25填入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正整数集.

五、课堂小结(提问式)

1.有理数按正、负数,应怎样分类?

2.有理数按整数、分数,应怎样分类?

3.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六、作业布置

课本第14页习题1.2第1题.

教学反思:

1.2.2数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如何画数轴,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1.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

2.因为柳树、杨树都在汽车站的东面,即在汽车站的右边,槐树、电线杆在汽车站的西面,即在汽车站的左边,它们都相对汽车站而言,所以在直线上任意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m长)

3.分别标出柳树、槐树、电线杆一汽车站的位置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注意讲解思路和方法

阅读P7倒数第一自然段

问题1:

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

(方向和距离)

问题2:

-4.8中的负号“-”与“4.8”各表示什么意思?

以上分析,教师应边讲边画边引导,分步进行

(2)P8“观察”

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负数的直线吗?

它和刚才那个的图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教师:

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

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引导学生讨论参与到数轴的建立过程中,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

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注意强调“-”号所代表的意思,

结论:

像这样规定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例如2.5,数轴上从原点向右2.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2.5等

师:

现在请两位同学随意各举2个有理数让老师在数轴上画出来,看看有没有不能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

练习:

画一条数轴

二、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

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引导学生完成P9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9页的归纳。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三、巩固练习

1、P9练习1—3

2、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几个?

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数?

四、课堂小结

数轴是非常要的数学工具,它的出现对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揭发了数和形的内在联系,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以它为基础,借助图直观地表示,为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师生引导学生回顾:

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

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14页习题2、3

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15页拓展探索11题

预习1.2.3相反数

教学反思:

1.2.3相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初步体会对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的点。

6与―6,―与,―1.5与1.5

想一想:

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2.观察数6与―6,―与,―1.5与1.5有何特点?

,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a的点有几个?

这些点表示的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归纳:

每组中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他们所对应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如果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为-a和a,我们说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发现、总结相反数的定义:

象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oppositenumber)。

理解:

代数定义: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定义:

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说明:

“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

3:

你能说出正数、负数和零的相反数分别是什么吗?

a的相反数怎么表示?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a的相反数是-a.

教师解释:

a可表示任意数——正数、负数、0,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就可以在这个数前加一个“-”号.

二、应用新知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5是5的相反数;()②5是―5的相反数;()

③5与―5互为相反数;()④―5是相反数;()

⑤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

强调:

相反数成对出现和定义。

例2:

(1)分别写出5、―7、―3、+11.2的相反数;

(2)指出―2.4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学生解题,师规范解题格式。

我们通常把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4)=4,―(+5.5)=―5.5,同样,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本身。

例如+(―4)=―4,+(+12)=12。

例3:

化简下列各数:

(1)―(+10);

(2)+(―0.15);(3)+(+3);(4)―(―20)。

解:

(1)―(+10)=―10。

(2)+(―0.15)=―0.15。

(3)+(+3)=+3=3。

(4)―(―20)=20。

三、随堂练习:

课本:

P101,2,3。

四、课堂小结: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从数轴上看,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找一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2.相反数是表示具有特定关系(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单独一个数不能被称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

3.正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确认;而负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改变。

五、课堂作业:

课本:

P144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4绝对值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会在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条件下求这个数。

过程与方法:

明确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和几何意义;使学生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及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难点:

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数轴上分别标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