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4763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根据筷子文化的意蕴和对筷子文化的了解来分析作答。

“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也时刻提醒人们吃饭时要节制不当的欲望。

(2)“箸”和“筷”都是上形下声,属于“形声字”,选D。

(3)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来分析,“筷子”称呼的变迁是因为江浙皖一带的船民的心理需求,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示例二:

⑵D⑶“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了,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读懂文化意蕴,结合相关的文化进行分析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基本的语法知识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考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2.阅读下列文段,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当我们步入无想山森林公园竹海大道两边的林间世界,享受着清幽的氛围时,那竹林真的静悄悄吗?

仔细找找!

也许,你会辨认出伪装高手尺蠖,正假扮成枯枝,迷惑着“敌人”;

也许,你会看到忙碌的鼠妇,从潮湿的落叶堆中爬出,正把钟爱的腐zhí

质转化成大地的养分;

当我们沉浸在静谧中,享受着休闲生活,其实竹林中的动物们 

 

在过着它们的生活。

(1)选择“爱”一词的正楷字体或行楷字体,进行临写。

(2)给文段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氛(________)围 

②腐zhí

(________)质 

③沉浸(________)

(3)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4)从“却、也、就”三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文段最后一句的方框中,并简明说说选择该词的理由。

你选择的词是:

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

(5)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答案】

(1)略

(2)fēn;

殖;

n

(3)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4)也;

表示并列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竹林中的动物与我们一样,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状态。

(5)示例:

也许,你会发现隐身的竹节虫,正警觉着周围的风吹草动,随时准备逃离可能的危险。

(1)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

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

本题按要求临写即可。

(2)本小题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

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殖”的字形和“氛”字的读音。

(3)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还……)去掉;

要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语句“那竹林真的静悄悄吗?

”可将改写成“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4)根据语境,前一句写“我们”,后一句写动物。

句子间构成并列关系,所以选用表并列关系的“也”字。

(5)本题作答要选择林间的“动物”,用“也许,你会……”的语言形式来拟写这一动物的行为表现,使之构成排比句。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⑴略

⑵fēn;

⑶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⑷也;

⑸示例: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的基本功。

虽然简单,但也要引起考生的注意,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写字,结构匀称,笔顺笔画都要到位。

⑵本题考查的是常用字词读音和识记的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平时常用的基础字,考生要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

⑶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能力。

考查的是学生基本功,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掌握句式的变换及其运用。

⑷本题考查考生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

考生要读懂分句的内容,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注意常用关联词语的运用。

阐述理由要结合语句的内容进行分析。

⑸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考生要结合语句的结构进行分析,注意句子的内容的连贯,句式的相同。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礼仪之邦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1)请把下面语句工整、准确地抄写下来。

不学礼,无以立。

(2)(尊老敬贤)尊敬老人与礼贤下士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下面的两则历史典故,分别赞美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①“圯上敬履”赞美的是________。

②“三顾茅庐”赞美的是________。

(3)(知书达礼)谈吐文雅,待人礼貌往往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下面是王同学在不同场合使用的礼貌用语,其中不当的一项是( 

)。

王同学初次见到德高望重的李教授,他说:

“久仰您的大名,幸会幸会!

好朋友考上理想的高中,王同学祝贺他说:

“恭喜你金榜题名!

王同学对帮助过他的周老师说:

“感谢您的愚见,才让我有今天的成绩!

王同学想知道邻居孙大爷的年龄,他说:

“请问您今年高寿了?

(4)(注重礼节)拱手礼在中国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下图为男子和女子在一般场合行拱手礼的手势图,请你根据图画对拱手礼的行礼方式进行文字解说。

(不超50字)

女子拱手礼 

男子拱手礼

(2)张良;

刘备

(3)C

(4)示例:

女子行拱手礼时,右手掌微屈,盖住左手,左手握拳在右手内侧;

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

(1)此题考查的是汉字的工整书写。

按要求正确工整书写即可。

(2)“圯上敬履”是西汉司马迁写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

留侯世家》。

其主要讲述张良偶遇黄石老人,经过黄石老人的考验获得《太公兵书》的故事。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当时占据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卧龙岗诸葛草庐山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3)C中“愚见”指的是谦称自己的意见。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故选C。

(4)对这两幅画面的描述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

或是先左后右,或是先右后左,描述时将手掌的动作表述清楚即可。

示例:

⑴略;

⑵张良;

刘备;

⑶C;

⑷示例: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考生按照要求注意作答时书写工整,笔划笔顺到位。

⑵本题考查文学典故,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要求考生平时多读课外书籍,积累丰富的知识。

⑶本题考查考生语言得体的辨析能力。

考生要注意平时的说话用语,待人接物,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辨析。

⑷本题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

考生要读懂图例,注意图例中的画面物体及相关的文字,注意表达时语言要简洁、条理要清晰。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阅读,可________,可________,亦可________。

但无论何种阅读方式,阅读总能让你如同穿梭在时光的suì

道里,触摸时代的脉搏,感受古人的智慧,jí

取思想的精华,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uì

________道

________取

(2)在“可________,可________,亦可________”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细嚼慢咽 

浅尝辄止 

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细嚼慢咽 

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答案】

(1)隧;

(2)A

(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隧”“汲”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考查安排词语的顺序。

细嚼慢咽:

本指慢慢地吃东西。

引申慢慢去体味。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

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所以“细嚼慢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这三个词语所代表的阅读方式是由细致到粗放的顺序。

所以选A。

其它两项顺序错乱。

故答案为:

⑴隧;

汲。

⑵A。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⑵此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末回家,中学生青珊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在低头玩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

“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内容。

(2)假如你是青珊的朋友,你该如何对她进行委婉劝说。

【答案】

(1)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

(2)略

(1)可分析“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等句,即可得出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的结论。

(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不能偏离“过度玩手机伤害身心”这一劝说主题。

⑴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

⑵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

答题时要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

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6.班上开展主题为“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规则意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准备。

(1)

【观点论述】何先生在当当网的一次促销活动中,以每台三千多元的价格抢购了7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

商家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

对于商家的赔偿提议,何先生表示拒绝。

如何看待此次买卖纠纷?

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

【故事链接】下图与战国时期一个以信变法的传奇故事有关。

请将该故事简要复述出来。

(60字以内)

(3)

【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信”的典故,请结合以上内容,补出下联。

上联:

曾子杀猪言而有信

下联:

【答案】

(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

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

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

(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

百姓不相信,有个人搬了,商鞅给了他赏金。

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

学生能否抓住文字中的关键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这类题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把握关键点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准确有序的语言再表达。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是失信的表现。

买家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

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告示:

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

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

商鞅又出示布告说:

“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

”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曾子杀猪言而有信,曾子为了教育孩子养成诚信的性格,兑现承诺杀猪教子,信守承诺。

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

(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

(3)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点评】

(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

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7.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九年级

(1)班准备举办“走近孔子学院”的宣传活动。

(1)在宣传活动的起始环节,你要向大家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

孔子学院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分布在近1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品牌。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

(2)下面是一则通知,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通知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

本周五下午,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

届时将邀请知名作家来我校做报告。

请全体师生准时莅临报告会。

学校德育处2018年9月12日

①请指出格式上的错误。

②在内容上有两处错误,请指出。

【答案】

(1)①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

②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

(2)①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为两行写在右下方。

②Ⅰ正文应指出报告会的具体时间;

Ⅱ“莅临”应改为“参加”。

(1)认真阅读这则材料,首先确定孔子学院的作用包含在“孔子学院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和“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品牌”,然后再从这两部分里面提取出孔子学院作用的两条信息是:

①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

(2)格式方面,根据平时掌握的通知的格式可知,这个通知在格式上的错误是:

①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为两行写在右下方。

在内容方面,第一,这个通知要求某知名作家到校做报告,但时间不够具体,这样就不能保证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

第二这是通知学校全体师生参加,不能用“莅临”这个词语,因为“莅临”是光临的意思,应改为“参加”。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锁定答案区域并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2)本题考查对修改应用文的能力,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修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牢固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这样无论是写作题还是修改题都比较简单了。

内容方面,则要考虑内容的可执行性和语言运用是否准确、得体。

8.语言的实际运用。

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

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

王涛向120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

(1)对120急救中心:

________。

(2)对刘明的父亲:

【答案】

(1)急救中心吗?

我同学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请你们赶快来救救他,好吗?

(2)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

刘明右腿受伤了,我已经拨打了120,请您直接到医院去看他。

(1)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要求语言文明得体,简洁清楚,给120急救中心的电话,说清事发地点和伤情。

(2)给刘明的父亲的电话,告知自己的身份,刘明的伤情及自己联系120急救中心的情况。

【点评】

(1)本题考查情境说话和表述的简明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从称呼、自己的身份、事故的地点、伤情、具体的请求等方面表达。

(2)本题考查情境说话和表述的简明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称呼恰当、说清自己和刘明的关系,事情的简要过程和看望地点。

9.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一一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活动中去吧!

【书法中的“酒”】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

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文学中的“酒”】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

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生活中的“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

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

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

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1)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诗文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故事:

杯酒释兵权;

醉打蒋门神

(3)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1)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可以从“酒”汉字书法的线条表现力的角度,从字体的形态寓意角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等角度来谈感受。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

写故事时要概述故事内容或列举故事名称。

答案不唯一。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

其次交代“酒后不能开车”的原因或理由;

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

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

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1)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甲骨文、篆书、隶书的“酒”字,都表示是一个象形字,左边是水,右边的“酉”字代表盛酒的容器。

从书法中的“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