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校园内学生常就餐的餐馆的楹联,恰当的一项是()
A.说地谈天且以烹茶寻雅趣,怡情悦性还从赏月借春风
B.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C.红日坠西行客身倦堪止步,群鸦噪晚离人马疲可停骖
D.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李桃交谊笃,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添茶桔袖及时登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
不超过25个字。
(4分)
用橄榄油的灯能发出很亮的光。
灯洋洋得意,以为自己的光比太阳还要亮得多。
一阵风吹来,灯马上被吹灭了。
有人来再点燃,并对他说:
“灯啊,好好地亮着,别啰嗦!
星星的光是永不会灭的。
”
7.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孩子”、“母爱”、“鲜花”、“小草”作为描述对象。
(5分)
【示例】孩子是一朵鲜花,母爱是呵护他的暖房;
孩子是一棵小草,母爱是滋润他的甘露。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吴光远:
要注意“人文”这个词语的来源,源于拉丁语“Humanus”,意为“属于人的”、“人性的”等等。
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产生了一些不以神为对象而以人为中心、不研究神的学问而探讨世俗问题的“人文学”。
“人文学”的拉丁语为“Humanitas”,以表明它们是与“神学”相区别的新学科。
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用“Humanitas”(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来专指文艺复兴时的那股文艺思潮。
人文主义者把人的问题和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怀,崇尚人的理性,提倡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
这与中世纪把人看作神的罪人、神的奴婢大为不同。
因此,文艺复兴运动也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
陆云达:
文艺复兴运动时的欧洲与中国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于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这场历时上百年的人文主义运动最终把人们的思想带出了封建社会,从封建时代的“以神为本”转向具有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从而为西方国家结束封建时代、走上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反观中国,两千年的奴化教育,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以官为本”的“官本位”文化,老百姓则是封建特权者的奴隶,并且心甘情愿。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皇帝虽然退位了,而人们头脑中的皇帝并没有退位,袁世凯的复辟,也就成为必然。
因此,在当时情况下,资本主义对于中国来讲是太先进,所以走不通。
你说的很对。
要在有两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首先必须唤醒民众,把中国人从奴隶意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认识到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和人的自由。
也就是说,要从“以官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所以,孙中山言“共和政治,不是推翻皇帝便算了事”,“单换一块共和国的招牌,绝不得谓革命成功”。
不过,中国有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或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掀开了时代新的一页。
(选自吴光远《中国呼唤人文精神》)
8.下列不能支持“文艺复兴运动也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文艺复兴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产生了以人为中心、探讨世俗问题的人文学。
B.文艺复兴运动用“Humanitas”专指与“神学”相区别的新学科——人文学。
C.文艺复兴运动把人的问题和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体现了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D.文艺复兴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怀,崇尚人的理性,提倡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神学”是以神为对象研究神的学问,而“人文学”是以人为中心探讨世俗问题。
B.文艺复兴运动宣告了封建时代的结束,标志着人们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C.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官本位”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抑制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
D.五四新文化运动重在思想启蒙,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
10.理解“单换一块共和国的招牌,绝不得谓革命成功”的内涵。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有月光
谷禾
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里,在青草气息披拂的风中,安静地坐下来,回忆从前,反思现在,也想一下亲爱的诗歌。
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松软软的青草上,闭上眼睛,聆听月光脉脉的流淌,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
现在,月光又溢满天空了,澄碧的蔚蓝似乎在隐隐发出银子的光亮,如果披着衣裳出去走走,你会遇见一个高个子男人,他仿佛迷失在了月光的声音里,一边凝望着沉睡的小村和远处的田野,目光似乎也被月光溢满了。
你知道这就是我了。
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晚上所诱的。
案上的台灯突然熄灭了,我存身的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与月光有关的回忆被暂时中断。
我下意识地去拉窗帘,刚打开一条缝隙,交织的寒凉就落满了我的面颊。
我没有避开,而是把目光继续投向了远天,去寻找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偶尔飘过的那一轮灰白。
我知道,自从携家拖口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我已经和真正的月亮,和有月光的晚上越来越生分了。
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
禾苗上飘摇的月光,草尖上涨潮的月光,露珠里闪烁的月光,池塘里静影沉璧底月光,牛羊眼睛里默默反刍的月光,小河淌水亮汪汪的月光,树叶剪影哗啦啦的月光,白菜顶着雪的月光,照着我沿着母亲的唤声回家的月光,我走她也走的月光,床前照影的月光,地上凝霜的月光,还有月光里睡熟的村庄和醒着的田野,月光牵动着蛙鼓虫鸣和枝枝叶叶,被月光引诱出门的人,似乎都成了古老的回忆。
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
5岁的我按母亲的嘱咐,穿过三个村庄和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去到3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子,给生病的弟弟抓药。
我一个人上路,到那个村子,打听着找到医生,递上药方,抓了药就急忙往家赶,但赶到河边渡口,天还是擦黑了。
渡口就在曾外婆家的村子旁,因为经常去那里住,那些在对岸干完农活回村的舅舅和阿姨们差不多都认识我,要带我去曾外婆家,但问清我一定要赶在晚饭前把药送回家后,就不再强留,而是把我拎到肩上,背过了河去。
过了河,我矮小的身影瞬间就融进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
在一片接一片的玉米林、大豆田、棉花丛和隆起的坟包间疾速穿行,路上已经稀有人影,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
偶尔,癞蛤蟆从脚下穿过,瞬间就隐入了田埂另一边的草丛。
一只鸟儿倏地飞起来,在我的目送下,一直飞向蓝幽幽的夜空深处,飞向银盘似的月亮里去了。
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
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
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有印刷体的天下大事,却唯独没有月光引诱我出门或带我回家,没有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黏上我疲倦的眉头。
……屋子里什么时候已经被柔和的灯光重新充满了。
我舒了一口气,去拉严窗帘的瞬间,耳畔恍惚传来鸟儿在月光中惊起的声音——那是在如墨的田野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突然跃上了树梢,正在巢中沉睡的鸟儿仿佛受了惊吓,慌乱中扇动披着月光的翅膀飞了起来,接着,许多鸟儿也纷纷飞了起来……你知道这定是我的错觉了,或者是某块废弃的砖石突然被汽车咆哮的声浪席卷着从最高的楼顶跌落下来。
11.理解第一段加点词语“飘忽的传说”的内涵。
(2分)
12.文章写我第一次出远门有何用意?
13.赏析第六段画波浪线语句。
(4分)
14.文章多次写到“月光”,有什么艺术效果?
1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谤誉
柳宗元
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
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
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何也?
君子宜于上不宜于下,小人宜于下不宜于上。
得其宜则誉至,不得其宜则谤至。
此其凡也。
然而君子遭乱世,不得已而在于上位,则道必咈于君,而利必及于人,由是谤行于上而不及于下,故可杀可辱,而人犹誉之。
小人遭乱世,而后得居于上位,则道必合于君,而害必及于人,由是誉行于上而不及于下,故可宠可富,而人犹谤之。
君子之誉,非所谓誉也,其善显焉尔;
小人之谤,非所谓谤也,其不善彰焉尔。
然则在下而多谤者,岂尽愚而狡也哉?
在上而多誉者,岂尽仁而智也哉?
其谤且誉者,岂尽明而善褒贬也哉?
然而世之人,闻而大惑,出一庸人之口,则群而邮之,且置于远迩,莫不以为信也。
岂惟不能褒贬而已,则又蔽于好恶,夺于利害,吾又何从而得之耶?
孔子曰: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善人者之难见也,则其谤君子者为不少矣,其谤孔子者亦为不少矣。
传之记者,叔孙武叔,时之贵显者也。
其不可记者,又不少矣。
是以在下而必困也。
及乎遭时得君而处乎人上,功利及于天下,天下之人皆欢而戴之,向之谤之者,今从而誉之矣。
是以在上而必彰也。
或曰:
“然则闻谤誉于上者,反而求之,可乎?
”曰:
“是恶可无亦征其所自而已矣其所自善人也则信之不善人也则勿信之矣苟吾不能分于善不善也则已耳。
如有谤誉乎人者,吾必征其所自,未敢以其言之多而举且信之也。
其有及乎我者,未敢以其言之多而荣且惧也。
苟不知我而谓我盗跖,吾又安取惧焉?
苟不知我而谓我仲尼,吾又安取荣焉?
知我者之善不善,非吾果能明之也,要必自善而已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各有道道:
道理,原因
B.则道必合于君合:
适合,合乎
C.夺于利害夺:
强行改变。
D.吾必征其所自征:
考察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故燕王欲结于君
B.而人犹誉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则群而邮之则耻师焉,惑矣
D.时之贵显者也与山间之明月
18.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短文针对“谤誉”的不同性质作了具体的辨析,不过对于“不善人”的恶意中伤,应当毫不怀疑地予以有力的回击,绝不能退缩让步。
B.文章从谤誉的一般规律入手,继而以犀利之笔,深入剖析谤、誉产生的根由,在于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各自谤、誉的尺度是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
C.作者深刻地认识到,谤、誉的失信和错位,有着非常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个人因素,并由此对谤、誉提出了更为大胆的质疑,这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胆力和卓识。
D.文章虽短,却写得一波三折,起伏跌宕。
对比、转折、因果、假设等多种关系复句的交互运用,更加强了行文的曲折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是恶可无亦征其所自而已矣其所自善人也则信之不善人也则勿信之矣苟吾不能分于善不善也则已耳。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小人之谤,非所谓谤也,其不善彰焉尔。
(2)知我者之善不善,非吾果能明之也,要必自善而已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
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
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
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鐮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脣。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21.诗句“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借农民的矛盾心理表现他们生活的辛酸,体现了诗人的恤民情怀,与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①放:
通“仿”,依照。
2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君子的人格特点。
24.对于“多怨”,有人认为是君子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也有人认为是君子对他人多怨。
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
。
(苏轼《赤壁赋》)
(2)呜呼!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
(3) 。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论语》)
(5),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英国哈代:
凡是个性强的人,都像行星一样,行动的时候,总把个人的气氛带了出来。
美国西廷·
布尔:
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不是一件坏事,“苍鹰不必变成乌鸦才有和平”。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7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答案
1.C(A.量(lià
ng)体裁衣B.证券(quà
n)D.瞠(chēng)目结舌)
2.D(A.姆—指B.惠—慧C.弛—驰)
3.A(A项,“重足而立”双脚并拢。
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
形容非常恐惧。
B项,“从而”是连词,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两分句间是相因相成关系。
这里应是“后来”,指接着某件事或行为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
C项,“效尤”指仿效坏的行为,贬义。
这里应该用“效仿”。
D项,“目不交睫”指没有合上眼皮。
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这里应是“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也指人容易看见别人,却难看见自己。
4.B(A项,成分残缺,“建立”缺少宾语“机制”。
C项,句式杂糅,“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造成的”。
D项,搭配不当,“改革”“提出”“挑战”应该把“提出”改为“是”。
5.A(B项“四方宾客”往往是招待外来客的,C项“西行客”、“人马疲”常常用于旅栈,D项“醉有酒”不适合高中校园。
6.不要因自己一时的名声、荣誉而盲目自大,沾沾自喜。
7.示例:
我是一朵白云,亲情是包容我的蓝天;
我是一棵绿树,亲情是滋养我的土地。
8.B(原文说“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用‘Humanitas’来专指文艺复兴时的那股文艺思潮”)
9.B(原文说“把人们的思想带出了封建社会”,“为西方国家结束封建时代、走上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不是“宣告”、“标志”。
10.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要从“以官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把国人从奴隶意识中解放出来。
也只有唤醒民众,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认识到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和人的自由,革命才算成功。
11.“飘忽的传说”是说自己的壮志没有实现,雄心已经被消磨,就像看远古传说般地看待曾经的壮志雄心,飘忽迷离。
12.
(1)插入回忆,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月光下的恬静与诗意。
(2)更能凸显“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衬托现在在城市“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失落苦闷之情。
(3)增加情感体验的真实性,更富感染力。
13.运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碎片”一词就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形象可感;
借助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对五岁的“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在月光陪伴下的兴奋和快乐之情。
14.
(1)呼应题目,点明题旨。
(2)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
(3)极具诗意的典型意象,与都市的喧嚣形成对比。
(4)象征乡村的恬美与诗意,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
15.①主旨:
表达了亲近自然、追求诗意的美好愿望,及对都市远离自然的无奈和叹惋。
②感悟:
现在奔忙在喧嚣的城市,水泥高楼、灯红酒绿和繁忙工作遮掩了月光,让人徒生欣赏月光是“巨大的奢侈”之感,生活也远离了诗意。
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灵魂栖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能因生活的喧嚣与繁乱而麻木了恬美与诗意的心。
16.B(合:
迎合)
17.D(A.“于”,均为介词,前者表被动,后者为“跟,同”。
B.“而”,连词,前者表转折关系,译作“但是”;
后者递进关系,译作“并且”。
C.连词,前者为顺承关系,译作“就”;
后者为转折关系,译作“却”。
D.“之”,为结构助词,译作“的”。
18.A(对于“不善人”的恶意中伤,对别人来说应当“征其所自”,对自己来说应当不改初志,我行我素,至少要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人。
19.是恶可/无亦征其所自而已矣/其所自善人也/则信之/不善人也/则勿信之矣/苟吾不能分于善不善也/则已耳。
20.
(1)小人受到的毁谤,也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毁谤,而是他的恶行的自然表现啊。
(2)知道我的说我好还是不好,并不说明我果真明白自己好还是不好,(因此),一定要(做到)自我完善啊。
【参考译文】但凡被人家毁谤或赞誉的人,也各有各的被毁谤或被称赞的原因。
君子如果身居下位便会遭到很多的毁谤,如果身居上位就会受到不少赞誉;
小人身居下位便会赢来很多赞誉,身居上位就会落得很多毁谤。
什么原因呢?
君子适宜于身居上位不适宜于居处下位,小人适宜于居处下位不适宜于身处上位。
处于应处的地位便会赢得赞誉,处于不宜处的地位就会遭到毁谤。
这是指的一般性情况。
但是,君子遭逢乱世,不得已而处于上位,那么,他所行之道必定会违背国君的旨意并且一定会施恩惠给人民。
由于这样,毁谤便会产生于上而不会产生在下面。
所以,对上来说,该杀头该受侮辱,但人民还是会赞誉他。
小人遭遇乱世而后能够混进上层社会,那么,他所行之道一定会符合国君的心意并且遗祸给人民。
由于这样,赞誉便会产生在上面而不会产生在下面。
所以,他可以受到宠爱变得富裕,但人民还是会毁谤他。
君子得到的赞誉,不是一般人认为的赞誉,而是他的善行自然表现啊;
小人受到的毁谤,也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毁谤,而是他的恶行的自然表现啊。
这样说来,那些身处下位而遭到很多毁谤的人,难道全部都是愚蠢或者狡猾的人吗?
身处上位而受到很多赞誉的人,难道全部都是仁慈或者聪明的人吗?
那些毁谤或者赞誉他人的人,难道全部都是明智或者是长于褒贬的人吗?
但是社会上的人听了就会十分糊涂。
从一个庸人口中传出,便引起一群人的传播,并且由近及远四方散播。
没有不信以为实的。
(这样一来),岂止不知该如何对一个人加以褒贬,(并且)还被自己的好恶心理所蒙蔽,被利害关系所左右,我们又怎么能够得到评价一个人好坏的实情呢?
孔丘先生曾说过:
“不如乡里人认为是好人我们就喜欢他,乡里人认为是坏人我们就憎恶他。
”好人我们很难遇到啊,可是那些毁谤君子的坏人又不少啊。
那些毁谤孔子的人也不少啊,流传下来被记下来的就有一个叫叔孙武叔的人,还是当时的显贵啊。
那些没有流传下来没有被人记着的,又不少啊。
所以,身居下位的人一定会遭受困厄。
到了遇着好时运得到君主的信任处于人上,功利被天下传闻,天下的人都欢天喜地地拥戴他。
先前那些毁谤他的人,现在又跟从别人赞誉他了。
所以,身居上位的人最易被人赞誉啊。
有人说:
“这样说来,那么,在上位听到了毁谤或赞誉的话再回转来探寻毁谤或赞誉的缘由,可以吗?
”我说:
“这怎么可以呢?
不也应该考察鉴别它的出处吗?
那些从善良的人口中传出来的话,可以相信;
那些从丑恶的人嘴中传出的话,就不应该相信。
假如我不能分辨那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那么,就干脆不听(那些毁谤或赞誉的话)。
如果有人对他人进行毁谤或赞誉,我一定要考察鉴别他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不敢因为他说得多而全就听信他。
那些牵涉到我自己的谤誉言辞,不敢因为他说得多而荣耀或害怕。
假如不了解我说我是强盗头子柳下跖,我又害怕什么呢?
假如不了解我说我是孔丘圣人,我又荣耀什么呢?
知道我的说我好还是不好,并不说明我果真明白自己好还是不好,(因此),一定要(做到)自我完善啊。
2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2.
(1)描写手法的运用,上段通过对收麦环境、劳动场面和农民心理的描写,充分反映了田家生计的艰辛。
(2)想像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下段展望食麦,不耕者饱食却还有余,力耕者无食被迫售粮,形成强烈对比,流露出强烈的恤民情怀,及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懑。
(3)夸张手法的运用,描写麦子成熟之速,突出麦收的刻不容缓,渲染了农民抢收的紧迫性。
(4)语言运用上,灵活多变,自由洒脱,质朴平易,任情而往,有乐府风味。
(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答出其中任何两点,且结合艺术特色赏析即可得满分。
23.君子以义为标准,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
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
24.示例一:
我认为应该是君子招致来自各方的怨。
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这符合孔子先义后利的观点,不讲义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指责。
示例二:
我认为应该是君子对他人多怨。
第一句是说个人行为,那么后一句应该是直指这种个人行为的后果。
孔子本身不反对逐利,但你太追逐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