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358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docx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

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

  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金额不是很高,但工龄工资的作用不可小瞧。

有学生表现整理的合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欢迎阅读。

  

  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

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

所以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7.转入企业工作前的专门从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军人的军龄,均作连续工龄计算;

  8.学徒在本企业学习期间,应作本企业工龄计算,临时工、试用人员转为正式职工时,其本企业工龄,应自最后一次进入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

  9.原分配在国营农场,垦殖场当职工的知识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城镇知识青年,在他们按政策离开农村、垦殖场或农村回城镇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场、垦殖场或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10.归国华侨职工,从进入本企业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

归侨职工在国外从事革命工作,确因工作需要调回国内或受迫害回国的,如有可靠证明,报经中侨委审核属实者,其在国外参加革命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职工在下列情况从事工作的时间,不作工龄计算:

  凡判刑被剥*政治权利者,其剥*政治权利期间;不计算工龄。

  工龄计算公式 计算工龄的步骤已完成,公式如下:

  A3=DATEDIF(D3,E3,"y")&"年"&ROUNDUP(DATEDIF(D3,E3,"ym"),1)&"个月"&ROUNDUP(DATEDIF(D3,E3,"md"),1)&"日"

  A3为计算出的工龄,D3为入职入期,E3是当前日期。

  有某位同事申请了停薪留职后再复职,停职时间段为5个月4日,

  如何用A3的正常工龄减去停职时间,得出实际的在职工龄?

  如直接用正常入职时间减停职时间,公式更改如下:

  F3为停职时间的5个月,G3为停职时间的4天,:

  A3=DATEDIF(D3,E3,"y")&"年"&ROUNDUP((DATEDIF(D3,E3,"ym")-F3),1)&"个月"&ROUNDUP((DATEDIF(D3,E3,"md")-G3),1)&"日"

  假设用正常的入职工龄1年9个月21日-停职时间5个月4日=在职工龄1年4个月17日。

  再假设用正常的入职工龄1年2个月3日-停职时间5个月4日=在职工龄1年-3个-1日。

  1、工龄的概念

  所谓工龄,即指了工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

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龄。

这就是说,工龄总是伴随着依赖于每个职工为社会劳动而存在,而且必须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的来源。

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构成了工龄的两个基本特征。

但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某些历史上的原因,国家对一些特殊历史阶段、特殊情况下的工龄也作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2、工龄的分类

  由于工作性质和计算口径不同,工龄又分为一般工龄和连续工龄。

  一般工龄:

一九五三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38条指出: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如在参加工作前当雇工、在私营商店当店员、给私人当保姆等,都可以计算为一般工龄。

这就说明,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计算一般工龄,是衡量一个人是劳动者还是剥削者的标志。

  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系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连续或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年限。

一九五三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中在解释一般工龄之后接着指出:

“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

”一九五八年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才将“本企业工龄”改为“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的提法,合法地解决了职工除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外,凡因组织原因,在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调动工作的,都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不仅包含了本企业工龄,而且容纳了本企业工龄不能容纳的内容。

因此,连续工龄就取代了本企业工龄。

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人们在了解连续工龄的内容,掌握计算连续工龄的政策和方法的基础上,已经逐步地将“连续工龄”省略为工龄。

  3、连续工龄与一般工龄、革命工作年限和参加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①一般工龄和连续工龄,凡是能够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计算一般工龄。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的话,就是:

一般工龄≥连续工龄。

反过来,一般工龄则不一定同时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反过来,一般工龄则不一定同时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如某职工一九五八年进入甲工厂工作,一九六一年又自行脱离甲厂到乙厂工作,以后一直在乙厂工作,他的一般工龄可以从一九五八年算起,而连续工龄只能从一九六一年算起。

如果他是因工作需要,由组织调动到乙厂的,其连续工龄就可以从一九五八年算起,连续工龄和一般工龄在这里就是相等的。

  ②革命工作年限与连续工龄的关系

  确定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目前分别规定为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与建国后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脱离生产以革命工作为职业,或经我局组织决定,接受党的任务,以公开社会身份为掩护,实际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

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是指参加中国共产党、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机关和国家机关、人民军队及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起止时间。

干部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都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干部的工作年限与其连续工龄是一致的。

  革命工作年限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但连续工龄不一定都是革命工作年限。

连续工龄包括革命工作年限之前没有间断的连续工作时间。

如某教员一九四六年到革官办学校任教,当地是一九四八年解放的,解放后他仍然一直在那个学校任教,他的革命工作年限,只能从当地解放、人民政府接收之日算起,而连续工龄则可以从一九四六年算起。

  ③参加工作时间与连续工龄的关系

  参加工作时间,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者经劳动行政部门或人事部门批准正式招收或录用为职工的时间。

参加工作时间是一个时点概念,而不是首先确定职工参加工作的时间,并以参加工作时间作为计算连续工龄有起点。

所以,一般来说,以参加工作时间为起点的工作年限与连续工龄是一致的。

应当注意的是,参加工作时间有时与连续工龄又不是一致的。

比如,一个职工在参加工作以后,中途被精减回家,以后又再次参加工作。

按照规定,精减前的工作年限和再次参加工作后的工作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这样,该职工连续工龄就不能以参加工作时间为起点计算。

又如:

某职工原在集体或私营企业工作,后因转、并、调进入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该职工的连续工龄可以与转、并、调入人与所有制单位之日计算。

  4、计算工龄常用的两种方法

  一是“连续计算”。

连续计算是指一个职工的工作时间没有间断过,但是在不同的几个单位工作,或是具有几个阶段,在计算工龄时,予以连续计算。

二是“合并计算”。

合并计算是指一个职工参加工作后的工作时间具有间断性,在扣除不能计算连续工龄的一段时间后,其前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工龄的作用

  工龄规定是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衡量职工工作时间长短的标志,是确定职工享受保险福利待遇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具体说来,工龄具有以下作用:

  ①工龄是指职工退休的条件之一。

一九七八年国务院以国发104号文件发布的关于干部、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职工退休的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退休的条件,一是年龄,二是连续工龄,三是因工致残。

除因工致残职工退休以外,其余正常退休和非正常退休,其连续工龄均须达到十年,否则即认为符合退休条件,而只能按退职处理。

  ②工龄的长短决定保险福利待遇的高低。

连续工龄越长,保险福利待遇越高。

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疾病、非因工负伤的劳保待遇就是按工龄来计算的。

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的六个月以内的病伤假期工资为便,连续工龄不满二年的,为本人工资60%;满二年不满四年的为本人工资70%;满四年不满六年的为本人工资80%;已满六年不满八年的为本人工资90%;已满8年及八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100%。

职工退休待遇的高低也取决于连续工龄的长短。

例如,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连续工龄满20年的,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75%发给;连续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按70%发给;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按60%发给。

劳动合同制工人因病或非因工伤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其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一个月的生活补助。

  ③工龄是国家处理职工工资和工资性津贴问题的依据之一。

由于工龄是衡量职工为社会劳动和所作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

所以国家在处理职工工资和某些工资性津贴问题时,往往对职工的工龄作了充分考虑,并给予适当的规定。

例如:

规定一定年限杠杆内职工标准工资应当达到的最低水平,低于或等于最低水平的可以升级。

又如:

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务结构工资制,工龄津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工龄津贴的设置,就是对工龄长的职工的一种激励。

  近几年来,工龄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如工资升级、职称晋升都有工龄规定,许多单位不把工龄作为享受医疗待遇、分配住房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的条件,对连续工龄长的职工给予照顾和优先等等。

这虽然不是国家所作的统一规定,但也说明了工龄的经济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建国以来,国家为了正确处理职工的工龄问题,以适应工资制度和劳保福利制度的需要,先后颁发了许多文件,这为我们正确计算职工工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这些文件中,有四个基本文件:

一是一九五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修正草案第十章《关于工龄的规定》;二是一九五五年国秘字第245号命令颁发的《国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