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16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教材有图Word文件下载.docx

倾斜,歪斜。

‹白话译文›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创作背景›此诗作年未得确证。

有人认为,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

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

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创作背景›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

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

李白的朋友。

不及:

不如。

踏歌:

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深千尺: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

‹白话译文›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离:

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

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

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

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

晴翠:

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

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白话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宿新市徐公店_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白话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创作背景›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

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

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二句:

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

指香炉峰。

紫烟:

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

从远处看。

挂:

悬挂。

前川:

一作“长川”。

川:

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

笔直。

三千尺:

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

怀疑。

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

极言天高。

‹白话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

黄莺,鸣声悦耳。

白鹭:

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

窗含:

谓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

西岭:

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东吴:

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东吴万里船。

‹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蓬头:

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

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lú

n):

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mé

i):

一种野草。

苔:

苔藓植物。

映:

遮映。

借问:

向人打听问路。

应(yì

ng):

回应,答应,理睬。

‹白话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

风声。

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挑:

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

篱笆。

‹白话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断: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开:

劈开,断开。

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

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

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

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

突出,出现。

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白话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饮湖上初睛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

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

正显得美。

空濛:

细雨迷蒙的样子。

濛,一作“蒙”。

亦:

也。

奇:

奇妙。

欲:

可以;

如果。

西子:

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

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白话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独坐敬亭山

唐·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尽:

没有了。

孤云:

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

“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

独去,独自去。

两不厌:

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

满足。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白话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不觉晓: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

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闻:

听见。

啼鸟:

鸟啼,鸟的啼叫声。

“夜来”句:

一作“欲知昨夜风”。

“花落”句:

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

不知有多少。

知:

不知,表示推想。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4]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

寻访。

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

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

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

回答,说。

云深:

指山上的云雾。

处:

行踪,所在。

‹白话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

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

船。

白莲:

白色的莲花。

踪迹:

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

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白话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

泉水的出口。

惜:

吝惜。

照水:

映在水里。

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

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

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白话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

裁:

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

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

平素,平常。

轻:

随便,轻易。

一:

一旦。

言语:

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千门万户:

指众多的人家。

‹白话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词句注释›鹳雀楼:

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蒲州府志》记载:

“(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白日:

太阳。

依:

依傍。

尽:

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想要。

穷:

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

眼界宽阔。

更:

再。

‹白话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绝:

无,没有。

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

人的脚印。

孤:

孤零零。

独:

独自。

蓑笠(suōlì

蓑衣和斗笠。

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

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

‹白话译文›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词句注释›宿:

住,过夜。

危楼:

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

高。

百尺:

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

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

说话。

恐:

唯恐,害怕。

惊:

惊动。

‹白话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

敕勒(chì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

川:

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

nglú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ǎ):

笼盖,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

苍苍:

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

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

同“现”,显露。

‹白话译文›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住在农村。

拂堤杨柳:

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

迷醉,陶醉。

春烟:

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

放学。

纸鸢:

风筝。

鸢,老鹰。

‹白话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

装饰,打扮。

一树:

满树。

一:

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似:

如同,好像。

绦(tāo):

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

裁剪。

‹白话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曰荷花别样红。

‹词句注释›毕竟:

到底。

六月中:

六月中旬。

四时: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

相同。

接天:

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

无边无际。

无穷碧:

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

日红。

别样:

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

红得特别出色。

‹白话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

‹词句注释›黄鹂:

白鹭:

悯农(其一)

李绅

<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

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

泛指谷类。

秋收:

一作“秋成”。

子:

指粮食颗粒。

四海:

指全国。

闲田:

没有耕种的田。

犹:

仍然。

‹白话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孤光:

孤零零的灯光。

簇:

拥起。

‹白话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⑴长歌行:

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

“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⑶朝露:

清晨的露水。

晞:

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

阳是温和。

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

布施,给予。

德泽:

恩惠。

⑸秋节:

秋季。

⑹焜黄:

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

同“花”。

衰:

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

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

大河流。

⑻少壮:

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

指年老了,老年。

徒:

白白地。

‹白话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夜光杯:

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②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③催:

催人出征;

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④沙场:

战场。

⑤君:

您。

⑥欲:

将要。

⑦莫:

不要。

⑧古来:

自古以来。

‹白话译文›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当将士们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突然不停地响起,在催促他们快点上前作战。

将军说到:

“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到今,前往战场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

只要。

龙城飞将,所谓的龙城飞将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李广。

不教:

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

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

越过。

阴山:

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白话译文›秦汉以来,明月照耀下的边塞(存在着,守卫着,等待着,坚持着……),(此刻望着边塞望着明月的诗人所想的是)出塞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只要龙城仍有像李广一样的将军驻守,外敌的骑兵就不敢踏过阴山(入侵中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