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2983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184Word格式.docx

正如《景岳全书·

喘促》篇说:

“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

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故历代喘证的辨证,均首当审其虚实。

而若以阴阳为纲,则过于笼统,病性不够准确,表里、寒热、标本,只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喘证病性,而不能全面概括,故均非正确答案。

5.治疗虚喘,主要应从哪两脏着手

A.肺肾

B.心肾

C.肺脾

D.肝脾

E.脾肾

A

喘证的病机性质有虚实两方面,喘在肺为实,以外邪、痰浊、肝郁气逆等病因居多;

虚喘多责之于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

久病肺弱,咳伤肺气,或房劳伤肾,精气内夺,均可发为虚喘。

肺肾两虚,也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无力鼓动血行,血液瘀滞,面色唇甲青紫,甚则出现喘促汗出而致虚脱。

所以治疗虚喘应从肺肾两脏着手。

6.痰湿中阻导致的眩晕,其最佳选方为

A.苓桂术甘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涤痰汤

D.三子养亲汤

E.滚痰丸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可致眩晕,头重如蒙,气机不利,故胸闷恶心,食少寐多,舌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湿壅盛之证。

治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7.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是

A.《千金要方》

B.《济生方》

C.《十药神书》

D.《理虚元鉴》

E.《内经》

《十药神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

8.自汗和盗汗的总病机是

A.卫外失固,腠理疏松

B.虚火内盛,津液外泄

C.邪热交争,湿热熏蒸

D.肺气不足,营卫不和

E.阴阳失调,腠理不固

E

《内经》谓汗出的病理,主要缘于“阳加阴、谓之汗”,阳旺于内,或阴虚阳旺,均可以迫液外泄;

或阳衰于外卫阳不能固护津液,也致外泄,均可引起自汗、盗汗。

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9.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最为多见的邪气是

A.风

B.寒

C.暑

D.热

E.燥

《景岳全书·

血证》指出: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引起出血之因,最主要是热,无论实热、虚热,均可以迫血妄行而致血溢脉外,引起出血。

10.不寐的基本病机是

A.本虚标实,气血失调

B.阳盛阴衰,阴阳失调

C.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D.气血凝滞,心脉痹阻

E.气机逆乱,升降失常

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不寐主要在于阳不交阴。

阳为什么不入于阴,从阳这一面考虑,多缘于阳气太盛,阳主动、阳盛则动而不静,故而不能入阴;

从阴这一面考虑,多缘于阴液太亏,阴虚则不能潜阳,虚阳浮越亦不能入阴。

故阳盛阴衰,阴阳失调是不寐的基本病机。

11.治疗尿血肾气不固者,应首选

A.六味地黄丸

B.十灰散

C.春泽汤

D.保真汤

E.无比山药丸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证,十灰散适用于热迫血行证,春泽汤为五苓散加人参,适用于气虚伤湿证,保真汤治疗阴虚火热证,无比山药丸健脾益胃,补肾培元,用于肾气不固证。

12.治疗吐血胃热壅盛证,应首选

A.玉女煎

B.龙胆泻肝汤

C.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D.地榆散合槐角丸

E.泻心汤合十灰散

吐血胃热壅盛,治宜清泻胃火,凉血止血,方用泻心汤名为泻心,实则泻胃。

十灰散泻热凉血,收涩止血。

A用于肾阴虚胃热。

B用于肝火犯胃。

C都是泻火,无凉血止血作用,治吐血证不够合适。

D用于湿热型便血。

13.治疗郁证日久,阴虚火旺者,应首选

A.丹栀逍遥散

B.知柏地黄丸

C.天王补心丹

D.六味地黄丸

E.滋水清肝饮

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用于气郁化火的郁证初期;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肾阴虚火旺证;

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亏虚的郁证;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证;

滋水清肝饮由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成,滋养阴精,补益肝肾的作用更强,适用于郁证日久,阴虚火旺之人。

14.以小腹胀满疼痛,小便涩滞,淋沥不尽为特征的病证是

A.热淋

B.血淋

C.石淋

D.气淋

E.劳淋

气淋以小腹胀满疼痛为特点。

脾虚中气下陷多为气淋虚证,遇劳即发则为劳淋;

热盛迫血妄行的是血淋;

气郁化火伤阴少腹作胀,小便艰涩而痛的属气淋实证;

湿热蕴结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久杂质结为砂石,则为石淋。

15.与水肿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肺、脾、肾

B.肺、胃、肾

C.心、脾、肾

D.肝、脾、肾

E.心、肝、肾

水肿是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的一类病证。

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气化,故水肿之病,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心、肝、胃与水肿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16.阳水之风水相搏证的治法是

A.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B.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C.健脾化湿,温阳利水

D.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E.分利湿热,攻下逐水

阳水风水相搏宜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湿毒浸淫用B。

水湿浸渍用C。

阴水脾阳虚衰用D。

阳水湿热壅盛用E。

17.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的鉴别要点是

A.神志不清

B.半身不遂

C.语言不利

D.肢体软瘫

E.口舌歪斜

中风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而神志障碍的有无是其划分的标志,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瘫软、口舌歪斜是中风中经络和中脏腑的共同表现。

18.中风的病理基础是

A.风火痰瘀

B.气血逆乱

C.心肝火旺

D.肝阳上亢

E.肝肾阴虚

中风的病理基础是风火痰瘀这些病理原因和产物,其余选项都是病因,不是病理因素。

19.雷头风发作的病机多是

A.风热夹痰上冲

B.湿热夹痰上冲

C.风热夹湿上扰

D.风湿夹火上扰

E.风热夹瘀上扰

头风是头痛时发时止,有如风之去来,遇触即发。

一般是痰涎风火、郁遏经络,气血壅滞所致。

雷头风是头痛而起核块,或痛如雷鸣。

特点是湿热夹痰,上冲脑络。

20.下列各项,不属积聚病因的是

A.情志失调

B.饮食所伤

C.感受寒邪

D.病后所致

E.跌打损伤

积聚是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于腹,引发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都是内伤,跌打损伤是外伤,不属积聚病因。

21.黄疸形成的关键病理因素是

A.热邪

B.寒邪

C.疫毒

D.瘀血

E.湿邪

黄疸外因重在湿、毒,内因偏于虚、瘀。

可源于疫毒外侵、湿热蕴结、积聚内阻,引发胆汁外溢,或化源不足、血败不化于色。

但最后都会影响到肝脾,脾虚湿蕴,都见湿邪,其余病理因素可与湿相兼。

22.阴黄的最主要病机是

A.湿热熏蒸,湿遏热伏

B.湿热内蕴,蒙蔽心包

C.瘀阻肝脾,水气内盛

D.寒湿阻滞,脾阳不足

E.肝胆郁热,气机阻滞

阳黄为湿热之邪,阴黄为寒湿之邪。

23.呕吐的基本病机是

A.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B.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C.食滞伤胃,胃失和降

D.外邪犯胃,胃失和降

E.脾胃受损,胃失润降

呕吐的病位在胃,病因可以有肝气犯胃、食滞伤胃、外邪犯胃、脾胃受损,这些因素作用于胃,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才发生呕吐,故呕吐的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4.系统提出用酸收法治疗泄泻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张景岳

E.李中梓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

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

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25.喘证的病变部位在

A.心、肺

B.肺、肾

C.心、肾

D.脾、肾

E.肺、脾

喘证的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26.最早记载外科病名的是

A.《五十二病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黄帝内经》

D.《周礼》

E.甲骨文

甲骨文有最早外科病名的记载。

《内经》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27.湿邪所致外科疾病好发部位是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上肢

E.背部

湿性趋下,重浊黏腻,所致的外科疾病好发于身体下部。

28.下列哪项不是皮肤作痒的主要原因

B.湿

C.热

E.虫

痒是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

或由于血虚风燥,肤失濡养而成。

瘀血一般致疼致肿,不会引起痒的症状。

29.《外科正宗》的作者是

A.高锦庭

B.龚庆宣

C.陈实功

D.王怀隐

E.葛洪

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是著名的中医外科学著作,该书广辑病名,详述病因病机、证候、辨证、治疗、预后等,并附医案加以论证,条理清晰,十分完备。

30.下列各项,属外科辨别阴证、阳证要点的是

A.有无麻木

B.有无脓液

C.有无出血

D.有无灼热

E.有无瘙痒

阴和阳属于截然相反的两个对立面,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31.辨溃疡,疮面呈翻花或如岩穴属

A.瘰疬溃疡

B.麻风溃疡

C.梅毒溃疡

D.岩性溃疡

E.流痰溃疡

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

瘰疬之溃疡,疮口有空腔或伴瘘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

流痰之溃疡,疮口呈凹陷形,常伴瘘管形成。

麻风溃疡呈穿凿形,常可深及骨部。

梅毒性溃疡,其边缘削直而如凿成或略微内凹,基底高低不平。

32.丹毒的主要病因病机是

A.风温夹痰凝结经络

B.风温湿热蕴结肌肤

C.外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

D.经络阻塞,气血凝滞

E.暑湿热毒流注肌间

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而发丹毒。

33.中医的岩相当于西医的

A.体表肿物

B.良性肿瘤

C.体表恶性肿物

D.体内肿瘤

E.内脏肿瘤

岩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物的统称,为外科疾病中最凶险者。

因其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

34.颈部肿块,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物,疮口潜行性空腔,经久难愈,其诊断是

A.流痰

B.颈痈

C.锁喉痈

D.瘰疬

E.失荣

瘰疬液化成脓的结块经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脓液稀薄,或夹有败絮样坏死组织。

疮口呈潜行性空腔,创面肉色灰白,疮口皮色紫暗,久不收敛,可以形成窦道空腔或伴有瘘管。

35.下列关于血栓性深静脉炎主要临床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肢疼痛

B.肿胀

C.皮肤温度升高

D.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E.浅静脉扩张

本病主要是创伤或产后长期卧床,以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于脉络,脉络阻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

大多发生下肢,早期出现下肢突发性、广泛性粗肿,胀痛,行走不利,皮肤温度升高,后期可见浅静脉怒张,足背动脉搏动增强。

36.正确的乳房检查方法是

A.以手掌放于乳房上轻轻按摩

B.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于乳房上轻柔按摩

C.以食指先触到肿物,并仔细区别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D.以食指首先触摸是否有肿物存在,并注意是否活动

E.以手托起乳房,用另一手仔细触摸

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

将手指并拢,指腹平放乳房上轻轻按触,切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所抓捏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是乳房肿块。

以乳头为中心,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依次检查内上→外上→外下→内下。

继之,检查乳晕区,注意有无血性液体自乳头溢出。

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淋巴结。

37.乳痈初起,证属肝气不舒,胃热壅滞,内治应首选

A.逍遥散

B.透脓散

C.四妙汤

D.瓜蒌牛蒡汤

E.牛蒡解肌汤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加之产后恣食厚味,胃内积热,以致肝胃蕴热,气血凝滞,乳络阻塞,不通则痛,故乳房肿胀疼痛有块;

毒热内蕴,故患侧乳房皮肤微红;

邪热内盛,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治法应为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

38.乳岩的特点是

A.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

C.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D.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乳岩,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肿块多为单发,边缘不整齐,活动度差,常与皮肤粘连,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病情发展迅速,晚期患部皮肤呈典型橘皮样改变,肿块溃破后呈菜花样,时流血水,其味恶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坚硬。

A是乳痈的表现。

B是乳痨,C是乳核的表现,D是乳癖的临床表现。

39.诊断瘿病的重要体征是

A.肿块的位置

B.有无压痛

C.有无震颤

D.是否随吞咽上下移动

E.有无波动感

甲状腺分左右两叶,覆盖并黏附在喉和气管起始部的两侧,吞咽时亦随之上下移动。

甲状腺的两叶由甲状腺峡部连着,其位置一般在第二和第三气管软骨环之前。

除D项外其他都是次要的特征。

40.肛隐窝炎的并发症是

A.肛口肿胀

B.肛口疼痛

C.肛口出血

D.肛乳头炎

E.肛口潮湿

肛隐窝炎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又称肛窦炎,肛隐窝炎常并发肛乳头炎和肛乳头肥大,其临床症状肛门部胀痛不适和肛门部潮湿有分泌物。

肛隐窝炎是肛周脓肿的重要原因。

所以选择D。

41.妊娠足月,胎位下移,腰腹阵痛,有便意或“见红”者是

A.临产

B.试胎

C.弄胎

D.分娩

E.以上均非

临产的征兆是胎位下移、小腹坠胀、有便意或见红。

试胎,指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如常者。

弄胎,指若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分娩是指怀孕末期,即孕280天左右,胎儿及胎衣自母体阴道娩出的过程。

42.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是

A.月经期

B.月经前3~5天

C.月经干净后2天内

D.月经干净后3~7天

E.月经前2天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是月经干净后3~7天。

43.大补元煎的组成是

A.人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炙甘草、远志、五味子

B.人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炙甘草、杜仲、当归

C.人参、熟地黄、黄芪、白术、茯神、远志、酸枣仁、当归

D.人参、熟地黄、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白芍、当归

E.人参、熟地黄、黄芪、白术、陈皮、柴胡、升麻、当归

大补元煎的组成:

人参、山药(炒)、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如畏酸吞酸者去之)、枸杞子、炙甘草。

44.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应首选

A.血府逐瘀汤

B.膈下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身痛逐瘀汤

E.通窍活血汤

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应首选膈下逐瘀汤。

45.生化汤的药物组成是

A.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甘草

B.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甘草

C.当归、赤芍、生姜、桃仁、甘草

D.当归、川芎、炮姜、桃仁、甘草

E.当归、丹参、熟地、桃仁、甘草

生化汤的组成: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炙)。

46.与月经后期和月经过少的发病均有关的是

A.血热

B.血虚

C.血瘀

D.脾虚

E.湿热

月经后期的病因为肾虚、血虚、血寒、气滞、痰湿。

月经过少的病因为肾虚、血虚、血瘀、血寒。

故肾虚、血虚、血寒为共同病因。

47.带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A.外感湿邪,损及任、带,约固无力

B.肾气不足,封藏失职,阴液滑脱而下

C.湿邪影响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D.脾虚生湿,流注下焦,伤及任、带

E.肝经湿热,流注下焦,伤及任、带

带下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4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妊娠禁药

A.峻下剂

B.破血剂

C.逐瘀剂

D.和血剂

E.有毒剂

妊娠禁药包括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药品。

49.月经先后不定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肝郁气滞,疏泄失调

B.肾气不足,封藏失职

C.脾气虚弱,统摄无权

D.湿热下注,任带不固

E.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

月经先后不定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肾功能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

50.药流失败后,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加服米索前列醇

B.行人流术

C.再次服药

D.服活血化瘀中药

E.以上都不是

药流失败后,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行人流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