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24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市十四五规划全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docx

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部署要求,就制定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哈尔滨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定位,保持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强力推进了一批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改革,大力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要工程,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哈尔滨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前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比重较201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围绕构建“4+4”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累计建设重点产业项目740个,竣工项目350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25MW双燃料中小型燃气轮机、6AT自动变速器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新产品投入市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当于2015年的1.7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较2015年提高7.4个百分点;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9000万人次,全域全季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粮食综合产能稳定在300亿斤。

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

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6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7168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如期完成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5年的227天增加到2019年的304天,阿什河、倭肯河消除劣V类水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统筹推进各领域常态化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保持安全稳定。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

政务服务“不见面”、“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全面推开,,,办事不求人,,事项基本覆盖群众生活和企业办事所需,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不动产登记改革成效显著,被国务院列入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予以激励支持的城市;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实施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完成118户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成功获批并加快建设,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启动临空经济区建设;对俄合作实现新发展,中俄博览会成为国家“一带一路”10个重要开放平台之一,中俄东线天然气正式供应哈尔滨,俄罗斯驻哈总领事馆开始运行;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深哈合作全面推进,复制、学习深圳经验,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等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工作开局良好。

哈尔滨新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托管利民开发区“六街一镇”,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条例》颁布实施,创新实施“办照即营业”、“承诺即开工”、“一支队伍管执法”等多项改革举措,正威国际新材料、华夏幸福深哈金融科技城等10个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落地,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跑全市全省。

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新提升。

大力实施省会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空间格局加快形成;地铁1号线三期竣工运营,2号线一期和3号线二期东南环即将通车;太平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用,机场东二跑道获批,机场第二通道迎宾路高架工程开工建设;哈尔滨火车站改造全面完成,城市二环、三环快速路网体系日趋完善,排水、供热、供气等一批源网场站项目建成投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第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启动棚改三年攻坚,完成征收5.38万户,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城乡人居环境和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年均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4%、8.2%,提前2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所建成开放成为城市新地标,重新组建哈尔滨交响乐团和芭蕾舞团,荣获“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圆满完成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不断巩固发展,政治生态考核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提升。

2. 面临的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东北地区和我省作出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我市加快振兴发展注入强大的政治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支持深哈合作、哈尔滨新区和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建设的一系列有力举措,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强省会战略,为我市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国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市激发科教、产业、资源、生态等潜力,加快塑造竞争新优势,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各地对生产要素争夺更加激烈。

哈尔滨振兴发展中面临的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结构不优、“三驾马车”动力不够强劲、民生领域欠账多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和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短板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症结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全市党员干部要着眼“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突出对接国家、省战略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哈尔滨新征程,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篇章。

3. 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战略安排,依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的我省振兴发展蓝图,到二。

三五年,支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努力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粮食生产及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冰雪文化旅游体育名城,为实现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旅游强省作出突出贡献,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哈尔滨。

展望二。

三五年,城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形成一流营商环境,建成法治哈尔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新时代文化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绿色发展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成为美丽哈尔滨。

在全省率先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取得新突破,国内多元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平安哈尔滨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4.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着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着力集聚各类人才,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北亚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双向开放枢纽城市、美丽生态宜居城市、美好生活幸福城市,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当好龙头,贡献省会城市力量。

5.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功能提升有机结合,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坚持新发展理念。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振兴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用新发展理念构建并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