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146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docx

冲锋舟驾驶员培训资料

水上遇险求生

一、水上遇险求生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Ø溺水(首先遇到的威胁)

Ø浸泡和暴露

Ø缺乏淡水、食品

Ø晕浪

Ø悲观与恐惧

Ø受伤和疾病

Ø船位和救生艇、筏的位置不明

Ø救援困难

Ø危险动物

二、求生的要素

(1)救生设备

(2)求生知识

(3)求生意志

三、求生原则

1、自我保护原则

⑴尽量多穿衣服

⑵穿好救生衣

⑶避免直接落入水中

⑷入水后快速登上艇筏

⑸做好御寒遮日晒

2、等待救援

☞使用帮助发现位置的设备

☞增大容易被发现的目标

3、合理使用淡水与食物

4、保持坚定的求生信心

四、救生衣

(一)、船用救生衣的分类

Ø固有浮力式救生衣

–泡沫塑料为主

–木棉

Ø气胀式救生衣

–口吹气型气胀式救生衣

–半自动气胀式救生衣

–全自动气胀式救生衣

(二)、救生衣的一般要求

Ø救生衣应在被火完全包围2S后,不致燃烧或继续熔化。

Ø经示范后,在无帮助情况下一个人能在1分种内正确地穿好救生衣;

Ø能反穿或显然只能以一种方法穿着,并尽可能不致被错误地穿着;

Ø由穿着者从至少4.5m高度跳入水中不致受伤,而且救生衣不移位也不损坏;

Ø每件救生衣在平静淡水中,应具有足够的浮力与稳性;

Ø将筋疲力尽或失去知觉人员的嘴部托出水面不低于120mm,其身体向后倾斜与垂向成不少于20°并不大于50°的角度;

Ø将水中失去知觉人员从任何姿势转成为嘴部高出水面的姿势,不超过5秒;

Ø救生衣应具有的浮力,在浸入淡水中24h后,不得降低5%以上。

(成人7.5KG、儿童5KG);

Ø救生衣应使穿着的人员可作短距离的游泳,并登上救生艇筏;

Ø救生衣是船上最简便的救生工具,船上人员每人配备1件;(值班人员1件)(客船附加5%,存放在甲板明显易见之处)

Ø配备船上旅客人数至少10%的适合儿童穿着的救生衣,或为每个儿童配备1件可能需要的更多数量的救生衣;(国际客船婴儿救生衣)

Ø救生衣应存放在容易到达之处,其位置应加明显标志。

(床边)

Ø不得随意将救生衣做枕头、坐垫。

Ø不得存放在潮湿、温度过高的地方,不应加锁。

Ø每件救生衣应备有用细索系牢的哨笛,自亮灯,反光带。

(三)救生衣的穿着

穿妥后,应把腰带分别从左右两头绕到身后,再绕到前面一周,在胸前用力收紧打死结系牢,然后将领口带系牢。

五、跳水离开难船

(一)跳水时注意事项

1、确认已经穿好救生衣。

2、跳水位置最好应选择高度不超过5米的地方。

3、摘下假牙、眼镜,去掉口袋内的尖锐的物品。

4、跳水位置最好在上风舷,并应尽可能远离船体破损的缺口。

5、跳水前,应查看水面,避开水面障碍物或其他落水者;

不要直接从船上跳入救生艇内。

(二)跳水求生的方法

1、掌握正确的跳水姿势

(1)穿妥救生衣;

(2)深呼气后左(右)手将鼻和口捂紧;

(4)右(左)手经过左上臂,紧握救生衣上端;

(5)肘部尽可能靠在身体两侧;

(6)两眼平视;

(7)向前迈一步,后腿跟上,双脚并拢,头上脚下,两脚伸直夹紧,身体保持垂直入水;

(8)双手不能松开,直至重新浮于水面才可放松。

(三)入水后注意事项

(1)入水后应尽快登上艇筏,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时间。

(2)必须明确: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离开难船。

(3)不要做无谓的游泳和剧烈的活动,散失体热消耗体力。

(四)穿救生衣游泳

Ø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避免换气时呛水,采取鼻呼口吸的方式。

Ø避免出现肌肉痉挛

–   肌痉挛,俗称抽筋,常发生于一块或一组肌肉。

其征象为痉挛处肌肉坚硬,疼痛难忍,而且一时不易缓解。

诱发肌痉挛主要有以下原因:

–  1 疲劳:

–  2 寒冷刺激:

–  3 大量排汗:

Ø大声呼救,设法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Ø自救

(五)痉挛处理方法:

Ø1、手指肌肉痉挛解救法:

如果手指肌肉痉挛了,解救的方法是先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伸直,反复做几次后即可消除;

Ø    2、手掌肌肉痉挛解救法:

手掌肌肉痉挛的解救方法是用双手合掌向左右按压,反复做几次即可消除;

Ø    3、前臂及上臂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前臂肌肉及上臂前面肌肉痉挛的解救方法与图1基本相同,即用一支手抓住痉挛的手尽量向手臂背侧做局部伸腕动作,然后放松,反复做几次即可缓解;

Ø    4、前臂后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前臂后面肌肉痉挛时,解救的方法是用一支手托住患臂的手背,尽量做屈腕动作,然后放松,反复做几次则可缓解;

Ø    5、上臂后面的肌肉痉挛解救法:

如果上臂后面肌肉痉挛时,解救方法是先将痉挛的手臂屈肘身后,用另外一支手托住其肘部弯向后,即可对搞后面的肌肉痉挛,反复做几次则可缓解;

Ø6、大腿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当大腿前面肌肉痉挛时,解救的方法是用同一侧手抓住痉挛腿的脚,尽量使其向后抻直,反复几次后即可缓解;

Ø    7、大腿后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大腿后面肌肉发生痉挛,解救方法是用同一侧手按住膝盖,然后另一支手抓住脚趾,尽量往上抬起或双手抱住大腿使髋关节做局部的屈曲动作也可缓解;

Ø    8、小腿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当小腿前面肌肉痉挛时,先用一支手抓住脚趾尽量往下压,借以对抗小腿前面肌肉的强直收缩也可缓解;

Ø    9、小腿后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小腿后面肌肉痉挛是最常见而多发的部位,解救的方法是先一手按住膝盖,另外一手抓住脚底(或脚趾)做勾脚动作,并用力向身体方位拉,反复做几次以后,放松片刻,肌肉痉挛部位则可缓解;

Ø    10、腹部肌肉痉挛解救法:

如果腹部肌肉发生痉挛,可在水面先挺住一会,然后用双手做顺时针按摩,按这个办法反复做几次,腹部肌肉痉挛就可缓解;

(六)未穿救生衣漂浮

Ø未穿救生衣的落水人员面临的危险

–溺水的危险

•干溺:

其喉头肌肉痉挛,因而气道闭塞,导致窒息死亡。

•湿溺:

大量水分进入其肺部,以至窒息死亡。

–溺水的原因

•心理原因

•技术原因

•生理原因

(七)应采取的行动

Ø尽快登上附近的救生艇筏

Ø尽快捞获漂浮物

Ø采取仰浮的姿势(风浪小)

Ø采取防止溺水的方法(风浪大,特别是不会游泳者)

Ø利用衣服自制临时浮具

Ø显示自己的位置:

挥手、呼救(1000米内可大声呼救)

(八)防止溺水法(垂直水母漂)

Ø漂浮是水上求生必备的技能,应选取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也就是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

–放松体位:

深吸一口气,面部朝下,四肢自然下垂。

–呼气:

慢慢抬起双臂至一肩同高,双腿分开做剪刀型蹬水,抬头嘴刚好露出水面呼气。

–吸气:

向下摆动手臂,双脚并拢,顺势吸气。

Ø具体方法为:

–利用充气衣服漂浮

–利用充气裤子漂浮

•悬浮方式

•溅水方式

•吹气方法

要在踩水的状态下,进行如下活动,用皮带、领带或手帕将衣服的两个手腕部分或裤子的裤脚部分紧紧扎住,然后将衣服从后往前猛地一甩,使其充气。

为了不让空气漏掉,用手抓住衣服下部,或者用腿夹住,然后将它连接在皮带上,使它朝上漂浮。

如果用裤子做浮袋,将身子卧在浮袋上。

(九)救生衣的自制

Ø在水中漂浮时,如果没有救生衣,应该利用穿在身上的衣服做浮袋或救生衣。

可以使用的有:

大帽子、塑料包袱皮、雨衣、衬衣、化纤或棉麻的带筒袖的上衣等,甚至可以将高筒靴倒过来使用。

但应注意不要将衣服全部脱掉,以保持正常的体温,

Ø具体方法为:

要在踩水的状态下,进行如下活动,用皮带、领带或手帕将衣服的两个手腕部分或裤子的裤脚部分紧紧扎住,然后将衣服从后往前猛地一甩,使其充气。

为了不让空气漏掉,用手抓住衣服下部,或者用腿夹住,然后将它连接在皮带上,使它朝上漂浮。

如果用裤子做浮袋,将身子卧在浮袋上。

(十)不会游泳者落水后的自救

Ø遇到这种情况时,下沉前拼命吸一口气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能否生存的关键。

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

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面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以便呼吸空气。

(十一)低温效应及预防

Ø低温效应

–人体(37℃)

–体热的损耗

•由于水比空气导热快20多倍

–低温效应

•干溺水(危险从浸水开始阶段一直到随后的任何时间段)

•冷冲击(最大危险1-5分种)

•游泳障碍

•低体温症(体温35℃以下)

•救助后期虚脱

低体温症

Ø 低体温症在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如下:

Ø  ●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人就会患“低温昏迷”;

Ø  ●当体温下降到31℃以下时,人就会失去知觉;

Ø  ●当体温下降到28℃以下时,出现血管硬化;

Ø  ●当体温下降到24℃~26℃以下时,即发生死亡。

(十二)在低温水中求生

Ø在撤离难船前,首先应尽可能地多穿衣服,能穿不透水的衣服则更好。

穿戴妥当之后再穿救生衣,最好穿救生服。

Ø为了减缓体温的散失,在水中还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即“HELP”姿势:

双腿并拢屈伸到胸部,两肘紧贴身旁,两臂交叉放在救生衣前面,仰浮在水面。

(不做不必要的游泳)

千万不能喝酒,因为酒精的摄入会加速体热的散失。

人在不同水温情况下的生存时间

 (十三)对冷水遇险者的急救

Ø●遇险者如神智仍清醒,换上干衣服或裹上毛毯,并在不低于22℃的温度的环境中休息。

  ●给遇险者提供热饮,如热牛奶、白糖开水。

  ●忌给遇险者喝酒和含酒精的饮料;绝不能用按摩、药物和酒类涂擦的方法“促进”遇险者的血液循环。

此外,采用局部加温或烤火的办法,也是绝对错误的措施。

  ●对于刚从水中救起的有严重过冷现象的遇险者,可放进40℃~45℃的热水浴盆中浸浴,以迅速复温。

六、野外自救

(一)淡水的收集

Ø1、雨水(保质期短)

Ø2、露水

Ø3、捕鱼、海龟、海鸟

Ø4、海水淡化(太阳能蒸馏)

(二)食物的收集

Ø一切应急食物都要小心保存,直到迫不得已时才食用,即便此时,也应仅仅咬上一小口。

试着学会以自然食物为生。

Ø1、钓鱼(淡水充足时才可食用)(危险鱼类)

Ø2、鸟类

Ø3、海藻

Ø4、浮游生物

(三)寻找饮水水源

Ø听:

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是否有流水声,有无蛙鸣和水鸟叫声,听到这些声音时证明有水源。

Ø嗅:

有无潮湿、泥土腥味及水草味,然后沿气味寻找水源。

Ø观察:

山脚、低洼、雨水集中处。

夏季地面潮湿、久晒不干不热;秋季地表有水气、凌晨有薄雾、晚上露水重、且地面潮湿;冬季地表缝隙有白霜、封冻晚及降雪后融化快的、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

Ø植物:

Ø动物之指引而获水:

发现集水区附近没有任何动植物,该水源可能遭受污染,不可贸然饮用。

1、地下水:

唯须注意消毒。

2、地上水:

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其收集方法如后:

Ø泥泞水:

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长约一尺左右的草器,将水例入过滤容,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后即可饮用。

Ø雨水收集:

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

Ø地汽取水法:

在潮湿的沙地上挖一个约20厘米深的碗状坑,底部放进接水的容器,再在地面上覆盖上透明的塑料布,四周用沙土压上,中间轻压一块小石头。

地下水经蒸发在塑料布上遇冷会凝成水滴滴人碗中,这种方法虽然慢但绝对卫生。

Ø日光蒸馏

(四)露水收集:

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之。

或可用石头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三尺左右的浅坑,其上铺一帆布(或纸张、衣料、山芋叶等品)代再用石头在棋上排成高约三尺的V字型,则露水沿石而下积聚於帆布内,代用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c.c然后消毒饮用。

(五)植物取水

Ø仙人掌:

取一节仙人掌的茎,将顶端削去一个缺口,用小树枝或小刀插入茎内,捣烂成汁,即可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