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1443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备考之化学反应原理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Word下载.docx

③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时间,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反应速率越快。

【点睛】

本题通过保持其他外界条件一致而改变一个条件来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综合性较强。

2.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

步骤1:

配制0.5mol·

L-1MgSO4溶液和0.5mol·

L-1NH4HCO3溶液。

步骤2:

用量筒量取500mL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

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

将250mL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

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

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

nH2O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

②步骤3生成MgCO3·

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测定生成的MgCO3·

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

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1.12L,则n值为_______。

(3)碳酸镁晶须可由菱镁矿获得,为测定某菱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含少量碳酸亚铁、二氧化硅)中铁的含量,在实验室分别称取12.5g菱镁矿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并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010mol/LH2O2溶液进行滴定。

平行测定四组。

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2

3

4

消耗H2O2溶液体积/mL

15.00

15.02

15.62

14.98

 

①H2O2溶液应装在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菱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水浴加热MgSO4+NH4HCO3+NH3▪H2O+(n-1)H2O

MgCO3·

nH2O↓+(NH4)2SO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然后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缓冲压强(或平衡压强),还可以起到封闭体系的作用使广口瓶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4酸式0.13

本实验题分为合成碳酸镁晶须、测定MgCO3·

nH2O中n值、测定菱镁矿中铁的含量三部分。

合成碳酸镁晶须是利用Mg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氨水反应生成。

测定MgCO3·

nH2O中n值,采用的是加稀硫酸,和MgCO3·

nH2O反应,测定产生的CO2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确定MgCO3·

nH2O中n值。

测定菱镁矿中铁的含量的原理是将菱镁矿中的铁转化为Fe2+,用H2O2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H2O2的物质的量以及电子守恒即可计算出菱镁矿中铁的含量。

(1)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当温度不超过100℃时,较好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既可均匀加热,又可以很好地控制温度。

②Mg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氨水反应生成MgCO3·

nH2O沉淀的同时还得到(NH4)2SO4,化学方程式为:

MgSO4+NH4HCO3+NH3▪H2O+(n-1)H2O

nH2O↓+(NH4)2SO4。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以检验洗涤液中的SO42-,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然后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2)①图中气球可以缓冲压强(或平衡压强),还可以起到封闭体系的作用。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使广口瓶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

③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碳守恒,有

=0.05mol,解得n=4。

(3)①H2O2溶液有强氧化性和弱酸性,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②四次实验数据,第3次和其他三次数据偏离较大,舍去,计算出三次实验消耗H2O2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5.00mL。

n(H2O2)=0.015L×

0.010mol/L=1.5×

10-4mol,在H2O2和Fe2+的反应中,H2O2做氧化剂,-1价氧的化合价降低到-2价,Fe2+中铁的化合价升高到+3价,根据电子守恒,n(Fe2+)=2(H2O2)=3×

10-4mol,则m(Fe)=3×

10-4mol×

56g/mol=0.0168g,实验菱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00%=0.13%。

当控制温度在100℃以下时,可以采取水浴加热的方法。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离子,选择检测的离子一定是滤液中的离子,并且容易通过化学方法检测。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需要同学记住。

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

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

反应需要测量温度,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

混合溶液

20.0

20.1

23.2

20.2

20.4

23.4

20.5

20.6

23.6

已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

(5)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mL0.5mol/L盐酸跟10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3kJ·

mol-1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热量损失用水冲洗干净温度计,并擦干温度计-51.8kJ/mol不相等相等

(1)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1mol液态肼放出的热量,

=641.63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3kJ·

mol-1。

故答案为:

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3kJ·

mol-1;

(2)根据图示可知,A的仪器名称为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

环形玻璃搅拌棒;

(3)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若两个小孔开得过大,会导致散失较多的热量,影响测定结果;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计上的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温度计读数升高,温度差偏低,但使测得的中和热偏高,所以每次测量后用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冲掉,并擦干温度计;

减少热量散失;

用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冲掉,并擦干温度计;

(4)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

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

3.15℃;

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前后温度差为:

3.1℃;

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

3.05℃;

40mL的0.50mol·

L-1盐酸与40mL的0.55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80mL×

1g·

cm-3=80g,c=4.18J/(g·

℃),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

℃)×

80g×

℃=1.036kJ,即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热量为:

1.036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

1.036kJ×

=-51.8kJ·

mol-1,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

-51.8kJ·

(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100mL0.50mol·

L-1盐酸跟100mL0.55mol·

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加,所放出的热量偏高,即放出热量不相等;

由于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100mL0.50mol·

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

不相等;

相等。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计算应用,注意焓变计算和物质聚集状态的标注,学习中要准确把握,另外注意中和热的计算,特别是注意先求温度的平均差值,再求中和热,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4.用H2O2、KI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同学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

(1)资料1:

KI在该反应中的作用:

H2O2+I-=H2O+IO-;

H2O2+IO-=H2O+O2↑+I-。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

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①有KI加入,②无KI加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KI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

b.加入KI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

c.H2O2+I-=H2O+IO-是放热反应

(3)实验中发现,H2O2与KI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

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

资料3:

I2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①加CCl4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有I2生成。

②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i.H2O2浓度降低;

ii.________。

以下对照实验说明i不是主要原因:

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份于A、B两试管中。

A试管加入CCl4,B试管不加CCl4,分别振荡、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资料4:

I-(aq)+I2(aq)

I3-(aq)K=640。

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

向20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10mL0.10mol·

L-1KI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

微粒

I-

I2

I3-

浓度/(mol·

L-1)

2.5×

10-3

a

4.0×

①a=__________。

②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I2,I3-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2H2O2

2H2O+O2↑a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在水溶液中I2的浓度降低A试管中产生气泡明显变少;

B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没有明显减小

2c(I2)+c(I-)+3c(I3-)<0.033mol·

L-1

(1)H2O2+I-=H2O+IO-,H2O2+IO-=H2O+O2↑+I-,把两式加和,即可得到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加入KI后,一步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也就是改变了反应的路径,a正确;

b.加入KI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都没有改变,b不正确;

c.由图中可知,H2O2+I-=H2O+IO-是吸热反应,c不正确。

(3)①加CCl4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下层溶液呈紫红色,说明有I2生成。

ii.在水溶液中I2的浓度降低。

观察到的现象是H2O2溶液的浓度相同,但产生气泡的速率差异很大。

(4)①

,由此可求出a。

②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I2,I3-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原来溶液中c(I-)=

,求出I-,I2,I3-中所含I的浓度和,二者比较便可得到结论。

(1)H2O2+I-=H2O+IO-,H2O2+IO-=H2O+O2↑+I-,把两式加和,即可得到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答案为:

2H2O2

2H2O+O2↑;

c.由图中可知,H2O2+I-=H2O+IO-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不正确。

a;

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在水溶液中I2的浓度降低;

A试管中产生气泡明显变少,B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没有明显减小;

,由此可求出a=2.5×

10-3mol/L。

10-3;

②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I2,I3-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原来溶液中,c(I-)=

现在溶液中,I-,I2,I3-中所含I的浓度和为2c(I2)+c(I-)+3c(I3-)=2×

10-3+2.5×

10-3+3×

10-3=0.0195<

0.033,I不守恒,说明产物中还有含碘微粒。

2c(I2)+c(I-)+3c(I3-)<

0.033mol·

L-1。

在做探究实验前,要进行可能情况预测。

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则表明生成了I2,加入CCl4且液体分层后,发现气泡逸出的速率明显变慢,CCl4与H2O2不反应,是什么原因导致生成O2的速率减慢?

是c(H2O2)减小,还是c(I2)减小所致?

于是我们自然想到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

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

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亚氯酸钠。

完成下列填空:

(1)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3)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10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ClO2-+4I-+4H+→2H2O+2I2+Cl-)。

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

配制待测液需用到的定量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4)取25.00mL待测液,用2.0mol/L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2I-+S4O62-),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

重复滴定2次,测得Na2S2O3溶液平均值为20.00mL。

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5)通过分析说明装置①在本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防止倒吸趁热过滤用38-60℃的温水洗涤250mL容量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90.5%当关闭K2时,打开K1,可以吸收反应产生的气体。

(1)根据反应物NaClO3、Na2SO3、H2SO4,生成物为ClO2和2Na2SO4,配平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装置③为安全瓶,防止装置②中气体温度降低而产生倒吸;

(2)因为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

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若要得到NaClO2晶体,需在38-60℃得到晶体,故操作为趁热过滤;

用38-60℃的温水洗涤;

(3)容量瓶要指明规格;

(4)有碘单质参和生成的反应,一般采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该反应是Na2S2O3标准液滴定碘,终点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计算时一般找出关系式,由此进行计算,关系式为ClO2-——2I2——4S2O32-

n(ClO2-)=1/4n(S2O32-)=1/4×

20×

10-3×

2=0.01mol

m(NaClO2)=0.01×

90.5=9.05g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9.05g÷

10g=0.905

(5)本实验产生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需要尾气处理,装置①就是用碱吸收反应产生的ClO2等尾气。

6.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可以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由铜和浓硫酸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若要从A中的FeCl3溶液中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过滤操作中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填编号)。

A酒精灯B烧瓶C漏斗D烧杯E玻璃棒F坩埚

(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蓝色溶液褪色,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__________(填“强”或“弱”)。

(5)若C中所得溶液只有一种溶质且pH>7,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

(6)工业上通过煅烧黄铁矿产生SO2来进一步得到硫酸,已知煅烧1gFeS2产生7.1kJ热量,写出煅烧FeS2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H2SO4

CuSO4+SO2↑+2H2O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A、B、F2Fe3++SO2+2H2O=SO42-+2Fe2++4H+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弱c(Na+)>

c(SO32—)>

c(OH—)>

c(HSO3—)>

c(H+)4FeS2(s)+11O2(g)=2Fe2O3(s)+8SO2(g)ΔH=-3408kJ/mol

(1)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

(2)三价铁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在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自身被还原为亚铁离子;

过滤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漏斗;

(3)①三价铁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在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