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0959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9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文档格式.docx

(3)思想基础:

人文主义的准备——自然哲学。

公元前7~前5世纪中期,古希腊出现了一批自然哲学家。

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先哲们由物质世界转向关注人类自身,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3.思想观点

(1)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的存在与否及事物的形态,全在人的感觉。

(2)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个人的感觉为转移。

4.评价

(1)意义:

①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对希腊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②智者运动率先吹响了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局限:

①把人的感知作为一切真理的标准,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②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公德。

  二、发展:

“希腊三贤”(理性的人文主义)

1.苏格拉底

(1)背景:

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忽视道德;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哲学贡献: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②“美德即知识”: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

③“认识你自己”:

行善出于有知识,作恶出于无知识;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影响:

①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他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②其思想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8世纪的启蒙思想的特点与其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的追求极为相似。

2.柏拉图

(1)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意义: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三、轴心时代及其影响

  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轴心时代”的思维方式虽然提供了历史学术研究上的一些便利,却不乏局限性和束缚性。

因为它很可能遮蔽或淡化了“轴心时代”之前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

例如埃及文明崛起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大约也在同一时期兴起。

不仅有大量文献,而且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址,来证明这两个文明的存在和演进以及当时文化之高度发达。

相比之下,中国文明的诞生较晚。

甚至连我们“五帝”即黄帝、颛项、帝喾、帝尧、帝舜等传说中的人物,其大概所在时间都明显晚于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

探究主题——蒙昧中的觉醒: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滥觞

[史料一]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象是什么。

——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

[教你读史] 史料信息说明古希腊思想家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实质上反映了对人性的肯定。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研究对象:

由神与自然界到人与社会。

原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工商业经济繁荣;

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先哲们的勇于探索。

[史料二] 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

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假设:

“美德即知识”“美德是善”。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即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也不会有智慧。

[教你读史] 史料信息表明苏格拉底的主张是“美德即知识”,善是美德的核心和人的内在灵魂,需要通过教育认识自己。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提示] 内涵拓展:

(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

重视对人的教育。

目的:

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

都关注社会,关注人,都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本质

不同点

哲学研究的重点

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系,“认识社会”

苏格拉底

关注人(内在的)的伦理道德,“认识你自己”

对知识的看法

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讲的基础

强调道德以知识为基础,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提倡“美德即知识”

对真理的看法

认为真、善、义、美都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没有正确和公平永恒的标准

认为善、正义、真理都是实在的,重视道德修养,经常讨论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问题

对政治的看法

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1.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

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  )

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

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

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

解析:

选A 智者学派把人从神和自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故A项正确。

2.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

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

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两者均以人及人性为研究的主题,此为人文精神,故A项正确。

3.(2016·

衡阳联考)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

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地理由。

这实质表明两人(  )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选D 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

4.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

论点

论据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

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

选D 智者学派只是强调人的作用,而苏格拉底主张将知识与美德结合起来,因此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乙的论点错误,故D项正确。

5.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

“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材料(  )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选B 材料“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表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材料“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表明他对死亡的超然态度,苏格拉底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连接了起来,故B项正确。

6.(2016·

青岛测试)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

“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

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

”这一主张(  )

A.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选A 根据材料中“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和“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得出材料强调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说明柏拉图的思想蕴含着分权制衡思想,故A项正确。

二、欧洲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

1.含义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进入全盛。

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创造的新文化。

文艺复兴宣扬个性解放、尊重人、爱人等人文主义思想,用“人道”反对“神道”,用资产阶级的纵欲主义反对旧统治阶级的禁欲主义。

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普遍高涨。

2.背景

(1)经济: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

(3)文化:

意大利人能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

3.性质

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主要内容:

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天主教神权和专制主义;

提倡现世生活和享受,反对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

提倡知识和理性,反对愚昧主义。

(2)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虽然信仰宗教,但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知识、理性和科学。

(3)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5.成就

(1)文学艺术方面:

领域

代表人物

作品及思想

文学

薄伽丘

《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

《神曲》表达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

彼特拉克

《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美术

达·

芬奇等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

(2)科学方面: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文艺复兴的深入,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

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方式探索自然现象。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开始的。

6.扩展

(1)概况:

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2)代表人物:

莎士比亚。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创作了《哈姆雷特》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其他人物及代表作如法国拉伯雷《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德意志伊拉斯谟《愚人颂》,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7.影响

(1)积极: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醒(主要作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

②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高涨,为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②把资产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探究主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史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

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教你读史] 史料中“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古喻今”的含义,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提示] 含义:

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

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等。

[史料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

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

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

——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史料三] 达·

芬奇曾说过:

“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

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

……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

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

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

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

——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

[教你读史] 史料二说明文艺复兴运动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

史料三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关注对自然的研究,宣扬人文主义,崇尚科学知识,这有利于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促进近代科学的产生。

[思考] 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根据史料二、三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 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宣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

(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

(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

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来说,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的“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趋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选A 此题的时间为文艺复兴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正确;

罗马天主教会势力衰落是在宗教改革之后;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是在17、18世纪;

人们追求理性、民主、自由是在启蒙运动时期,B、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2.(2017·

河北名校联考)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

“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

”这表明伊拉斯谟(  )

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

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

选B 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根据“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

文艺复兴追求世俗享乐主义,故C项错误;

追求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题,故D项错误。

郑州质检)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

“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A.仍是以神为中心

B.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选B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故A项错误;

“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反映出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故B项正确;

文艺复兴反对宗教苦修,故C项错误;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故D项错误。

4.(2017·

海口调研)“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

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

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

”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  )

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D.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选C 材料“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反映出这一新思想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A项属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D两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故C项正确。

5.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  )

A.推翻王权统治B.宣扬人文主义

C.否定宗教神权D.注重内心反省

选C 据题干材料“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处在纱幕下”可以判断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的“纱幕”就是指占支配地位的基督教神学。

推翻王权统治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故A项错误;

宣扬人文主义本身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但是本题强调的是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故B项错误;

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首先必须要否定宗教神权,才能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

注重内心反省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D项错误。

6.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

“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

”这里所说的“反动”主要指的是(  )

A.否认宗教神学B.追求高雅精致

C.享受现世人生D.反对君主专制

选C 材料“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反动”等表明该运动为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人性和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故C项正确。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文艺复兴

全国卷Ⅰ

________

全国卷Ⅱ

2015·

苏格拉底思想主张(法制观念)

全国卷Ⅲ

2016·

全国卷

2011·

苏格拉底;

2010·

亚里士多德

[考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在新课标全国卷中属于低频考点,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均有考查。

其最大的亮点是在试题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价值引领。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能力方法灵活考

1.(2010·

全国卷)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