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052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docx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选择题

1.(2018济源)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为了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孩”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

A.调查法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

解析:

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分析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

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孩”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

2.(2018云南)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D )

A.蜜蜂采蜜B.蝌蚪发育成青蛙

C.蜘蛛结网D.电脑感染病毒

解析:

蜜蜂采蜜、蝌蚪发育成青蛙、蜘蛛结网,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都属于生命现象。

电脑感染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命现象。

3.(2018郴州)2011年,科学家在火星上首次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以下有一条概述,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

请找出( A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解析:

2011年,科学家在火星上首次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由于水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营养,因此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

4.(2018滨州)下列哪一诗句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析: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D错误。

5.(2017济宁)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 A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解析:

新疆棉引种到本地未达到某纱厂厂长期待的结果,是因为环境的不同,故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6.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D )

A.阳光B.空气

C.温度D.水分

解析:

塔克拉玛干沙漠与西双版纳最主要的区别是水分的不同。

7.(2018怀化)下列各组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 )

A.田鼠和蛇B.一群蜜蜂

C.杂草和小麦D.牛和羊

解析:

蛇吃田鼠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一群蜜蜂采蜜属于合作关系;杂草和小麦,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牛和羊都吃草,彼此争夺食物(草),属于竞争关系。

8.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B )

A.人B.农作物

C.腐生细菌D.青蛙

解析:

人、青蛙都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农作物,属于消费者;农作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

9.(2018绵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A )

A.无生产者B.无分解者

C.无能量流动D.无物质循环

解析: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缺少绿色植物(即生产者),不构成食物链。

10.(2017孝感)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解析:

由图可知,生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b;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图中若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1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 )

A.森林B.草原

C.池塘D.农田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强。

12.(2018孝感)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考察校园周边某生态系统时,记录到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该包括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如果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

C.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D.猫头鹰与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只是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缺少非生物部分,C错误。

13.(2017长沙)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能上天入地,下列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 D )

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D.岩石圈的底部

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且动植物种类最多,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各个生态系统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5.(2018广东)为探究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分别定时从冷、热水口接等量的水,测定结果如下。

分析错误的是( C )

测定时间

第一天

第四天

第七天

第十天

冷水口细菌数(个)

34

560

935

1220

热水口细菌数(个)

15

3

25

46

A.冷水口接的饮用水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B.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本实验只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D.使用饮水机,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解析:

由不同时间的接水口细菌数的不同可以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由冷水口和热水口细菌的不同可以探究温度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

16.(2018云南)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C )

A.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

B.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C.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

解析:

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

生物小组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7.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图乙是根据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占据能量多少绘制的能量金字塔。

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 光合作用 转化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储存能量。

 

(2)细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供植物重新利用,对生物圈中的 物质循环 起重要作用。

 

(3)除了图甲中的生物外,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还有食草昆虫、鼠、食虫鸟和猫头鹰。

其中,有可能与狼形成竞争关系的是 猫头鹰 。

该生态系统中,图乙中A层生物是草,则B层的生物种类有 鼠、兔、食草昆虫 。

 

(4)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 生物种类和数量 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解析:

(1)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2)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绿色植物利用,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3)猫头鹰以鼠为食,狼也以鼠为食,狼与猫头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绿色植物的数量最多,植食动物数量较少,肉食动物的数量最少。

在图乙中,B代表植食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有食草昆虫、鼠和兔。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18.(2017青岛)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

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 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蛇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生产者 ,它通过生理过程 ② (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植树造林等 。

 

解析: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

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蛇。

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蛇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4)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A代表生产者,B代表初级消费者,C代表次级消费者,D代表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