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041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Word下载.docx

观点较明确的计l分;

观点明确的计2分。

观点计分不受答题位置的影响,无论是放在开头、结尾或中间都按要求计分。

第二部分为论述内容分(满分8分)。

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论证观点计0分;

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只列举外国或中国史实,每个观点计2分,满分计6分;

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的,每个观点计2分,满分计8分。

无论从什么角度答题,只要符合题意,能做到史论结合就可按照观点计分。

特别注意的是,考生有论无史,或有史无论时,评卷者减半计分。

第三部分为整体评价分(满分3分)。

它要求评卷教师对考生的答卷从论述、表达、逻辑三个方面整体上把握。

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计0分;

论述欠充分,表达欠清晰计l分;

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计2分;

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计3分。

阅卷组教师做的参考答案:

观点:

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如下: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

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

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资本原始积累和劳动力。

l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l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

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主义制度;

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2、2011年新课标卷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

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例一:

5—6分

观点:

西方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内因。

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②工业革命。

③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确立。

④新航路的开辟。

例二:

9—10分

西方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吸收其他文明的成就。

①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古希腊文明;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大多源自于古希腊的思想,如智者运动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芝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②政治方面:

雅典的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改革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③法律方面,近代西方的法律很大程度上受了罗马帝国时万民法的影响。

④科技方面: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

故西方近代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吸收其他文明的成就”。

例三:

吉林省评卷组高度认可的一份试卷

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

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确。

论据及说明如下:

①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

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

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

②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

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

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③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关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

东西方文明交往自古有之。

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

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

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

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

3、2012年新课标卷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

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湖北省41题评分细则

1、满分3分;

明确表示同意(反对)、一分为二(2分);

明确表示同意(反对)、一分为二,有具体内容(“冲击—反应”模式)(3分)。

2、满分7分;

基本照录材料,有简单分析(5分);

材料全面,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论证,如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等(7分)。

赞成观点等须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评析;

反对观点所用材料应为19世纪中期以后,如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等材料,可酌情给2分。

3、满分2分;

归纳总结,“冲击-反应”是渐进式的,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2分)。

说明:

按照评分标准确定给分等级:

一等(12-10分);

二等(9-5分);

三等(4-0分)。

依据评分标准应分为三个层面:

(1)观点层面:

赞成(或正确)、反对(或错误)、片面等均可。

(2)史实层面:

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史实阐释。

反对:

侧重于中国反应中的自我能动性,即从中国社会内部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

赞成:

侧重于西方冲击与中国学习或对抗西方的对应或相应性。

片面:

侧重于中国社会变迁是西方冲击和中国各种人物、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相融合碰撞的产物,两种角度都涉及。

(3)论证层面:

要有一定高度,不是对史实观点的平行总结。

该模式思想基础为西方中心论(欧洲中心论),是为西方对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辩护。

运用事物普遍联系关系和内外因理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变革的先决条件,无法独立衍生出近代化。

答案一:

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

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

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

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

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示例: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

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

政治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

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吉林评卷组比较认可的一份试卷:

我认为这一模式是片面的。

西方冲击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但中国社会也有自身内在的发展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存在巨大惰性,例如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天朝上国的心态,政治的君主专制抑制社会活力。

中国近代化确实有西方冲击的作用和一定的被动性。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觉醒,但只停留在表面,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随之外来势力加剧侵略,中国的学习日益加剧,从器物向制度、思想层面的转变。

西方入侵确实和中国近代社会改变具有一定同步性。

西方入侵是中国近代化的外在条件,加速了中国进步。

2.在肯定西方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西方冲击并非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原因,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不缺乏突破的内在动力,中国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和内涵,比如明清时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外贸易在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

王夫之、黄宗羲等人思想具有反专制的色彩;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起了中国人民不断的反封建斗争。

所以,各阶层仁人志士是中国近代化的主体。

综上所述,这一模式过于强调西方的外部冲击和中国的被动适应,是片面的。

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应该坚持辩证的唯物史观,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外来力量,也不可忽视内部的主观能动性。

西方冲击是中国近代化的加速剂而非最终原因。

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

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示例一:

信息:

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

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变迁”,然后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分析说明原因。

我们认为,除“参考答案”提

供的两个角度外,考生还可从以下角度思考、作答:

信息1:

汉代各州范围较大,唐代长江流域各道范围较小;

说明1:

唐代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中央对长江流域控制加强。

信息2:

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

说明2:

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

信息3:

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

说明3:

汉至唐边疆民族关系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强,民族进一步交流、融合。

信息4:

从汉代的交州到唐代的岭南道,、所辖范围变化不大:

说明4:

说明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

考点:

东西方政治制度。

能力:

基础知识,概括归纳能力。

解题关键:

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8分)

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

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4分)

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评分细则

1.(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豫冀晋陕湘鄂赣使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评分细则】

1.修改建议(4分)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

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

2.修改理由(8分)

第一等级:

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

(7~8分)

第二等级:

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

(4~6分)

第三等级:

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

(1~3分)

第四等级:

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事实。

(0分)

3.为拉开考生档次,同时使阅卷具有可操作性,阅卷要求:

⑴建议部分(4分):

考生的建议,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只要紧扣抗日战争,建议合理,均给4分。

增加国民政府抗战的内容,可以具体到某次会战(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或徐州会战等),或某次战役(如台儿庄战役等),也可以从宏观上概述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情况,均给4分。

考生答出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或压缩国民党反共高潮的内容,减少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内容等,均给4分。

⑵修改理由部分(8分):

考生的“建议与理由”,要形成“因果”关系,逻辑严密(之所以……是因为)。

修改理由分两个层面给分:

事件本身的影响/意义,给4分;

增/减以后有哪些好处(或事件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或作用),给4分。

下面的答题模式是理想中的答题模式(阅卷时请仅参考形式,不要拘泥于具体文字论述):

建议4分

事件本身的价值4分

(为什么)

增删之后的好处4分

(怎么样)

增加国民政府抗战的内容

结合具体事件回答(示例: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的全貌。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对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

(中国抗战,减轻了苏美英等国的压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绝贡献,中国赢得了世界尊重,国际地位提高。

压缩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内容

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民党反共高潮或黑暗统治不是主流。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国军且战且退,但一直顽强抵抗到抗战胜利。

调整该内容,才符合抗日战争的事实。

2.(2014年全国课标卷Ⅱ,贵甘青藏宁蒙疆滇黑吉辽使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

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

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

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

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

原因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答案示例】

不同之处:

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

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来看。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

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示例说明:

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其他角度不再示例。

【评分说明】

⑴不同之处:

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

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

⑵分析原因:

观点正确;

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

①历史史实角度:

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

②历史认识角度:

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③教材出版时代角度:

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

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