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9279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型槽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1.41

最大潮差(m)

6.92

最小潮差(m)

0.99

平均潮差(m)

3.98

平均海平面(m)

0.35

平均涨潮历时

6小时08分

平均落潮历时

6小时18分

3.3水文地质

3.3.1地表水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跨越海湾滩涂,后经人工回填造地,除场地东侧为海域外,其余未见有其他水系、水体分布。

3.3.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素填土①a、填砂①c、中粗砂②的孔隙,残积土④的孔隙、网状裂隙中。

地层中的地下水类型均为潜水。

主要直接或间接靠大气降水补给,但补给程度不同。

风化残积孔隙裂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有接受下部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托顶上渗补给。

残积土以上松散岩类地下水以接受基岩裂隙水、风化残积孔隙裂隙水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共同补给。

各类地下工程及开采地下水的活动,不会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地质灾害;

场地远离山体,不会产生泥石流的灾害。

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另据调查和收集资料,沿线未发现有隐伏的古河道、墓穴、地下空洞及临空面等对工程施工不利的地下埋藏物;

对工程建设不利的地下建(构)筑物主要有建筑物地下室、地下通道及地下管线等。

3.4工程地质条件

3.4.1地质概况

本工程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

素填土:

该层主要揭露于表层,厚度变化较大约2.10~9.20m。

整体呈松散状,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密实度及均匀性差,力学强度低,总体属欠固结土。

填石:

该层厚度约0.60~1.40m,顶板埋深2.10~3.30m,顶板标髙1.89~3.80m。

主要由中风化花岗岩块石回填而成,粒径20-50cm,含少量中粗砂及粘性土。

回填时间较短约3~5年,密实度及均匀性差,力学强度较低。

填砂:

厚度约3.20~10.70m,顶板埋深2.10~8.60,顶板标高-1.08~3.02m。

主要成份由石英砂组成,该层为吹填而成,回填时间较短约3—5年,且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压缩性较高,但不具湿陷性。

中粗砂:

厚度约4.20~9.60m,顶板埋深6.90~14.30,顶板标髙-9.04~-0.80m,饱和,成分主要由石英粗砂颗粒构成,泥质含量约占15%,颗粒级配一般,均匀性较差。

残积砂质粘性土:

厚度约2.30~12.40m,顶板埋深10.30~19.00m,顶板标高-13.61~-5.45m。

天然状态下力学强度较高,但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

全风化花岗岩:

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长石大部分己高岭土化,为土状结构,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压缩性低,该层标贯击数介于30~50间,力学强度较高,但该层与上述残积土呈渐变关系,亦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性质。

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

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长石等易风化矿物己基本风化变质,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

该岩石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花岗岩:

属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3.4.2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层序

岩土

名称

含水量

土的重度

孔隙比

压缩

系数

固快法

原位测试

建议值

凝聚力

摩擦角

标准贯入击数

重型动

探击数

模量

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

ω0

γ

e0

α1-2

c

φ

N

N63.5

Es1-2

fak

(%)

(kN/m3)

(MPa-1)

(KPa)

(°

(击/30cm)

(击/10cm)

(MPa)

1-1

杂填土

1-2

素填土

2

粉质粘土

30.9

19.20

0.868

0.43

38.0

9.0

4.0

120

3-1

淤泥质粉质粘土

51.8

17.20

1.439

1.07

17.5

6.3

2.3

55

3-2

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

42.2

17.80

1.314

0.78

18.9

6.6

2.5

65

4

25.2

19.90

0.703

0.29

22.2

16.6

13.0

5.0

140

5-1

粉砂

19.3

20.70

0.542

0.15

12.0

29.4

19.8

10.0

180

5-1夹

砾砂

14.3

14.0

200

5-1a

17.0

18.0

220

5-2

24.7

0.691

0.25

26.9

14.2

6.0

150

5-3

21.6

20.40

0.597

0.19

13.7

29.0

170

5-4

26.4

0.734

0.21

35.0

7.0

160

4施工组织

4.1技术准备

根据业主单位移交的测量点位,施工前由测量工程师放出基坑开挖边线(以最边上基础外边为准,向外退1米,开始放坡),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作业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对参与土方开挖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在土方开挖之前,放样开挖场地内所有的红线桩及特殊结构物的定位桩

(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施工班组落实专人对其保护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4.2现场准备

完成主要道路的平整;

主入口处的道路在施工前完善;

对车辆主要进出场道路进行疏通,确保挖土车辆的畅通无阻。

4.3劳动力准备

在土方开挖前落实一下劳动力:

土工20人负责人工清挖基底

普工10人负责零星施工材料的运输及坑内杂物的运输。

4.4机械准备

根据本次开挖土方量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开挖选用以下机械进行开挖,开挖设备在2013年9月1日前进入现场: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挖土机

神钢250

1台

3

自卸汽车

25T

6台

5施工方案

5.1施工总体安排

测量放线

放开挖外框线

土方分层开挖,第一层挖至1.5m标高处

第二层挖至基础底板标高以上30cm

采用人工清理,至基础垫层底标高

5.2土方开挖施工遵循原则

(1)严格控制基坑边超载,除出土通道外,基坑四周6m范围内施工超载不得超过20kPa。

施工车辆应在基坑边指定的路线和位置行驶、停放,土方应及时外运。

(2)挖土次序严格遵循"

大基坑,小开挖;

纵向分段,横向分层"

的原则。

(3)基坑挖土施工应做到"

五边"

即:

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坑底无垫层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确保基坑土体不长期暴露,提高基坑稳定性,并尽早施工地下室底板。

(4)基坑先开挖至底板底标高,再分批开挖出承台、桩顶位置。

距基坑底30cm土方以及承台和桩顶采用人工开挖。

5.3土方开挖

U型槽段开挖从K2+372开始,由西向东进行施工,土质地段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坡、25t自卸式汽车运输。

按照总体施工方案要求,本段工程基坑开挖深度最深约为7.0m~3m,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由起始里程开始向东112米为两层开挖,剩下20m为一层开挖。

前112米上层约4m高,下层从3.0m高随坡度上升至零,剩下20米左右为一层深度从3米高随坡度上升至1.5米高左右,分层处设2m宽碎落台。

基坑开挖坡度按1:

1严格控制。

每2m作为一个施工层,开挖成型后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边坡防护。

边坡采用土钉墙进行防护,具体参数为1.0m×

1.0m梅花形布置、Φ25土钉钢筋长3m、喷射10cm厚C20砼、内置φ8钢筋网15cm×

15cm。

开挖断面及支护形式见附图。

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上30cm的土层停止机械开挖,此时配合人工进行清底,为下一步工序展开做好准备。

5.4施工工艺

5.4.1施工顺序

在进行U型槽明挖段施工之前,首先应做好地表排水系统,在边坡1m以外设截水沟,截水沟尺寸为50*40cm,沟身采用砌体结构,厚度为15cm。

与临近排水系统相连,保持排水畅通。

U型槽开挖之前须先施工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开挖每2米一层,每层开挖完以后立即进行打设土钉钢筋、挂钢筋网防护、喷砼。

U型槽明挖段施工顺序如下所示:

施作地表排水明沟→旋喷桩墙→土方开挖→人工修坡→喷第一层混凝土→钻土钉孔→插入土钉钢筋→挂网→焊加强筋→喷第二层混凝土→下一层土方开挖→施作坡脚排水明沟

5.4.2施工工艺

5.4.2.1开挖

U型槽明挖段从K2+370处开始,自西向东进行施工,土质地段采用挖掘机开挖。

根据目前的实际地形,挖掘机位于开挖基槽内,可组织多台机械平行作业,从上向下开挖,每次开挖高度不超过2m,并与开挖边线预留20cm,由人工进行修坡,确保坡面平整、密实、无凹坑。

坡面成型后,立即组织边仰坡防护,防护施作完以后再进入下一层施工。

5.4.2.2开挖喷射第一层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0,采用TK—500C型湿喷机进行湿喷作业,开挖形成平整坡面后立即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喷层厚度为3cm。

在进行喷射作业前,先用高压风吹扫坡面,清除浮土。

湿喷机在进行操作时,应先开风,再开机,然后送料;

结束时,应先停机、再关风,工作风压控制在0.5MPa左右;

供料必须连续均匀。

喷射时分段、分片由下而上进行,喷射可站在未曾开挖的岩土上进行操作,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以0.8~1.2m为宜,尽量保持与土面垂直,喷射时作均匀顺时针方向螺旋转动,以使砼喷射密实。

当土面有较大坑洼时,先喷凹处,然后找平,按照设计厚度一次喷射成型。

5.4.2.3打插土钉钢筋

采用YT—28气腿式凿岩机钻孔,并垂直开挖坡面布设,间距1.0m×

1.0m梅花形布设,孔位允许偏差为±

10cm,成孔的倾角允许偏差为±

,眼孔深度大于土钉钢筋设计长度10cm,钻眼深度允许偏差为±

5cm。

钻孔采用干钻。

成孔后用高压风清孔,严禁用水冲洗,清孔后插入预先做好的土钉钢筋,土钉钢筋采用Φ25,长3m。

土钉钢筋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且外露部分不超过10cm。

5.4.2.4挂钢筋网

基坑边坡挂设的钢筋网均采用φ8钢筋制作,采用单层钢筋网;

网格大小均为15cm×

安装时,钢筋网紧贴坡面的起伏铺设。

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20mm,钢筋网片之间、钢筋网与土钉钢筋之间均采用焊接,钢筋网上下搭接300mm,左右搭接200mm。

且连接牢固,在进行喷射作业时不松动、不脱落。

5.4.2.5喷射第二层混凝土

相关要求同上,完成挂网后,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厚度7cm,两层喷射总厚度10cm,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检验采用埋设钢筋标尺的方法进行。

喷射混凝土面层中应设置泄水孔,以排除面层后的积水。

喷射混凝土初凝后,开始喷水养护,时间保持14天以上,以减少由于水化热引起的开裂。

在上层土钉砂浆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5.5防排水措施

本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位于杂填土和砂层之中,地下水水量较大,采用挖沟明抽的降水方式。

开挖之前,在开挖边线3m以外先施作旋喷桩墙进行第一道堵水、止水。

开挖前,先在开挖坡顶1m外设置临时50×

40cm截水沟。

每30m设置1×

0.4×

0.8m的集水井,以防地面水流入基坑。

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内距坡脚0.5m处设置1×

0.8m的集水井(水量大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大集水井),采用潜水泵及时抽水,将积水通过管道排入地面的集水池内,经沉淀后排入海水。

基坑明挖施工时,根据渗水情况及时启动在基坑内外管井井点降水。

5.6技术要求

5.6.1所用原材料(水泥、砂石、速凝剂、土钉钢筋、网筋)必须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应用于工程。

5.6.2喷射段严格按照试验室下达配合比进行拌制,需要调整配合比参数时,必须经过试验室人员确认。

土钉钢筋、钢筋网在现场加工,由技术人员对成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5.6.3边坡开挖必须进行挂线施工,左右两侧设置坡度尺,每10m一处,严禁随意开挖,确保边坡平顺,坡面密实。

5.6.4为了确保基坑安全,要求随时掌握开挖及支护施工整个过程中边坡的动态变化,以指导施工。

现场在边坡顶,同时应重点在边坡顶所设置的临时设施位置处(如钢筋加工厂、沉淀池、高压水池等)每隔2米布置1个观测点,以监控地表及开挖坡面的位移和沉降。

5.6.5旋喷桩墙技术要求见相关技术交底。

5.7施工监测

5.7.1监测频率

在支护施工和基坑开挖期间,正常情况每1-2天监测1次,若位移发展较快,或有异常情况时,则每天监测一次或数次。

若出现险情,则跟踪监测。

5.7.2监测报警

a、水平位移:

单天最大侧向位移不超过5mm/天,位移发展率警戒值为连续三天超过3mm/天,或累计位移达45mm。

b、沉降位移:

沉降位移速率大于5mm/天,总沉降达到40mm。

一日内沉降位移超过10mm时,应立即停止挖土,现场根据需要采取回填土等措施,同时加密监测频率。

c、水位变化每天不得超过0.5m。

d、立柱桩的沉降不超过10mm。

5.7.3监测措施

a、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作一次全面调查,记录观测数据初始值。

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监测频次。

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后,可酌情逐渐减少观测次数。

b、监测数据一般填入规定的表格提供给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挖土至坑底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c、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关曲线,并每2~3天提供一次,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曲线,位移及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

d、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工况描述。

e、监测人员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f、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5.7.4监测责任人

测量员

卢绍生

仪器测量

负责监测

复核人

李阳才

复核测量

负责处理核对

记录

洪鑫伟

记录数据

负责上报记录

5.7.5严重位移应采取应急措施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的开挖深度比超过3‰~5‰时,应增加监测次数,并即报告业主,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应急加固措施。

5.8围护应急措施

5.8.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防坍塌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

刘晖

副组长:

芦建明张子锦

组员:

杨泽夷李阳才周诗风管晓荣

应急电话:

110、120

(2)防坍塌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对项目突发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理。

5.8.2培训和演练

(1)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培训。

5.8.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

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5.8.4应急小组职责

刘晖

事前控制,危险源的处理与控制措施,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补救措施的主要负责落实人,事故产生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相关单位的汇报与联系,及时组织应急小组主要成员,再分头处理现场和组织其他成员与班组人员,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事件做到“三不放过”。

协助组长处理现场的一切事件,接到相关信息,立即到达事故现场,提出相对有效的应急措施,组织其他成员安排调动人员物资等工作,控制事件进一步的发展,及时对需施救人员送医院。

杨泽夷李阳才周诗风管晓荣

危险源的观察、控制、汇报。

事故源产生时,立刻到达现场,听从组长、副组长的统一指挥,分头执行各项应急措施,组织其他人员,疏散施工人员及群众,提取物资和保护用品,及时进行抢险补救,救助伤者,协助处理现场。

5.8.5应急材料准备

(1)材料准备:

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板、水带、棕绳、铁丝、装土袋、抽水泵(泥浆泵)、速凝剂等材料,随时应急。

具体见下表。

材料名称

数量

备注

优质木桩

100个

柴油发电机

水带

300米

棕绳

100米

铁丝

150米

装土袋

200个

抽水泵

5台

卫生急救箱

1个

担架

2副

对讲机

6部

电话

项目部一台

5.8.6应急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交底,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广泛开展三级教育,使每个职工认识到安全和质量同样重要,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3、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章守纪;

4、现场的施工机械须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5、特种作业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加强用电管理,做到专人专职,不得随意接触电器设备和开关,用电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并有保护接地措施和漏电保护装置。

7、在地下室施工期间,由于地质情况,气候条件和施工周期诸多因素。

难免有不可预计的事情发生。

施工过程中,在管理上要密切注意周围道路的变形情况,按规定时间间隔测量土体的各种位移,做好记录,发现有异常现象,更要加强观察,并及时向有关单位、人员反映,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

8、在施工现场备有应急用的各种材料,如钢板、支撑用钢管、槽钢、焊条和相应的机械设备,还应有水泥、砂浆、草袋,砂石料及红砖之物以及喷浆机、发电机、潜水泵等,并要联系好能随时提供应急材料的部门,做到万无一失。

9、在基坑周边选定若干特征位置布设位移及沉降观测点,每天至少两次用仪器动态监测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例:

当每天水平变形超过允许值时,采用注浆、锚杆和施加预应力锚杆等办法重新加固变位的边坡。

10、安全员在土方开挖期间,特别是下雨天,定时检查围护的稳定情况。

11、如施工中发现局部位移偏大时,应立即停工,并采用注浆、打土钉的方法进行加固,并对边坡进行喷射混凝土,待稳定后再继续开挖。

12、危险事件产生时,项目部成立的义务小组,立即实施预先补救方案措施,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副项目经理做相关辅助工作。

13、事件现场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负责人,项目部管理人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

各专业班组组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救与清理补救等,如有人员受伤较重,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让外包队负责人士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施工发生。

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

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6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体系

6.1.1质量保证体系网络

项目经理部设立项目经理、技术主管、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岗位,其中班组质量员由班组长兼任,并落实到人。

6.1.2项目部主要成员质量职责

项目管理体系保证了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又保证了项目部人员充分履行岗位职责且具有可追溯性。

6.1.3项目经理职责

负责实施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和企业内部的项目承包合同,确保合同目标的全面完成。

领导、组织、指挥、协调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和全面负责施工管理各项工作。

在公司授权的范围内,负责与分包单位、租赁供应单位洽谈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和供货合同,并负责协调项目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

组织实施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各项技术措施。

6.1.4项目技术主管职责

负责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

组织施工图自审工作。

负责与业主和设计单位洽谈施工项目的有关技术问题,并负责技术资料的签证。

负责对重要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进行技术交底。

组织项目质量、安全、计量、等检验活动,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