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 212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文档格式.docx
《高一数学 212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 212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借助模型和实物来说明三个公理,进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念的教育,通过三条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的学习,逐步渗透事物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更由于对三个推论的证明培养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和公理法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1)体现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其作用.
(3)两条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中的“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
(3)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三条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
(4)理解用反证法和同一法证明命题的思路,并会证一些简单问题.
2.教学难点
(1)对“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理解.
(2)对公理3的三个推论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的证明及书写格式.
(3)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
3.解决办法
(1)从实物演示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阐明公理的条件和结论
间的直观形象,加深对“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理解.
(2)通过系列设问,帮助学生渐次展开思维和想象,理解公理的实质和作用.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准备好两块纸板,一块薄平的泡沫板,四根长15cm左右的小竹针,其中三根一样长,一根稍短.针对三条公理设计不同的活动,对公理1,可作如下示范:
把直尺的两端紧按在玻璃黑板上,完全密接;
对公理2,可用两块硬纸板进行演示(如图1-9);
对公理3,使用图1-10所示的模型进行演示.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井熟记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
(2)掌握这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间的互译.
(3)理解“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以公理3为主要依据,推证其三个推论.
(4)能够用模型来说明有关平面划分空间的问题.
(5)理解并掌握证明命题的常用方法—
—反证法和同一法.
(二)整体感知
本课以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
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为主要内容,既有学生熟悉的事实,又有学生初次接触的证明,因此以“设问——实验——归纳”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对于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因为是“公理”,无需证明,教学中以系列设问结合模型示范引导学生共同思考、观察和实验,从而归纳出三条公理并加以验证.其中公理1应以直线的“直”和“无限延伸”来刻划平面的“平”和“无限延展”;
公理2要抓住平面在空间的无限延展特征来讲;
公理3应突出已知点的个数和位置,强调“三个点”且“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三条公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加深对“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理解.对于公理3的三个推论的证明,学生是初次接触“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证明,应引导学生以公理3为主要的推理依据进行分析,逐渐摆脱对实物模型的依赖,培养推理论证能力,证明过程不仅要进行口头表述,而且教师
应进行板书,使学生熟悉证明的书写格式和符号.最后,无论定理还是推论,都要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并且做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且忠于原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与完成过程
A.公理
师:
立体几何中有一些公理,构成一个公理体系.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把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归纳成三条公理.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用幻灯显示).
问题1:
直线l上有一个点P在平面α内,直线l是否全部落在平面α内?
问题2:
直线l上有两个点P、Q在平面α内,直线l是否全部落在平面α内?
(用竹针穿过纸板演示问题1,用直尺紧贴着玻璃黑板演示问题2,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就是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这里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生:
条件是直线(a)上有两点(A、B)在平面(α)内,结论是:
直线(a)在平面(α)内.
把条件表示为A∈a,B∈b且A∈α,B∈α,把结论表示
11).
这条公理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于验证一个面是否是平面,如泥瓦工用直的木条刮平地面上的水泥浆.
在这里,我们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那么平面是不是只有平行四边形这么个范围呢?
不是,因为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对,根据公理1,直线是可以落在平面内的,因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如果平面是有限的,那么无限延伸的直线又怎么能在有限的平面内呢?
所以平面具有无限延展的特征.
现在我们根据平面的无限延展性来观察一个现象(演示图1-9-
(1)给学生看).问:
两个平面会不会只有一个公共点?
生甲:
只有一个公共点.
生乙:
因为平面是无限延展的,应当有很多公共点.
生乙答得对,正因为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所以有一个公共点,必有无数个公共点.那么这无数个公共点在什么位置呢?
(教师随手一压,一块纸板随即插入另一块纸板上事先做好的缝隙里).可见,这无数个公共点在一条直线上.这说明,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此时,就说两平面相交,交线就是公共点的集合,这就是公理2,其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条件是两平面(α、β)有一公共点(A),结论
是:
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这个点的直线.
条件表示为A∈α,A∈β
,结论表示为:
α∩β=a,A∈a,图形表示为图1-9-
(2)或图1-12.
公理2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据,提供了确定相交平面的交线的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用幻灯显示):
经过空间一个已知点A可能有几个平面?
经过空间两个已知点A、B可能有几个平面?
问题3:
经过空间三个已知点A、B、C可能有几个平面?
(教师演示图1-10给学生看,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这说明,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即公理3,其条件、结论分
别是什么?
条件是: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结论是:
过这三点(A、B、C)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A∈α,B∈
α,C∈α,图形表示为图1-13,公理3是确定平面位置的依据之一.
以上三个公理是平面的基本性质.其中公理2和公理3中的“有且只有一个”有两层含义,在数学中,“有一个”是说明“存在”、但不唯一
;
“只有一个”是说明“唯一”,但不保证图形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因此,在证明有关“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命题时,要证明两个方面——存在性和唯一性.
B.推论
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除公理3外,
还有它的三个推论.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说出推论1的条件和结论.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结论是:
经过这条直线和这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求证:
经过a和A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证明:
“存在性”即存在过A、a的平面,在直线a上任取两点B、C.
∴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过A、B、C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公理3).
∴B∈α,C∈α.
即过直线a和点A有一个平面α.
“唯一性”,假设过直线a和点A还有一个平面β.
∴B∈β,C∈β.
∴过不共线三点A、B、C有两个平面α、β,这与公理3矛盾.
∴假设不成立,即过直线a和点A不可能还有另一个平面β,而只能有一个平面
α.
这里证明“唯一性”时用了反证法.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其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
两条直线相交,结论是:
经过这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师(板书):
已知:
直线a∩直线b=A.
经过a、b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存在性”.
在a、b上分别取不同于点A的点B、C,得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则过A、B、C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公理3).
∵A∈a,B∈a,A∈α,B∈α,
∴平面α是经过相交直线a、b的一个平面.
“唯一性”.
设过直线a和b还有另一个平面β,则A、B、C三点也一定都在平面β内.
∴过不共线三点A、B、C就有两个平面α和β.
∴平面α与平面β重合.
∴过直线a、b的平面只有一个.
这里证明唯一性时,用的是“同一法”.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证明作为思考题)
C.练习
1.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A、B表示点,a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
A.∵A∈α,B∈α,∴AB∈α.
B.∵a∈α,a∈β,∴α∩β=a.
其中命题和叙述方法都正确的是. [ ]
2.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
D.A、B、C∈α,A、B、C∈β,且A、B、C不共
3.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____部分,两个平面把空间最多分成____部分,三个平面把空间最多分成____部分.
4.确定经过A、B、C三点的平面与已知平面α、β的交线.(图1-16)
四、总结、扩展
本课主要的学习
内容是平面的基本性质,有三条公理及公理3的三推论.其中公理1用于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公理2用于判定两平面相交,公理3及三个推论是确定平面的依据.“确定一个平面”与“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是同义词.“有”即“存在”,“只有一个”即“唯一”.所以证明有关“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
命题时,要证两方面——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的方法是反证法和同一法.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本有关内容并预习课本例题.
2.课本习题(略).
3.确定经过A、B、C三点的平面与已知平面α、β、γ的交线.
4.思考题:
(1)三个平面把空间可能分成几部分?
(2)如何证明推论3?
六、答案
练习:
1.D,2.C,3.图1-18.
作业:
3.图1-19.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