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7855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鸭常见26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图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病病原为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

该病毒抵抗力不强,对热和干燥及普通消毒药都很敏感,56℃10分钟、80℃5分钟即可杀死;

22℃室温下30天仍有感染力;

夏季阳光直射9小时毒力消失。

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二、流行病学情况:

本病对不同品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成年鸭感染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产蛋母鸭。

1月龄以下雏鸭较少发病。

在自然情况下,与病鸭密切接触的鹅也能感染发病,并可引起地区性流行。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鸭,潜伏期感染鸭和病愈后带毒鸭(至少带毒3个月)。

本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生殖道、眼结膜和呼吸道都可传染;

吸血昆虫、针头也可成为传播媒介。

因此,健康鸭与病鸭混牧,或在水中相遇,或放牧时通过病区,都可发生感染。

被病鸭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新的易感鸭群到达污染水土域往往造成鸭瘟的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以春夏之际和秋天购销旺季流行严重。

本病流行过程较为缓慢,3—7天开始,10—12天大批发病,流行期可达2—3个月或更长。

三、症状与病变:

本病潜伏期3—5天,病初病鸭精神萎顿,缩颈垂翅,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体温升高达43℃以上,高热稽留。

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而静卧,并且不愿下水。

病鸭的一个特征性症状是流泪和眼睑水肿,病初为浆液性分泌物,沾湿周围羽毛;

之后变粘脓性,粘住上下眼睑不能张开。

眼睑水肿或翻于眼眶外,眼结膜有充血、出血甚至溃疡。

部分病例见有头颈肿胀,俗称“大头瘟”。

鼻腔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

发生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沾污并结块,泄殖腔粘膜可因水肿而外翻,可见粘膜表面特征性假膜。

病后期体温下降,病鸭极度衰竭死亡。

病程一般2—5天,慢的可达一周以上,少数不死的转为慢性。

极个别鸭可以耐过,但消瘦,生长发育不良。

初发地区死亡率高达90%以上。

鹅的自然感染症状与鸭的基本相似。

四、病理变化:

病鸭为败血症变化,体表皮肤有许多散在出血点、出血斑;

眼睑往往粘合,结膜出血或有少许干酪样物覆盖。

头颈肿胀的病例,可见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

食道和泄殖腔病变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食道粘膜有纵行排列的灰黄色假膜覆盖,或小出血斑点,假膜易剥离,剥离后为鲜红色,不规则形态的浅溃疡斑;

泄殖腔粘膜亦为结痂覆盖,颜色为灰褐色或绿色,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

其余的,有些病例腺胃与食道膨大部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

肠粘膜充血出血;

产蛋母鸭卵巢滤泡增大,有出血点、斑,有时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肝不肿大,表面和切面有灰黄或灰白色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点,此病变亦有诊断意义。

雏鸭感染鸭瘟时,法氏囊呈深红色,表面有针尖状坏死灶,囊腔充满白色的凝固性渗出物。

鹅感染鸭瘟后病变相似,食道粘膜有坏死灶,坏死痂下面是溃疡,肝也有坏死点和出血点。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特征性症状,以及典型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以作出诊断。

确诊需做病毒分离鉴定和中和试验或做血清学实验。

六、防制:

防制措施首先要定期接种疫苗,其次是不从疫区引鸭,不到流行区放牧。

雏鸭可20日龄首免,4—5月龄后加强免疫1次。

3月龄以上鸭1年免1次即可。

病鸭头较肿大,眼睑肿(原图:

范国雄)食道粘膜条形坏死(原图:

范国雄)

腺胃、肌胃间出血、坏死(原图:

范国雄)肠粘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原图:

郑明球、蔡宝祥)

病鸭泄殖腔的出血与溃疡(原图:

刘晨、许日龙)

鸭病毒性肝炎

本病是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急性传染病。

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脏的炎性肿大和出血。

一、病原:

病原为小核糖核酸科、肠病毒属、鸭肝炎病毒。

该病毒有三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是Ⅰ型鸭肝炎病毒,Ⅱ、Ⅲ型分别在英美流行。

该病毒抵抗力较强,56℃加热60分钟仍可存活,在污染的孵化器至少可存活10周,在湿粪中可存活37天以上,在4℃可存活2年,—20℃存活9年。

但62℃30分钟可使之灭活,1%福尔马林或2%火碱溶液2小时,2%漂白粉溶液3小时均可使之灭活。

二、流行病学情况

本病主要感染鸭,3周龄以下最易感,4—6周龄易感性下降,成年鸭感染后不发病,但可通过粪便排毒。

1周龄内雏鸭病死率可达95%,1—3周龄病死率50%左右,4—6周龄发病率死亡均较低。

本病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主要通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传播途径除病鸭的直接传播外,污染的用具、串舍走动或参观的人员,以及鸭舍的鼠类都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病鸭、带毒的成年鸭、野生水禽都是或可能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在北方多发于4—8月,舍饲的肉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1—3天。

病雏精神萎顿,行动呆滞,站立不稳,食欲废绝,共济失调,全身抽搐,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

喙端及爪尖淤血呈暗紫色,最后惊厥死亡。

有的腹泻,排黄绿色粪便。

7日内的病雏常快速死亡。

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脆,色暗和发黄,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斑,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

脾有时肿大呈斑驳状;

肾充血肿胀;

心包炎。

四、诊断:

根据本病迅速传播和急性经过;

主要表现共济失调,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等典型症状;

肝脏的肿胀出血可作出疑似本病的诊断。

接种1—7日龄无母源抗体和有母源抗体雏鸭,比较其结果可以作出确诊。

也可用血清学方法作出诊断。

五、防制:

1、严禁从疫区进雏。

2、免疫接种,可用弱毒疫苗给种母鸭在开产前间隔2周做二次免疫,之后隔3—4周再强化免疫一次。

对无母源抗体保护的雏鸭应于出壳后尽早注射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0.5—1毫升/只,10—14日龄后注射弱毒疫苗。

3、对已发病群应尽快使用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1.0—1.5毫升/只。

自然病例的肾脏病变自然病例的脾脏病变

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自然病例的脑病变自然病例的肝病变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鸭病毒性肝炎症状1鸡胚的病变,鸡胚有水

鸭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鸭和鹅、鸡等家禽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本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分A、B、D、E四种荚膜血清型,对禽致病的为A型,D型少见。

该菌对一般消毒药物抵抗力不强,5%石灰乳、1—2%漂白粉溶液或3—5%来苏儿在数分钟内很快杀死。

二、流行病学情况:

本病为畜禽体内常在菌,亦称条件致病菌,既可因外源性感染而得,亦可因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生内源性感染。

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鸭、鸡、鹅、鸽、鹌鹑等各种家禽均易感,各日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本病,其中产蛋鸭最易感。

鸭的感染常呈急性经过,鸭群发病多呈流行性。

外源性感染时,病鸭及其它病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亦可因长途运输、断水断粮等应激因素使鸭抵抗力降低,发生内源性感染。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

病禽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工具及飞沫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猫、狗、飞禽和野生动物及人都能机械性带菌,苍蝇、蜱、螨等昆虫也是本病传播媒介。

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鸭霍乱的发生多在炎热的7—9月份。

本病潜伏期2—9天,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最急性型常发生于本病流行的初期,病鸭常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急性型表现为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升高至42.3—43℃;

口和鼻腔有浆液或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常摇摆头,欲将粘液甩出,俗称之为“摇头瘟”;

病鸭剧烈腹泻,排绿色或白色粪便,有时血痢,具有腥臭味;

病鸭往往发生瘫痪,不能行走,喙和蹼发紫;

病程一般1—2天。

慢性型常从急性转化而来,表现为关节炎、脚掌肿胀。

病变急性的主要是败血症变化,心冠脂肪上、心耳及心内外膜上有出血点;

肝稍肿大,质脆,表面密布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这是本病的特征性变化;

脾肿大,有散在的坏死灶;

胆囊肿大、充盈;

肠,尤其是十二指肠严重出血或卡他性炎症;

胰腺肿大、出血;

肌胃角质膜下出血;

皮肤、皮下组织、腹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慢性关节炎病变主要是关节面粗糙,附有黄色干酪样物质或红色纤维组织;

关节囊增厚,内含暗红色、混浊的粘稠液体;

同时可有肝脏脂肪变性和局部坏死。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

取病变组织直接涂片染色,发现多量的两极浓染的巴氏杆菌可以确诊。

必需时可用小白鼠进行实验性感染。

1、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减少应激可有效地预防禽霍乱。

2、免疫接种,有禽霍乱灭活苗、弱毒苗等,可考虑肉用鸭20—30日龄免疫一次;

蛋用鸭20—30日龄首免,开产前半个月二免,开产后每半年免疫一次。

3、药物治疗:

喹乙醇、磺胺类药物、氟哌酸、青、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多种药物均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可根据药品说明书使用。

心脏冠状脂肪和心肌出血(原图:

黄瑜、苏敬良)肝脏有大量散在针尖大小白色坏死点(原图:

黄瑜、苏敬良)

鸭副伤寒

鸭副伤寒又名鸭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雏鸭感染时常发生大批死亡,成年鸭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成为带菌者。

该菌广泛存在于畜禽及人体内及外界环境中,危害动物和人的健康,具有较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病原为沙门氏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血清型种类很多,达2000余种,其中在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鸭沙门氏菌及肺炎沙门氏菌多见。

该菌抵抗力不强,对热和一般常用消毒剂都很敏感。

菌体60℃15分钟死亡,但在土壤、粪便和水中生存时间较长,可达数周至数月之久。

该菌的毒素较为耐热,75℃1小时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禽类,哺乳动物和人,鸭的最易感年龄在3周龄以下,成年鸭多呈隐性或慢性经过。

发病鸭和带菌鸭以及污染本菌的动物性饲料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卵垂直传播;

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以及土壤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鼠类和苍蝇等也是本病的传播者。

本病在三周龄以下雏鸭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时可达80%以上,种蛋污染后可引起死胚和孵化率严重下降。

雏鸭感染后有的不显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精神沉郁,呆立,畏寒,垂头闭眼,食欲减少,饮欲增加,并常见下痢,肛门常被稀粪粘糊,眼和鼻腔流出清水样分泌物,体质衰弱,步态不稳,最后可发生角弓反张,抽搐死亡。

特征性病变为肝脏肿大,边缘纯圆,表面色泽不均匀,有时呈灰黄色,肝表面及实质中有针尖大密集的灰白色坏死点;

整个肠道粘膜充血、出血,表面可见针头大灰白色坏死点,有的肠粘膜坏死脱落,表面形成一层糠麸样物;

部分雏鸭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物形成栓子;

胆囊肿胀、充满胆汁;

有的气囊混浊不透明;

肾脏色泽较淡,有尿酸盐沉积。

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本病需注意与鸭霍乱和鸭传染性浆膜炎相鉴别。

鸭霍乱与本病都有肝脏出现小坏死灶的变化,但鸭霍乱有心脏冠状脂肪及心肌的点状出血,本病无;

鸭霍乱多发生于1月龄以上鸭,本病通常发生于3周龄以下鸭;

鸭霍乱发病和死亡更急。

传染性浆膜炎与本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无肝脏的小点状坏死和盲肠的肿大及栓子。

五、防制

对本病的防制应采用综合性措施,首先应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本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患病母鸭蛋不能留作种用,孵化前必须对种蛋进行消毒(福尔马林熏蒸或浸泡);

雏鸭应与成鸭分开饲养;

注意减少应激因素,冬防寒,夏防暑等。

也可用药物进行防治,如氟哌酸、强力霉素按100毫克/千克饲料拌料饲喂。

还可用庆大霉素20日龄雏鸭每只肌注3000—5000单位,连用3—5天。

但需注意,该菌极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时最好做药敏试验,或经常换药。

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原图:

黄瑜、苏敬良)肠管内部呈糠麸样坏死(原图:

形成盲肠栓子(原图: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前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幼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为病变特征。

由于本病在养鸭地区广泛存在,造成大批死亡以及体重下降和胴体废弃,是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一、病原

本病病原为鸭里默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瑞氏染色两极稍深染,需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上培养。

本病1周龄内雏鸭很少发病,2—4周龄最易感,4—8周龄也可感染,8周龄以上鸭很少发病。

本病感染率很高,可达90%,死亡率在5—80%之间。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不良的饲养条件和卫生环境等应激因素均可促使发病。

三、症状与病变

急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缩颈、嘴拱地、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下痢、粪便白色、黄白色或绿色,眼和鼻有分泌物。

病鸭死前颈震颤、角弓反张。

亚急性或慢性病例病程在一周以上,除少动、少食、消瘦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斜颈、转圈、倒退等,但仍能存活。

病变最具特征性的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以及脾脏的花斑样变。

可见心包及心外膜表面有大量黄白色纤维素渗出,病程长者可干酪化;

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纤维素膜覆盖,呈纤维素性肝周炎;

气囊增厚,不透明,有纤维素覆盖;

脾脏肿大,呈红灰斑驳状;

有神经症状的,脑膜充血、出血、水肿。

慢性病例可有跗关节肿胀,内有乳白色粘稠关节液;

还可出现输卵管炎和皮肤蜂窝质炎。

四、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确认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确定病原菌,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和细菌分离鉴定等。

本病需与雏鸭大肠杆菌病、衣原体病相鉴别,可用麦康凯琼脂分离培养与大肠杆菌分开,而衣原体在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

由于本病很难根除,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育雏条件,如通风、干燥、防寒、适宜的饲养密度、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全进全出彻底消毒的原则。

其二是免疫预防,疫苗有传染性浆膜炎灭活油佐剂疫苗、里默氏菌与大肠杆菌联苗等。

其三是药物防治,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按0.04%混饲,连喂3—4天;

林可霉素200g/吨,新生霉素350g/吨混饲,均有良效。

也可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加水饮用;

或青霉素按50000国际单位/公斤体重肌注均有疗效。

但需注意有的菌株可能产生抗药性,可能的话先做药敏试验。

心包炎,心包严重粘连,心脏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性、干酪样渗出物肝周炎,肝脏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膜(原图:

黄瑜、苏敬良)

气囊炎,气囊壁增厚,不透明(原图:

黄瑜、苏敬良)脑膜充血、出血(原图:

脾脏肿大,表面斑驳,呈大理石样外观(原图:

黄瑜、苏敬良)[/

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蜂窝质炎等。

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可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形成红色菌落。

大肠杆菌根据其菌体抗原、表面抗原和鞭毛抗原可分为多种血清型,对鸭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有O1、O2、O3、O73、O78、O118等。

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很容易将其杀灭。

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以2—6周龄多见。

病鸭和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还可通过伤口、生殖道、种蛋表面污染途径传播。

被该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工具等均是传播媒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北方以寒冷的冬春季多见。

成年鸭和种鸭主要为零星发病死亡,商品肉鸭病死率可达50%左右。

卵黄囊炎及脐炎型发生在新出壳鸭,主要表现为脐部肿大发炎,卵黄不吸收,腹部膨大,多在几日内死亡;

眼炎型多见于1—2周龄雏鸭,结膜发炎,流泪,有的有角膜混浊,眼有脓性分泌物,可粘合上下眼睑;

败血型多见于1—2周龄幼鸭,常突然死亡,病鸭可见精神食欲下降,渴欲增加,羽毛蓬松,缩颈闭眼,腹泻,喜卧,有的出现呼吸道症状,眼鼻常有分泌物,病程一般1—2天;

浆膜炎型,常见于2—6周龄肉鸭雏,精神食欲均不佳,气喘,甩头,眼和鼻腔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缩颈闭眼,嗜睡,部分有腹部膨大下垂症状,病程2—7天;

关节炎型,多见于7—10日龄雏鸭,可见一侧或两侧跗关节肿胀,跛行,食欲下降,常3—5天内死亡。

此外还有脑炎型—呈现神经症状;

肉芽肿型—逐渐消瘦、腹泻;

生殖器皮炎型等等。

病变随各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比较典型的病变有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

肝脏可见肿大,青铜色或土黄色,浆膜上有一层纤维素膜覆盖,有时有散在的坏死灶或出血点;

气囊壁增厚、浑浊,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

心包粘连,心包囊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

其余还有:

卵黄囊水肿增厚,卵黄的吸收不良与变质,喙、脚蹼常干燥;

关节的肿胀发炎,内有纤维素性关节液;

眼结膜炎病变;

脑膜充血、出血;

实质脏器粘膜及浆膜上的菜花样肉芽肿;

生殖器官炎症、变形、变性等病变。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可怀疑大肠杆菌病,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主要可做麦康凯琼脂的分离培养,然后可进一步做生化、定型实验。

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和外环境中,因此对其的防制应采取综合措施。

1、对商品肉鸭必须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及其卫生,并采取全进全出制度。

2、种蛋的孵化要做好消毒工作。

3、免疫接种,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使用的疫苗应为混合血清型疫苗,最好是能鉴定出本场大肠杆菌血清型,使用相同型疫苗。

4、药物防治

多种抗菌药对大肠杆菌都有较好疗效,但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预防时应定期轮换用药,在治疗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

另外对气囊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等出现较严重病变的,抗菌素疗效很差。

心包膜有大量黄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心包粘连(原图:

气囊炎,气囊壁增厚、浑浊,表面有干酪性渗出物(原图:

鸭肉毒梭菌中毒

本病是鸭采食了肉毒梭菌毒素引起中毒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神经麻痹引起的颈部等部位肌肉麻痹,故又称软颈症。

病原为肉毒梭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梭状芽孢杆菌,属厌氧菌。

菌本身无病理损害作用,其产生的外毒素有强烈的致病作用。

该毒素可分为8个不同的毒型,引起鸭中毒的主要是C型毒素。

C型毒素毒力最强,分布最广。

肉毒梭菌的外毒素1毫克就为1万人的致死量,并且其毒性在固体中100℃需两小时才能破坏。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腐败的尸体和饲料中,鸭通常在吃了腐败的鱼虾或动物尸体及腐尸或粪坑内生长的蝇蛆而致病。

鸭在吞食了含毒素食物后几小时至1—2天突然发病,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嗜睡,头颈、翅膀和两腿发生麻痹。

重症可见颈部肌肉麻痹,头颈伸直垂地,软弱无力,眼睑紧闭,翅下垂,两腿瘫痪,不能站立,下痢,排绿色稀便,最终心脏、呼吸衰竭而死。

中毒很轻微的,可以康复。

本病无明显的剖检变化和病理组织学变化,无法据之进行诊断。

本病可依据典型的软颈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有吃腐败动物性饲料的病史,作出初步判断,确诊需检测出病鸭血清中或胃肠洗液中的毒素,或饲料中毒素,方法主要是用小白鼠做中和试验。

主要是禁止食用腐败的饲料,尤其是动物性腐料。

不喂给腐败的鱼虾、粪坑中的蝇蛆,放养时避免吃腐败的动物尸体。

本病无有效治疗药物,如能买到肉毒梭菌抗毒素,应尽早用于病鸭,有一定疗效。

腿麻痹和翅麻痹(原图:

郭玉璞)

鸭葡萄球菌病

本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鸭等多种家禽的一种环境传染病。

表现为关节炎、脐炎、败血症等。

本病是鸭场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往往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

该菌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60℃需3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在干燥的脓、血中能生存数月。

常用消毒药以3—5%石碳酸杀菌效果最好。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鸭舍及周围环境中。

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但以幼鸭为多。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创伤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还可通过污染种蛋表面传播。

幼雏的发病多与垫料有关,如污秽不洁或粗糙过硬,都可能损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鸭舍潮湿,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大等因素都可促使本病发生。

本病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

(1)脐炎型:

本菌是造成幼雏脐炎的常见菌之一,症状同于其它脐炎。

(2)关节炎型:

多见于1—2周龄幼鸭,有时也见于青年鸭、成年鸭。

病鸭趾关节和跗关节肿大,触之有热痛和波动感,跛行,行动不便,取食困难,逐渐消瘦衰竭死亡。

青年鸭、成年鸭患病常被迫淘汰处理。

(3)皮肤型:

常见于2—10周龄鸭。

病鸭因皮肤破损而发生局部感染,见有皮下水肿,有炎性渗出,幼鸭易发生急死。

青年鸭则常为化脓灶或坏死灶变化。

(4)败血型:

多见于2周龄内雏鸭,也见于成年鸭,雏鸭常为皮肤型发展而来,呈急性败血症死亡;

成鸭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见腹部增大,病程一般2—6天。

死于脐炎的病变为脐部和卵黄囊的炎性肿胀,腹部膨大,卵黄吸收不良。

关节炎病鸭,可见关节肿胀,关节囊内有干酪样或脓样物。

皮肤型幼鸭,可见皮下水肿,炎性渗出,肝、脾肿大,肠粘膜卡他性炎症。

败血型雏鸭可见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肝、脾肿大充血,肠粘膜轻度充血、出血;

病死种鸭则为心外膜有出血点,腹腔有腹水和纤维素性渗出,肝、肾轻度肿大,泄殖腔粘膜有时有出血溃疡和坏死。

根据症状、剖检变化可初步怀疑为本病。

经病原学检查确定为葡萄菌可确诊。

首先是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鸭舍清洁、干燥,垫料的柔软,定期消毒及种蛋的消毒。

其次应用药物防治如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均有效,但最好做药敏试验;

并且对有些重症鸭的治疗往往会得不偿失。

在高发的鸭场,可考虑使用疫苗(最好是自家苗),种鸭于开产前2周左右接种鸭葡萄球菌油佐剂疫苗,可大大地降低本病的发生。

跖趾关节和趾关节肿大、变硬(右侧为正常对照)(原图:

鸭曲霉菌病

本病又称为曲霉菌肺炎,是由真菌中的曲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呼吸器官的急性传染病。

本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