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7565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好教育云平台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解析版Word格式.docx

材料能体现杭州城有区域功能划分,但不能体现是官府采取的措施导致,排除C;

D项“开始”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4.宋朝规定:

“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

”(《宋刑统》卷13)。

这说明宋朝

A.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

B.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田业

C.执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朝廷对民间土地买卖管理较弱

【解析】从材料中的“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来看,说明田业买卖还会受到房亲、四邻的干预,只有在他们不买的情况下,才能和外人交易。

中国古代聚族而居,街坊邻居大多是家族宗亲,因此材料信息说明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故A正确。

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政策,排除C;

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5.先秦诸子中有人强调: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得)不劳,其兴利多矣!

”此观点应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材料中的“用财不费,民德(得)不劳”反映的是墨家的“节用”主张。

故D正确。

儒家主张“仁政”,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D

6.董仲舒在《春秋繁露·

十指》中提出:

“天下之大,事变之博……大略之要,有十指。

……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

”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这是因为它

A.契合统治阶级的意志

B.在根本上代表民众利益

C.吸收了法家等学派思想

D.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董仲舒的“强干弱枝,大本小末”思想,主张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被统治者认为是有建设性的,故D正确。

A、C两项不是“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原因;

B项说法错误,这种主张在根本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排除。

7.“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此题考查的是对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真知和未尝真知在于是否通过实践得到,这和朱熹强调的通过实践获得真理的认知论——“格物致知”相一致。

故A正确。

8.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非但不是“万世之至论”,而且变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这种议论

A.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B.是对专制君主的猛烈抨击

C.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D.表明李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解析】材料中的“不是‘万世之至论’”和“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表明李贽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从而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这种议论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故D项正确。

A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

李贽批判的是儒家思想,不是君主专制,排除B;

C项说法太过绝对,排除。

9.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西

功臣

今山东北部

今河南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今山东南部

北京-带

注:

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①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②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③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④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图表内容可知分封以王世子弟居多,所以①正确。

从地域来看王世子弟主要分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③正确。

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所以④正确。

家天下出现于夏朝,故②错误。

本题所以选C。

【答案】C

10.据《汉书》载:

“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保证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推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即可概括出作者认为建立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国家统一。

故B项正确。

11.在宁波天一阁展出的一件清代麻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科举考试中以四书五经为题的科举范文4万余字。

据考证,这是当年一个考生在科举考试时用来抄袭的作弊工具,这件坎肩作弊衣是复制品。

材料表明

A.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衰落

B.科举考试不能选拔真正优秀人才

C.考四书五经易产生作弊

D.科举制并不是完全公平公正的

【解析】科举考试中存在作弊现象,说明科举制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公正,故D正确。

A项材料不能反映;

B项以偏概全,科举制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

作弊与考试内容无关,排除C。

12.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的学习研讨,画出了"

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

,与实际史实基本相符的是

A.

B.

C.

D.

【解析】结合所学史实可知,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由此可知答案为B项。

A项所示皇权地位变化不明显,C、D项所示皇权地位竟然表现出下降趋势,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13.一位法学家说:

“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

”以上评价论证了

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故选D。

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排除。

14.对于通过“贝壳放逐法”被放逐的政治领袖来说,“一旦流放期满,或出于国家的需要,就可以按期或提前恢复其公民权利,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

这表明了古代雅典

A.公民属于城邦

B.以法律维护民主

C.坚持民主决策

D.民主具有随意性

【解析】A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的是政治领袖不是普通公民;

B项错误,因为题干没有体现“贝壳放逐法”的目的;

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决策方式;

由“……或出于国家的需要,就可以按期或提前恢复其公民权利,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可以看出“贝壳放逐”是可以随意停止的,体现出其民主的随意性,D项正确。

15.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

“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D.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材料提到,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16.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

“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

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

”这说明

A.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B.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C.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和完善

D.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解析】材料中的“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说明工业革命是造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已经建立起世界霸权,排除A;

材料反映的是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排除B;

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17.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以下图示符合联邦制内容的一组是(注:

大圈代表联邦政府,小圈代表各州)

【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各州,但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A项喻意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自独立,B项喻意是州政府的权力来自于联邦政府,C项喻意是州政府的权力包含在联邦政府之中,均与1787年宪法规定的联邦制的内涵不同,排除。

18.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俾斯麦在他任联邦帝国宰相的二十年间,往往设法在下议院自己这一方取得多数,不过他并不认为在原则上非依赖多数不可,他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

”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帝国宰相须对下议院负责

B.帝国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形式民主甚于实质性民主

D.不是典型君主立宪制国家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俾斯麦认为真正统治这个国家的“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从中可以看出皇帝处于绝对的核心,享有最高统治权,帝国宰相需对皇帝负责,两者存在权属关系,排除A;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而非最高权力机构,排除B;

根据“往往设法在下议院自己这一方取得多数”“他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体现出形式性民主甚于实质性民主,C正确;

当时的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只不过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排除D。

19.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ABC项有割让领土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只有《辛丑条约》没有割让领土,故D正确。

20.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中央出版机关刷书衙。

除了印刷一般的书诏、文告、营规、田凭等文件外,还发行宣传小册子,如《天命诏旨书》、《天朝田亩制度》、《三字经》等,这些册子篇幅不长,文字通俗易懂,便于群众阅读。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

A.中国完全实现近代化

B.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

C.领导人跳出了阶级局限性

D.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普及

【解析】根据题干“除了印刷一般的书诏、文告、营规、田凭等文件外,还发行宣传小册子”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向群众阐明革命道理传播知识,这是太平天国重要的宣传方式,B正确。

A中“完全实现近代化”太过绝对化,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C。

D中“普及”说法太绝对,错误。

21.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

“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

敌军不攻,我们转战;

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

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

”“北线之战”指的是

A.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大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三年多的抗战军事”,由此可判断相关战役发生在1940年。

结合所学,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排除A;

徐州会战发生在1937年12月到1938年6月,排除C;

平型关大捷在1937年9月,排除D。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秋,故选B。

2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臣民的权力。

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

可见,《钦定宪法大纲》

A.是“中体西用”理论的具体实践

B.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是民主和科学思想传播的结果

D.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洋务运动,排除A。

《钦定宪法大纲》完全是为了巩固君权、强化君权,“立宪”只是一场骗局,最终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在中国传播民主、科学思想,排除C。

根据题干“却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臣民的权力。

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可知,《钦定宪法大纲》一定程度上具有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D项正确。

23.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

“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的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定理想水平,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

”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B.《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钱穆认为资本主义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无产阶级才有条件掌握政权。

巴黎公社的失败从主观上说,就是由于当时法国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故C正确。

三大工人运动失败表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得以蓬勃发展,排除B;

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一战引起国内经济政治危机,排除D。

24.列宁说:

“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

”这表明

A.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

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引发二月革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

从材料“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可知D项符合题意。

故应选D。

第II卷

本卷包括三小题,共计52分。

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5分)

材料一希腊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价值,不可重复,不可替代。

希腊人的个体生命意志突出地表现在行为处事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

——《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早在先秦即已形成……(它)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材料二李贽肯定合理的“欲”、“情”,提倡人格的自主和独立,反对礼教和理学教条对人的禁锢,启发人们从正统文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其历史贡献与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家相近似。

人们看到,晚明的社会风尚、文人心态和文学艺术,已经发生了悖离传统的变化。

然而,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明代封建专制政权的极端腐败,导致“天崩地解”的大战乱。

清军入关,又进行了长时期的血腥战争。

社会经济、文化遭到严重摧残,资本主义萌芽和人文主义思潮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历史的进程被打断。

——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材料三2006年有人在纪念五四青年节的论坛中指出:

“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

”其划分方式如下:

第一代

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

第二代

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

第三代

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传统思想在“人”的认识上的差异?

(4分)这种差异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上有何表现?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的进步观念及其历史贡献,(6分)并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

(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其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

(5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价值”“个体生命意志突出地表现在行为处事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反映了西方传统思想对“人”的认识,材料“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对“人”的认识,两者比较就可以得出两者之间差异。

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这种差异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上的表现。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李贽肯定合理的‘欲’、‘情’,提倡人格的自主和独立”中可以得出李贽的进步观念,从材料“晚明的社会风尚、文人心态和文学艺术,已经发生了悖离传统的变化。

”可以看出李贽进步观念的贡献;

根据材料“由于明代封建专制政权的极端腐败,导致‘天崩地解’的大战乱。

清军入关,又进行了长时期的血腥战争”“资本主义萌芽和人文主义思潮遭到毁灭性打击”可以得出“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表格信息中可以得出:

第一次,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实现了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1)差异:

西:

关注人的自然性(个体),强调个人的价值与理性。

中:

关注人的社会性(群体),注重道德自觉与社会和谐。

主张:

孔子:

“仁、礼”;

“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

“中道”理论;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观念:

倡导个性解放(提倡人格的自主和独立)。

(2分)

贡献:

启发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促进社会风尚和文学艺术的变化。

原因:

王朝更替,社会经济文化遭到破坏;

专制统治的腐败黑暗(封建思想的禁锢);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3)依据: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

长期以来,官方主流的看法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故而有少数中性的表述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

近年来史学界认为这一时期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

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1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黑暗反动时期”或者从“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两个观点提取信息,结合所学从“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军事”角度分析论证。

【答案】观点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黑暗反动时期。

政治上:

北洋军阀推行专制独裁统治,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如袁世凯复辟帝制,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等,是对历史的极大反动;

为争权夺利展开混战,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限灾难。

经济上:

连年不息的军阀混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浩劫;

北洋军阀的横征暴敛,吞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严重地破坏了工农业的再生产;

北洋军阀凭借反动政权竭力维护封建买办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外交上:

北洋军阀推行媚外政策,如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疯狂出卖国家权益,极大地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复古尊孔逆流,竭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观点二:

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北洋军阀时期尽管推行专制独裁统治,但形式上一直维持着中华民国的民主体制,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发布许多经济法规,解除对工商业者的种种束缚,对工矿企业采取保护和优惠政策,还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军事上:

训练、装备一支新式军队,有利于推动军事近代化,增强国防实力。

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

总的来说,北洋政府在外交上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挽回了一些国家主权,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一定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