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518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docx

详查报告提纲概要

XXX省XXXXXXXXXXXXX县 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

 

 

 

 

 

 

 

 

 

 

 

 XXXXXXXXXXXXXXXXXXXXXX队 

二○○九年X月 

 

 

XXX省XXXXXXXXXXXXX县 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  

 

报告申报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单位负责人:

XXXXXX 

编写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队

 项目经理:

XXXXXX 

审核:

XXXXXX 

编写人:

XXXXXX 

总工程师:

XXXXXX 

队长:

XXXXXX 

提交时间:

2009年X月X日

 

 

 

《XXX省XXXXXXXXXXXXX县XXX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初审意见

 受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委托,我队于2009年4月至5月对XXXXXXXXXXXXX县XXXXX金矿开展了地质详查工作,于2009年6月编写了《XXX省XXXX县XXX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

报告共10章,附图33张,图册2册,附表2册,附件2册。

2009年8月10日我队组织相关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初审,形成初审意见如下:

 

一、矿区概况 

工作区位于XXX省XXXXXXXXXXXXX县马XXX镇南东直距60km处。

行政区划属XXXXXXXXXXXXX县马XXX镇管辖。

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区内居民稀少仅有少数游牧的蒙古族牧民和流动采矿人员,生产和生活物质供应主要依XXX、XXX等地。

 矿区饮用水由XXX、XXX等地拉运供应,生产用电自备。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二叠统方山口组第一、二岩段。

工作区位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南带大奇山复式向斜带中。

区内断裂构造、岩浆活动极为发育,区域断裂是区内主要导矿构造,对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金矿体均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中,严格受区域断裂构造次级羽状构造裂隙和破碎蚀变带控制。

本次详查工作主要针对具一定规模的4条金矿体进行了控制。

 

Au14矿体:

由3条雁列脉型矿体组成(Au14-1,Au14-2,Au14-3),为矿区内最主要矿体,品位高、规模较大、金金属资源量最大的矿体,倾向南西,倾角76°-81°。

矿体呈透镜状、细脉状。

Au14-1矿体地表长80米,矿体平均水平厚度0.31米,Au平均品位21.10(10-6)。

Au14-3矿体长160米,矿体平均水平厚度

0.37米,Au平均品位29.12(10-6)。

Au5矿体:

为矿区内规模最大的矿体,走向330°,倾向60°,倾角80°,矿体长

250米,平均水平厚度0.53米,Au平均品位7.32(10-6)。

由地表向深部具变富趋势。

Au8矿体:

位于矿区东部,矿体长约60米。

呈透镜状。

走向330°,倾向240°,倾角46-50°平均水平厚度0.51米。

Au平均平均品位8.03(10-6)。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基本查明了XXXXX金矿,主要金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均产出于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体中。

 

2、基本查明了XXXXX金矿,4个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通过系统的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和各类测试工作,查明了矿石的物质成分及含量,结构构造和矿石类型:

对伴生有益有害组分进行了全面查定和评价。

 3、进行了矿床开发利用和概略研究。

 

4、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其水文地质是以构造裂隙含水为主,矿床顶、底板直接充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5、通过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程序、含矿岩系的特征及金矿体赋存部位,总结了与矿体有关的地质构造和围岩蚀变的特征,认为XXXXX金矿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6、获得金金属量资源量:

332资源量274.57千克。

333资源量244.29千克。

合计:

518.86千克。

获得伴生银金属资源量(332+333)558.04千克。

 三、审查意见 

1、报告对任务来源,矿区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等情况作了简单叙述,对本次详查工作做了简要说明。

 

2、报告收集了前人区域地质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充分利用。

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

 

3、基本查明了矿区内矿体数目,矿体产状、形态、规模、品位等特征。

基本查明了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对矿石中伴生有益、有害组分进行了了解。

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

 

4、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初步划分了矿区含水岩组;基本查明了工程地质条件,初步划分了工程地质类型;收集了矿区环境地质资料。

通过实验室选矿试验,基本查明了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5、矿床勘探类型划分合适,勘查手段选择基本合理,各项工作质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6、根据矿床地质特征,采用了垂直投影地质块段法进行了资源量测算。

计算参数选定正确,计算的资源量结果可靠。

7、对矿床开发进行了概略研究。

 

8、报告章节齐全,内容丰富。

附图、附表美观、清晰、齐全。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详查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基本查明了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矿石中伴有益、有害组分含量;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收集了矿区环境地质资料;通过实验室选矿试验,基本查明了矿石加工技术性能;采用垂直投影地质块段法进行了资源量计算,资源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选定正确,计算的资源量结果可靠;对矿床开发进行了概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项目部进行了认真修改、补充和完善。

报告基本反映了本次详查工作的成果,各项工作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同意上报审查。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日

 

附 表 

目录

 第一册

 1、基本分析结果登记表

 2、组合分析结果登记表

 3、岩、矿石全分析结果登记表

 4、金矿样品内验比对结果统计及评估

 5、基本分析内部检查结果计算表

 6、金矿样品外验比对结果统计及评估

 7、基本分析外部检查结果计算表

 第二册

1、矿区地下水位、强风化带厚度统计表

 2、水质分析报告(外围、Au14、Au5、Au8) 

3、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

 4、矿区岩石物理力学样品及地下水水样取样登记表

 5、矿石体重测定结果表

 6、探槽、坑道中单个样品厚度计算表

 7、单工程矿体厚度及加权平均品位计算表

 8、矿体块段加权平均品位及块段水平厚度计算表

 9、块段投影面积测定表

 10、块段资源/储量计算结果表

 11、资源/储量计算结果表

  

附件 

目 录

 附件一(另袋)

 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表

 2、承诺书

 3、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证书编号:

01200811100744号 

4、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证书编号2009280266E 

5、XXX省XXXXXXXXXXXXX县XXXXX金矿探矿权许可证(复印件)证号100000710615 

6、技术服务合同 

附件二 

1、XXX县XXXXXXXXXX金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KY-KH09-6SB-2009 

2、XXX省XXX县XXXXX金矿区项目测量资料汇编

 3、检测数据报告(复印件)

 

 

报告编写提纲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欧位于所在县级

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

距、运距)。

 

A.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

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

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A.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

化物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

如属属已开采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石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1.5探矿权设立情况

A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

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

A.2  区域地质 

以1:

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

50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

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的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

造的特征及分布。

 

A.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A.4  矿体(层)地质 

A.4.1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

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

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A.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

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

 

A.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

说明矿山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

 

A.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A.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

 

A.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对于在勘察主矿体的同时综合勘察的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察的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

 

A.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A.5.1 采样种类及其、方法、代表性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试验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的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