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389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修改Word下载.docx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8、作为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林业

9、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

10、我国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制造厂位于()

A.沈阳B.武汉C.长春D.北京

D11、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B、积极领导,稳步发展

C、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国家援助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1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计划订货 

B、统购包销C、委托加工D、公私全营

A1 

3、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会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4、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没收的官僚资本

C、征收、代管的外国资本 

15、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优越的政治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多种经济成份中的领导力量

1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7、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指 

A、1952-1956年 

B、1949-1954年

C、1953-1957年 

D、1950-1955年

18、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优先发展农业 

D、恢复国民经济

B19、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20、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 

B、积极领导,稳步发展 

C、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国家援助 

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答案:

1、C2、C3、A4、C5、A

6、C7、C8、A9、C10、C

11、D 

12、D13、A 

14、B 

15、B

16、D 

17、C 

18、A 

19、B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cd)

A.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B.国内反封建斗争的任务已经完成

C.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D.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承认新中国

E.完成了祖国统一

2、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哪几种经济成分(abcde)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下列关于1952年土地改革后确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B.它彻底消灭了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E.它标志着中国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4、1952年,毛泽东指出“不应再把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间阶级。

”其依据是(abc)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可根本变化B.“三反”、“五反”运动即将结束

C.全国范围土改基本完成D.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被打倒

E.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5、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abc)

A.国民政府财产B.官僚资本C.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三改”是指(abc)

A.对农业的改造B.林业的改造C.畜牧业的改造D.手工业大改造

E.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cde)

A.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提前完成B.我国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E.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

8、“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是(abc)

A.鞍山B.包头C.武汉D.长春E.沈阳

9、以下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实现的项目是(acde)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宝成铁路C.武汉长江大桥D.包头钢铁基地E.康藏、青藏、新藏铁路建成

10、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是(de)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C.《论联合政府》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E.《论人民民主专政》

1、ABD2、ABCDE3、ABCD4、ABC5、ABC

6、ABC7、CDE8、ABC9、ACDE10、DE

三、判断改错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f)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朱德的率领下,开始抗美援朝。

(f)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4、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一个主体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没收。

()

6、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1949年。

7、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8、中国农村在1955年下半年出现了农业合作化得高潮。

9、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10、中共中央原计划用18年的时间而实际上只用了7年的时间,社会主义改造就基本完成了。

()

判断改错题答案

1、对。

2、对。

3、对。

4、错。

应为: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一个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5、错。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和平赎买。

6、错。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

7、对。

8、对。

9、错。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0、对。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的分析。

2、建国初期,新中国进行了那些民主革命斗争?

结果如何?

3、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进行了那些社会主义革命?

4、简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

5、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

答:

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这样,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的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这就是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

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同时在新解放区大规模剿匪作战。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是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更加巩固,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从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以来,由于受到外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始终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到1949年,整个民族工业资本仍很为微弱。

独立后的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就难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

这样,中国就会成为外国垄断资本的加工厂和单纯的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就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那样。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企图主要靠外国提供资金和机器设备等来求得发展,特别是要想成为世界强国,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由于经济上依赖外国,在政治上就挺不起腰杆,连已经争得的政治独立也可能丧失。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其经济可能就会有一时的发展,但终究还是要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附庸的。

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已经失去。

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52年6月,在“三反”、“五反”运动行将结束、全国范围内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之际,毛泽东即指出: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这说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成为必要了;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这集中地表现在公私比例的变化上。

社会主义经济比重日益增加。

这说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

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宋明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