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334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题练习Word下载.docx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有哪些?

(2)与以前的斗争相比,上述活动出现了哪些特点?

(3)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1)活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2)特点:

①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

②斗争目标或指导思想明确,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③斗争手段或方式多样化,有改革、革命等形式;

④斗争结果虽有局部成功,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但斗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

(3)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无法领导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5、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

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

从他们身上你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1)郑成功收复台湾;

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起义,重返祖国,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

关天培在虎门率军抗英牺牲;

葛云飞在定海抗英牺牲;

陈化成在吴淞坚守炮台,力竭而牺牲;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刘铭传率台湾军民抗法;

冯子才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牺牲;

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捐驱;

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等。

(2)爱国主义精神(或英勇不屈的斗争,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

6、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

这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概述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在挽救民族危亡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

并比较两次运动失败原因的异同点。

这两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危机: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这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接近完成,世界领土几乎被瓜分完毕,他们便把瓜分矛头指向中国这块半殖民地,在中国展开强烈斗争。

(3)贡献: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起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

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口号,英勇抗击侵华的八国联军。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并重创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4)失败原因:

相同点——反动势力大于维新派、义和团的力量;

将救亡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阶级身上;

在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或参与镇压下失败。

不同点——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领导,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缺乏警惕,斗争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自发性、涣散性。

(5)说明: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农民阶级自发的盲目的反帝斗争都不能成功。

必须由同时具有先进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才能真正挽救民族危亡。

7、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是怎样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的?

(1)军事上;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经济上:

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形式有建立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3)政治上:

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8、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分别采取哪些措施和行动来谋求救国之路挽救民族危亡的?

其结局如何?

说明了什么?

(1)资产阶级维新派:

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

(2)资产阶级革命派:

宣传革命思想,成立兴中会,筹划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提出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为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长期艰苦奋斗。

(3)人民群众,掀起义和团反帝国运动。

(4)结局:

都以失败而告终。

说明:

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9、试述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各有什么特点,其失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们带给人们的共同历史教训有哪些?

特点:

(1)太平天国运动是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是几千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戊戌变法是自主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是爱国的、进步,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3)义和团运动是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4)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社会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民。

教训:

这四次斗争都失败了,都没有能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没有改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这说明,在近代中国,无论农民,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都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胜利,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

10、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是怎样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的?

政治上: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19世民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帝国主义国家获得了既得利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经济上:

帝国主义列强采取开设银行、强迫贷款、开矿设厂、修建铁睡等方式,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11、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原因: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时候,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后来,它看到各国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便设法插足进来。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也“门户开放”的照会。

内容:

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夺取的特权;

同时要求在其他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利。

危害:

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12、近代史上香港地区是怎样一步步沦为英国殖民地的?

今天我国又是如何成功收回香港的?

从香港被割让到回归的史实给了你什么启示?

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①1841年初,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

②1842年,通过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③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④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强租“新界”,至此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收回香港的过程:

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香港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②不久,中国同英国签订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规定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

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成功地收回香港。

启示:

近代中国因为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香港被英国一步步侵占了。

这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地收回了香港,这使我们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13、19世纪中后期,我国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态度如何?

结果怎样?

经济形势: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欣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对中国加强经济侵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政治形势: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态度: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由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为以公车上书为开端的变法运动,出现“戊戌变法”的高潮。

结果:

最终维新变法运动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14、简要分析的戊戌变法的性质、结果及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谈谈它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训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光绪帝的力量,在1898年进行了戊戌变法,所以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由于这次运动的宗旨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必然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极力反对和镇压,这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同时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充分发动群众,这是造成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变法运动失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要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

15、19世纪末,中国社会局势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局面,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重大变动。

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述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的表现和出现危机的原因。

(2)面对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农民阶级和清王朝各采取了什么对策?

(3)综合其最后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1)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纷纷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刺激了列强的野心。

此时列强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外扩张。

(2)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

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

光绪帝一度支持变法,慈禧镇压维新派,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降服于列强。

(3)这一系列活动都相继失败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维新派的改良道路行不通,农民阶级自发的斗争不可能取得成功。

腐败的清王朝是不可能自救的。

16、孙中山曾自比为“洪秀全第二”,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地远远超过了太平天国运动。

试从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性质上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

组织形式:

太平天国是宗教组织“拜上帝教”,辛亥革命是同盟会;

领导阶级;

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辛亥革命是三民主义;

革命性质,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7、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人认为成功了,也有人认为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

并说明你的理由。

(1)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不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所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8、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果实,孙中山领导了哪些斗争?

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1)孙中山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领导了1913年的“二次革命”,号召了1915—1916年的护国运动,领导了1917—1918年的护法运动。

(2)“二次革命”被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下去,护国运动打倒了袁世凯,但政权仍落在北洋军阀手中;

护法运动因滇桂军阀的破坏而失败。

(3)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而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的力量相对强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9、辛亥革命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哪两次复辟帝制的活动?

它们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一次是袁世凯复辟,一次是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2)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凡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人必遭失败的命运。

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获得了两次发展的机会,据此回答:

(1)两次发展机会各指什么?

(2)这两次发展机会对中国政治各产生了哪些影响?

(1)第一次是指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第二次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其上层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中下层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为以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1、民国初年(1913—1917年),中国国内有哪两种政治思想在碰撞,引发了哪些政治斗争?

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斗争的结局又说明了什么?

(1)①民国初年,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与封建独裁专制主义激烈碰撞;

②从而引发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实质: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3)结果:

二次革命被独裁者袁世凯镇压下去。

护国运动打倒了袁世凯,但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远末结束。

由于南北军阀妥协,并串通一气,排挤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

(4)结局说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2、有人说“近代中国有两个时期面临危亡的关头”。

回答下列问题。

(1)以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两次面临“危亡关头”指的是哪个时期?

①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

②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占领中国大片领土,妄图灭亡中国。

(2)造成这两种“危亡”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又是如何得到缓解的?

第一次原因:

①第一次是由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

②清政府在多次战争中,尤其是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腐败软弱,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缓解:

义和团运动的掀起使列强看到“瓜分之事,实为下策“。

第二“危机”的原因:

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大举入侵中国。

②中国内战给日本造成了可乘之机。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战斗,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挽救了中华民族。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不难看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只有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坚强不屈,居安思危,振兴国家,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孙中山晚年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应当怎样评价孙中山的一生?

(1)1894年,建立兴中会。

(2)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同中共实现合作。

(3)要点:

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是民主共和的维护者,晚年的孙中山实现了一生最伟大的转变,总之,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他为中国民主革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他为国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24、对比分析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它们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其失败的内外因素方面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从这两次革命的失败中,你可得到哪些启示?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

②领导阶级不同:

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后者是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进行的。

③革命成果不同:

前者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后者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

④群众基础不同:

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大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

失败相同点:

①在客观因素上都有帝国主义的干涉;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英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②主观上都由于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

辛亥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不敢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把权力交给封建军阀。

国民大革命中,陈独秀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对蒋介石反动行为姑息迁就,并压制工农运动,妥协退让。

启示:

要想革命成功,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人民武装力量,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25、简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分别是在怎样背景下发生的?

(1)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中国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对外扩张,而中国已遭到列强的人侵,国家主权已经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3)八国联军侵华前,西方列强已经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八国联合入侵中国。

26、材料: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哪个组织的纲领?

写出其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2)该组织成立的基础是什么?

(3)该组织的性质如何?

(4)该组织的成立有何作用?

(5)文中“建立民国”后来被阐发为什么?

(6)上文有何发展?

起到了什么作用?

(1)1905年,东京、中国同盟会。

(2)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5)民权主义。

(6)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该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7、1911年和1919年,中国发生了两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是哪两次革命运动?

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1)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最终失败了。

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学校罢课、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签和约,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政治的软弱性,不能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加上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破坏,使辛亥革命最终失败。

五四运动由于无产阶级的积极参与,并表现出伟大的力量,加上先进知识起了重要作用,使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8、历史上,台湾曾遭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维护祖国对台湾的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荷兰、美国、日本、法国。

斗争:

(1)1661年,郑成功率军队打败荷兰殖民者。

(2)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台湾人民奋勇抵抗进犯的美国和日本军队。

(3)中法战争中,刘铭传率军民英勇抗击法军。

(4)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英勇抗战。

回归:

(1)1662年,荷兰殖民地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9、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运动前后的形势为什么发生重大变化?

从这个历史经验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1、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2、重大变化:

由单纯的学生爱国运动变为了有工人阶级参与的全国性人民群众的爱国运动。

3、启发:

青年学生有爱国热情,是革命先锋,而无产阶级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学生运动要与工农运动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0、简答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思想大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

其中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思想启蒙运动是戊戌变法,思想大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31、中共“一大”、“二大”提出的纲领的名称、内容各是什么?

这两个纲领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各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提出的纲领的名称为最高革命纲领。

内容是:

历史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提出的纲领名称为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这两个纲领提出的依据是:

中共“一大”依据的是党的性质,中共“二大”依据的是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2、为什么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主观、客观、原因)它给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是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主观原因:

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以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主要原因:

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共产党必须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3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前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清政府在这五次对外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列强发动的五次战争是什么?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以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两方面来分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①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中法战争:

使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④甲午中日战争:

人人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清政府方面失败的原因:

①政治上,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