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4309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级文学院卓越教师班第一期简报最终版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秉承“卓尔不凡,越辈超群”的理念,文学院125A卓越教师班于2013年9月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正式成立。

该班由文学院在12级师范生中精心选拔的31名学生组成,他们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均是12级师范生中的佼佼者。

自开班以来,学院为卓越教师班配备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并为每一位同学聘请了校内外双导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负责人史成明教授和班主任顾国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感悟,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卓越教师班的同学们定会为成为真正卓越的教师而不懈努力,扶摇万里!

青春风采

2013年11月1日晚8点“黄海潮民族风中国梦”盐城市首届民族文艺晚会在我校新长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隆重举行。

晚会由盐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盐城师范学院共同主办。

其中,125A班许莹鸽同学担任女主持。

2013年10月,125A班姜润泽同学在盐城市高校教学联合体举办的“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学风竞赛月活动

2013年冬,文学院125A师范卓越班,为响应学院关于开展学风竞赛月活动的号召,在主楼A106教室开展了以“演讲鹰熊”和“成语英雄”为主要内容的学风竞赛活动。

本活动由卓越班班长水玉洁主持,文学院卓越125A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是以文学为主题,以游戏的方式让大家在娱乐之余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让更多的同学走上讲台展现自己的卓越风采。

活动上,同学们激情澎湃,纷纷走上台前参与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年轻风采。

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了文学院卓越125A班同学的学识和能力,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

在班级建立之初,此类活动的举办,也更拉近了班级同学之间的距离。

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

2013年冬,文学院卓越师范125A班的全体同学,在文学院院长陈义海教授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了班集体内部小型的话剧表演活动。

活动中,由程程同学策划组织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罗密欧扮演者许莹鸽,朱丽叶的扮演者高培培把剧本里主角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话剧表演的完成需要的是共同合作,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角色分配、角色融合。

在经过多次的排练之下,大家共同完成了本次话剧的表演。

本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文学戏剧的热爱和兴趣,同时也更好的展示了卓越班同学的魅力之处。

虽然没有专业的水准,但是在完成话剧表演之余,也能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了话剧。

导师引航

2013年10月10日下午,卓越教师班第一个采访小组来到盐城市教育局,对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小平老师进行了将近两个多小时的采访。

采访过程中陈老师旁征博引,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深深的吸引着采访的每一个学生。

以下是班级两个同学的采访感悟:

以阅读促成长

——与陈小平院长的交流心得

程程

今天,我们卓越教师班同学一行数人有幸来到盐城市教育局,与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小平老师,对有关小学教育问题进行交流。

在两个多小时的热烈的交流中,我们一行同学都受益匪浅。

陈小平老师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是小学语文教研员,也是江苏省特级教师。

从教以来,他先后应邀到山东、安徽、云南、广西、河南及本省各地讲学80多场;

多次主持省级重点教学研究课题,已出版专著《小学生课外阅读手册》。

陈老师凭借他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为我们提出的有关小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

同时又对我们本科师范生的学习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意见与建议。

整个过程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提问,认真倾听,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及建议。

陈老师近年来致力于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六年学制中应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

他引用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教材无非是例子”告诉我们,面对应试制度下的语文教育,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进行有限的填鸭式教材教学,束缚孩子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就成为考试的机器。

我们更应该让孩子们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到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

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充实他们的人文底蕴,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他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选定,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低年级,主要阅读短小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兼顾科学小故事、小知识等,一般为绘本、拼音读物;

中年级,主要阅读长篇的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幻作品、民间故事、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等;

高年级,主要阅读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经典名著、历史、地理、天文等书籍。

依据小学生认知能力的阶段性特征,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为他们制定阅读计划。

同时,儿童阅读的知识范围要广,帮助孩子开拓视野。

陈老师强调“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的教育目的,本着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他一再告诉我们要热爱学生,引导学生,不搞压制和扼杀。

引导、发挥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因此,他在强调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中,更提倡让孩子减轻负担去阅读。

不能将阅读搞成应试教育的老一套,而要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例如,一些学校为学生建立了阅读档案、组建了考评小组,跟踪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有些学校,也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美文诵读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有的学校更进一步的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阅读考级,根据阅读量分等级来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当然,除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选择合适的书让孩子们去阅读同样非常关键。

陈老师谈到,自己为小学生所列的书单是吸收了国内国外优秀的儿童读物,结合课标要求,再切合盐城市小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归纳整理出的。

同时,这样的书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实际出发,他会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再不断做出调整。

而各个学校也会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从中挑选合适的书目,提供给孩子们阅读。

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要起到引导作用,由课本导入读物,由课内链接课外。

这样,从上而下各自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精心准备阅读书目,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另外,陈老师还认为,孩子天生对书籍是充满好奇和热爱的。

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无疑将他们对书籍的兴趣扼杀了。

我们需要激起孩子们对书籍的热情,引导他们快乐、幸福地读书。

同时,也要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拓宽知识面,而不局限于某一类自己喜欢的书籍。

引导他们通过书籍接触生活,美化心灵,而不囿于应试教育中的字、词教学。

为孩子打造一个自由惬意的阅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交流中,我们始终能够感觉到陈老师对于孩子的关注和爱护。

他告诉我们,他十分欣赏语文特级教师余永正老先生的一句话“我每次进课堂前,先要做100顶高帽子”。

他提倡鼓励式教育,努力发展孩子纯真的天性而不是扼杀。

他传达出的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热爱孩子的教育理念,让我们对他十分钦佩。

作为将要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理当向陶行知先生讲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奉献给我们热爱的孩子,热爱的教育事业。

除此之外,对于今后将要从事小学教育的我们,陈老师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他要求我们除了要加强课改理论的学习,深谙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之外。

针对目前各高校对师范生专业技能有所忽视的情况,他还特别强调师范生务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字一话必须要扎实。

为人师表,榜样作用必须要做好。

他也要求我们多读书,拓展知识面,满足孩子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和探索,能够尽量全面的为他们答疑解惑。

他为我们总结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应该做到的三点。

即学习、实践和反思。

不断学习研究课程理论,加强理论指导。

进行宽泛的阅读,丰厚人文底蕴。

多上课,努力提高课堂质量。

还要多总结经验,及时反思和小结,不断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陈老师用科学大家爱因斯坦的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来勉励我们,一旦我们确立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做好它。

我们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教学和研究要贵在坚持。

在别人业余玩乐的时间,我们要更加努力,不断夯实自己的基本功,增强教学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能够真正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优秀的小学教师。

“学习”、“实践”、“反思”

——陈小平院长给师范生的三点建议

许莹鸽

“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作为一名师范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我们的脑海。

今天,我们卓越教师班的5名同学很庆幸有这个去盐城市教育局采访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小平老师的机会。

经过下午2个多小时的聊天,我们明白了很多关于教师修养和技能锻炼方面的经验,也有了更多关于大学学习的感悟。

首先,关于语文教学,陈老师着重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通过教材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再通过阶段性考评的办法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建议小学生不要太多的依赖于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来了解名著,最好先看插图版的儿童专版名著,然后再通过影视作品辅助自己了解书本。

此外,他还强调现在的小学教育也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老师不能低估小学生的能力和智商,关于小学生的好奇心,不能有所隐瞒,要用恰当的方式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

接着,陈老师认真解答了我们五个同学关于大学学习和小学教育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比如“如何对待小学生自律性不强,喜欢打游戏、上网、早熟的问题”、“如何看待家长为小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不同”以及“如何让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的问题”等一系列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疑难问题。

我们五个人听的全神贯注,感觉受益匪浅。

最后关于大学里的师范生,陈老师特意给出三点建议:

有想法。

就是说师范生要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要坚定自己的师范志向。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

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

坚持做。

作为师范生,有了教育的梦想之后就应该付诸于行动。

多看书,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教育著作都要有所涉及,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不仅要看理论书籍,也要多看文学书籍与时政报刊,更甚者要尽量浏览其他专业的书本,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教师素养,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

陈老师特别强调了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性。

他告诉我们在就业或考编的时候评委会着重看师范生的“三字一话”基本素养,这是对一个老师最起码的要求。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理论知识学的多,往往忽略的基本的教师技能,所以一定要每天有计划有目的的锻炼自己的字体和普通话,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思考。

“行事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对于师范生而言一定要多实践,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

只有多实践才能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独特领悟,才能够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总之,陈老师用六个字概括了自己对师范生的建议——学习、实践、反思。

经过与陈老师的聊天交流,我们不仅获得了关于教师的讲经验和建议,而且更加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我想,陈老师对于我们师范生的三点建议,不仅适用于我们师范生,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而言都适用。

要敢做敢为,常反思总结。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应该是有思想、有斗志、并且勇于付诸实践,勤于总结的人。

总而言之,今天的采访我们五个人都是满载而归,希望自己能够在剩下的两年大学学习中有目标有计划地锻炼自己,能在大四毕业的时候问心无悔,各得其所!

卓越之声

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座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魏本亚教授的有关解读《独坐敬亭山》的讲座。

他从诗歌的写作背景入手,深入浅出的带领着我们领略了一段凄美的过往和体味了一次浪漫的邂逅,终于完成了这次对诗歌既充满趣味而又更接近真实的解读。

最后才知道这样一节貌似简单的诗歌鉴赏课,整整用了他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而这也绝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而是推开学生古典诗歌兴趣大门的启发课。

由此可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一件易事,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也是不可估量的,一次颠覆传统的讲座对即将入门的预备老师的鼓舞亦是无法衡量的。

从魏本亚教授脸上不刻意流露出的幸福神情,让我确实感受到教师是个幸福指数超高的职业。

幸运的是,我是卓越师范班的一员,所以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够做到尽心尽力地上好每堂课,传业授道桃李天下!

——武启

能够进入到卓越教师班,实在是非常幸运。

院领导不仅精心为我们设置了双导师制度,最大程度的为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帮助,还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和名师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能够有机会亲身走进课堂,观摩教学。

而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让我们对语文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们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

在卓越教师班,同学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我们正为美好的未来一起努力,加油!

——程程

我们,卓越的125A。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卓越精神。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我们全情投入,挑战极限;

我们全面发展,魅力无限。

我们有着独善其身的坚定信念,有着济达天下的博爱胸怀。

我们,要学骐骥驰千里,要学鲲鹏举九天;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我们要以个人的高度托举5A的高度,以个人的辉煌成就5A的辉煌!

——周慧聪

当初抱着一种不要被“温水煮青蛙”的心态选择了新的班级、新的环境,虽然这一池深水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竞争、压力、角逐,自己身边的每个人都像是一名斗士,而你惟有选择不断向上向前,才能在这场饥饿游戏中出类拔萃。

很感谢身边的良师益友,在卓越班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一份心境,褪去一层浮躁,收获一种体悟,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渐渐成长。

——王栋

卓越,并不能用来描述此时即刻的我们,它是未来最美好的希冀。

蓝图在,只差潜心前行。

梦想者极多,践行者甚少。

我们要做后者。

收放自如,谨言慎行,我们践行着。

——张静涵

一直都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从层层选拔到班级组建,从大小活动到次次考试,从堂堂精彩到教育见习,这期间的每一次的锻炼都是一种领悟,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感谢恩师的谆谆教导,感谢同窗的热情鼓励,让我能在追梦的路上更加坚定也更加自信!

——许莹鸽

刚进入125(A)卓越班,惶恐,不安,陌生,有很多的不适应,谁也不认识谁,各自站在各自的圈子里。

但在上课时班里同学围坐在一起时,才发现,自己开始的忧虑时多么多余。

在相互介绍中笑声一片,夏日的阳光和煦,我们的笑脸洒满金色的光芒迸射出青春的活力。

经过的课外活动的磨合,我们踏入了学习的旅程。

大家在激烈的讨论声中携手,竞争着,努力地走向自己的目标,在学习的战场上,我们时对手,在生活的平台上我们时朋友,互相帮助,力争上游。

在激烈的年级竞争中,同学们团结一致,把125(A)班搞好,亮出125(A)的风采,唱出125(A)的歌。

但在青春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有过浮躁,有过吵闹,但在班主任顾国华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快乐的成长。

在我那么短暂的青春之路上还是可以遇到这么可爱的同学,这么令人敬仰的老师,我觉得我很幸运。

我的班级温暖团结,我的班级在坎坷中坚强,在泪水中努力。

我的班级不够那么近乎完美,但足以在我漫长的未来之路上添上绚丽的一笔!

——郝爽

教海拾贝

《教学过程最优化》

(一)作品概述

《教学过程最优化》20世纪70年代,巴班斯基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

力求教育过程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巴班斯基的这套理论对改进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二)作家简介

巴班斯基(Pakistan,1927-1987),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博士。

1972年在《教学过程最优化:

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一书中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

此后,他又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一般教学论方面》,并在《国民教育》和《苏维埃教育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来阐述自己的最优化教学思想。

(三)名著摘录

1.最优是指对现有条件来说,对学生和教师在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来说,以及从一定的准则来看是最好的。

2.在现代条件下,最优地组织教学过程,应当是使各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方面,达到他当时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3.探索、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能性,采取最好的教学决策,这就是教学最优化的根本所在,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很好地掌握这一点。

《爱弥儿》

《爱弥儿》(É

mile:

ouDel'

é

ducation),亦有译名作《爱弥尔:

论教育》,是让-雅克·

卢梭自认为是“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

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在《爱弥儿》中,卢梭试图描绘一个教育体系,使他在《社会契约论》(1762年)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生活。

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

爱弥儿不是一本详细的育儿指南,不过在其中的确有一些教育子女特别的忠告。

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第一部教育小说。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

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

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1.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在于实行。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

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

为了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儿童是不应该只跟从一个向导。

2.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

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

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3.教孩子生活,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万花筒

且行且赏

陈静

上课时,陈老师打了个比方说。

以前学者要研究一个课题,需要参考许多书籍,这之间会有新的豁然开朗。

现在信息发达了,XX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如果放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要采集花卉,需要跋山涉水。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已然成为一个看风景的人。

而今四通八达的今天,人们更喜欢直奔主题。

这种开门见山和直奔主题的方式也有行的结果,却缺少了赏的心态。

在网络上看好友的状态,他说自己一路转了三次车,历经一个小时的车程,最后面目狰狞地吃到了三块钱的臭豆腐,心理甚是满足。

我想,面目狰狞的背后是一个小时的煎熬,这一个小时被臭豆腐塞满了,无心将目光停留在车外的风景。

最后满足的是得到了自己事前想要的东西,否则只能失落而归了。

这类似于玄奘取得真经。

为取得真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

他们解救不同人的痛苦,引导妖魔走上正途,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于是有了大彻大悟,这才是取经的意义,价值并不在于最后的经文。

把取经之行放在当代,只需乘坐交通工具便可直奔西天取得最后的果实。

当然,这样《西游记》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现在的人们太注重结果,这是种务实。

讲求利用最少的时间,用最直接的方式获得自己的所需。

将时间浪费在过程中都是一种徒劳。

其实,徒劳也是一种美。

暑假里看了远藤周作的《深河》,虽然只是匆匆看过,依然被印度文化所吸引。

恒河是神圣的,死者的尸体被焚烧,将骨灰倒入恒河,期望灵魂将在来世复活。

无数虔诚的人穷毕生之力到恒河朝圣,即使倒在半路也无怨无悔。

每天早上,有很多尸体被运来,有很多人来朝圣。

他们在恒河里沐浴,洗漱。

这在小资情调者眼里看来是不可思议和无法容忍的。

这类人便更喜欢直奔主题。

恒河的文化力量是伟大的。

人们在临死之际是怀着怎样神圣的心情一步一步走向希望的恒河,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又获得了怎样的洗礼。

这种文化的力量使他们即使倒在半路上也甚是满足。

即使成为一种徒劳,也无怨无悔。

大津对自己“洋葱”的追求,始终是一个虔诚的发问者,却被各个宗教所排斥,大津依然真诚,他无佳形美容,最后背负异教徒完成他的心愿。

寻找自己妻子灵魂的矶边,将灵魂寄托给鸟儿的儿童家,在缅甸丛林历经痛苦的老兵,他们原本都是奔着最明显的目标而来,却在印度圣神的国土上洗礼了灵魂,即使妻子的灵魂只是一种美丽的假想。

这种文化和民族的力量和灵魂的厚重是用心灵来感悟的。

我只是想从一方面来说,太过于务实其实会错过许多风景,直奔主题使身心劳累。

不记得哪位哲人说过,要把脚步放慢,要不灵魂会跟不上的。

我们一边行走,一边怀着赏的心态。

灵魂的体悟才是最厚重的。

曾发表于《盐城晚报》

我的人生我做主

程程

西西弗斯的所作所为触怒了众神。

众神惩罚他的方法,是让他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推上山顶。

巨石的重量加上山体的陡度,使得他每一次都会在接近山顶的地方失手,眼睁睁看着巨石沿着自己努力过的轨道滚回山脚,落在同一位置,分毫不差,精确的令人愤怒。

每个清晨,西西弗斯都从那个起点推动着巨石向唾手可得的胜利进发。

而在每个黄昏,西西弗斯又只能对着起点的巨石叹息,心和太阳一起沉到山的另一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当西西弗斯的巨石从山巅滑下,他不得不重新开始。

人生对于他仿佛就是这样一个轮回。

理想居于险阻的高处,奋斗和忍耐是他唯一可以触到理想的方式。

于是,在陡峭的山路上,在汗泪洒过的沿途,无论烈日炎炎,抑或狂风骤雨,他都在以自己的执着为人生和这个独属自己的轮回时代攀缘。

有人讥讽他的重复人生的徒劳,有人哀叹他的回环人生的悲剧。

可只有他自己在这个带着嘲讽般的人生中坚持重生。

巨石在夕阳中戏剧般的次次滚至山脚,他却带着坚毅在黎明的清风中再次启程。

理想于他似乎永远遥不可及,但他却每天都在演绎自己追逐梦想的故事。

他知道自己在命运面前完全地无能为力,但他还是每一天都会摆出那不屈的姿态,还是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