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214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污染与防治技术》第二章我国海洋的污染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

4

大肠菌群≤

(个/L)

10000

供人生食的贝类增养殖水质≤700

5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供人生食的贝类增养殖水质≤140

6

病原体

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质不得含有病原体。

7

水温(℃)

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不超过当时当地1℃,其它季节不超过2℃

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不超过当时当地

4℃

8

pH

7.8~8.5

同时不超出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2pH单位

6.8~8.8

同时不超出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5pH单位

9

溶解氧>

10

化学需氧量≤(COD)

11

生化需氧量≤(BOD5)

12

无机氮≤(以N计)

0.20

0.30

0.40

0.50

13

非离子氨≤

(以N计)

0.020

14

活性磷酸盐≤

(以P计)

0.015

0.030

0.045

15

汞≤

0.00005

0.0002

0.0005

16

镉≤

0.001

0.005

0.010

17

铅≤

0.050

18

六价铬≤

19

总铬≤

0.05

0.10

20

砷≤

21

铜≤

22

锌≤

23

硒≤

24

镍≤

25

氰化物≤

26

硫化物≤

(以S计)

0.02

0.25

27

挥发性酚≤

28

石油类≤

29

六六六≤

0.002

0.003

30

滴滴涕≤

0.0001

31

马拉硫磷≤

32

甲基对硫磷≤

33

苯并(a)芘≤

(μg/L)

0.0025

3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LAS计)

0.03

35

*放射

性核

(Bq/L)

60Co

90Sr

106Rn

0.2

134Cs

0.6

137Cs

0.7

第一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自2000年国家海洋局首次发布《20世纪末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来,以《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为核心的海洋环境状况系列信息产品,已成为10年来各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等相关问题的重要窗口。

随着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创新发展,历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主要内容也从简单描述海洋各介质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入海污染源状况,丰富拓展为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入海污染源状况、海洋环境灾害状况等。

近年来,有关部门更是增加了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等内容,远远超出了“海洋环境质量”所能涵盖的范围。

一、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维持较好水平

  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相对严重,近岸以外海域水质保持良好,这一态势多年来没有发生改变。

2010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总面积的94%。

近岸局部海域水质污染严重,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1.8万平方公里。

全海域水质污染面积的增加与2010年江河入海径流量大幅增加,导致河流携带的污染物入海量大幅增加有关。

劣四类海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部分海湾和大中城市近岸海域。

海水中的主要超标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海洋沉积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污染物时空迁移的归宿,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海域环境状况优劣。

2010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仅辽宁青堆子湾和常江澳、浙江杭州湾北岸、福建福宁湾等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含量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质量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贝类体内的化学污染物残留量,表征周围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

近岸海洋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状况评价覆盖我国11个沿海省(区)市的近岸潮间带及浅海区域。

受石油烃等的影响,12%监测站位的生物质量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主要分布在古黄河口、嵊泗列岛、杭州湾、三门湾、台州杜桥和晋江围头湾内。

  二、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部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

  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生态系统是我国近岸海域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它们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供给功能和文化功能等,支撑着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但局部区域恶化态势严重。

  所监测的河口、海湾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个别海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与2009年相比,健康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但仍存在诸多生态问题。

夏季长江口外海域中下层水体出现面积约2330平方公里的低氧区,应加强低氧区对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监测评价;

锦州湾和杭州湾生态系统受围填海活动影响,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受损严重,部分生态服务功能退化,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

苏北浅滩受围垦造田影响,生物栖息面积缩减,潮间带生物密度大幅下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对滩涂湿地的保护。

  所监测的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多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过去长期处于健康状态的西沙和海南东海岸珊瑚礁、广西北海山口红树林、广西北海海草床等生态系统,其健康状况有所下降。

受长棘海星和核果螺等敌害生物的侵害,珊瑚礁白化现象有所加剧;

广西北海山口红树林发生了较为罕见的大面积虫害;

广西北海和海南东海岸的围填海、养殖等人为活动对海草床的栖息环境破坏较大。

  随着多个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将承受巨大压力。

必须将保护、改善和发挥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放在重要地位,以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开发监管取得成效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持续稳定,赤潮是增养殖区主要环境风险。

2010年,所监测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与2009年相比基本稳定,为增养殖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

部分增养殖区海水中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过高,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较重,导致这些增养殖区及毗邻海域多次发生赤潮,因此个别时段不能满足增养殖活动要求。

另外,有个别增养殖区沉积物中铬、铜和粪大肠菌群等的含量过高,可能对底播增养殖活动等产生影响。

陆源排污和高密度、投饵性增养殖活动是造成海水增养殖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海水浴场和度假区“体检”结果总体良好,公众应避免雨后游泳。

2010年,全国重点监测的23个海水浴场和16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但与2009年相比,因夏季多雨,海水浴场和度假区的水质状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影响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水质状况的主要污染物是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

在人为活动密集的区域,受降雨对陆地冲刷的影响,近岸海水中的微生物浓度可能在雨后短时间内上升到较高水平。

因此,公众应避免降雨后立即到海水浴场游泳。

此外,近年来,溢油、绿潮、赤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对浴场和度假区使用也造成一定影响。

公众应加强防范意识,注意浴场入口处的警示标识,或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查询相关监测预报信息,以降低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基本良好,海洋保护区建设初显成效。

2010年,对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的11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16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展了水质、沉积物质量、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等监测。

结果显示,实施监测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基本满足功能区环境要求。

“十一五”期间,在大力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国家海洋局积极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增加了4处和15处。

现已初步形成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相结合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和重要渔业水域等典型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基本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将不断加大,海洋保护区管护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认真履行海洋倾倒区监管职责,倾倒区环境状况良好。

随着沿海港口经济迅速发展,废弃物的数量迅猛增长,海洋倾倒作为废弃物处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保障经济发展、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大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海洋倾倒量超过1.5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

为防止海洋倾倒对海上通航以及周围渔业资源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落实科学选划倾倒区、优化倾倒区布局、革新倾倒区监视监测与评价技术等各项调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减少了海洋倾倒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的总体稳定,未因倾倒活动增加而产生明显的负面环境影响和不利社会影响,适宜继续使用。

  ———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强度持续加大,海上油气平台数量增长近1倍。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水、钻井泥浆和钻屑等污染物排海,都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

为应对石油勘探开发强度增加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保执法监察,提高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监视监测的时空覆盖率,并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控制油气开发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海洋石油开发企业也积极实施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环保隐患督查挂牌制度,严格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着力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积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

在管理部门有力的监管措施下,在企业日益增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驱动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油气区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持续良好,未受到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显著影响。

  四、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大,入海排污口总体排污状况略有改善,陆源排污仍是影响海洋环境的主要原因

  ———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大,排污口排污状况有所改善。

2010年江河入海径流量大幅增加,部分地区暴发洪涝灾害,面源污染物随着河流入海,导致河流污染物入海量与2009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10年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各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的达标率均在70%以上,与2006年相比显著升高。

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量的削减和主要污染物达标率的升高,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国家对点源排放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成效;

但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的增大,则表明我国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排放可能对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排污口邻近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减排对邻近海域环境改善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

2010年所监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依然较差;

同往年相比,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呈现恶化趋势的排污口数量,要远远多于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出现改善迹象的排污口。

表明入海排污口长期排污对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累积影响短期内尚难以恢复,近年来入海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尚不足以全面改善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江河污染物入海等其他污染源也可能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产生影响。

  ———大气沉降对海洋污染的贡献不容忽视。

大气也是重要的入海污染源。

2010年,渤海西南部大气中无机氮含量整体上高于全国其他监测海域;

渤海西南部海域重金属和营养盐的湿沉降通量均明显高于东北部海域。

因此,需重视渤海西南部陆源大气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此外,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交汇处的嵊山监测站,“十一五”期间大气中重金属铜和铅的含量远高于“十五”期间的监测结果,可能与最近几年嵊山周边海域大规模港口建设及工业发展有一定关系。

  ———塑料废弃物是我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

海洋垃圾在海流和风浪的作用下远距离迁移,已经成为跨国家和区域的污染问题。

我国于2007年启动了海洋垃圾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在沿海50个示范区域开展了漂浮物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监测,为评估海洋垃圾密度、分布、类型以及海洋垃圾可能的来源提供了基本数据支撑。

多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海滩、海面和海底垃圾的主要种类是塑料类。

70%的海滩垃圾和59%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

尤其是在滨海旅游区,海洋垃圾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五、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

——近年来赤潮发生相对较少,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近10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通过河流及人工排污渠道输入沿岸海域的各类物质和能量不断增加,加之海水增养殖业自身污染的加剧等,为赤潮的形成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与上个世纪相比,我国不仅赤潮的发生频率和累计面积呈现明显升高的态势,而且赤潮时空分布也不断扩大,全年各月份和全国近岸海域乃至近海海域均有赤潮发生。

2010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892平方公里,与近10年赤潮发生情况相比,2010年赤潮相对较少,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针对海洋赤潮灾害的特点和规律,必须不断地加大赤潮灾害监测力度,提高赤潮灾害预警水平,完善应对赤潮灾害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南黄海绿潮灾害有所减轻,对海洋环境影响仍不容忽视。

绿潮与赤潮一样,与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海水富营养化,气候异常等有关。

随着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的变化,绿潮灾害也同样会出现周期性变化趋势。

自2007年以来,我国南黄海每年都发生浒苔绿潮灾害。

尽管浒苔本身无毒无害,但若在近岸海域和潮间带大量漂浮堆积,将对海洋环境、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沿海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010年4月下旬至8月下旬,南黄海海域发生浒苔绿潮灾害。

与2009年相比,浒苔最大分布面积约减少50%,绿潮灾害明显减轻。

绿潮发生期间,沿海地区积极开展了应急监测和处理,仅山东省就累计出动打捞船只1157艘次,清理浒苔约6万吨。

——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亟须有效防治。

海水入侵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滨海地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滨海地区含水层中的淡水和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水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扩侵的现象。

海水入侵可以导致地下水被咸化,使土壤产生轻重不同的盐渍化。

国家海洋局2007年启动了海水入侵、盐渍化监测工作,几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

渤海沿岸依然是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严重地区,辽宁盘锦、河北唐山和黄骅、山东滨州和潍坊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距离和土壤盐渍化范围一般距岸20公里~30公里左右;

近几年来,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广东茂名、揭阳、阳江、湛江,以及广西北海监测区海水入侵程度和范围有所增加。

要防治海水入侵,首先要控制地下水的开采;

其次,要加强对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在滨海地区建立有效的监测网。

  六、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体系

  海域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工作,是满足海洋领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工作需求。

国家海洋局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体系目前已布设20余条船基走航监测断面,正在建设5个岸/岛基站和5个专用浮标站,初步构成了点、线、面结合,走航监测与长时间序列定点监测相结合的立体化监测体系。

2010年,国家海洋局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和南海中北部海域开展了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的断面走航监测工作,完成了冬季(2月)、春季(5月)和夏季(8月)3个航次的监测任务。

由于我国海洋二氧化碳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加之该项工作具有特殊的规律性和复杂性,因此,国家海洋局将继续加强相关工作,在积累更多监测数据、进一步掌握科学规律等的基础上,系统评价我国海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和固碳潜力等。

第二节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一、海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了海水环境质量监测。

各季节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

  夏季全海域海水中营养盐、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近岸局部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主要超标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其中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劣四类水质区域面积分别为3220、6530、30380和7900平方公里,主要污染区域分布在黄海北部近岸、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

  其他季节,渤海和黄海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比夏季略有升高,东海和南海海水水质基本稳定。

二、近岸沉积物质量状况

  2010年,在我国近岸海域的289个站位开展了沉积物质量监测,监测指标包括石油类、汞、镉、铅、砷、多氯联苯、硫化物和有机碳等。

监测结果显示,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1%以上,仅辽宁青堆子湾和常江澳、浙江杭州湾北岸、福建福宁湾等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含量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三、近岸海洋生物质量状况

  2010年,在我国近岸潮间带及浅海区的163个站位开展了生物质量监测,监测的生物品种为紫贻贝、菲律宾蛤仔和僧帽牡蛎等底栖双壳贝类,监测指标包括石油烃、六六六、总汞、镉和滴滴涕等。

监测结果显示,六六六、总汞和滴滴涕等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分别为99%、95%和84%。

受石油烃等的影响,12%监测站位的生物质量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主要分布在古黄河口、嵊泗、杭州湾、三门湾、台州杜桥和晋江围头湾内,表明其环境质量不能满足海域使用要求。

四、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为掌握我国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继续对1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开展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

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14%、76%和10%。

*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三个级别:

  健康:

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

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亚健康:

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

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不健康:

生态系统自然属性明显改变。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较大程度变化,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

生态系统在短期内无法恢复。

1、河口生态系统

  河口为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区域,是许多重要海洋经济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栖息地。

2010年,监测的典型河口生态系统均呈亚健康状态,与2009年相比其健康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黄河口和珠江口水质较2009年略有好转,海水中无机氮含量有所下降,夏季长江口外海域中下层水体出现面积约2330平方公里的低氧区。

监测的其他河口生态系统水质和沉积物质量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初显成效,2010年黄河口新增湿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

  监测的河口生态系统浮游植物密度基本处于正常变动范围之内,浮游动物及鱼卵仔鱼密度总体偏低,底栖动物生物量偏低、经济物种的丰度略有下降。

与2009年相比,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优势种类变化不大,生物多样性指数波动较小。

*生物多样性指数:

是生物种数和种类间个体数量分配均匀性的综合表现,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征。

  2、海湾生态系统

  海湾是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是人类从事海洋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海洋开发的重要基地。

2010年,监测的典型海湾生态系统多数呈亚健康状态,与2009年相比,健康状况总体略有好转,渤海湾和莱州湾生态系统由不健康转变为亚健康。

  监测的海湾生态系统沉积物中有机碳等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部分海湾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氮磷比失衡,其中杭州湾富营养化指数高达173,锦州湾氮磷比高达332:

1。

受围填海和滩涂围垦等人为活动影响,栖息地破坏严重。

?

  监测的海湾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总体状况较差,杭州湾、莱州湾、乐清湾和大亚湾等海域生物群落结构异常,赤潮优势藻类密度显著升高。

鱼卵仔鱼密度总体偏低。

  *富营养化指数(E):

依据公式E=化学需氧量×

无机氮×

无机磷×

106/4500(浓度单位:

mg/L)计算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如E≥1,则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富营养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某海域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浓度超过正常浓度范围,引起浮游植物过量增长和整个水体生态平衡的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3、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滩涂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护岸减灾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功能,是应对环境变化的缓冲区。

2010年,苏北浅滩滩涂湿地处于亚健康状态,与2009年相比其健康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苏北浅滩滩涂湿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全部监测站位的沉积物质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77%监测站位的水质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受围垦造田影响,生物栖息面积缩减。

  苏北浅滩滩涂湿地生物群落总体状况较差,浮游动物和鱼卵仔鱼密度偏低。

滩涂湿地潮间带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连续五年无较大变化。

在盐城湿地越冬的丹顶鹤数量逐年减少,本年度较2006年减少了200余只。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