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149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3)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唯物主义前提,并在这个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认识的辩证法及其与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关系,他还提出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概念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

研究中的发展

1848年至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被迫侨居英国,重新开始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

他通过阐述经济理论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系统地发挥和论证了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明确地把社会形态这一完整的社会系统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

同时又把上层建筑区分为法律上和政治上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的上层建筑两部分。

(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实践的考察和对人们的现实的物质生活过程的揭示,阐明了人们的存在和他们的意识的关系,将对存在和意识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解决贯彻到社会历史观领域。

(3)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分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第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前资本主义阶段;

第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是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

第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这是指未来的实行产品经济的共产主义阶段。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系统地应用到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不仅科学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研究了它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辩证法,而且还出色地阐明和运用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和认识论的主观辩证法。

4、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

(1)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存在的一般基础。

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产生有两个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不同所有者的关系。

(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

(3)商品的因素:

一是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二是价值(社会属性)

(4)马克思通过劳动二重性分析“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

一是财富和价值的区别;

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

三是收入的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区别。

(5)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6)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2、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5、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是什么?

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特殊性质论述

一是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二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三是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

(3)资本根据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4)如何理解马克思指出: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

3、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

(5)资本积累的增长特别是资本集中的加剧,必然造成一下两方面的结果:

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

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以致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

以上两个方面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必然构成对抗性的矛盾。

(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是:

一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富贫两极分化的趋势;

二是表现为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

首先,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要求来分析。

其次,从阶段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

再次,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

6、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一是社会化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二是社会化生产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

三是社会化生产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时间;

四是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

五是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流通和服务业的扩大和作用的增强;

六是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场;

七是社会化生产必然推动资本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八是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7、社会化生产必然推动资本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资本的社会化,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其基本涵义,一是指分散的个人资本变成一个联合资本;

二是指资本的所有权与支配使用权相分离;

三是包含着对资本的私人性质的自我扬弃。

资本主义的初期,一般是分散的个人资本占优势。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合伙企业,即个人资本的初步联合。

社会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信用制度的建立。

借贷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广泛的分离。

马克思指出:

“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

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广泛建立和升级股份公司是资本以股权的形式联合经营的企业。

它使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将资本的社会化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还促进了虚拟资本的迅速增长和证券市场的发展。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的资本,主要包括股票、国家债券、企业债券等形式。

虚拟资本不同于现实资本,它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定期索取收益的所有权凭证,同时又可以作为资本出卖,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虚拟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又大大发展了资本的社会化,致使同一资本分离为现实资本与运行更加灵活的虚拟资本并且,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越来越虚拟化得趋势

8、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1)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是谁?

19世纪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标志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9、试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①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③“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④“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同“两个必然”的思想是统一的。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⑤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的同时,找到了推动这一客观规律实现的社会力量,这就是现代无产阶级。

10、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同时还指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形式。

11、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

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的不同,马克思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却分为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必须坚持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正确把握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可见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

13、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遗著特别是《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上2建立第二国际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著作,以及《致约.布洛赫》等一批重要书信,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4、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和历史地位?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历史地位。

按照列宁的分析,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概括地表现为: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5、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

“一国首先胜利论”理论的依据及其意义?

①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和胜利。

②列宁指出: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由此就应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③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的依据。

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大战,那么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则提供了冲破帝国主义战线、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机会。

⑤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极大地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本国统治阶级的主动进攻精神,给他们指出了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它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16、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

(1)列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结论?

一是认为我们的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二是坚持认识的能动性;

三是坚持认识的辩证性

(2)把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客观地运用概括的灵活性;

二是坚持联系的全面性,把握事物全部关系的总和;

三是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握事物练习中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区别;

四是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处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怎样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呢?

一是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二是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规律和逻辑规律的本质;

三是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4)辨证揭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其一,哲学唯心主义根基于人类认识之树。

它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颗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其二,人类认识的复杂性质本身就包含着产生哲学唯心主义的可能性。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5)关于建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一些设想内容是什么?

突出强调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

具体阐述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则;

确立对立统一规律的唯物辨证法中的核心地位;

初步展开唯物辨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

实现认识论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17、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到了抵制,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列宁和俄共(布)中央依然改变政策,以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十大和随后列宁写的《论粮食税》为标志,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

18、列宁从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一是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

二是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

三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

四是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9、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1、进行农业合作化。

2、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3、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

4、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第二部份毛泽东思想

1、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2、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革命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北伐前:

同国民党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实现民主革命纲领

北伐后:

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试图联合国民党左派挽救国民大革命;

2、开展土地革命;

3、根据地建设

根据:

八七会议的内容(1927·

7汉口,瞿秋白主持)

转变的内容:

从在大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转为工农武装割据

这种转变表明:

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从国情出发,合理地分析敌我关系,制定自己的方针路线政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3、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什么?

关于新民主义的政治,毛泽东指出,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四大家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4、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956)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试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

①否认矛盾存在,就是否认辩证法。

各个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矛盾中进行的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③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④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指出不同质的矛盾⑤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成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2)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又是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的。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作出科学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质,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有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别。

而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

(3)无产阶级在一定的时期内,应该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地保持之;

在一定的时期内,同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可能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之。

(4)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根本目的就要争取和保障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要是政治领导。

7、党的思想建设

(1)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强调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这是基于对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和党内本质矛盾和科学分析,提出的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

(2)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系统展开而达到成熟。

(3)毛泽东不仅提出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而且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

8、党的作风建设

(辨析)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9、为什么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3、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我国社会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4、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5、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0、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有哪些?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4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5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6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5民主原则

11、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

(1)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时必须从实际出发。

①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对于一个党来说,就是要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②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必须考虑到当时当地群众的物质利益、意见要求和觉悟程度、组织程度。

③任何事物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不同事物因其不同的质而相互区别。

事物之间质的区别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政策策略的客观依据。

概括起来:

区别不同阶级和阶层,对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

区别不同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

区别不同地区和条件,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政策策略。

(2)政策策略的制定和实行,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这是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政策策略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

12、毛泽东思想三个灵魂是什么?

如何认识三大活的灵魂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地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3、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4、独立自主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1、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求外援为辅。

第三部分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发展道路,走适合国情的道路2发展阶段3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5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6政治保证,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7战略步骤,想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8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9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背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两个凡是”还根深蒂固。

这样,思想路线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首要地位。

2.过程: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我们党领导和支持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新时代解放思想的序幕,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场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3.表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3)深刻地阐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意义。

(4)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

1、他强调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