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37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doc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有效期:

目录

1、术语和缩略语.....................................................................................1

2、基本规定............................................................................................2

3、加油设施及工艺..................................................................................6

3.1、油罐.........................................................................................6

3.2、加油机......................................................................................8

3.3、工艺管道系统...........................................................................8

3.4防渗措施...................................................................................12

4、操作规程控制指标............................................................................13

4.1、加油操作................................................................................13

4.2、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操作.......................................................14

4.3、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操作.......................................................15

4.4、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操作.......................................................15

4.5、油品温度测量操作..................................................................16

4.6、油品密度测量操作..................................................................16

4.7、卸油操作................................................................................17

3.5术语和缩略语

加油站:

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

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站房:

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经营和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建筑

物。

加油作业区:

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卸车设施、储油设施、加油机、

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等设备的区域。

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

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

辅助服务区:

加油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

域。

安全拉断阀:

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自动断开,断开后的两节均具有

自密封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加油机的软管上,是防止软管被拉

断而发生泄漏事故的专用保护装置。

管道组成件:

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间

门、法兰、垫片、紧固件、接头、耐压软管、过滤器、阻火器等)。

工艺设备:

设置在加油加气站内的卸油车接口、油罐、加油机、

加气机、等设备的统称。

卸车点:

接卸汽车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地点。

1

埋地油罐:

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

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油品储罐。

加油岛:

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汽油设备:

为机动车加注汽油而设置的汽油罐(含其通气管)、

汽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

柴油设备:

为机动车加注柴油而设置的柴油罐(含其通气管)、

柴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

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

埋地汽油罐的系统。

2.基本规定

加油加气站可经营国家行政许可的非油品业务,站内可设置柴油

尾气处理液加注设施。

向加油站供油,可采取罐车运输的方式。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0的规定。

表2-0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级别油罐容积(m3)

2

总容积单罐容积

一级150<V≤210≤50

二级90<V≤150≤50

三级V≤90汽油罐≤30,柴油罐≤50

注:

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本)》第3.0.9

条,该站油罐总容积为XXm3,属于XX级加油站详见表2-1。

表2-1加油站油罐容积一览表

油品单罐容积容积(m3)数量总容积(m3)

汽油

柴油

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本)》的要求,

站内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详见表2-2和表2-3。

表2-2站内汽油设施与站外建(购)筑物的安全距离(m)

油罐(三级站,有卸通气管管口(有卸油加油机(有加油油

项目

油油气回收系统)油气回收系统)气回收系统)

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

3

西

表2-3站内柴油设施与站外建(购)筑物的安全距离(m)

方油罐(三级站)通气管管口加油机

项目

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

西

站内布置主要为加油区、油罐区、站房。

加油站车辆出入口分开设置,在站区北侧和南侧分别设置入口和

出口,与省道S201和迎下线直接连接。

站内单车道宽6m,转弯半径12m,停车位为平坡,道路坡度不

应大于6%,坡向站外,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的停车位和道路路面采用

水泥路面。

加油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应有界线标识。

加油加气作业区内,不得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加油站的变配电间或室外变压器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

4

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

门窗等洞口。

加油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应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

加油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宜设置高度不低于

3.6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面向车辆人口和出口道路的一侧可设非

实体围墙或不设围墙。

加油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详见表2-4。

5

汽油罐通气管管口

汽油加油机/

油品卸车点站房站区围墙

设备名称

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

柴油加油机

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

埋地油罐0.50.8--0.50.8------48.935.8

油通气气管--------37.8--412.425.0

埋地油罐0.50.8--0.50.8------316.022.5

油通气气管--------27.7--3.512.824.9

汽油加油机------------515.8--

柴油加油机------------515.6--

油品卸车点--37.8--27.7----513.2--

15.8/1

站房48.9416.1316.03.516.7513.25----

4.8

站区围墙35.835.022.524.9--------

表2-4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m)

6

7

3.7加油设施及工艺

4.9油罐

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采用埋地卧式钢制双层油罐(也称SF

地下储罐),油罐公称直径2500mm。

双层油罐由于其有两层罐壁,在防止油罐出现渗(泄)漏方面具

有双保险作用,再加上国外标准在制造上要求对两层罐壁间隙实施在

线监测和人工检测,无论是内层罐发生渗漏还是外层罐发生渗漏,都

能在贯通间隙内被发现,从而可有效地避免渗漏油品进入环境,污染

土壤和地下水。

加油站油罐的罐体和封头所用钢板的公称厚度,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

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

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AQ3020的有关规定,详见表

3.1.1。

表3.1.1油罐的罐体和封头所用钢板的公称厚度(mm)

双层钢制油罐外层

双层油罐内层罐

油罐公罐

罐体和封头公称厚

称直径罐体和封头公称厚

(mm)

罐体封头罐体封头

1601~

67562500

钢制油罐的设计内压不应低于0.08MPa。

8

安装在罐内的静电消除物体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符合本规范第

3.8节的有关规定:

A=0.04Vt

式中:

A浸入油品中的金属物表面积之和(m2);Vt一一储罐

容积(m3)。

双层油罐内壁与外壁之间有满足渗漏检测要求的贯通间隙。

双层钢制油罐设渗漏检测立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立管应采用钢管,直径宜为80mm,壁厚不宜小于4mm。

2检测立管应位于油罐顶部的纵向中心线上。

3检测立管的底部管口应与油罐内、外壁间隙相连通,顶部管口

应装防尘盖。

4检测立管应满足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的要求,并应保证油罐

内、外壁任何部位出现渗漏均能被发现。

设置渗漏检测立管及对其直径的要求,是为了满足人工检测

和设置液体检测器检测;要求检测立管的底部管口与油罐内、外壁间

隙相连通,是为了能够尽早的发现渗漏。

检测立管的位置最好置于人

孔井内,以便于在线监测仪表共用一个井。

油罐应采用钢制人孔盖。

油罐设在非车行道下面时,罐顶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设

在车行道下面时,罐顶低于混凝土路面不宜小于0.9m。

钢制油罐的

周围应回填中性沙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

埋地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浮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油罐

上浮的措施。

埋地油罐的人孔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