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2880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修第2章练习题Word下载.docx

1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1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性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C、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9、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D、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18、“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B)

20、“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

一论断说明了(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1、列宁指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C)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3、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

了(D)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5、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

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这表明(C)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6、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7、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28、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9、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A、经验主义B先验论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1、对事物用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C绝对主义D、教条主义

C)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这是(C)

32、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

此,他解释道:

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

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此就出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一一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的角度看,就是要(C)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3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34、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35、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

A.真理变成现实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3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B.客观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B)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因为它能够把(A)

B.谬误转化为真理

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

B)

C.不变性D.终极性

37、恩格斯说: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

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

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38、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

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D)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39、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维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B)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40、

41、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

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D)

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4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4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能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笨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

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种。

这一情况说明(B)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能够将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44、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4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46、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A)?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47、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

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

48、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

49、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

 

51、认识的最终目的是(B)

53、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C)

5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

了(B)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55、“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A熟知即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56、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

B熟知不等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57、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5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59、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C

61、

学而不思则罔”是指(A)

6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

62、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

(D)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6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C)

A.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

B•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

C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D.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64、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

(A)

A•真理具有一元性

B.有用即真理

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

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6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66、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

“我一次都没有失败。

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B)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BD)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BCD)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的力量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

理论一经群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经验论的错误在于(CD)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CD)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2、“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

A、理论脱离实际B、经验论

C、教条主义D、唯理论

13、“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CD)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观点

14、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BC)

A、生而知之(孔子)B不虑而知(孟子)

C、不行而知(老子)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来。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ABD)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6、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D)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过程

C、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含义是(BC)

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BCD)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

“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C)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来代替理论

20、列宁说: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说明(BC)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21、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这表明(ABCD)

A、知行相互促进B、行先知后C、知行不可分割D、知行合一

22、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

因为(ABCD)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

认识是一个过程

23、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B)

A、真理原则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BCD)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的多样性

25、下列观点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ABCD)

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26、价值的特性是(ABCD)

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

27、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D)

A、真理是具体的就是说真理是唯一的

B、价值是抽象的就是说价值是多维的

C、主体结构和规定的复杂性导致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全面性、多维性

D、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29、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0、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

为了找到这种策略,

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BCD)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31、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实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示,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2、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BCD)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BCD)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4、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BD)

A、必然B、必然王国C自由D、自由王国

35、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

实那不是我的设计”。

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

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

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

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

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AB)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36、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

“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BD)?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3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