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2677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10、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2.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

3.促进经济发展。

4.促进政治民主化。

5.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6.教育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第二章教学

1、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良好品德与个性的教育活动。

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过程。

2、教学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4、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情境中教师行为(如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规定或解释。

它关注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旨在指导教学的实践。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3)认知教学理论

(4)情感教学理论

5、教学原则

概念: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6、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应该说是两回事,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

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人们对教学规律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7、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历史很多教育家都重视知识的巩固问题。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8、直观性原则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要求: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来巩固知识。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

(1)按教学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

首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

首先,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其次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

再次,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9、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0、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11、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12、定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要求:

(1)讲授内容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定义: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的谈话计划;

(2)提出问题要明确,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做好讨论小结。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要求:

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让他们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通过演示,要使学生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练习法士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要求:

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严格要求。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要求:

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作用。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学生都亲自操作,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11、教学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2、备课:

就是教师对上课的准备。

意义: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

有利于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

13、备课的内容:

(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

教师应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有针对地进行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

(3)确定教法。

包括如何组织教材、确定教法、选用教具等。

(4)设计教学方案。

可分为:

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

课题(或单元)计划;

课时计划(教案)。

14、定义:

上课即课堂教学,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

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学目的明确、具体、恰当;

教学内容的选择、分析科学;

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教学具有创造性。

15、布置和指导学生课外作业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

(4)作业的要求要应明确、具体。

(5)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的各种良好习惯。

16、学业成绩检查方法:

考察和考试

17、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依据:

知识的掌握范围;

理解教材的程度;

知识的巩固情况;

运用知识的能力;

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知识错误的性质和数量;

创造性成分的多少等。

18、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全面(3)标准客观(4)方法灵活

19、定义: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0、教学组织地形式有: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

个别教学制:

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教学,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和作业。

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方式。

《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出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经济地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和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2、定义:

分组教学制:

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优点:

与班级授课制相比,分组教学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培养。

分组教学的缺点:

很难科学的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23、定义: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方法是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提出来的。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24、定义: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是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式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教学模式的特性:

操作性、简约性。

针对性、整体性、开放性

25、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

(1)正确的理解和辩证地把握教学模式的精髓

(2)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3)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并完善教学模式

(5)积极倡导并建构“学会学习”教学模式

27.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包括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吃不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在、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身体;

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的情趣;

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第三章课程

1、定义:

课程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

一般说来,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2、课程具体表现为: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

3、课程分类:

(1)据课程任务分为: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2)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也称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

课程发展的制约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1)学科中心课程论

(2)人文主义课程论(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5、定义: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6、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具体而言,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地系列化活动。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

其中,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8、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

强制性、普遍性及基础性

9、教学计划主要由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

10、课程设置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11、定义: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2、课程实施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动作结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方面的问题: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说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结构进行规划;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以上七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3、定义: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施的过程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4、课程评价的分类:

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终结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重要的评价形式。

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第四章德育

德育:

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的教育活动。

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定义:

德育目标: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成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目标总要求:

“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5、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定义: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

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8、定义:

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9、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10、定义:

德育过程的构成:

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互相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内容:

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德育方法:

是受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情、意、行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15、定义:

情:

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在体验。

16、定义:

意:

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17、定义: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

18、道德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19、道德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首先,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其次,不脱离学生这一主导活动和作为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再次,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20、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要实现“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式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的。

教育者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的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21、德育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和渠道或形式。

(1)思想政治课教育和时事课

(2)其他各学科教学

(3)班主任工作

(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

(5)劳动与社会实践

(6)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

(7)校外教育(8)校外环境建设(9)家庭(10)社会

22、团、队、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

23、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指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德育的基本原则:

包括导向性原则;

说理疏导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25、定义: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说理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6、德育方法:

是指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德育方法包括: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好榜样等。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陶冶法是通过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