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243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docx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

假肢矫形器学总结

假肢

1、截肢:

截除没有生机和/或功能的肢体,或截除因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

确切的说,截肢是经过一个或多个骨将肢体的一部分切除;而特别将通过关节部位的肢体切除称为关节离断。

2、截肢的适应症:

因疾病或外伤导致肢体血运丧失,且不可能重建和恢复时是截肢手术的唯一绝对适应症。

包括:

外伤性截肢,肿瘤截肢,血管病性截肢,糖尿病性截肢,先天性畸形截肢,感染性截肢,神经性疾病。

3、截肢水平的选择:

上肢截肢部位的选择:

尽量想方设法地保留肢体长度

下肢截肢部位的选择:

以保留较长残肢为其基本趋势,(小腿截肢除外,以中下1/3交界处为佳,因小腿远端软组织少、血运不良)

4、假肢:

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5、假肢的分类

按结构分:

壳式假肢、骨骼式假肢

按安装时间分:

临时假肢、正式假肢

按驱动假肢的动力来源分:

自身力源、外部力源假肢

按假肢组件化情况分:

组件式假肢、非组件式假肢

按假肢的主要用途分:

装饰性假肢、功能性假肢

按假肢的制造技术水平分:

传统假肢、现代假肢

6、现代假肢接受腔及传统假肢接受腔的区别

接受腔/假肢  传统假肢 现代假肢

接受腔形式 末端开放式末端闭合式

残肢及接受腔接触情况局部接触 全面接触

接受腔的承重情况局部承重 全面承重

残肢形状要求圆锥状圆柱状

残肢末端承重功能的要求不要求良好承重功能

7、人工器官:

当人体器官因疾病、外伤而丧失功能时,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失去的自然器官,以补偿、替代或修复自然器官的功能,这样的器件或装置称为人工器官。

8、上肢假肢:

是截肢者用于补偿、替代上肢整体或部分缺失的体外人工器官。

9、按照性能、结构特点和动力上肢假肢的分类

装饰性上肢假肢

被动型上肢假肢

工具型上肢假肢

上肢假肢自身力源上肢:

直接、间接力源

主动型上肢假肢体外力源上肢假肢

混合力源上肢假肢:

直接、间接力源

10、装饰性假肢(cosmeticprosthesis):

又称美容手,是为了弥补上肢外观缺陷,以恢复人手外观为主要装配目的,注重肢体外观形状的假肢。

特点:

只注重于外观逼真、穿戴舒适、重量轻、操作简便。

作用:

不具备从事劳动和生活自理的功能,只能起到外观装饰和平衡身体的作用,多用于戴指、经掌骨截肢、肩关节离断、肩胛带切除后难以应用主动型假手。

11、索控式假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特点:

具有手的外形,结构简单,轻便

作用:

由截肢者自身的残肢和健肢的关节运动,尤其是肩部的运动,通过牵引索控制完成开手、闭手、屈肘、开锁等运动,实现捏取、圆柱状抓握等基本动作。

12、工具假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特点:

使用性能好、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没有手的外形、视觉效果差。

作用:

从事专业性劳动或完成日常生活专用动作。

13、体外力源型假手的作用是什么?

克服了索控手索操纵的不便,也解决了某些上肢高位截肢者装配假肢手的困难。

能完成手的主动运动,即拇指及示指、中指的相对运动,完成抓取钩取等动作。

14、上肢假肢的基本构成有哪些?

手部装置、关节(腕、肘、肩)铰链、连接件、接受腔、固定牵引装置和操纵系统。

15、各种假肢手部装置的作用:

代偿手部的外观和功能。

16、各种假肢腕关节的作用是什么?

是安装假手的手部构件,还可以发挥屈曲、旋转的功能,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腕关节、调节器和接头将假手及假肢前臂的结构和功能连接起来。

17、各种假肢肘关节的作用是什么?

以代偿肘部的屈伸功能为主,使前臂筒做屈曲动作同时又能以最小的力使肘部在任何伸臂位置上固定。

18、各种假肢肩关节的作用是什么?

用于肩关节离断假肢和上肢带摘除假肢连接肘关节及肩部接受腔,主要代偿肩部的屈曲、外展功能。

19、上肢接受腔:

是指臂筒中包容残肢的部分,它是人体上假肢部分及假肢连接的界面部件,是人-机系统的接口,对悬吊和支配假肢有重要作用。

基本作用:

对假肢的适用性能有关键性影响,对悬吊和支配假肢有重要作用。

20、上肢假肢悬吊装置:

亦称固定装置,固定牵引带分为背带、悬吊带等各种带状装置。

控制系统:

主要指在自身力源假肢中,利用控制系统或者在体外力源假肢中利用残肢肌电信号、微动开关或声音控制上肢假肢动作的系统。

基本作用:

悬吊假肢,操纵假手装置的开合,肘关节的屈曲,肘关节的锁定。

21、部分手截肢的适应症和品种有哪些?

适应症:

部分手截肢

①装饰性手指和部分手截肢假肢②掌部截肢假肢

③掌骨截肢肌电控制假肢

④适用于手掌骨截肢的半掌肌电手⑤电动手指假手

22、腕关节离断假肢的适应症和品种有哪些?

适应症:

腕关节离断或前臂残肢过长(保留了前臂80%以上)的患者

①装饰性腕关节离断假肢②索控式腕关节离断假肢

③肌电控制腕关节离断假肢:

积层成型盘式电动手、积层成型盘式电动夹

23、前臂截肢的适应症和品种有哪些?

适应症:

残肢长度为前臂的25%~80%(通常为肘下5~18)的前臂截肢者

①装饰性前臂假肢②索控式前臂假肢

③体外力源前臂假肢:

电动前臂假肢、肌电控制前臂假肢

24、肘关节离断假肢的适应症和品种有哪些?

适应症:

适用于肘关节离断或上臂残肢过长(保留了上臂85%以上)的截肢者

①装饰性肘关节离断假肢②索控式肘关节离断假肢

③混合力源肘关节离断假肢

25、上臂假肢的适应症和品种有哪些?

适应症:

上臂截肢者

①装饰性上臂假肢②索控式上臂假肢

③混合力源上臂假肢④肌电控制上臂假肢

26、肩关节离断假肢,肩胛带离断假肢的适应症和品种有哪些?

适应症:

适用于肩关节离断、上肢带解脱术及上臂残肢长度小于上臂全长30%(肩峰下8cm以内)的截肢者

①装饰性肩关节离断假肢②索控式肩关节离断假肢

③混合力源肩关节离断假肢

④四自由度肌电控制全臂假肢

27、上肢假肢装配适合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1 检查处方要求

2 检查穿戴是否容易和是否能穿到正确位置

3 检查接受腔及残肢是否伏贴和受压的程度

4 检查是否对线是否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5 检查假肢长度

6 检查肘关节屈曲角度

7 检查控制系统的操纵效率

8 检查假肢的重量

9 外部动力假肢的适合性检查要点

28、下肢假肢的主要功能:

是站立、行走、跑、跳。

生活用下肢假肢主要代偿的功能:

使截肢者尽可能地恢复失去的正常外形、重建已失去的站立及行走等功能。

下肢假肢的基本要求:

合适的长度,一般以及健肢等长为原则;穿戴舒适,有良好的承担体重的功能;有类似正常关节功能的机械关节及正确的假肢承重力线,以保证截肢者步行时支撑期的稳定性能,步态近于正常;假肢的重量适中,结实、耐用,外观近似健肢。

29、下肢假肢的分类有哪些?

按结构分:

壳式假肢;骨骼式假肢

按安装时间分:

训练用,临时假肢;永久性假肢

按功能分:

作业用下肢假肢;常用下肢假肢;运动专用假肢

按截肢部位分

1 半骨盆切除

2 髋关节离断→髋离断假肢

3 大腿截肢(极短残肢)

4 大腿截肢→大腿假肢

5 膝离断→膝离断假肢

6 小腿截肢→小腿假肢

7 悉姆截肢→悉姆假肢

8 皮罗果夫截肢

9 包爱得截肢→AFO假半脚(支架假半脚)

10 少帕特截肢

11 利士弗兰克截肢→靴型假半脚

12 经跖骨截肢→靴型假半脚

13 截趾→塑料海绵脚趾鞋垫

按控制假肢的方式分:

气压控制下肢假肢、液压控制下肢动假肢、计算机控制下肢假肢

按制作材料分

皮假肢(腿)、铝假肢(腿)、木制和竹制假肢(腿)、塑料制假肢(腿)、不锈钢假肢、钛合金假肢、铝合金假肢、碳纤假肢(腿)

30、靴型假半脚,足支架假半脚、赛姆假肢的特点和适应症是什么?

靴型假半脚

特点:

在趾处配以橡胶材料,弥补外观缺陷

适应症:

适用于经跖骨截肢或跖跗关节离断后,残肢无马蹄畸形,足底承重功能良好的病人。

足支架假半脚

特点:

在靴型假肢的基础上增加了金属,皮革或增强塑料制作的小腿支架,以减少残足末端的承重。

适应症:

适用于跖跗关节离断,残足有马蹄畸形,末端承重功能差的病人。

赛姆假肢

特点:

外观和功能都比足支架假半脚要好。

适应症:

赛姆截肢和皮罗果夫截肢后残肢有良好的承重功能,锤状残肢有利于悬吊、固定假肢。

31、简述假脚、踝关节组合有哪些?

功能是什么?

单轴脚:

可以允许假脚有比较大的跖屈和背屈功能。

万向脚:

能够减少假肢其他部件在侧向和水平面上的受力,实现内、外翻及水平转动,适合于截肢者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

定踝软跟脚(SACH脚):

能允许一定的内、外翻和水平转动。

由于结构简单,基本上不需要维修,它的重量很轻,因此降低了运动时的能量消耗,SACH脚的外观可以做得及真实的脚一样,在脚和小腿之间没有像动踝脚那样的缝隙。

“储能”脚:

在运动时对人有一个助力,部分地代偿截肢者所失去的腿部肌肉的功能。

32、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PTB)

接受腔特点:

接触面积大,改善了承重功能,增加了病人支配假肢的能力和稳定性。

承重部位:

髌韧带、胫骨内髁、胫骨前嵴两侧、腘窝和小腿后方的软组织。

悬吊原理:

靠髌上环带悬吊。

包膝式小腿假肢(PTES)

接受腔特点:

接受腔前缘侧缘高,包容了髌骨和股骨内外踝。

承重部位:

髌韧带、胫骨内髁、胫骨前嵴两侧、腘窝和小腿后方的软组织。

悬吊原理:

依靠髌骨上缘和股骨内外踝悬吊假肢。

踝部插楔式假肢(KBM)

接受腔特点:

接受腔内、外侧缘高至股骨内、外踝上方,内上壁有一可拆卸的楔形板,扣住内踝。

承重部位:

髌韧带、胫骨内髁、胫骨前嵴两侧、腘窝和小腿后方的软组织。

悬吊原理:

依靠包容股骨内、外踝的接受腔上缘。

全面承重型小腿假肢(TSB)

接受腔特点:

接受腔是封闭式的,及残肢全面接触、全面承重。

这样不但扩大了承重面积而且可以预防由于残肢末端不接触、不承重,长期使用假肢后由于负压作用常引起的残肢水肿。

承重部位:

全面承重

悬吊原理:

增加了接受腔及残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悬吊假肢的性能。

PTK小腿假肢

接受腔特点:

接受腔内衬套做成整体包膝式,接受腔的前壁向上延伸到髌骨上缘,两侧壁向上紧紧抱住股骨内、外侧髁,但在髌骨处开槽。

承重部位:

髌韧带、胫骨内髁、胫骨前嵴两侧、腘窝和小腿后方的软组织。

悬吊原理:

依靠包容股骨内、外踝的接受腔上缘。

33、对大腿假肢膝关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稳定性要求:

即膝关节在受力条件下要稳定,不能打弯造成截肢者跌倒。

助伸要求:

在向前迈步时要能够代偿股四头肌的功能,带动小腿向前摆动,不能使小腿落后于大腿。

摆动控制要求:

在摆动中期要能使小腿加速,摆动结束时要使能小腿减速。

不让腿伸直时有过大的冲击,引起膝关节大碰撞声。

另外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强

度大、寿命长等要求。

34、膝关节的控制机构有哪几种?

作用是什么?

(1)、假肢膝关节的支撑期稳定控制机构

①手控的带锁膝关节②力线封锁

③承重自锁机构④液压或气压传动的支撑期稳定机构

(2)、假肢膝关节摆动期控制机构

①传统膝关节摆动期控制方法②气压液压阻尼方式

(3)、膝关节助伸装置

35、常用大腿假肢接受腔有几种?

其特点是什么?

传统的插入式接受腔:

末端是开放的,往往不能确保坐骨承重;常用加橡胶圈的方法减轻耻骨联合部位的压迫,但仍然常引起该处皮肤损伤。

四边形全接触式接受腔:

内径大后径小,在其前壁相当于股三角部位适当压力可以保证坐骨结节落在后壁上缘的坐托上。

接受腔有四个凹陷,不会引起内收长肌起点、骨直肌、臀大肌、腘绳肌、过分压迫和限制肌肉收缩。

这种接受腔及残肢全面接触,既分担了坐骨承重又起到了良好的悬吊作用。

ISNY接受腔:

接受腔结构上分内、外二层,内接受腔柔软,穿着舒适,不妨碍某些肌肉运动。

CAT-CAM接受腔:

坐骨内侧面及大粗隆下部同时承重的接受腔。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