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1526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档格式.docx

所以不难看出,水对于一切生物来说,是其他资源所不可替代的。

(2)水资源本身具有不断更新性。

水资源与其他的矿藏资源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不断地被更新补充,只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可以实现永久持续利用的。

水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水资源可以利用自身的不断更新性,来进行自我恢复。

要想和其他可更新资源一样做到永久持续利用,水资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为它的更新恢复能力是受到自然条件制约的,比如对污染物的自净能

力等。

(3)水资源本身具有广泛性。

水资源除了给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命和生活所需之外,还可以被用来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这些用途表现出了它具有功能上的广泛性。

(4)水资源本身具有公共性。

在水资源中,特别是在流域水资源中,它的公共资源属性明显,表现出自然性和整体流动性,比如供应的联合性、使用的分散性、相互依存性等。

而水的流动性又决定了它的流域性,在同一流域内,水不会因为地域的行政划分而改变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在同一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上游和下游、左岸和右岸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流域系统。

2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经济不发达、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由于环境污染,再加上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对落后,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我们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来保护水资源;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进行合理统筹的安排,对影响水资源保护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以此来达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的水务事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规模建设,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防治与开发、利用与管理并举的阶段。

水资源污染防治也由原来的单纯依靠科学技术转变为技术与体制相结合的方法,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已经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

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我们形成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在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方面,我国先后颁布、修改了《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还有许多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3]。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节约和保护的工作理念,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会极大地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3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4]

3.1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落后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出台许多排污标准和规范,有《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各种排污标准和规范,但是针对性不强,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严格执法,难以满足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

尤其在20世纪末,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大量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了流域水源严重污染。

而目前水资源保护仅仅是从环境方面管理,没有从水资源方面治理,水利部门缺乏各种条例来保护水资源,从而形成多头管水、条块分割的局面[5]。

目前,我国“多龙治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3.2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水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最为广泛并且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之一。

我国用水浪费现象多,严重加剧了全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目前,多数用水单位或个人普遍存在浪费现象,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此外在农业灌溉方面,大部分实行漫灌、漏渗,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缓慢[6],水消耗大,用水效益较低。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仍然浪费严重,由于我国部分城市管理机制落后,工业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新兴技术产业在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低,大多数地区工业单位产品耗水率高于先进国家数倍,而水的重复利用率也很低。

因此,随着未来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生活节水对缓解城市供水矛盾更具有重大意义。

3.3水环境治理重视不够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不够,从而造成水环境的严重恶化。

而且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我国水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水污染治理的力度、污水治理的设施及配套设施投资不足、河湖水域的养殖业缺乏科学化管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适应新排放标准的要求等方面。

3.4水资源保护资金投入及研究能力较低

近年来,水资源保护投入的资金偏低,致使水资源保护机构的监测设备落后,分析仪器陈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保护的效率。

同时,在现实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等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水资源人才流失、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较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水资源保护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如节水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监测评价技术、规划技术、工程影响分析等的研究成果已经全面推广,而且效益显著,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侧重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而管理科学研究量较少,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管理体制的完善,对于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能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4我国水资源发展展望

十七大报告指出: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环保产业。

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水资源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关系,比其他任何自然资源更密切,影响更直接,水资源不足所造成的后果将比目前困扰各地的环境问题更严重和难以治理[7]。

面对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十分突出。

处理好我国水资源问题,要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约束和水环境约束,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机制,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

5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

5.1节流优先,高效利用

节水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也是缓解城乡缺水矛盾、维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

节水不仅能够减轻供水系统的固定资产投入,还能减少污废水的排放量,避免造成/缺水继续污染、污染更加缺水的恶性循环。

节水主要从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生活节水几方面进行考虑。

5.1.1工业节水

鉴于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量较大、用水效率较低的现状,工业节水应重视技术、工艺、管理几个方面。

首先,应增加节水技术研究项目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促进节水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其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是关键,根据水资源条件和行业特点,使工业布局和工业需水量增长与水资源布局、调配优化相匹配,并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落户,建立对落后的耗水过高的项目、产品及设备实施淘汰制度;

同时,要完善监控体系,严格执行新建、改建工业项目的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并根据当地特点,对主要工业用水行业实行主要产品用水定额制[9]。

5.1.2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的关键是提高农灌水的利用率,因此灌溉工程的投入与技术改造力度必须加大。

另外,先进节水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选育抗旱品种和改进相关栽培技术,走节水高效灌溉农业与旱地农业并举的道路是农业节水的另一条创新之路。

[10]同时,合适的农艺措施也能显著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目前,衡量农业节水的水平主要采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指标。

[1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估算与评估有不同的模式,主要有:

实用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蒸腾效率和价值水分利用效率。

其中价值水分利用效率是将经济学概念引入水分利用效率的统计办法,它是指单位用水量产生的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促进了节水灌溉设施和高经济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

5.1.3生活节水

首先,生活节水的前提是防止漏损,而我国生活用水最大的漏损途径是管道,自来水管道漏损率一般都在10%左右,因此供水企业应把降低供水管网系统的漏损水量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来对待;

其次,采用节水型家用设备是生活节水的重点,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性能优良的节水器具;

再次,要通过节水宣首先,生活节水的前提是防止漏损,而我国生活用水最大的漏损途径是管道,自来水管道漏损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适当利用价格杠杆,争取节水;

另外,还可以在面积较大的新建宾馆、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高层住宅以及人数较多的学校建设再生水和雨水利用工程。

5.2适度开发,科学利用

水资源适度开发,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承载能力:

水资源的合适开发量,这个开发量必须满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排水的承载能力,即稀释自净废水的能力,这是由排水量的大小决定的。

[13]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调水战略,是国内外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

调用的水量绝对不能全部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而相当部分要作为生态用水、环境用水,不能造成/调水越多)用水越多)排放越多)引起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的局面,否则不仅达不到调水的目的,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除了实际调水以外,还可以考虑实施虚拟水战略[14]。

虚拟水战略是指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提倡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进口本地没有足够水资源生产的粮食产品,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

5.3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科学管理

(1)开放水务市场,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水务企业制度。

城市供水是一种经济活动、一项产业,应该遵循经济规律,对水的供给实行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

[15]不仅改变政府对水务企业的直接控制,行政企分开,开放水务企业投资市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水务市场竞争格局,并且完善水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公司制治理结构。

国家在保证法定取水权和基本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对经营性水权出让可采取拍卖、竞标等形式引导各市场主体参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例如,东深供水工程向香港的供水就是水权转让的实践,东阳向义乌的部分水资源转让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2)注重涉水经济开发,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

水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水资源,将治水、护水、开发水相协调而发展起来的经济。

主要体现在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水环境保护和水景观构建的过程中。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正在进行适合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水经济开发,如上海、连云港、丽水、张家港等市。

城市水生态系统中的水经济项目(如城市人工湖建设等),可由政府直接开发建设。

这类项目不仅具有蓄洪、排涝、景观、休闲等公共利益价值,还具有提升地价、水上娱乐等商业价值;

对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项目可采用政府、集体和个人联合开发和经营的方式,按投资比例来分配经营利润或经营权,投资方通过工程效益获得利润和未来发展机会;

水生态系统中的资产可按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经营权出租,提高经济效益。

(3)发挥水价杠杆作用,引导节水及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水价虽然不断调升,但总体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水价调整是以解决供水企业亏损和减少财政补贴为目的的,并不能完全反映水资源作为商品的稀缺性,更没能发挥水价调节用水需求量杠杆作用。

据测算,目前我国工业水费占工业总产出的比重不足11

.5%,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到1%,农业水费支出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不到5%。

我国一般居民的电费支出是水费的好几倍,而在国外一些城市,居民家庭水费与电费开支相当。

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水价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充分发挥水价杠杆在水资源需求、配置和节水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既能反映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同时又很好地兼顾社会承受能力的水价形成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4)对水的类型进一步细分。

用水可分为生活、农业、工业、商业、养殖、市政、生态等方面,应分别实行不同的定价办法和定价标准。

如农业用水方面:

区分大田作物、蔬菜、经济作物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

分季节制定水价或实行浮动水价,进行农业价;

对水资源奇缺、灌溉用水矛盾大的,应限额灌溉,采用累进计价、超量加价,逐步推广两部制水价制度[16]。

工业用水方面,对重工业、轻工业和其他工业用水,也要区分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定价标准。

供水水源方面,要区分地表水(包括水库水、湖泊水和河道径流)、地下水,主水、客水,并实行不同的定价标准和定价办法[17]。

当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应该用低价格政策鼓励用户使用中水,可以通过实施补贴、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等措施对中水处理企业和单位进行扶持,逐步提高中水回用率。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不仅仅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通过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完善、创新治水理论。

对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以及综合治理,在治理过程中既要重视人和水的和谐、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又要为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及合理配置。

(2)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

各地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水法》,不断强化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使城市发展量水而行。

(3)深化水资源体制改革,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水法》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各地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4)加大投入。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公共财政支持重点,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将水利基础设施列为长期建设投资重点。

[18]

6.1加强监测站网的监测[19]

对水环境的进水点、供水点以及水环境本身都应布置监测站网,加强监测。

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保护和改善水质面临3个困难问题,即监测、执法和整体管理集水区。

而水质资料是执法的基础,是更为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的依据。

[20]建立职能式水质管理系统,一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设置相应的机构,建立有效的网络系统,选择监测参数,选择监测地点,规定监测次数,培训当地的专家从事必要的分析研究工作,为决策人员及时、定期地提供有关资料。

而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水质管理将是一句空话。

鉴于解决上述问题花钱多,费时长,这是一个挑战性的战略问题。

所以在进行21世纪水质监测和资料搜集时应有新的姿态,应注意下列各方面的问题:

(1)要再思考水质资料如何搜集;

(2)对资料搜集和评价方法进行革命;

(3)把搜集资料的目的从研究转向管理;

(4)利用新的、经济的筛选方法以减少昂贵的有机化学分析;

(5)利用便宜的、有效的信息技术以部署资料收集和调度资料;

(6)在发展中国家开发人工智能,以取得特殊的利益。

7水源地的保护问题

水源地一般可分为河流与湖泊(水库)二大类,两者保护原则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相同的方面。

7.1 水源地的保护必须以流域整体的综合防治规划为基础[21]

水主要通过水环境提供。

水环境不仅是流域污水、废水的直接接受者,也是大气、土壤污染物的最终归宿,所以流域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地是否符合要求的问题。

[22]河流的流域是由多种资源组成的总体,也是流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是主体。

流域开发的战略规划实际是一个大的系统规划问题,因此在研究方案的取舍时,要同时运用整体观和经济观,就是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生态效益、环境效益。

为此,必须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统一考虑点(河流上的工程)、线(整个河流的梯级开发)、面(全流域)和上下游;

全面控制整个流域的水土资源,使水土资源能够高效、长期地维持稳定的生产力,并提供优良的环境质量,达到减免洪、涝、旱、咸灾和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维持自然过程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系统(如农业、森林等);

保护生物的多样化及保证人类持久地使用生物各种品种和生态系统,特别是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等。

水土是流域中各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繁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要素,所以要搞好流域系统管理,必须对流域的水土进行统一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要改变传统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要有生态意识。

在规划和兴建工程之先,必须研究流域或地区内现有生态系统的作用。

识别和维护现有生态系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所提供的有价值的作用。

例如研究海岸咸水湖生态系统的利用,就要认识其对河口、沿海渔业的价值,或对保护沿海低地的价值,以及其他产品的价值等等。

“可以承受的开发”或“持续发展”应是一个好的指导原则。

7.2 保护水环境以充分发挥其水源地及其他多功能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废污水排放量虽然控制在1亿t/d左右,但是排放的污染物质及重金属、砷、氰化物和挥发酚等逐年增加,致使全国各大江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

工业发达城市附近水域的污染尤为突出,大、中城市的下游河段普遍受大肠菌群污染。

常常对将来的需水量估计过高。

实际上应用的水量与政府的政策有很大关系,有一些从水政策考虑是可以调整的。

7.3 水环境周边地区的保护

对水环境特别是水库、湖泊周边地要严加管理。

那里常出现新的居民区,常是旅游热点。

要防止生活污染,防止崩岸、塌方及大量营养物质污染水体,以及污水的淤积。

为了有效地发挥森林所具有的水源保护功能,维护适合流域特性的森林的成长,尤其有必要促进水库、湖泊周边地区的造林绿化,并在周边地区以外的一定距离设防护林带。

这样既保护了水源还可以实行多种经营,一举几得。

7.4 制定水源地保护法规

根据水源地原水的不同用途,制定相应的保护法规,划分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保护区内允许及禁止的各种活动,确定奖惩办法。

对饮用水保护区应严加控制,例如北京市最近制订的《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两库一渠一级保护区为非建设区和非旅游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除水利或者供水工程以外的工程项目”;

“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堆放污染物,非法设置禽畜养殖场、网箱养鱼及进行露营、野炊、游泳等污染水质的行策,而采用系统地掌握水,即跨部门的统一管理水的政策。

用综合框架管理水资源是有效益的,因为它考虑河流流域生态系统各组成的相互作用,并在计划投资和制定政策时考虑跨部门的和环境方面的结合。

(3)事实证明管理也不能过分地集中,须有投资者参加。

如果把水的分配服务责任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并把一些职能转交给私人、财政自主实体和水用户组织等集团,国家可以较低费用去完成高质量的服务。

[23]

(4)利用市场和价格可以改善水在诸竞争用户间的分配。

许多国家已经改变了水是自由的、不计价的、可更新资源的概念,而认识了它的经济价值和日益短缺的情况,正在改变政策,强调合理的定价和管理。

即或是贫穷者也常为了能有高质量的服务而愿付出代价。

(5)增加投入,有效开发水资源并多途径地严格控制水污染。

研究人们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向水中排放有毒物质最小化,并设法提高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

传统沿用的管端处理方式,必须以减免污染发生各个环节(源)的方法来代替。

要截断水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并促进科学家与政治家的共识。

参考文献

[1]武敏.我国水资源保护问题及对策[J].新乡学院报,2012,26(5).

[2]吕忠梅.环境资源法[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曾义革,余元玲,许恩信.中国水资源保护问题及法律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田志红.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2):

149-150.

[5]沈大军.水管理学概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6]杨曙光.山西省水资源现状和节水农业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8):

92-93.

[7]F.Villarreal,C.R.Caldwell.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groundwaterresourcesexploitation.[J].EnvironmentalGeology,1998,34(3):

111-115.

[8]方子云,包放.世界水资源的进展和展望[J].水电站设计,2009,25(4).

[9]张明生.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2005.

[10]F.Villarreal,C.R.Caldwell.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GroundwaterResourcesExploitation[J].EnvironmentalGeology,1998,34(3):

[11]P.D.LoucksandJ.S.Gladwell,InternationalHydrologySeries—SustainabilityCriteriaforWaterResourceSystems[J]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99.

[12]杜荣江,方玉霞.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10,26(3).

[13]T.Hashimoto,J.R.StedingerandDability,Resiliency,andVulnerabilityCriteria.forWaterResourceSystemPerformanceEvaluation[J].WaterRe-sourcesResearch,1982,18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