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9729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0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XXXXWord文件下载.docx

(5)联系原则;

强化城市经济圈与周边区域及产业带的经济联系与产业互动,把铜仁城市经济圈打造成为梵净山文化产业带配套的国际化旅游文化和服务集散中心,为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和乌江特色产业带配套的科技研发、市场贸易和物流中心。

三、规划编制依据

编制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1、国家有关规划和法律法规;

2、《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贵州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

4、《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5、《贵州省“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6、《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7、《贵州省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专项规划》;

8、《贵州省“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9、《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修编)》;

10、《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11、《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12、《铜仁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3、《铜仁地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

14、《铜仁地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15、《铜仁地区“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16、《铜仁地区2008——2020年骨架公路网规划》;

17、《铜仁地区2008——2015年旅游公路规划》;

18、《铜仁地区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

19、《铜仁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铜仁地区“十一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

21、《铜仁地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22、《铜仁地区行署关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实施意见》;

23、《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4、《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纲要》;

25、《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四、规划范围

铜仁城市经济圈是以铜仁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周边江口、万山和玉屏、松桃部分区域为经济腹地,以区域交通网络为纽带,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体的跨县域的经济区。

该区域是铜仁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较为发达、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

根据铜仁地区行署的部署,城市经济圈现阶段规划范围为以铜仁市为中心、辐射半径30—45公里的区域;

包括铜仁市、江口县、万山特区和松桃县的大兴镇等区域;

规划区国土面积3820.06平方公里,占全地区国土总面积的21.2%;

其中核心区为铜仁市第四轮城市规划修编确定的规划区及万山特区城区和拓展区。

五、规划期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20年。

其中:

近期:

2009年—2011年;

中期:

2012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20年。

第一章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区域基本概况

一、铜仁地区概况

铜仁地区地处东经107°

45´

~109°

30´

,北纬27°

~29°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和重庆市秀山、酉阳、彭水3县以及我省黔东南州和遵义市毗邻,是西南连接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桥头堡,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全地区国土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22%;

共辖10个市、县、区(特区),2008年末总人口为400.07万人。

铜仁地区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丰沛、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近年来,铜仁地区积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化工、绿色食品、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铜仁中心城市和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加快发展。

到2008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6.4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9.91亿元、61.24亿元和75.27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9:

28.3:

34.8。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842元(约合855美元);

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8%;

生态环境显着改善,全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但总体上看,铜仁地区目前仍然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全省落后的位置,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

二、铜仁城市经济圈及铜仁市基本概况

1、城市经济圈区域基本概况

铜仁城市经济圈(下称城市经济圈)是依托铜仁中心城市形成的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区。

总体上看,城市经济圈的产业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具有依托省内、面向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城市经济圈规划区内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拥有大兴科技工业区、铜仁灯塔和谢桥工业聚集区、万山汞矿老工业区等产业基地,形成了能源、原材料、特色食品、旅游业、生态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和以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

农业生产条件总体良好。

初步统计,2008年城市经济圈规划区内国土总面积38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1.71万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16.55%;

其中城镇人口26.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6.2%,高于全地区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左右;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22亿元,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22.28%;

人均生产总值为7814元(按2008年汇率计算约1132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54元;

森林覆盖率52.8%,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27.4%。

2、铜仁市基本概况

铜仁市是铜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明朝永乐十一年设铜仁府,民国2年(1913年)设铜仁县;

1949年建国初期仍设铜仁县,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

目前,铜仁市已发展成为贵州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铜仁市国土总面积1513.6平方公里,共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5个村、16个社区;

2008年总人口33.07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19.2万人,城市建设区面积扩大到23平方公里左右。

铜仁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及交通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近年来,铜仁市的发展步伐加快,交通和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到2008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到40.0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200元(约合1770美元),名列全省88个县市区的第16位;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4.25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1.4%,在全地区率先实现总体达到小康的阶段性历史跨越,成为全省第二轮重点建设的经济强县(市、区)之一。

随着铜仁市发展环境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铜仁地区大力支持铜仁市加快发展,以及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段、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段、威吉铁路、贵阳至长沙快速铁路等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为铜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扩大城市规模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也为构建铜仁城市经济圈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周边区域基本概况

从大的区域经济发展看,铜仁城市经济圈处于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和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区域中间位置,距离重庆、长沙及贵阳三个特大城市均在400公里以上;

其中,成渝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都市群,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较大;

这些城市虽然能够通过渝怀铁路、湘黔铁路和沪昆高速公路与铜仁连接,但目前难以直接辐射带动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

与铜仁城市经济圈相临的有湖南省的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的秀山县和我省的遵义市、黔东南州等地区,其中距离铜仁市最近的有吉首和怀化两个中心城市;

在铜仁市周边区域,与城市经济圈发展关联度较大的有我省的松桃县和玉屏县,湖南凤凰县、花垣县、新晃市和重庆市的秀山县。

怀化市位于铜仁市东南部,国土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人,辖1个市区、10个县(其中5个自治县)和代管1个县级市。

怀化中心城区距铜仁市约150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约42万人,城市建成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

怀化市交通条件优越,湘黔、枝柳、渝怀铁路贯穿11个县(市、区),其怀化枢纽站是全国九大铁路编组站之一;

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和国道为主干线的公路网,芷江机场已建成通航。

怀化市物产丰富,经济较为发达,是湖南省重要工业基地和商贸集散地,基本形成了以电力、矿业、林产、食品、医药、轻纺、化工、建材等为重点的工业行业。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1亿元,财政总收入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8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2%。

其新晃县、芷江县与铜仁城市经济圈中的玉屏县、万山特区相连,经济联系较为紧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铜仁城市经济圈东面,国土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4万人,共辖1市7县;

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距铜仁市约130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约2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

湘西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锰的探明储量3106.57万吨,主要分布于花垣县境内。

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84.82亿元,财政总收入2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1.1亿元;

主要发展产业是以锰、锌为重点的冶金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医药、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等。

其凤凰县与铜仁市和松桃县相邻,距铜仁市仅65公里,凤凰古城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旅游区,与铜仁市及梵净山的旅游发展互补性强;

凤凰县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19.0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

花垣县位于铜仁城市圈东北面,紧靠铜仁地区松桃县,经济较为发达,主要发展的产业有以锰矿开发为重点的冶金工业、建材工业、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等,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34.8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56亿元。

紧邻玉屏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畜牧强县,重点发展的产业有矿产品加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电力等,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亿元,财政收入6799万元。

重庆市秀山县位于铜仁城市经济圈北面,锰矿产资源丰富,与松桃、花垣并称为中国锰矿的“金三角”。

秀山县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县,国土面积2462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人,有渝长高速公路连接长沙、重庆中心城市;

主要发展的产业有锰冶炼、建材工业、煤炭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39.66亿元,财政总收入5.1亿元。

四、铜仁城市经济圈与相邻地区的比较

总体上看,铜仁城市经济圈和相邻的湖南湘西州、怀化市,以及重庆秀山等地区都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旅游、生物等资源,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在发展区位上,怀化和湘西州更加靠近东部发达地区,比铜仁城市经济圈更有利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在对外交通条件上,铜仁城市圈具有依托渝怀铁路、湘黔铁路、沪昆高速公路、铜玉高等级公路和铜仁支线机场的优势,交通条件优于相邻的吉首市。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铜仁城市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明显滞后于怀化市和重庆秀山县。

从铜仁、吉首、怀化三个地区中心城市比较看,怀化市不仅城市规模较大,区位和交通条件好,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强于铜仁市和吉首市。

第二节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基础条件

一、资源支撑条件

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不仅是城市经济圈规划区内的主要资源,还应包括铜仁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可利用资源。

1、矿产资源。

铜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松桃、江口、万山和铜仁市等区域,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多种,其中锰、钒、硅石、白云石、含钾页岩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据统计,铜仁地区锰矿工业储量6000万吨,远景储量可达12000万吨,含锰品位17—25%,主要分布在松桃县境内;

汞矿主要分布在万山、铜仁、松桃等地;

钒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铜仁市、松桃县、江口县和玉屏县等地,储量达到100—120万吨;

煤矿远景储量约为12000万吨,主要分布在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县境内;

此外,初步探明的还有铅锌矿储量400万吨、铁矿储量353万吨、重晶石储量为980万吨、磷矿石储量3700万吨、硫铁矿储量1168万吨、含钾岩矿储量为35亿吨等;

区域内还有富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资源43处,储量达33亿立方米。

同时,铜仁周边地区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重庆秀山和湖南花垣的锰矿储量分别在2400万吨和3100万吨以上。

2、生物及农业资源。

铜仁地区生物资源富集,据统计,全地区共有林地近105.6万公顷,200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

有木本野生植物900多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400多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树种近10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近10种。

铜仁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是贵州东部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以及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

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154.8万吨、油菜籽6.88万吨、烤烟3.53万吨、茶叶0.33万吨、水果4.3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9.53万吨,同时还盛产花生、油茶籽、乌桕籽、五棓子等特色农林产品及中药材。

3、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铜仁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区共有河长1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21条,其中乌江、锦江是该区域最大的两条河流。

据统计,全地区年径水流量达到127.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达到32.3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00万千瓦以上。

4、旅游及文化资源。

铜仁地区以自然生态、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类型齐全,拥有全国旅游资源的8个主类,31个亚类中的28个,155个基本类型中的105个。

初步统计,全地区有山岳、峡谷、瀑布、温泉、溶洞、石林、古树名木等自然旅游资源356项,有古建筑、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摩崖石刻、革命文物、历史文物、民族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412项;

其中梵净山、九龙洞、锦江、石阡温泉群、思南石林及温泉、乌江山峡、木黄红色旅游区等一大批旅游资源具有开发潜力。

铜仁城市圈规划区域内旅游资源最为集中,有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地矿公园、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批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遗迹,集聚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锦江、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万山汞矿国家矿山公园、铜仁古城、中国南长城遗址、周逸群烈士故居等一大批景区景点;

同时,铜仁城市圈内民族民间文化众多,拥有寨英滚龙、万山鼟锣、松桃苗族绝技、玉屏箫笛、铜仁傩文化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条件。

二、经济技术基础

1、具有有一定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到2008年,铜仁城市经济圈规划区域内的生产总值约48.22亿元,占铜仁地区生产总值的22.28%;

人均生产总值约1132美元,为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1.5倍;

以县域经济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其中铜仁市是全省在建的22个经济强县之一,生产总值超过40亿元,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18.5%。

2、产业基础明显增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铜仁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区域经济优势得到逐步发挥,基本形成了铜仁大兴、灯塔等工业聚集区,并正在加快构建以铜仁为中心,玉屏、松桃、万山、江口为支点的“Y”形通道经济带。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和特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民族制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始起步;

锰及锰化工、能源、现代中药、特色食品等工业初具规模,区内聚集了贵州中烟工业公司铜仁卷烟厂、万山恒兴、贵州科特林水泥有限公司、华力农化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

形成了省级著名商标13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

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已形成一批大中型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人才市场和区域性专业批发贸易市场;

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显着改善,2008年铜仁市星级宾馆达到8座。

初步统计,至2008年,铜仁城市经济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9亿元,占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73%。

3、开放型经济不断扩大。

随着铜仁城市经济圈对内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吸引力逐渐增强,引进了泰源铁合金厂、南长城化工有限公司、贵州全利生态园科技有限公司、首都机场等一大批国内外优强企业,利用区外资金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使铜仁城市圈正在成为贵州东部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和投资的热点地区。

2008年铜仁城市经济圈招商引资达到10亿元以上,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4、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铜仁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近2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9.2万人;

同时,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不断提高;

依托产业发展,形成了大兴、坝黄、茶店、田坪、桃映、怒溪等一批重点小城镇,带动了区域的城镇化发展。

5、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集聚程度较高。

城市经济圈内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机构及设施基本齐备,处于全地区的领先水平。

据统计,目前铜仁地区有各类科研机构3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人,其中高级职称700多人、工程技术人员近3000人,经济类技术人员500多人、科学研究人员400多人;

建成了一批科研平台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拥有一批专利及科技成果。

而且绝大部分科技人才及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铜仁城市经济圈内;

其中有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6500多人;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所,在校学生8000多人;

普通中学52所,在校学生8万多入;

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1500多人;

其它各类职业中学14所,在校学生3500多人。

这些都为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提供基本的科技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

三、基础设施条件

铜仁是我省的东大门,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铁路、公路、航空和内河航运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建成了铜仁大兴支线机场,并将改扩建为4D级机场。

实现了全部县通三级以上油路、大部分乡镇通油路和行政村通公路。

通过玉屏县的沪昆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拉近了铜仁城市经济圈与省会贵阳和东中部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

铜仁城市经济圈已建成铜仁至玉屏高等级公路,实现铜仁市与沪昆高速的快速连接,成为铜仁城市经济圈进出大西南、连接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主要通道;

开工建设了铜仁经大兴至松桃迓驾二级公路;

基本完成了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段、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至新晃(鱼市)段的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建成了株六铁路复线和渝怀铁路,铁路运输覆盖了玉屏、铜仁、松桃、江口4县,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20多公里;

渝怀铁路复线建设已列入国家近期建设项目,正在规划建设的长沙经贵阳至昆明的客运专线,有望过境铜仁市和万山特区并设立地级铜仁站。

预计到2015年,铜仁城市经济圈将成为我省东部的交通密集区和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目前,经济圈内有线和无线通信已基本覆盖全部范围。

铜仁市及周边地区拥有50万伏和22万伏变电输电线路的国家电网,是黔电东送的桥头堡;

已建成装机60万千瓦的铜仁大龙火电厂;

同时,在沿河、思南正在建设的装机100万千瓦的乌江思林水电站和112万千瓦的沙沱水电站,为铜仁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支撑。

第二章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

第一节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总体上看,未来5到10年,是铜仁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

一、发展机遇

1、国家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这为铜仁城市经济圈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资金和政策,加快优势资源开发,推动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2、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及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力度和技术外溢的速度不断加快,并呈现出由沿海地区集聚逐步向内陆推进的变化趋势;

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正面临升级换代,促进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资源优势地区转移,这为铜仁城市经济圈在发展中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新型工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

3、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交通优先发展”和“交通引领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国家和我省的规划部署,近期将开工建设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段、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至新晃(鱼市)段、渝怀铁路复线和长沙经贵阳至昆明客运专线,以及铜仁机场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项目设施,使铜仁市将成为贵州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有效解决制约铜仁发展的交通“瓶颈”,彻底改变铜仁长期被边缘化的状况,并将铜仁与中东部地区和成渝经济区紧密联接,为加快构建铜仁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对外开放和优势资源开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重要历史机遇。

4、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带来的新机遇

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扩大内需的重大政策措施,将在两年内增加投资4万亿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民生工程建设,通过扩大投资来拉动国内消费,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同时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加大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大战略部署,这将为加快铜仁市城市经济圈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5、铜仁地区“撤地建市”的机遇

按照国家和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要求,目前铜仁地区已经加快了“撤地设市”步伐。

为实现“撤地设市”目标,铜仁地区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加快做大做强铜仁市,努力把铜仁市建设成为贵州东部重要的区域性大城市,这是加快构建铜仁城市经济圈的重大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