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871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解析版

我国的河湖状况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读中国主要河湖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B.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含沙量较小

D.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夏汛为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河湖分布。

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北方的河流大多流量小,含沙量大;西北地区的河流大多数为内流河,额尔齐斯河在西北地区,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A对,BCD错。

故选A。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我国的湖泊,难点是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的水文特征。

2.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下面关于①、②两条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①中游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

B.河流②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黄金水道”

C.两条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流入太平洋

D.有凌汛现象,无结冰期是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长江的源流概况。

根据图中河流的轮廓图,可以判断①、②两条河流分别是黄河和长江。

两大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流入渤海,长江流入东海,都属于太平洋。

3.我国第一大河注入的海域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答案】C

【解析】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长江概况,记住即可。

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①是秦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黄河③处的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赣江;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三峡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考点:

长江和黄河。

5.图中即是地上河又有凌汛现象的河段(  )

A.甲河段B.乙河段C.丙河段D.丁河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发生在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乙河段(刘家峡至包头),下游的丁河段(开封至入海口),河水是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黄河丁河段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6.读我国内外流域界线图,回答题.

与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最接近的地理分界线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1月份0℃等温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答案】A

【解析】我国很多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主要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一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点睛】

识记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秦岭-淮河一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阶梯分界线。

7.我国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由此可见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考点: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8.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A.黑龙江B.珠江C.长江D.黄河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知识。

记住即可。

二.判断题

9.长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判断对错)

【答案】错

【解析】长江是亚洲水量最大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故错。

10.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和四川省.  (判断对错)

【答案】错

【解析】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条河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黄河没有流经云南省,故错误。

11.黄河“地上河”是指上游河段.  (判断对错)

【答案】错

【解析】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到下游的华北平原,在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所以黄河“地上河”段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平原地区。

故错。

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地上河”的河段,较简单,要牢记。

1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判断对错)

【答案】错

【解析】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故答案错。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13.建立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目的是防洪  (判断对错).

【答案】错

【解析】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是三峡水利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

故答案为:

错。

点睛:

本题考查三峡的作用,牢记即可。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4.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河长制”,由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履行属地职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河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流经了  高原.

(2)图中①②③三点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是  ,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3)说出M河的水文特征.

(4)列举图中①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并说明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假如你是M河的“河长”,你将如何履行职责.

【答案】

(1)北方;黄土;

(2)①;①;

(3)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有结冰期;

(4)住窑洞,地处黄土高原,便于就地取材,黄土具有治理不塌的特点;唱信天游,地表千沟万壑,信天游高亢而悠长的歌腔便于沟通;

(5)制定保护汾河的地方法规,做到依法治河;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企业的宣传教育,统一思想.

【解析】整体分析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1)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M河为山西省的汾河,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流经了黄土高原。

(2)根据图中等高线数据可知,图中①②③三点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是①;由于受太行山脉的阻挡,湿润气流到达少,年降水量最少的是①.

(3)汾河的水文特征:

流经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大;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冬季有结冰期。

(4)图中①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有:

住窑洞,地处黄土高原,便于就地取材,黄土具有治理不塌的特点;唱信天游,地表千沟万壑,信天游高亢而悠长的歌便于沟通。

(5)假如我是汾河的“河长”,我将这样履行职责:

制定保护汾河的地方法规,做到依法治河;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企业的宣传教育,统一思想。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

15.读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A是  ,图二是某水文站测得的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图,由图可知该河M、N两次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和  ,请解释汛期M形成的原因  .

(2)三江源地区位于  高原上,是黄河、长江和  (河流)的发源地,其源头水源补给形式主要是  .

(3)三江并流位于我国  (地形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代表地区,试分析此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答案】

(1)松花江;春季;夏季;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升,形成汛期;

(2)青藏;澜沧江;雪山和冰川融水;(3)横断山区;高山深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2该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可知M、N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春季和夏季.图1中A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冬季及初春流域内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的冰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降水的影响,形成夏汛.所以一般情况下,松花江有两次汛期。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是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由于海拔高,受季风影响弱,天气降水极为稀少。

(3)在青藏高原的东缘,有许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呈平行状排列,因阻断东西向的交通,这些山脉总称为“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位于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山高谷深,落差大,加上当地降水丰富,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考点: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

16.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发源于A地区的河流  (至少三条).

(2)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  .

(3)分析甲、乙两地区的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被称为台湾省“硅谷”的城市是  .

【答案】

(1)长江、黄河、澜沧江;

(2)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3)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甲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依靠冰雪融水的灌溉,盆地边缘形成绿洲,是人口和城市的集中地;台湾地形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工业、城市、人口都主要集中在这里;(4)新竹.

【解析】

(1)由图中A的位置可知,A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2)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稳定的灌溉水源,夏季气温高。

(3)甲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带有水源的绿洲上,乙是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区。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被称为台湾省“硅谷”的城市是新竹,是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点睛:

该题考查三江源地区、塔里木盆地和台湾省。

读图比较即可。

17.读我国“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有三大支流,其中北江发源于甲  处走北向南流,西江处发源于乙  处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南海.黄河发源于  处自西向东注入  海.(填地形区名称)

(2)下列关于两条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上游乙处地形平坦落差小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