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831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戏曲教案.docx

二年级戏曲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

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

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

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

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

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

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

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

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

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

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

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

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

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第六课时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

(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

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

(提示:

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

(提示:

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

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第七课时

课题:

《戏剧脸谱》

本课内容为义务教育课堂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

案例背景

我是一位刚从事美术教学的老师,也正赶上了美术新课改,深知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和创造,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

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启发儿童创造力和表现力,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时刻注意在自己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应当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在上《戏剧脸谱》一课时,我在处理教材时突出:

“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

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使学生对我国的戏剧艺术有所了解的情境下,然后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心境下完成脸谱图案的绘画。

避免走进传统教学的模式枯燥的绘画技能练习圈套。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冲过去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为了能上好《戏剧脸谱》一课,我让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脸谱的知识及其图案,让同学们课前准备好一张已经画好了的各式各样的脸型,这样一来为《戏剧脸谱》课堂打好了第一桩。

我也准备了几张自己画的脸谱图案和课件,让同学们准备了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等等。

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戏剧脸谱的造型、色彩,初步了解脸谱的有关知识,学习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能力目标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脸谱的特点、样式及有关知识,学习脸谱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造性地画出一个脸谱样式,提高对中国戏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脸谱图形创造的兴趣。

案例描述

当我处理《戏剧脸谱》一课时,注意到这节课是属技法课,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即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

所以我在这节课上进行了新的处理与尝试。

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

设问导入

1、课件播放京剧《驸马爷不必巧言讲》小段(1`30)

师提问:

同学们,首先呢今天老师呀要带领大家去观赏一段戏剧,请你们仔细的观赏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戏曲人物的脸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脸有什么不同呢?

生答:

图案夸张,色彩鲜艳,布满整张脸……

教师小结:

戏剧化妆色彩浓重,形式夸张,具有象征性和约定俗成的程式(板书)。

同学们,戏曲呢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戏曲中的一个小小部分——脸谱艺术。

(课件出示课题)

2、师讲述:

戏剧脸谱是我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脸谱的图案及其色彩都代表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具有其特定的谱式和色彩。

二;欣赏感知,了解特点

1:

(猜脸谱)

课件出示(张飞,关羽,包公)的图片,请同学们进行猜测,你是怎么的才出的呢?

生答:

从颜色和大刀(关羽),从图案和颜色上(包公)……

师进行及时的表扬,并让同学们在猜完后想象下这样一张颜色的脸的性格特征如何?

生积极的发言猜测。

如红脸的关公忠胆狭义,黑脸的包公直爽刚毅,勇猛而有智慧等等……

师:

对,同学们讲的真好,那么在猜了这些图案后,我们的脸谱图案还有很多样式,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还有哪些图案及其样式,他们又代表了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讲解白,蓝,黄,紫……脸谱)。

思考:

图案的左右两边的形状、颜色、大小有什么特点?

生:

对称(齐答)

师小结:

同学们答的很好,脸谱图案一般是对称的,也有些局部是不对称的。

(设计意图:

让同学们在猜玩中体验学习脸谱图案的乐趣,掌握脸谱的形状和颜色大小的特点,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

2、(赏脸谱1`)

师:

在戏曲表演中,脸谱的描绘往往根据戏剧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来分别对待,特别是净、丑角脸谱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课件录像资料,让学生再次欣赏并分辨角色行当。

(课件出示一段戏曲集合图片)

(设计意图:

让同学们更深入一层的掌握脸谱图案的谱式及其特点)

3、师:

脸谱的图案非常的丰富,每个部位的图变化多端,有规律但无定论这些图案通常都画在哪里呢?

(出示图片进行讲解)

?

/P>

生答,师一个个点出文字进行讲解。

思考:

通常这些图案哪里的变化最多呢?

生齐答:

眉框图和额头图最多

4、(画脸谱)

课件打出步骤图,老师演示

(1)画出头形、定五官位置

(2)确定人物类型(红、黑、反派、正派.....)

(3)用线画纹样(流畅、和谐、美)

(4)涂画色彩(有主色、黑色和白色)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脸谱图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直接的演示讲解,使学生深入的掌握脸谱图案的画法)

三、欣赏学生作业(1`)

四、布置作业:

(1)、有创造性

(2)、构图饱满,颜色明快工整

五、因材施教,巡视指导

六、作品展评,审美体验。

(1)、初评(四个大组,请每个大组的同学带上自己画好的脸谱图一齐上台亮相,请底下的同学们评出最好的几位)

(2)、终评(放戏剧音乐,将4个大组的初选的作品挂在“戏剧大舞台”作业展示板,请同学们互相评价,最后师进行点评)

七、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绘制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八、课后拓展:

同学们,除了在我们的戏剧中能见到脸谱图案,在现在生活中还有哪里能见到呢?

生答:

面具,服饰……

师小结:

是啊,这些漂亮的脸谱图案与我们的生活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