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7738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日期:

年月日

学位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涉密按学校规定处理。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技术线路的可行性;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完成毕业(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二、(设计)质量

1、(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三、(设计)水平

1、(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2、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3、(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建议成绩: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单位:

(盖章)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设计)质量

二、(设计)水平

评阅教师: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评定成绩: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第一章综述……………………………………………………………1

1.1催化裂化的历史回顾………………………………………………1

1.2我国催化裂化装置改造的新技术…………………………………2

1.3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催化裂化新工艺……………………………5

1.4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方向…………………………………………7

1.5总结…………………………………………………………………8第二章设计说明…………………………………………………………9

2.1反应操作条件及选择依据…………………………………………9

2.2再生操作条件及选择依据…………………………………………10

第三章工艺计算………………………………………………………12

3.1基础数据……………………………………………………………12

3.2再生部分计算………………………………………………………13

3.2.1燃烧计算…………………………………………………………13

3.2.2反应器热平衡计算………………………………………………15

3.2.3再生器热平衡计算………………………………………………22

3.2.4再生器结构计算…………………………………………………25

3.2.5外取热器取热面积计算…………………………………………28

3.2.6再生器藏量及烧焦强度计算……………………………………29

3.2.7催化剂输送管线…………………………………………………30

3.2.8密相床计算………………………………………………………30

3.2.9旋风分离器计算…………………………………………………32

3.2.10预提升管计算…………………………………………………36

3.2.11空气分布器的计算……………………………………………38

3.2.12辅助燃烧室计算………………………………………………39

3.2.13能量回收计算…………………………………………………42

3.3反应器部分计算……………………………………………………43

3.3.1几个参数计算……………………………………………………43

3.3.2提升管尺寸确定…………………………………………………43

3.3.3沉降器和气提段尺寸计算………………………………………48

3.3.4汽提蒸汽管计算…………………………………………………50

3.4压力平衡计算………………………………………………………51

3.5滑阀开度计算………………………………………………………54

第四章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56

致谢…………………………………………………………………59

参考文献………………………………………………………………60

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反—再系统设计

第一章综述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技术在国内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催化裂化投资和操作费用较低,原料的适应性强,转化率高。

自1942年第一套工业化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运转以来,它已发展为炼油厂的核心加工工艺,是重质油轻质化的最重要的炼制过程之一。

随着炼油工艺二次加工原料的重质化,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已得到了迅速发展。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要求,催化裂化通过装置改造和其它上下游工艺组合(如进料加氢,产品后处理等)能以合适的费用生产合适的产品。

1.1催化裂化的历史回顾

1936年4月6日,世界上第一套工业意义上的固定床催化裂化装置开始运转,随后几年中,又分别出现了移动床和流化床催化裂化技术,在此期间,催化裂化技术始终在进步。

1965年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抚顺建成投产。

20世纪70年代,提升管与沸石催化剂相结合,使流化催化裂化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原料范围变得更宽,产品更加灵活多样,装置的操作更稳定。

20世纪80年代前,美国炼油技术快速增长,80年代后期经过调整,增长速度减慢,但催化裂化加工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趋势。

这10年来,无论是世界范围还是在主要的炼油国家,催化裂化的加工能力不断上升,通过表1:

对炼油厂各主要加工工艺的加工能力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催化裂化能力在各个主要二次加工工艺中居于首位。

表1主要加工工艺加工能力

年份

原油

Mt·

a-1

催化裂化

催化重整

催化加氢

焦化

1991

3749

541

406

151

20XX

4058

693

473

215

213

1.2我国催化裂化装置改造的新技术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由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计,在改造前装置的处理能力为0.66Mt·

a-1,其特点有:

(1)采用两段再生技术,第一再生器在贫氧和较低温度下进行不安全再生,烧掉80%以上的焦炭和全部的氢,半再生催化剂进入第二再生器,在高温过剩氧条件下烧掉剩余炭。

这样既避免催化剂的高温水热失活,又可使再生催化剂碳含量降低到0.05%以下。

(2)一再设置外取热器。

(3)一再烟气和二再烟气采用分流流程,一再烟气经过烟气轮机后进入余热锅炉,防止一再烟气和二再烟气混合后发生二次燃烧。

(4)沉降器和一再采用同轴式布置。

(5)该装置的原料主要由蜡油、脱沥青油和减压渣油组成,掺渣比例在5%~10%,个别情况能达到15%~20%。

20XX年6月由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计,对该装置进行了优化改造。

1.2.1改造内容及新技术运用情况

A.再生部分

(1)将待生套筒出口配置特殊设计的待生催化剂分配器;

使待生催化剂自上而下均匀进入一再,与自下而上的主风逆流接触,提高烧焦强度,并使床层烧焦更加平稳。

(2)一再分布管更换为新型分布管;

使一再催化剂流化更稳定,更均匀。

同时分布管更换为耐磨强度更好的材质,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保证。

(3)二再密相床下部增设高径比大的烧焦罐(高径比为15.7);

增加了再生器的烧焦能力,同时减少了半再生催化剂线路的输送阻力。

(4)二再出口的结构形式设计为淹流式,保证了二再催化剂藏量在8~18T之间变化时,催化剂流化和循环不受影响,增加了操作弹性。

(5)二再出口增设脱气罐,将再生催化剂中多余的烟气脱出,增加了再生线路中催化剂的密度(由改造前的350kg/m3增加到改造后的650kg/m3),改善了催化剂流化性能,提高了催化剂的循环量。

(6)一再密相床增设格栅,降低床层径向温差,保证催化剂均匀烧焦。

B.反应部分

(1)提升管底部结构更新,增设了两个粗汽油回炼喷嘴。

这样可以使粗汽油进提升管回炼,达到多产液化石油气的目的。

(2)提升管设两层原料喷嘴,以适应不同原料加工量,并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分布,增加了装置操作的灵活性。

(3)提升管出口粗旋风分离器改为挡板汽提式粗旋风分离器,将反应油和催化剂快速分离,同时尽可能地汽提掉催化剂上携带的油气,减少了二次反应,增加了轻质油收率。

(4)粗旋分离器与顶旋风分离器采取软直联形式,缩短了反应油气和催化剂在沉降器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二次反应,同时减少了沉降器内部的焦块形成,保证了装置长期运行。

(5)汽提段的环形挡板改为新型高效汽提挡板,增加了汽提效果,降低了焦碳中氢含量,提高了目的产品的收率。

(6)沉降器中部增设格栅防止沉降器顶部的焦块脱落后顺着待生立管掉到塞阀阀头,影响催化剂的循环量,甚至堵塞待生立管。

1.2.2装置改造后的情况

A.原料与产品性质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原油来源比较稳定,主要是二连原油和长庆原油,所以其原料性质相对稳定,但改造后的混合原料残炭比改造前提高了;

催化裂化汽油的诱导期延长了,烯烃体积分数降低了,辛烷值也比改造前降低了。

柴油十六烷值有所提高。

原料重金属含量降低,平衡催化剂上重金属污染较轻,干气中氢气含量有明显下降。

液化石油气中丙烷含量下降,但能达到设计值。

B.主要操作参数

(1)反应时间缩短,减少了二次反应;

(2)催化剂循环量有很大提高,而且催化剂循环的三个特阀压力降都比较大,说明目前催化剂循环量仍有提高的潜力;

(3)焦炭中的氢含量下降,说明汽提效果明显提高;

(4)烧焦强度增加,耗风指标下降,说明烧焦能力与烧焦效率明显提高。

C.物料平衡与装置能耗

装置改造后原料处理量提高,减压渣油掺炼率提高,焦炭产率下降,轻质油收率提高,轻液体收率提高,液化石油气收率降低,但接近设计值。

由于改造后的生焦明显降低,所以装置能耗比设计值低且比改造前下降。

1.3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1.3.1毫秒催化裂化(MSCC)

从渣油的催化裂化中发现高苛刻、短接触时间有利于重油裂化的选择性,即尽量加强一次裂化,减少二次反应,这对增加轻质油收率,减少焦炭和干气的生成有利。

它是一种下流式的催化裂化。

催化剂自上而下与上升的油气在一个平面上接触,然后迅速分离。

MSCC可以加工更重和金属含量更高的原料油,平衡催化剂可允许有较高的金属污染量,从而降低催化剂消耗,汽油的产率较高,碳差小,干气小,LCO氢含量较高等优点;

同时汽油烯烃含量高,辛烷值较高。

但由于接触时间极短,剂油接触的均匀度较难控制,致使操作经常有波动。

1.3.2双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

此工艺采用了双提升管技术,新鲜减压馏分油在一根提升管里反应,回炼的粗汽油在另一根提升管里反应,然后在同一个沉降器中进行剂油分离,在同一个再生器再生催化剂。

通过粗汽油回炼使汽油在高温高剂油比下再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和一些小分子烷烃裂化为轻烯烃,其中丙烯产率可达约20%(对原料)。

1.3.3UOP公司的“X设计”

UOP公司于1995年发明了“X设计”,其目的在于提高剂油比;

其特点是反应器与再生器之间设了一个催化剂混合器,待生催化剂与再生催化剂在此混合,部分混合剂流入提升管与原料油接触反应,剩下的混合剂流入再生器进行烧炭。

其好处是:

(1)待生催化剂(还有较高的活性)在混合器中可进一步在较高温度下气提,因为混合器的温度高于气提段(约620℃)又比再生器低,故可以既将催化剂的粘附物气提干净又不影响其水热稳定性;

(2)混合剂进入提升管的温度比从再生器来的低,又因为循环量增加,所以热反应减少,催化反应增加,焦炭和干气产率降低,汽油产率增加。

1.3.4NEXCC工艺

NEXCC工艺是芬兰NesteOy公司开发的裂化工艺,其特点是:

(1)将两根反应管组装在一个带压的壳体里,一根是反应器,另一根是再生器,是一种流动床系统。

加压罐大小是同等处理量催化裂化的1/3;

(2)油、催化剂和载气从反应器下部进入,在环形管中反应,带炭催化剂也从下部进入再生器,催化剂循环量2~3倍于一般催化裂化装置;

再生时间约30s;

(3)反应温度600~650℃,剂油接触时间1~2s;

(4)汽油和低碳烯烃的总转化率可达85%~90%,其中丙烯16%。

1.3.5Petrobras公司的IsoCat工艺

这是一项调节催化裂化热平衡的技术。

它把经冷却器取热后的一小股催化剂单独送入提升管底部与大股从再生器出来的热催化剂混合,然后进入提升管和原料油接触反应。

其作用是:

(1)降低催化剂和油接触时的温度,减少热反应,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

(2)可提高预热温度,有利于大分子的汽化;

(3)提高剂油比,增强催化裂化反应,提高重油转化率。

1.4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1)通过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应用新型催化剂和助剂,降低汽油烯烃含量;

(2)开发催化裂化原料加氢处理工艺,降低汽油的硫含量和再生烟气的SOx含量;

(3)优化设计和操作,提高催化裂化的化学有效转化程度,增加目的产品收率;

(4)实现3~5年的运转周期;

(5)实现大型化,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6)向化工领域延伸,由常压渣油等重质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