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7591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鲁教版化学下册测试专项练习二实验与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

(1)乙炔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3)从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备乙炔所用仪器的最正确组合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1)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时,一般从色、态、味、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等方面考虑;

(2)a为集气瓶;

(3)制取乙炔时采用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且反应剧烈,应选用B装置作为反应装置,乙炔密度略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选择F装置收集。

2.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制氧气的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合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氧气的制取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可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氧气的制取顺口溜:

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

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顺口溜: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盐酸。

两种苏打皆不用,速率太快控制难。

不用硫酸代盐酸,镁盐不如钙盐廉。

硝酸见光易分解,鉴别火柴不能燃。

【例4】 (2019·

天津)请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好集气瓶。

【解析】 

(1)结合实验装置图可以确定仪器a是试管;

仪器b是铁架台;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该选择D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

(4)磨砂处理是让化学器具之间的接触面更光滑、接合更紧的一种方法,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好集气瓶。

【三】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1.物质的检验

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进行,也可依据物质反应时产生的特殊现象如燃烧现象、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等进行;

操作具体步骤:

分别取少量待测液(假设是固体,先取少量配成溶液)加入试管;

分别加入试剂充分反应;

观察反应现象;

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5】 (2019·

扬州)以下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CaCO3固体

C、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Na2CO3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解析】 A、CO2和N2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

B.NaOH固体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液的温度升高,碳酸钙难溶于水,可以鉴别;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

D.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

2.物质的推断

解题思路:

题目

结论

正确结论

【例6】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假设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那么A为_______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假设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那么A为_______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A为无色液体可初步确定为水,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为黑色固体,且A与B能相互生成,B能生成C,可知B是氧气,C是氧化铜,那么D应为一氧化碳,代入关系图可知A是水符合题意,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2)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是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初步确定C为氢氧化钠,结合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及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可知B是碳酸钠,A是二氧化碳,D为稀盐酸或稀硫酸。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通常有两大类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过滤、结晶、蒸发、蒸馏、吸引法(磁铁吸引)、升华法等。

化学方法:

沉淀法、气化法、加热法、置换法、还原法等。

物质提纯的原那么:

不增(杂),不减(主),易分。

【例7】 (2019·

武威)以下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选项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CO2)

氢氧化

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K2CO3(KCl)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

C

FeSO4(CuSO4)

锌粉

加入锌粉并过滤

D

Zn(Fe)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过滤

  【解析】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那么,正确。

B.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那么,错误。

C.FeSO4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那么,错误。

D.Fe和Zn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那么,错误。

2.粗盐的提纯

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1)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可以除去粗盐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2)要注意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3)当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时,可分别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液将杂质除去(化学方法),也可用NaCl的饱和溶液反复冲洗,将杂质除去(物理方法)。

【例8】 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

【解析】 玻璃棒不能研磨大颗粒粗盐,否那么会使玻璃棒折断,故A错误;

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故B正确;

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晶体,故C错误;

实验结束时,蒸发皿的温度较高,会将手烫伤,故D错误。

【例9】 实验室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_。

(2)上述三个步骤中都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以下有关序号)。

该仪器在粗盐提纯步骤②中的作用是________。

A、烧杯 B、漏斗 C、蒸发皿 D、玻璃棒

【解析】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和蒸发,其中每一步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步骤②为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五】实验设计与探究

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全部方案的制定,常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

(5)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装配和操作);

(6)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7)问题和讨论。

设计化学实验的一般思路:

实验原理―→所需药品和仪器―→整体规划出实验基本步骤―→分段设计(包括每个细节),首尾呼应。

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

从原理是否正确,操作是否简便,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安全,是否有利于环保,推理是否严密等方面全方位评价实验方案。

【例10】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④________。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

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假设导管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

②可能含有单质铜;

③可能还有其他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验方法

现象和结论

1

2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的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_____________。

 02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某矿物质水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假设要检验其中含MgSO4,需要的试剂之一是(C〕

A、稀硫酸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D、金属镁

2.(2019·

临沂)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出液体体积D、加块状固体

3.以下有关仪器的使用或用途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D〕

A、试管:

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胶头滴管:

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玻璃棒:

常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固体

4.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

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选项是(D〕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

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

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20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

5.以下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C〕

A、用柠檬酸、白糖和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B、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成酸碱指示剂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取二氧化碳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6.(2019·

潍坊)以下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选项是(B〕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

小木条变成黑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溶液变成红色

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

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

红棕色消失

碳与NO2发生化学反应

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

产生大量气体

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C〕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8.(2019·

扬州)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选项是(B〕

杂质

试剂

方法

NaCl溶液

CuCl2

NaOH溶液

洗气

MnO2

KCl

过滤

CaCO3

CaO

CO2

HCl

9.(2019·

孝感)以下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

10.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

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下图实验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C〕

A、固体a是铜

B、X一定是Na2SO4

C、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NaNO3

D、假设回收到6.4g固体a,那么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二】填空题

11.结合以下初中常见的实验仪器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E__试管__;

(2)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在进行__过滤__操作(填操作名称)时要用到仪器B;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要用到如图中所给的__AD__仪器(填序号)。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结合以下实验仪器回答以下问题:

A__量筒__;

E__酒精灯__。

(2)上述仪器中稀释浓硫酸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玻璃棒__;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__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__;

假设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用大量的水冲洗__,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请写出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__。

13.(2019·

潍坊)实验室有一份氯化钠和氯化钡混合物样品。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分离提纯氯化钠并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以下问题:

(2)向溶液①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除尽样品中的BaCl2__。

该小组同学用如下图装置进行操作Ⅱ,请指出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__未用玻璃棒引流__、__漏斗下端管口未紧贴烧杯内壁__。

(3)以下关于操作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abc__(填序号)。

A、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B、该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停止加热后,立即将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4)样品中氯化钠的分数为__58.4%__。

14.(2019·

武汉)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

(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氢气__。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u+2AgNO3===2Ag+Cu(NO3)2__。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碳、银__。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碳、铝__。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__。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9·

孝感)根据如下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为__长颈漏斗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那么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B__(填字母序号);

(3)假设用装置C收集氧气,那么氧气应从__n__(填〝m〞或〝n〞)端导管口通入;

(4)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是__H2(或O2)__(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16.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

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

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

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

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__银、铜和锌__。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锌不和硝酸铝溶液反应__。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以下空白:

实验步骤

实验1:

取滤渣乙加入盐酸

无气体

产生

滤渣乙可能是__银或银和铜__

实验2:

取滤液甲加入__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可溶性碱)__

无蓝色

沉淀

滤渣乙一定是__银和铜__

【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无明显现象__,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

17.(2019·

长沙)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

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

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1)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

【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

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3)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①__(填序号)不成立;

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NO2为红棕色气体。

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

2NO+O2===2NO2。

(4)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分解产物中有__NH3和H2O__,没有__NO、NO2__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解产物中有__CO2__

(5)

【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__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假设试纸变蓝,那么说明存在氨气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__密封,低温保存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