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665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doc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1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

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3”叫做甲基,乙烷(CH3CH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2CH3”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

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

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

例如,C17H36叫十七烷。

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

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

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

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

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下面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命名可图示如下:

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

例如:

2—甲基—4—乙基庚烷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前面已经讲过,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在烷烃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下面,我们来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

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例如:

1—丁烯2—戊炔

2—甲基—2,4—己二烯4—甲基—1—戊炔

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是以苯作母体的。

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苯。

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则生成的是二甲苯。

由于取代基位置不同,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两个甲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别用“邻”“间”和“对”来表示: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若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可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l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甲基编号,则邻二甲苯也可叫做1,2—二甲苯,间二甲苯叫做1,3—二甲苯,对二甲苯叫做1,4—二甲苯。

四、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分离

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

1、分离、提纯

(1).蒸馏

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当液态有机物含有少量杂质,而且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时(一般约大于30℃),就可以用蒸馏法提纯此液态有机物。

(2).重结晶

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要求该溶剂:

(1)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

(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该有机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等等。

(3).萃取

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液一液萃取是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液—液萃取是分离、提纯有机物常用的方法,分液漏斗是萃取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

一般是用有机溶剂从水中萃取有机物,常用的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有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固一液萃取是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在实验室和工厂中用专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这一操作。

分离、提纯后的有机物经过纯度鉴定后,可用于进行元素组成的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

2、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元素定量分析的原理是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验式。

【例题】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

元素分析只能确定组成分子的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

有了实验式,还必须知道该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才能确定它的分子式。

目前有许多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质谱法是最精确、快捷的方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质谱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精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它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

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分子离子、碎片离

子各自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

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的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

质谱图。

右图中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CH3CH2OH)表示的

是上面例题中未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

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实验式C2H6O的式量是46,所以未知物A的实验式和分子式都是

C2H6O。

但是,符合此分子式的结构式应有两种:

二甲醚乙醇

究竟它是二甲醚还是乙醇?

只有鉴定分子结构才能够确定。

与鉴定有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法有质谱、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我们在这里仅介绍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的应用。

3、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例如,上面例题中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图(如下图)上发现有O—H键、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

因此,可以初步推测该未知物A是含羟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可写为C2H5—OH。

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

2.核磁共振氢谱

未知物A(C2H5—O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如图l—8),峰面积之比是1:

2:

3,它们分别为羟基的一个氢原子,亚甲基(>CH2)上的二个氢原子和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的吸收峰。

而二甲醚(CH3OCH3)中的六个氢原子均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中,只有一种氢原子,应只有一个吸收峰(如下图)。

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

二甲醚的核磁共振氢谱

从上述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知道:

(1)红外光谱图表明有羟基—OH、C—O键和烃基C—H键红外吸收峰;

(2)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因此,未知物A的结构简式应该是CH3CH2OH,而不是CH3OCH3。

一、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

烷烃

烯烃

炔烃

苯及同系物

通式

CnH2n+2(n≥1)

CnH2n(n≥2)

CnH2n-2(n≥2)

CnH2n-6(n≥6)

代表物结构式

H—C≡C—H

相对分子质量Mr

16

28

26

78

碳碳键长(×10-10m)

1.54

1.33

1.20

1.40

键角

109°28′

约120°

180°

120°

分子形状

正四面体

6个原子

共平面型

4个原子

同一直线型

12个原子共平面(正六边形)

主要化学性质

光照下的卤代;裂化;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跟X2、H2、HX、H2O、HCN加成,易被氧化;可加聚

跟X2、H2、HX、HCN加成;易被氧化;能加聚得导电塑料

跟H2加成;FeX3催化下卤代;硝化、磺化反应

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类别

通式

官能团

代表物

分子结构结点

主要化学性质

卤代烃

一卤代烃:

R—X

多元饱和卤代烃:

CnH2n+2-mXm

卤原子

—X

C2H5Br

(Mr:

109)

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结合

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1.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2.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

一元醇:

R—OH

饱和多元醇:

CnH2n+2Om

醇羟基

—OH

CH3OH

(Mr:

32)

C2H5OH

(Mr:

46)

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合,O—H及C—O均有极性。

β-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α-碳上有氢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1.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

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

3.脱水反应:

乙醇

140℃分子间脱水成醚

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

4.催化氧化为醛或酮

5.一般断O—H键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反应生成酯

R—O—R′

醚键

C2H5OC2H5

(Mr:

74)

C—O键有极性

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酸、碱、氧化剂反应

酚羟基

—OH

(Mr:

94)

—OH直接与苯环上的碳相连,受苯环影响能微弱电离。

1.弱酸性

2.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沉淀

3.遇FeCl3呈紫色

4.易被氧化

醛基

HCHO

(Mr:

30)

(Mr:

44)

HCHO相当于两个

—CHO

有极性、能加成。

1.与H2、HCN等加成为醇

2.被氧化剂(O2、多伦试剂、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

羰基

(Mr:

58)

有极性、能加成

与H2、HCN加成为醇

不能被氧化剂氧化为羧酸

羧酸

羧基

(Mr:

60)

受羰基影响,O—H能电离出H+,受羟基影响不能被加成。

1.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时一般断羧基中的碳氧单键,不能被H2加成

3.能与含—NH2物质缩去水生成酰胺(肽键)

酯基

HCOOCH3

(Mr:

60)

(Mr:

88)

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易断裂

1.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

2.也可发生醇解反应生成新酯和新醇

硝酸酯

硝酸酯基

—ONO2

不稳定

易爆炸

RONO2

硝基化合物

硝基—NO2

一硝基化合物较稳定

一般不易被氧化剂氧化,但多硝基化合物易爆炸

R—NO2

氨基酸

RCH(NH2)COOH

氨基—NH2

羧基—COOH

H2NCH2COOH

(Mr:

75)

—NH2能以配位键结合H+;—COOH能部分电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