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6583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多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去学习数学,为了考试的需要去学习解题,忽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因此,学生虽然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学习和应用的脱节。

我们要研究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它注重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减少数学的枯燥无味,让学生远离对数学的畏惧,亲近数学。

 

我校数学教研组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学的改革。

为了加大我校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为实验研究课题,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期能克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当前我校学生的数学观片面、陈旧,对数学应用缺乏了解。

大多数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去学习数学,为了考试的需要去学习解题,忽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逐步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发我校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我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1.国外研究状况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美国提出了“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强调按照“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核心进行教学,力求“学不在多,学而有用”;

在瑞典教育部文件中,要求教师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出问题,同时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2.国内研究状况

在中国,近两三年来,众多期刊都刊登了各科教学引进生活或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成功案例和相关的教学论文。

如《小学数学教师》2000年4月刊登《活用教材,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一文;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3月刊登《在课堂上快乐感受生活》一文等等,都针对某一学科进行思考,但缺乏多学科同时及相互渗透的生活化研究,彼此孤立,缺少整体研究的氛围,难以使今天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竟争力的公民。

江苏省把《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作为“十五”科研课题,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开展了《生活数学课题》,他们是从“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等方面去研究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他们研究的科目是语文。

《数学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初中学生,通过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来实施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的考核。

而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是针对小学生,研究的内容涉及课堂内外,重点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托,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来拓展教学时空,整合课内外,使之一体化。

3.预计研究突破

本课题的预计研究突破是多方面的。

从学生的角度讲,应该通过实验,使学生把学过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从教学角度讲,将总结出一系列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发我校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进我校学生的数学观片面、陈旧,对数学应用缺乏了解。

大多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去学习数学,为了考试的需要去学习解题,忽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出发。

《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与‘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紧密相关”,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我国义务教育实践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素养”在大纲中的首次提出,说明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

2.系统理论

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目标而组织的机构和方法、作为一种执行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教学系统包含了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课程(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条件(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要素,组成系统的空间结构;

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过程性要素形成系统的时间结构。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

教学系统的功能就是教学过程运行的结果。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4.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背景经验。

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

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管理自己的机会,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

同时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认为通过合作与讨论,可以使学生看清事物的各个方面。

由于在讨论中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各种观念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二)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从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生活实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2.趣味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数学迷宫、找朋友等,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3.现实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

4.动态性原则

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条件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操作等使情境动态化。

5.开放性原则

就是创建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学生思考的空间广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答案不唯一。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养较高,有一定的教改、教研水平和经验。

其中课题组负责人张高英在2000年12月承担石嘴山矿务局观摩课“10的认识”;

2002年10月承担宁煤石嘴山区观摩课“两步计算应用题”;

2003年7月《怎样做个开放型的教师》石嘴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二等奖;

2003年9月宁夏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三等奖;

2003年9月获宁夏亘元集团公司优秀教师及石嘴山市优秀教师称号;

2003年11月被评为宁煤一教中心第一批骨干教师;

2004年2月《课堂内学生系统技能初探》获全国煤炭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4年12月被评为石嘴山市教改能手;

2005年9月被评为石嘴山市电教论文二等奖;

2005年10月被评为惠农区骨干教师。

课题组成员代红梅在2003年5月《激励机制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

2003年9月《年月日》多媒体教学设计获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三等奖;

2003年9月《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时机》获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一等奖;

《100以内退位减法》获第二届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课件类三等奖;

2004年4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展创新》在宁夏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

2005年5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选中获一等奖;

2005年9月《用除法解决问题》获宁夏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

孙明在2000年1月被教育处党委授予教育处第二届《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九月获矿务局“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2001年获矿务局青年职工“五小”成果二等奖;

2002年5月论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说》获石嘴山教育局二等奖;

9月获宁夏亘元集团公司优秀教师及石嘴山市优秀教师称号;

12月论文《如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获国家级一等奖;

2003年被评为宁煤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

同年获宁夏教育厅教研室手抄报展评活动小学组优秀指导教师奖;

11月被定为宁煤第一教育中心第一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王秀玲在2002年12月,论文《如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被评为国家级一等奖;

2003年7月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石嘴山区小学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3年9月获宁煤集团公司优秀教师;

2005年9月荣获惠农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胡强在2005年3月承担惠农区公开教研活动任务——综合实践课《可怕的白色污染》;

2005年7月在惠农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

2005年9月在宁夏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

马佳在2000年12月在“新世纪畅想”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征文;

2005年10月“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获第二届全国优质教育成果教案三等奖。

丁尚成在2003年4月论文《榜样+爱心+方法=美好的心灵》获《教育文摘周报》社,北京三面向教科所二等奖。

2.我校各方面条件不错,学校给各年级都配置了电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并收集外地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成功的经验。

而且为了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有更明确的认识,我们进行了课题知识的培训,学习了大量的材料,如: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其子课题方案、深圳市桂圆小学教师写的《数学生活经验数学化》经验文章等,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借鉴他们的经验,从理论上提高了教师们的认识,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确定了研究教师和实验班级,为课题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我校制定了《科研管理条例》,教师们都形成了较强的科研意识,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课题实验,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5.课题由我校校长亲自主持,学校在经费上充分予以支持,保证本课题的启动与实施。

6.经费来源及管理。

本课题规模大,周期长,预算经费5000元(主要有图书资料、交通差旅费、会务费、调查考验费等)。

一、课题的界定

1.“数学生活化”:

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是如何挖掘现有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对现有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使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并与生活现实脱节的教学内容变成富有现实性、生活性的教学内容,让数学内容走近儿童生活,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

二是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价值,从而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1.课题的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2.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变量

1.自变量:

数学走向生活化的研究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品质、学习的方法。

2.因变量:

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无关变量: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活动中要求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素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很强的应用意识,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及时把握现代教育的最新发展方向,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和能力。

三、研究内容:

1.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赋予个人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的研究

主要目标:

通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凸现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稳定的学习态度。

2.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

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3.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

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

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生活化。

4.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主要目标:

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5.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

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现实环境的关注,从中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验证、巩固、应用等过程中,不断自我拓展、自我完善其数学意识及数学学习品质。

四、研究对象

前期阶段选取我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个别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再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

五、研究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05.9—2006.4)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进行专题座谈。

(3)广泛学习、收集资料,酝酿并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4)对方案组织论证、修改、完善方案,进行申报。

2.实施阶段(2006.5—2007.12)

(1)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

(2)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

(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

3.汇总阶段(2008.1—2008.3)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3)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六、课题组研究成员明确分工情况及预期研究成果

1.经过三年的研究,预期将完成的最终研究成果是:

(1)课题的研究报告;

(2)教师论文集;

(3)生活化教学活动特色设计方案辑集;

2.课题研究分工:

魏宏基、杨葆琴、张高英全面负责管理课题研究工作及课题组成员的实践和行动研究;

马佳负责收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及收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外活动;

胡强负责建立数学生活经验积累档案;

王秀玲负责建立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档案;

代红梅负责建立学生数学学习跟踪观察记录册;

孙明负责建立学生生活实践作业评价标准等相关过程性资料;

丁尚成负责建立联系生活重组教材的资料;

张高英负责结题报告及教师论文集。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没有实施此课题的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测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八、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

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要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把握《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系统理论等,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

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认真分析现状。

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制订工作策略。

3.关注学生生活。

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活动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

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创造实践时空,注重实践活动。

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积累)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

在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

以实践课为阵地,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欲望;

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

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

培养学生从小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

7.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

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一方面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背景和实及其演变后的一般意义;

另一方面是开展模型教学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