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5803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文档格式.docx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

“字母”即声母,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六个声母代表字。

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也可以研究现下的方言语音以及用来说明语音发展的规律。

这三十六字母是根据三十字母增补而得,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声母语音系统。

牙音:

见溪群疑

舌头音:

端透定泥

舌上音:

知徹澄娘

重唇音:

帮滂並明

轻唇音:

非敷奉微

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

正齿音:

照穿牀審禅

喉音:

影喻晓匣

半舌音:

半齿音:

5、韵摄:

韵图的作者首先把206韵概括成为若干大类,这些大类,后人叫做“摄”。

同摄中,各舒声韵的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

入声韵一般与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阳声韵相配。

一般人用的是十六摄:

通摄、江摄、止摄、遇摄、蟹摄、臻摄、山摄、效摄、果摄、假摄、宕摄、梗摄、曾摄、流摄、深摄、咸摄。

6、阴声韵:

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把古韵分为三大类,其中,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i][--u]收尾的韵合为一类,叫做“阴声韵”。

普通话里的阴声韵有[ai](该)、[au](高)。

7、阳声韵:

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把古韵分为三大类,其中,以鼻音收尾的韵叫做“阳声韵”。

古音的鼻音韵尾除了收[--n][--?

]的以外,还有收[--m]的,如《广韵》的“侵”韵,“谈”韵。

在普通话里,阳声韵有[an](干)、[a?

](刚),等。

8、入声韵:

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把古韵分为三大类,其中,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叫做“入声韵”。

广州方言里有[a:

p](甲)、[a:

t](八)、[a:

k](格)。

现代普通话里没有入声韵。

11、《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

是由元人周德清根据当时各名家(关、郑、马、白)的戏曲用韵编纂而成。

此书分十九韵部,二十五声母。

韵部特点为:

第一,只有阴声韵部,没有入声韵部;

第二,是新产生出支思和车遮两个新的韵部;

第三,桓欢部和寒山部分立;

第四,阳声韵仍然是[--m][--n][--?

]三类韵尾分立。

声母系统的最大的特点是全浊声母已经清化了。

总体看来,《中原音韵》音系已经很接近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了。

12、尖团音:

在古代,精、见两组声母,凡在现代开口呼和合口呼韵前就保持[ts]、[ts‘]、[s]或[k]、[k‘]、[x]的读音,而在齐齿呼韵和撮口呼韵前就变成了[tφ]、[tφ‘]、[φ]。

所以,有些方言到现在,[k]、[k‘]、[x]声母已分化出[tφ]、[tφ‘]、[φ]来了,如:

经、轻、兴念[tφi?

]、[tφ‘i?

][φi?

],可是[ts][ts‘][s]在[i、y]前仍读[ts][ts‘][s],没有分化,如精、清、星念[tsi?

][ts‘i?

][si?

]。

着就是区分“尖团音”,在[i][y]前念[tφ][tφ‘][φ]叫团音,不念[tφ][tφ‘][φ],而念[ts][ts‘][s]的叫尖音。

13、零声母:

所谓零声母,是指以元音起头的字,有为没有辅音起头,所以叫做零声母。

零声母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1),韵头或全韵为i的,可以叫做i类零声母。

(2),韵头或全韵为y的,可以叫做y类零声母。

(3),韵头或全韵为u的,可以叫做u类零声母。

(4),没有韵头,而主要元音为a、o、e的,叫做a类零声母。

14、平分阴阳:

古代的平声现代普通话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现代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平分阴阳的条件很明显,它是按声母的清浊来分化的,即清音变成阴平,浊音变成阳平,清音包括全清和次清;

浊音包括全浊和次浊。

邦,帮(全清)母字,现代普通话读阴平。

房,奉(全浊)母字,现代普通话读阳平。

披,滂(次清)母字,现在普通话读阴平,明,明(次浊)母字,现代普通话读阳平。

平分阴阳这种现象,在汉语语音史上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宋代的文献材料也有这方面的反映,但是明确地把平声分为阴阳两个调类,那是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开始的。

15、浊上变去:

指全浊声母的上声变成了去声。

但所谓“浊上”,只指全浊声母的上声字,次浊上声不变。

比如“尤”韵的“九、舅、有”,古代都是上声字,到现代普通话里只有“舅”字变成了去声,这是因为它是全浊“群”母字;

而“九”是全清见母,“有”是次浊喻母,所以仍念上声。

但也有少数例外,如:

挺艇(定),仍念上声,还有个别变读为阳平的,如:

“揆”(群)。

全浊上声变去声,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但是明确地把全浊上声字跟有关的去声字看成是同音字而编排在一起的,也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16、异平同入:

异平同入”,即不同的平声韵部(两个或者三个平声韵部)可以同配一个入声韵部。

即,不同的平声字对应同一个入声字,条件为,主元音必须同类。

简答:

1、汉语史的分期及依据:

一、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

特点:

(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

(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3),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成了去声。

等等。

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二、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

(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2),处置式的产生。

(3),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4),形尾“了”、“着”的产生。

(5),去声字的产生,等等。

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三、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2),—m韵尾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四、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

2、十六摄:

通摄、江摄、止摄、遇摄、蟹摄、臻摄、山摄、效摄、果摄、假摄、宕摄、梗摄、曾摄、流摄、深摄、咸摄。

3、古韵三十部:

一、之、职、蒸;

二、幽、觉、冬;

三、宵、药;

四、侯、屋、东;

五、鱼、铎、阳;

六、支、锡、耕;

七、脂、质真;

八、微、物、文;

九、歌、月、寒;

十、缉、侵;

十一、叶、谈。

4、简述中古声母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演变:

第一,全浊声母清音化。

规律:

平声送气,(如:

婆、排、陪);

仄声不送气,(如:

罢、败、大)。

《广韵》的三十五个声母中,全浊声母有十个,“並、定、从、邪、崇、船、禅、群、匣”,到现代普通话中都变成了清声母。

全浊声母的清化,是现代普通话声母简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知组、庄组、章组三组合流,演变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卷舌音[][][](zh、ch、sh)。

第三,精、见两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来。

“精、清、星”的声母和“经、轻、兴”的声母本来不一样,前者为[ts]、[ts‘]、[s],后者为[k]、[k‘]、[x],现在在同一条件下,都变成了[tφ][tφ‘][φ]。

第四,零声母的大量增加。

在三十五个声母里,只有“影”母是里零声母,到了现代普通话里,除了“影”母字,还有“喻”母、“匣”母、“微”母、“疑”母字,也演变为零声母。

5、中原音韵十九部:

一、東鍾;

二、江陽;

三、支思;

四、齊微;

五、魚模;

六、皆來;

七、真文;

八、寒山;

九、桓歡;

十、先天;

十一、蕭豪;

十二、歌戈;

十三、家麻;

十四、車遮;

十五、庚青;

十六、尤侯;

十七、侵尋;

十八、監咸;

十九、廉纖。

6、简述中古声调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演变:

第一,平分阴阳。

古代的平声现代普通话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第二,浊上变去。

指全浊声母的上声变成了去声。

第三,入派四声。

现代普通话没有入声字,古代入声字,到了普通话里已经转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去了,这就叫“入派四声”。

从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可以发现,当时入声分配是很有规律的,如全浊字母的字全部变阳平(如:

白(並)、舌(船)),次浊字母的字全部变去声(纳(泥)、辣(来)),清母变上声(北(帮)、法(非))。

因为没有派入阴平的入声,所以叫“入派三声”。

但是,到了现代普通话里,则有入派阴平的,如:

八、郭;

有入派阳平的,如:

福、吉;

有入派去声的,如:

必、赤;

有读上声的,如:

笔、谷。

7、中古时期,人称代词有哪些重要的发展事实:

第一,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了,“吾”与“我”在语法作用上已经没有分别了,“其”字也不专用于领格而可以用于主语和宾语了。

“吾”字除了在否定句(“不吾知”)的情况下,在先秦一般不用于宾语。

战国时代,此规则不能严格遵守了,如:

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

到了汉代,也有“吾”用于宾语的情况,如:

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

到了中古时期,这种情况更为常见,所以,我们认为这种结构应该算入中古时期。

碧山不负吾。

这种情形的产生,应该是由于“吾”在口语里的已经消失,以“吾”代“我”,纯然是仿古。

“其”字用于宾语,出现在晋代以后的史料中,如:

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

至于主语,出现在南北朝以后,如:

乞白服相见,其永不肯。

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了新形式,即“伊”“渠”“他”。

“伊”字大约起源于四世纪到五世纪,唐代继续使用着,如:

伊必能克属。

“渠”到了唐代大量出现,如:

女人羞自嫁,方便待渠招。

“他”起源于唐代,宋代后普遍应用。

这个却须由我不由他了。

8、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出现时代及其发展:

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形尾“们”字的产生。

上古人称代词单复数采取同一形式。

先秦时代,只在《左传》里有一个“吾侪”(我们这一类的人),但“侪”字并非形尾。

汉代以后,有“属”“曹”“等”“辈”,并且渐渐多见。

且公等义不辱。

它们与“们”字的差别在于,“们”字为复数的固定形尾;

“侪”“属”“曹”“等”“辈”则不是固定的,而且没有形成形尾。

形尾“们”的产生大约在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

在元曲里写成“每”,如:

他每都恃着口强。

在北方方言里,宋代新兴了代词“咱”字,后来加上形尾“们”字,成为“咱们”。

到了近代后期,“咱们”和“我们”有了明确的分工。

“咱们”是包括式,“我们”是排除式。

9、现代指示代词“这”和“那”是什么时代产生的?

他们是怎样发展出来的?

“这”字在唐代就出现了,宋代更多,有时候写作“者”“遮”,如:

“牟尼这日发慈言。

”“不是者个道理。

”至于“这”字的来源,比较近理的推测应该是由指示代词“之”字转变而来。

但是,许多人觉得“者”字并非本字,所以又写作“遮”。

“那”字在唐代也出现了,宋代以后就继承下来。

兽王问那大王。

“那”字的来源比较简单,如果不是上古的指示代词“若”字,就是“而”字。

10、上古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到了后代它们在用法上起了些什么变化?

疑问代词自古就分为指人和指物两种,而且大致可以分为三系:

一,系,(指人):

主、宾语:

谁;

主语(常用于选择):

孰。

二,系,(指物):

何、曷、胡、奚。

三,○系,(指处所):

恶、安、焉。

谁:

(1),指人,用于主语和宾语。

吾谁欺?

欺天呼?

(2),用于定语,如: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孰:

(1),用于选择,但不用于宾语,如:

父与夫孰亲?

(2),指无生之物。

五色不乱,孰为文采?

何:

(1),指物,用于宾语。

朕又何知?

(2),用于定语,兼指人和物。

是何人也?

此何木也哉。

(3),用于状语,“为什么”“怎么”,如:

夫子何哂由也?

曷、胡、奚:

(1),只用作状语,很少用作定语,如:

子奚不为政?

天曷不降威?

(2),指物的“何”“奚”有可以兼指处所,如:

奚自?

恶、安、焉:

(1),先秦时,只专指处所,如:

居恶在?

仁是也。

(2),恶、安、焉等于现代汉语“哪里”的活用。

恶得、恶能、安能、焉能等于“哪里能够”。

安知,焉知等于“哪里知道”。

总之,疑问代词之间的分别,在先秦是相当清楚的,到汉代以后,界限变的不那么清楚了。

11、跟“何”的意义相同的“底”首先见于什么时代?

它在后代的应用情况怎样?

从南北朝起,史料中出现了一个“底”字,它的意义和“何”字相同。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到了唐代,“底”字用得更加普遍了,如:

花飞有底急?

老去顾春迟。

在唐代其他诗文和宋代诗文中,“底”字也是常见的,特别是“底事”。

风流真底事?

12、现代疑问代词“哪”(那)是怎样发展来的?

现代汉语的“哪”字,直到五四时代,还写作“那”。

据观察,真正对处所提出疑问,就用“何处”;

如果是活用的疑问(反诘),就用“那”字来代替上古的“恶”、“安”、“焉”。

这个“那”字的产生时代大约在汉末,如: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到了唐代,已经用得很普遍了。

在下那得有此才?

看来,“那”字的语法意义是来字上古的“安”“焉”。

“安”“焉”收音于--n,可能转化为na。

13、为什么说上古“者”和“所”具有指代的性质?

后来“所”字在用法上起了一些什么变化?

马氏文通把“者”和“所”都认为是关系代词,可以推断出,“者”和“所”是同一性质的代词。

“者”和“所”在上古语音系统中是同属于鱼部的,他们都是指示代词的一种。

“者”字是被饰代词,一般用于定语的后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另外,“者”还可以放在“昔”后面,表示时间,还可以放在数词后面,表示并举。

昔者辞以病。

二者不可得兼。

“所”字经常放在外动词的前面,它的语法作用是使这个动词、整个谓语形式或整个句子形式都变为定语的性质。

臣之所好者,道也。

汉代以后,“所”字获得了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就是在被动句中作为动词的词头。

在这种情况下,就丧失了它的指示作用,如:

汉军却,为楚所挤。

到了现代,在“所”字后面的动词和前面的主语合起来成为定语的时候,它们所强调的就不再限于本义的施事者了。

我昨天所买的书,“所“字所要强调的并不是“我”,而是“昨天”。

“所”字在现代一般口语里已经很少用了,甚至是完全不用。

14、汉语复音词的构成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其中哪一类是最主要的?

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连绵字;

二,词根加词头、词尾;

三,仂语的凝固化。

仂语的凝固化是最主要的。

仂语的凝固化,就是说,仂语在发展过程中凝固起来,成为单词,如上古的“天子”,中古的“欢喜”等,在汉语构词法中是主要的,对译外语的新词,也常常经过这条道路:

仂语——复合词——复音词。

15、为什么说先秦时代“是”“为”“非”三个字不是系词?

在上古汉语里,名词不需要系词的帮助也可以构成判断。

“是”:

(1),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很像系词,但是,实际上而是指示代词,和“此”的意义相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2),上古汉语常有“是也”的说法,这里的“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形容词,略等于现代所谓的“对”,如:

大节是也,小节是也。

另一种,理解为复指上文,是指示代词,如:

汤是也。

此两种情况中,是均不为系词。

“为”:

(1),“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本意为“做”。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2),在主语和判断语指称同一事物的时候,“为”字不能省,但此时,“为”并不是系词,因为,它不是普遍应用的,而是偶然出现的,而且,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用它的必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汉语的系词只用于判断句,不用于描写句。

而“为”字可以用于描写句。

民为贵,社稷次之。

(4),系词属于基本词汇,在同一个语言中同时有两个系词是不可能的,上古的系词又有“是”,又有“为”是不现实的。

“非”:

“非”字在上古也不是系词,只是一个否定副词,一般对名词加以否定。

此非仁也,非义也。

由此看来,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

16、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其用法的发展。

“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在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是”字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

“是”字经常放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这样就逐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来。

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在中古时期,系词有两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

问今是何世。

第二,系词“是”字加否定副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渠本不是我,我本不是渠。

“是”字用为系词以后,又产生了许多种活用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承认或否认某一件事实,有时候是追究原因,如:

我不是不会,就是未认得。

由承认的意思,又产生了变相的容许式。

咱们走是走,我就是只舍不得那姑子。

17、上古的词序有哪些特殊的情况?

形成这种结构的条件是什么?

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结构是有条件的,总的条件是,这个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一个代词。

18、在上古哪些结构中,代词宾语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

他们到后来的发展情况怎样?

在原始时代的汉语里,代词作为宾语的时候,正常的位置本来就在动词的前面,到了先秦时代,由于语言的发展,这种结构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完全抛弃了旧形式,仅仅留下若干残迹。

(1),在指示代词当中,“是”字比较能保存岩石的结构。

在某些情况下,“是”字可以自由地放在动词前面。

寡人是问。

(2),代词“是”用来做自动词的介词“以”的宾语的时候,在上古一般是放在介词的前面的,而且“是以”这个结构作为凝固形式一直流传在后代的文言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由指示代词“是”字构成的另一个凝固形式是“是谓”。

即,“人们把它叫做”。

是谓天德。

(4),“自”字作为代词宾语的时候,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相”字是代词性的副词,所以也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

这些结构之所以被称为残迹,是因为到了先秦时代,除了凝固式外,一般已不再用主语—代词宾语—动词这种结构了。

正常的结构已变为:

主语—动词—代词宾语。

第二种情况,是完全保存着就形式。

条件:

一,宾语是一个疑问代词。

予何言?

二,宾语虽是一个名词,但有一个指示代词复指。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处所介词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起复指作用。

特别是“焉”。

(1),名词宾语前置而又有“是”字复指的时候,名词宾语前面往往还有词头“唯”字,如:

唯你是问。

(2),代词“之”字和“是”字有同样的作用,名词宾语靠着代词“之”字的复指,也可以提到动词前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3),连代词宾语本身也可以用另一个代词复指,它更能显出是一个前置的宾语。

是之谓。

第三种情况,是旧结构与新结构同时存在,且明显地表现在否定句的代词宾语上。

(1),有些结构表现出过渡状态,如“不我”“不已”。

(2),代词宾语后置。

“不......之”。

19、什么叫做处所状语和工具状语?

他们在句子中的位置自上古至现代起了一些什么变化?

所谓处所状语,在这里专指介词“于”字及其宾语而言,在殷虚卜辞中,处所状语的可以放在动词之后,又可以放在动词之前。

西周以后,处所状语必须防在动词的后面。

庄子行于山中。

但是,当“于”是“对于”的意义,就可以放在谓语甚至主语的前面,如:

于周室,我为长。

此后,处所状语又变为前后置均可了。

直到动词“在”字代替了介词“于”,一般处所状语的位置才固定在动词前面。

在家吃饭。

所谓工具状语,在这里专指介词“以”及其宾语。

在上古,工具状语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都可以。

如果工具状语表示原因,它的位置就只能在动词的前面,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到了近代汉语里,动词,“拿”字代替了介词“以”字,于是,“拿”字及其宾语所组成的工具状语的位置也就是固定在动词的前面。

拿真心待你。

20、处置式的产生时代及其结构的发展。

处置式的产生大约在第七世纪到第八世纪之间。

中、晚唐以后,“把”字用于处置式的情况更加普遍起来。

莫把杭州刺使欺。

但是,“将”“把”没有分工,往往在同一对句中,上句用“将”,下句用“把”,且处置式和工具语交错。

清代,在普通话里,处置式和工具语所用的介词性的动词有了分工,处置式用“把”,工具语用“拿”。

在现代普通话里,这种分工一直严格的保存下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言都是这样,如:

上海人说:

把饭吃脱。

21、从意义上说,处置式在汉语史上有什么发展?

就意义方面说,处置式的用法,到了近代也渐渐超出了处置的范围。

特别是在元明以后,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种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处置式的动词本该是外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是内动词或不表示处置的外动词。

把姑娘的东西丢了。

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这种用法是很不普遍的。

在近代后期,处置式有了新的发展,宾语提前,动词后面还有宾语。

到了现代汉语里,这种情形的处置式才普遍应用起来。

处置式在汉语语法走向完善的标志之一。

由于宾语的提前,宾语后面能有语言的停顿,使较长的句子不显得笨重。

还是语言更加有力量。

这种语句的力量不是一般的结构形式所能比拟的。

22、到了汉代被动式有了一些什么新的发展?

它们的结构特点怎样?

到了汉代,被动式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为......所”式,第二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