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75085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力学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使用量程:

低碳钢100kN,精度0.001N

铸铁100kN,精度0.001N

测试件尺寸的量具名称: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三、实验数据

五、思考题

1.低碳钢拉伸时安装引伸计的目的?

何时摘下?

控制方式作何转变?

答:

使用引伸计的目的是用于精确测量试件拉伸时变形的大小。

低碳钢拉伸实验采用引伸计测变形,当负荷增加到一定值时,试件开始屈服、试验图像的曲率下降。

此时,用鼠标点击“摘引伸计”按钮,并取下引伸计。

如果变形达2mm时,界面将出现“摘引伸计”提示框,取下引伸计。

2.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力学性质的异同。

低碳钢拉伸时经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破坏阶段,为塑性材料,试验中变形较大,延伸率较大;

铸铁拉伸时没有明显的直线段,不服从胡克定律,变形很小,没有屈服阶段和颈缩现象,为脆性材料。

实验二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专业班级港航5班学号1001010432姓名高晨晨同组者姓名

实验编号实验名称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实验日期2012.9.20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

1.测定矩形截面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纯弯曲正应力公式

的正确性;

2.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桥路接线方法(外补偿或自补偿)。

3.

仪器名称:

静态电阻应变仪设备型号:

________精度:

1με

纯弯曲正应力实验装置编号:

________

三、试件尺寸及有关数据

图1梁的几何尺寸图

试件尺寸:

长l=650mm宽b=20mm高h=40mm

纯弯段弯矩:

M=75kN·

mm

截面对中性轴z的惯性矩Iz=1.067×

10-7m4

弹性模量:

E=210GPa

应变片电阻值:

R=120Ω

灵敏系数K=2.17

四、实验数据与整理

1.实测数据:

测点编号

1

2

3

4

5

6

7

荷载

F(kN)

读数

με

增量με

读数με

增量

F0=0.5

-1

-34

31

-51

48

-67

65

F1=1.5

-32

35

-50

52

-66

67

F2=2.5

66

-101

100

-133

132

-33

33

-49

49

-65

F3=3.5

-99

99

-150

149

-198

198

50

F4=4.5

-132

-201

199

-265

264

平均增量

2.数据处理:

实测值Δσ实(MPa)

-6.93

6.93

-10.55

10.45

-13.91

13.86

理论值Δσ理(MPa)

-7.03

7.03

-10.54

10.54

-14.06

14.06

相对误差δ(%)

1.42

0.09

0.85

1.07

注:

(1)实测值σ实=Eε

(2)理论值

(3)δ=|

|

100%

3.分别绘制应力、应变分布图

图2应变分布图

图3应力分布图

(1)图中横坐标代表测点距中性轴的距离(负值表示在中性轴上方,正值表示在中性轴下方);

(2)纵坐标代表应变/应力(负值表示受压,正值表示受拉)。

1.比较应变片6#和7#(或4#和5#)的应变值,可得到什么结论?

6#和7#(或4#和5#)的应变值大致上互为相反数,这表明同一截面上在中性轴两侧距中性轴相同距离处的应变大小相同,但一侧为拉应变,另一侧为压应变。

2.在实验中,未考虑梁的自重,是否应该考虑?

为什么?

不用考虑;

实验时在加外荷载前,我们首先进行了测量电路的平衡,然后再加载进行测量,所测得的量值都是由外荷载引起的,与梁自重无关。

实验四 

动摩擦因数测定

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动摩擦因数测定

实验日期2012.10.16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

1.掌握动摩擦因数的基本概念;

2.掌握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推导;

3.通过测试运动时间来计算摩擦因数。

(1)动摩擦因数测定仪最大长度:

95.0cm

(2)SSM—SC计时—计数—计频仪量程计时:

0.001ms~1000s自动变换

计数:

1~105次

计频:

<

100kHz

三、实验基本原理

通过摇把可以调节滑槽倾角,光电管B的位置可以调节。

滑块在滑槽中运动时,计时器可记录下滑块通过两个光电管之间的时间,由光电管B、C之间的距离和滑块通过时所测得的时间,应用动力学方程,可以计算出滑块材料与滑槽底面材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滑槽的倾角为β,假设滑块与滑槽底面各处动摩擦因数f相同,则滑块在滑槽内运动的加速度a为一个常量,由动力学方程可得

如测得加速度a,可以计算出动摩擦因数f

四、试件尺寸及有关数据

试件材料:

圆柱形钢铁+方形底座;

试件构造:

底部—方形铁块,中心—细长铁棒。

滑槽水平方向投影长度L0=71.95cm

滑槽竖直方向投影长度h0=62.50cm

滑槽倾角β=atan(h0/L0)=0.72(弧度)

五、实验数据与整理

1.实测数据

表一实测数据

l1(cm)

t1(s)

t1的平均值(s)

l2(cm)

t2(s)

t2的平均值(s)

35.1

0.418

0.218

0.246

0.417

0.245

0.419

0.247

0.416

0.248

0.420

0.244

2.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

光滑管B、C不好紧固在滑槽上,容易晃动,因此开始计时与结束计时不能精确记录,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让光电管严格垂直于滑槽,以减小误差;

滑块滑动时不仅与滑槽底部接触,与滑槽壁也存在摩擦,这种摩擦带来的误差会使动摩擦因数计算值偏大;

另外,由于滑槽板面粗糙程度不均及空气阻力的影响,也会带来一些误差。

七、思考题

1.试分析滑槽倾角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若倾角过大,滑块通过两光电管时间过短,会使计算误差偏大,同时倾角过大不能保证滑块与槽面完全接触;

若倾角过小,则滑块不能顺利下滑,或边滑边旋转,也会增加实验误差。

2.试分析光电管距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若距离过短,则测距较小,时间也较短,实验精度会降低;

若距离过大,可能导致滑块与侧壁接触次数增多,带来外界因素的干扰也越多,实验误差偏大。

实验五三线摆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编号实验名称三线摆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1.了解转动惯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三线摆微扭转动的动力学方程推导。

3.通过运动周期的测试计算转动惯量。

1.三线摆仪。

2.SSM-5C计时—计数—计频仪。

3.气泡水平仪。

三、基本原理

三线摆的三根绳长均为l,分别系在水平圆板上,三点连线为一等边三角形,各点到圆心距离皆为r;

均质圆板质量m*;

半径为R。

如在圆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任意形状试件S,由系统对铅垂轴oz的动量矩定理,可以导出其微幅转动的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

M为圆板与试件的质量之和,Joz是系统对oz轴的转动惯量,r为线到oz轴的距离。

如测得微幅转动周期为T,则圆板和物块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

测出T值,由上式算出Joz,再减去圆盘的转动惯量Joz=(1/2)m*R2,便得试件S在该位置对oz轴的转动惯量。

圆盘的转动惯量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量测和计算。

四、等效方法

有公式知,系统的转动惯量只与质量M和微振周期T有关。

用另一个相同的三线摆,在其上搁置两个直径为d、质量各为m/2的圆柱形物体。

为平稳起见,两圆柱体相对o点对称。

通过调整圆柱体中心到o点的距离b,使得此系统和待测试件所在三线摆的T相同,则两系统的Joz相等。

此时圆柱体对oz的转动惯量:

即为待测试件对oz轴的转动惯量。

1.实验数据表格

圆板质量m*=450.0g,试件质量m=170.0g,线长l=41.2cm

待测

物体

待测量

测量次数

平均值

圆盘

有效半径r(cm)

4.00

3.98

3.97

周期T*=t/4(s)

1.642

1.661

1.655

1.644

1.649

圆盘+试件

周期T=t/4(s)

1.442

1.436

1.437

1.430

1.432

1.435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相应转动惯量:

圆盘:

Joz=11678.6

圆盘+试件:

 Joz=12185.1

试件:

Joz=506.5

1.圆盘调平欠佳;

2.圆盘质量分布不均;

3.试件未放置于圆盘中心。

解决方法:

选Joz比较大的试件,并尽可能选用质量较轻的圆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误差。

1.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在微幅扭转运动的前提下,振动周期的量测精度至关重要,初始扭转角的大小和线的长度对精度的影响如何?

如何用先进的技术量测振动周期?

(1)初始扭转角的影响:

当初始扭转角θ≤5º

时,由θ造成的误差远小于其他因素造成的误差,此时量测精度较高,不用进行修正;

当5º

θ≤15º

时,精度明显下降,需考虑修正项;

当θ>

15º

时,精度很低,需考虑更多的修正项,实验中应尽量避免。

线长的影响:

线的长度愈长,三线摆的周期测量愈精确(线的变形很小,不予考虑)。

(2)采用三线摆扭摆周期测量仪。

在摆盘上放置一挡板,挡板随着摆盘一起来回摆动,周期性的遮挡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红外线,产生一个周期脉冲信号,通过转换电路输入单片机,单片机测量脉冲数,同时计算出扭摆周期,通过LCD显示出来,通过按扭可以复位,重新测量。

通过本三线摆周期测量仪可以实现对三线摆周期的精确测量。

2.以上实验方法怎样推广到对任意三维物体转动惯量的量测?

对任意形状物体,首先明确需要测量它对哪个轴的转动惯量,然后将物体固定好,并使那个轴与三线摆的中心轴对齐,这样就可以用常规的方法(即测量具有规则形状转动惯量的方法)来测量了。

【参考文献】

[1]赵佳明,刘峰.三线摆实验中摆角限值的讨论.大连大学学报.

[2]刘凤祥,三线摆运动周期的讨论.物理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