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导论.docx
《教育社会学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社会学导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社会学导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导论
学习将改变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教育是社会指导学习活动的正式制度。
教育与个体经济收入、地位升迁、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
现代人明智地认识到:
如果要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取得优势,他就必须获得更高的学历。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1、教育行动
教育行动至少包括:
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客体(教育和教学目标)、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教育内容)、行动者之间的行动。
2、教育活动
课堂教学、教育知识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3、学校组织
班级组织、学校组织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4、教育制度
所有的学校组织,都是制度化的结果。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2、综合性:
重点是分析学校教育;主张多因素分析;强调定量和定性分析并重、归纳和演绎并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联结、结构和过程分析相联合。
3、现实性:
是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教育事实,尤其强调对本国本地教育事实的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始终具有开放性、变化性和本土性的特点。
4、实证性:
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再进行二次分析。
(三)学科性质分析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二、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一)早期经典代表人物
1、孔德在西方被誉为“社会学之父”。
2、涂尔干(迪尔凯姆)被称为“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3、华德被誉为“美国社会学之父”。
最早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杜威在教育社会学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是两本著作:
《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二)学科成型时期
1、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社会学开始形成。
2、美国较早确立了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1876年萨姆纳在耶鲁大学最早开设了社会学课程;1892年芝加哥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3、史密斯出版了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教材《教育社会学概论》。
4、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
(三)教育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
1、在各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进程中,美国仍然走在世界前列。
2、英国在19世纪产生了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先驱—斯宾塞。
3、孔德和涂尔干是法国人对教育社会学的最大贡献。
(四)教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
1、中国的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时期
1922年至1949年的创建时期;
1949年至1979年的基本停滞时期;
1979年至今的恢复重建时期。
2、1922年陶孟和出版了其代表作《社会与教育》,该书是我国明确以教育与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进行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早著作,它标志着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形成。
3、到1949年,不仅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甚至在部分中学都曾开设过教育社会学课程。
4、1979年3月,全国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这标志着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的正式恢复和重建的开始。
5、1989年4月,在杭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五)、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90年代以后,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时代特色。
(1)在研究领域上,表现为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的结合。
教育社会学者的研究和关心焦点拓展至社会教育领域。
(2)重视国际比较研究,重视国际教育的交流与理解。
21世纪也被称为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频繁。
(3)将更多地关注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社会学强调社会外部环境对人的社会化、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到来,教育社会学研究将更多地关注教育生态环境。
三、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划分为三种:
功能理论、冲突理论和互动理论。
(一)教育的功能理论
基本观点是:
1、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
2、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3、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
4、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
教育的功能理论的经典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帕森斯、杜威等。
(二)教育的冲突理论
(1) 米尔斯的“权力精英论”;
(2) 科塞的“冲突功能论”;
(3) 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论”等。
基本观点:
第一、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第二、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社会关系存在强制性。
(三)教育的互动理论
教育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是区别于上述两种理论的第三种重要理论,主要源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论”。
重点研究人们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是如何交往、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更重视研究个人、小群体,方法上定性方法。
四、教育社会学的应用
教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类型:
1、评价研究:
是对已经实施的项目、方案之效果作出评估。
2、社会实验:
是在研究项目开始前进行的。
3、政策取向的教育调查是向政府或社会民众提供主要的政策问题的信息和对策建议。
4、教育预测在一定范围内作出预测,并有实际效果。
5、教育监测与描述一些研究仅能准确地描述教育运行的方式。
6、教育政策咨询在政府决策中提供有关教育事实的专业知识。
7、教育问题诊断称之为“诊所教育社会学”,力图设计出一种直接帮助人们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
8、教育评论即“教育批评”或“教育评论”,来影响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哲学方法论理论指导。
1、最重要的是历史唯物论中的三个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
2、强调四个原则:
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辩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教育。
第二个层次,即学科方法论,是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它涉及教育社会学如何发现并合理解释各种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
第三个层次,即具体方法论,它涉及以定量方法还是定性方法获取与分析教育事实资料的问题,包括各种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方法(如调查法、现场法、隐蔽法、人种学研究)指导原则。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范式”某一学科共同体所公认的一些不同的模型方法与解答方式,所使用的不同基本概念以及不同的理论解释。
1、依据方法划分的研究范式
(1)实证研究范式
实证范式的核心是“唯科学主义”。
精神实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社会现象(包括教育事实)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一的,都属于“客观事实”,故可以根据自然规律予以解释;②不盲从任何权威;③推崇“价值中立”;④不满足于逻辑上不自相矛盾的解释,一切推论都要由事实来检验。
教育社会学家主要进行两种类型的经验研究:
第一类是描述性研究,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弄清在何时、何地、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类是解释性研究,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
①注重事实判断(推崇客观资料)、反对价值分析,这是实证范式最根本的特征;②注重演绎性地得出结论,反对解释性地得出结论;③强调定量分析,反对定性分析。
(2)人文研究范式
人文研究方法论大至可以归纳为三种。
①批判方法论。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以及不同时期的变种代表着这种流派。
②现象学方法论。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是主要代表人物。
③理解方法论。
奠基者是韦伯。
“人文研究范式”,基本特征是:
①强调价值判断、反对事实判断;②注重解释性地得出结论,反对演绎性得出结论;③强调定性分析、反对定量分析。
2、依据研究角度划分的研究范式
教育事实研究范式源于教育社会学鼻祖涂尔干,教育定义研究范式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教育行为研究范式是行为科学发展的结果。
3、依据理论或学派划分的研究范式
①功能范式:
经典代表人物是涂尔干、杜威、帕森斯和默顿等,具体分为两类:
第一是以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范式”,第二是以默顿为代表的“中层功能范式”。
②冲突范式:
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有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鲍尔斯、吉尔斯的“社会再生产论”,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论”,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威利斯等的“反学校文化论”等。
③互动范式。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不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不用语言文字。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环
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1971年提出了社会研究中的逻辑模型,被称为“科学环”。
华莱士用方框表示五种知识:
理论、假设、经验观察、经验概括、被检验过的假设。
用椭圆表示研究各阶段使用的六类方法:
1、逻辑演绎方法;
2、操作方法;
3、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
4、检验假设的方法;
5、逻辑推论方法;
6、概念、命题和理论的建构方法。
这一模型是表明了教育社会研究是从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
(二)研究课题的形成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体现:
一是课题选择,二是资料收集,三是结论形式。
第一个环节属于提出问题,后两个环节属于解决问题。
1、选择课题:
可以分为五种。
“承续性课题”、“再生性课题”、“热门性课题”、“创见性课题”、“开拓性课题”。
选题途径:
途径之一:
来自研究者自身的兴趣。
途径之二:
来自讨论或启发。
途径之三:
来自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现象。
途径之四:
来自对原有理论的质疑.即理论中的疑点、难点、重点。
总体而言,选题必须根据课题的价值、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自身优势这三条原则来进行。
2、课题的操作化
把课题中的概念变成可以测量的变量,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变成可以检验的命题。
(1)变量的操作化:
变量的界定;
从变量中引申出指标项;
变量的测量:
第一要明确分析单位;
第二确定测量的角度;
第三确定变量的差异范围;
第四确定测量的精确度;
第五要注意测量的效度与信度;
第六要注意测量的误差。
(2)命题的操作化:
变量分析的重点:
第一、当因变量(结果)是已知时,研究的重点在寻找自变量。
第二、当自变量是已知时,研究的重点在于因变量。
第三、区分原因和结果困难,此时无论是自变量或因变量都是分析的重点。
(三)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方法
1、概念的建构方法。
所谓建构的概念,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界定与引入的科学语言。
概念的建构有四种途径:
一是从日常词汇中“引进”。
二是从其他学科中“移植”。
三是独立地“创造”。
四是从他人文献中“吸收”。
一是从历史的传统中吸收,二是从与国外研究的比较中吸收。
2、命题的建构方法。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或更多概念关系的描述。
命题的建构则是指导对概念关系(变量关系)的界定方法。
涉及两种情形:
一是对研究中出现不同数量的变量时如何进行陈述,即“变量关系的界定”;二是对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即“变量关系的类型”。
3、理论的建构方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是以概念与命题的建构为基础的。
理论是一组有逻辑关系的假设与定律。
理论有三种形态:
一是全部由定律构成的理论。
二是假设与定律共同构成的理论;三是全部由假设构成的理论。
理论的建构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如何形成可以检验的关于客观规律的陈述?
如何建立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四种方法。
(1)演绎方法:
演绎方法就是从一定已知的命题出发推论出若干未知的命题。
(2)归纳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
(3)类比方法:
是把已知的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