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2940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学年九年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合测试

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

水的比热容4.2×l03J/(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不是因为斥力;是因为瓷碗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导致瓷碗破碎处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可以忽略不计,故A错误;

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打扫卫生时的尘土能看到,分子的运动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

D.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所以,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通过打气筒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C.瓶内

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

D.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详解】A.瓶底的水汽化会形成水蒸气,而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会减小,而不是增大,故B错误;

C.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成白雾,而不是空气液化成白雾,故C错误;

D.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故D正确。

故选D。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的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就越高

C.发生扩散现象时,物质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进入内能小的物体

D.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可能小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对吸收热量,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B错误;

C.发生扩散现象时,两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故C错误;

D.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内能大的物体可能温度低,因此在发生热传递时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可能小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是武汉江滩公园中安装的一款太阳能LED路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ED灯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

B.LED灯泡的发光部件是由超导体制成的

C.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D.太阳能电池板旁的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答案】A

【解析】

【分析】

LED灯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详解】A、LED灯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故A正确;B、LED灯能发光主要使用的材料是半导体,故B错误;C、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A.

5.下列现象与扩散现象无关的是(  )

A.利用盐水腌制咸鸭蛋

B.人造木板粘结剂中的甲醛挥发到空气中

C.有人吸烟后房屋中的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

D.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扩散现象是分子的运动,而铅柱压紧后能吊起重物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

【详解】A.盐水能腌制咸鸭蛋,是盐分子进入鸭蛋中,于是鸭蛋变咸了,所以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人造木板粘结剂中

甲醛挥发到空气中,即甲醛分子进入空气中,所以是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吸烟后,房中其他人能闻到烟味,是因为烟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是因为两个铅柱之间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能让铅柱吊起重物也不会分开,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

乙→甲→丁→丙

B.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

C.甲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纯净的空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掌握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及其特点: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吸气冲程是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开,排气门关闭;压缩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两个气门全关闭;做功冲程是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

【详解】甲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第二冲程;乙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是第一冲程;丙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是第四冲程;丁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下运动,所以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机械能,是第三冲程:

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故A正确;

B.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丙,故B错误;

C.甲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丁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

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要控制水与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等;

(2)相同的加热器对其加热时,即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所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所以加热时间的长短,表明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较多;

(4)根据图像,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时间表示的是吸收热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吸热的关系结合公式

便可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

【详解】A.为了便于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两个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相同,故A正确;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不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故B错误;

C.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的大,根据

,在加热时间和质量都相同时,温度升的低的比热容大,据此判断b表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故C正确;

D.由图乙知,水和食用油均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是食用油吸收热量的2倍,则

,可得

,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决此题要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把吸收的热量转化为通电时间的长短,考查了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是中考中常见的题目.

8.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C.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

D.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就越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均无关,故AB错误;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有效利用的能量,提高热机的效率,故C正确;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与燃料的热值无关,故D错误,故选C.

9.一冰块先后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①-10℃的冰到0℃的冰,吸收热量Q1;②0℃的冰变为10℃的水,吸收热量Q2;③10℃的水到20℃的水,吸收热量Q3。

在整个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则(  )

A.Q1﹥Q2﹥Q3B.Q1﹤Q2﹤Q3C.Q1﹤Q3﹤Q2D.Q1﹤Q3=Q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吸热公式

计算冰、水温度变化时吸收的热量,注意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

【详解】比较①、③,由热量计算公式可知,冰和水二者总质量相等,升高温度也相等,因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所以Q3﹥Q1;而在②中,实际包含了两个物理过程:

首先是0℃的冰熔化成0℃的水,这个过程不升温但要不断吸热,然后是熔化成的0℃的水再变为10℃的水,这个过程跟③的变化过程在结果上是一样的,所以在②中比③多吸收了热量,即Q2>Q3。

故选C。

10.如图,闭合开关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总是从正极到负极

B.在电源外部,正电荷由正极流向负极

C.在电源外部,自由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D.在电源外部,自由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故A错误;

BCD.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再经过开关,然后经过用电器,最后流回电源负极;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故选C。

11.如图,电铃、电灯、电动机并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铃与电灯串联,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铃与电动机串联,故B不符合题意;

C.电铃、电灯、电动机三者并联,故C符合题意;

D.电铃与电动机并联后与电灯串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说明当开关S2闭合后把灯泡短路了,另外此电路还需要一个保护电阻,所以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的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中,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______冲程(选填“做功”或“压缩”)。

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0%,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则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可以转化为______J的有用功。

在设计制造时,汽缸外有一个“水套”,利用水吸热降低汽缸温度,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大的性质。

【答案】

(1).做功

(2).9.2×105(3).比热容

【解析】

【分析】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根据热值公式

计算热量;用水作为冷却剂,源于水的比热容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的液体相比较时,若都是升高1℃时,水能吸收的热量最多,故用水冷却效果最好。

【详解】[1]由图可知,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所以是做功冲程。

[2]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汽油机的效率是20%,则可以转化的有用功为

[3]在设计制造时,汽缸外有一个“水套”,利用水吸热降低汽缸温度,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

14.武汉市在2011年汽车的保有量就达到了100万辆,其中大多数汽车都是以汽油为燃料。

每辆汽车每年平均油耗为1.86t,汽油机的效率平均30%,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1)内燃机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除了转化为有用机械能外,最主要的流失形式是______。

(选填“机械损失”、“散热损失”、“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或“废气带走能量”)

(2)如果能把内燃机的效率提高1%,以100万汽车来计算,每年可以节约燃油______t。

【答案】

(1).废气带走能量

(2).6×104t

【解析】

分析】

内燃机能量流失的形式有排放的废气带走大部分能量、克服机械间的摩擦损失了一部分能量;根据热值公式

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热机效率

计算有用功,再进行比较。

【详解】

(1)[1]内燃机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除了转化为有用机械能外,最主要的流失形式是废气带走能量。

(2)[2]根据热值与效率计算公式可知

如果能把内燃机的效率提高1%,以100万汽车来计算,此时

每年可以节约燃油

15.如图所示电路中①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导线CE的E端应接在______处;②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S只控制灯L1,则导线CE的E端应接在______处;③拆去______导线,使导线CE的E端接到______处,L1、L2可以串联在电路中。

【答案】

(1).H(或G)

(2).M(或“-”)(3).DF(4).F

【解析】

【详解】①[1]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S作为总开关,则开关应在干路中,所以导线CE的E端应接在H(或G)。

②[2]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S只控制L1,则开关应与L1串联,所以E端应接在M(或“-”)。

③[3][4]要使L1、L2串联在电路中,则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后,先后经过L1、L2和开关S后回到电源负极,故应拆去DF,使导线CE的E端接到F处。

16.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的水和食用油(选填“质量相等”或“体积相等”),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液体的量要适当,至少要能______加热器的发热体,太多则实验耗时较长。

(2)该实验除了图示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______和______。

(3)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______的加热器(选填“规格相同”或“规格不同”),这样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_____。

(4)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上述实验中,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食用油的温度/℃

20

28

36

44

52

【答案】

(1).质量相同

(2).浸没(3).温度计(4).天平(5).规格相同(6).相同(7).水(8).2:

1

【解析】

【详解】

(1)[1]根据题意知道,实验中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所以,应量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实验中要适当控制液体的质量,应使电加热器的发热体全部没入液体中,保证液体在相等加热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太多则实验耗时较长。

(2)[3][4]根据题意知道,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并且需要测量温度,所以,除停表外,还需要天平和温度计。

(3)[5][6]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规格相同的加热器,这样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4)[7]根据实验数据,加热4分钟,水升温16℃,食用油升温32℃,由于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所以,水的吸热能力强。

[8]由

知道,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水升温16℃,食用油升温32℃,水和食用油升温之比为1:

2,则比热容之比为2:

1。

17.同学们在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时,

(1)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

闭合开关后,造成了如甲、乙两图所示的现象,造成甲中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造成乙中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丙所示,她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如下表。

请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测量处

A

B

C

电流(安)

0.5

0.2

0.3

①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______。

②使结论更有说服力,她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小明同学连接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①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和______。

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是______。

②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

(要求:

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______。

【答案】

(1).电流表未校零

(2).“+、-”接线柱接反(3).量程选小了(4).并联电路中,干路电路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6).L1被短路(7).电流表A2“+、-”接线柱接反(8).L1不发光,L2发光(9).

【解析】

【详解】

(1)[1]若某同学在实验前,电路中无电流,而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甲图偏转,说明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

[2]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仍然如图甲所示,则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电流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仍然如图乙所示,说明量程选小了,造成偏转角过大。

(2)①[4]由表格中

数据知道

IA=IB+IC

即得出的结论是:

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②[5]为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她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3)①[6][7]分析电路的连接知道,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L1被短路和电流表A2“+、-”接线柱接反。

[8]由电路图知道,电流表A1将灯泡L1和A2短路,所以观察到L1不发光,L2发光。

②[9]由图知道,应将L_1右接线柱改接L_2左接线柱,如下图

1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下继续钻研物理,这是他们近期讨论的问题,大家也来试试吧。

(1)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______。

(2)下图是安装在武汉地铁站内的某种即热式节能饮水机的原理图。

烧开的水很烫不能立即饮用,即热式节能饮水机中的热交换套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的奥秘在于将进水管与出水管贴在一起,利用进水管中的冷水给出水管中的开水降温.同吋,进水管中的冷水被预热后送到加热腔中用电加热器烧开。

如图所示,当节能饮水机的出水流量为2L/min时,20℃的自来水经热交换套管后被预热成85℃的热水流进加热腔,同时有相同质量的100℃的开水从加热腔流进热交换套管,变成可供直接饮用的温开水流出,可供直接饮用的温开水的温度是______(不计热损失)。

【答案】

(1).4℃

(2).35℃

【解析】

【详解】解:

(1)设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t,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10℃,不计热损失,可得

Q吸=Q放

从而可知

cm0(t−10℃)=cm×10℃①

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为m0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6℃,故

∆Q吸=∆Q放

从而可知

cm0(t−10℃−6℃)=c(m+m0)×6℃②

则①−②得

6℃×cm0=10℃×cm−6℃×cm−6℃×cm0

整理得

12℃×cm0=4℃×cm

解得

m=3m0

代入①式可得

t=40℃

假设我们将全部热水一次性注入,则由热平衡方程可知

3m0c(40℃−∆t)=mc∆t

m=3m0

联立两式解得

∆t=20℃

则注入后3杯水后,水温还会上升

20℃−10℃−6℃=4℃

(2)因20℃的自来水经热交换套管后被预热成85℃,同时相同质量的100℃的开水从加热腔流进热交换套管后变为温开水流出,所以,不计热损失时,冷水吸收的热量和热水放出的热量相等,由Q=cm∆t可得

cm(85℃−20℃)=cm(100℃−t0)

解得

t0=35℃

答:

(1)冷水温度将再升高4℃;

(2)直接饮用的温开水的温度是35℃。

19.“米线”是一种特色小吃。

端上餐桌的有:

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

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

一碗已煮熟的米线。

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入米线。

现有以下资料:

汤的初温97°C,比热容4.2×103J/(kg·℃);肉片的质量为0.2kg,初温22℃,比热容3.5×l03J/(kg·℃)。

基于健康缘故,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重要条件,请仔细斟酌)。

问:

(1)碗中油层的作用是什么?

(2)0.2kg的肉片温度升高60℃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为实现上述的温度要求,碗中汤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答案】

(1)减小了由于水的蒸发而带走的热量;

(2)4.2×104J;(3)0.67kg

【解析】

【详解】

(1)碗中油由于其密度比水小且不易蒸发,漂浮在水的表面上,使水的蒸发面积减小,则减小了水的蒸发而带走热量,使汤的温度不易降低。

(2)由

知道,0.2kg的肉片温度升高60℃时,吸收的热量是

Q吸=c肉m肉Δt肉=3.5×l03J/(kg·℃)×0.2kg×60℃=4.2×104J

(3)由于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所以,肉和汤混合后的温度至少为

t=80℃+2℃=82℃

把肉放进汤里,肉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汤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且t0汤=97℃,c汤=4.2×103J/(kg•℃),m肉=0.2kg,t0肉=22℃,c肉=3.5×103J/(kg•℃),由热平衡方程知道

c肉m肉(t-t0肉)=c汤m汤(t0汤-t)

3.5×103J/(kg•℃)×0.2kg×(82℃-22℃)=4.2×103J/(kg•℃)×m汤×(97℃-82℃)

解得

m汤≈0.67kg

答:

(1)碗中油层的作用是使汤的温度不易降低;

(2)0.2kg的肉片温度升高60℃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4J;

(3)为实现上述的温度要求,碗中汤的质量至少是0.67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