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1563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Word格式.docx

框剪

64972.73

25层、层高3.9m

98.25

22.7m

框架

7层、层高3.9m

24.15

底板顶标高

-5.15m

2.3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三环线与文化大道交汇西南处,南面与文化大道相邻。

南面文化大道旁有一信号塔,高度约35m,距离现场围墙5米,距2#塔吊64.3m,不在塔吊覆盖半径范围内。

西面为已建23层李桥大厦高度约100米和18层住宅楼高度约60米,李桥大厦距离距3#塔吊33.8m,住宅楼距离3#塔吊59.9m,存在碰撞风险。

采取对塔吊回转机构进行限位,地面设置锚固点,缆风绳等措施,具体详见危险源与安全措施。

北面为已建成一期写字楼,A16#楼为3层高度13m,A15#楼为6层高度24m,A9#楼为3层高度13m,A16#楼距离5#塔吊40m,A15#楼距离5#塔42.8m,A9#楼距离5#塔吊56.7m,A9#楼距离4#塔吊52m。

采取4#、5#塔吊初始安装高度超过相邻建筑物,具体详见危险源与安全措施。

东面为二期地块,场地比较开阔,无附属建筑物。

具体情况见后附图。

3、塔吊平面布置设计

塔吊选型及定位表

塔吊编号

塔吊型号

使用臂长

附墙楼栋

使用范围

轴线位置

1#

ZJ5910

48m

C2#裙1

C2#裙1、C2#裙2

D1-67/D1-H~D1-L轴

2#

TC6013

60m

C2#楼

C2#楼、C8#裙1

D1-36~D1-39/D1-A~D1-C轴

3#

C8#楼

C8#楼、C8#裙1、C8#裙2

D1-1/D1-F~D1-J轴

4#

C5#楼

C5#楼、C2#、C2#裙2

D1-47~D1-52/D1-AL~D1-AH轴

5#

50m

C10#楼

C10#楼、C8#裙2、C5#楼

D1-21~D1-23/D1-AS~D1-AP

塔吊技术性能参数表

起重力矩KN/M

独立高度(m)

最大安装高度(m)

最大吊重(T)

臂长(m)

最大臂端吊重(T)

标准节尺寸(m)

800

40

160

6

48

1.56

1.6×

3

46

220

60

1.3

1.8×

2.8

50

1.97

塔吊安装设计参数表

承台顶标高(m)

初装高度+0.0以上(m)

建筑结构净高度+0.0以上(m)

终装高度

+0.0以上(m)

附墙+0.0以上(m)

-3.65

14.35

29.3

36.35

-5.15

21.85

103.8

109.65

23.95

43.45

62.95

78.55

94.15

11.85

122.35

40.85

120.85

27.85

26.05

35.55

4、施工进度计划

塔吊安拆计划表

塔号

楼号

计划开工日期

塔吊安装日期

主楼结构计

划完成日期

塔吊计划拆除日期

C1#

2017.8.1

2017.8.10

2017.11.30

2018.4.18

C2#

2017.8.18

2018.4.24

2018.11.26

C8#

2017.9.30

2017.9.16

2018.5.14

2018.12.26

C5#

2017.9.1

2018.3.24

2018.10.26

C10#

2017.9.15

2015.10.1

2018.1.6

2018.2.10

施工进度计划表

塔吊

开工日期

正负零

封顶日期

外架拆除

竣工日期

2017.9.26

2018.5.18

2019.5.30

2018.11.20

2017.10.30

2017.8.8

2017.11.16

2018.10.10

5、塔吊交叉范围

塔吊交叉范围表

序号

交叉塔吊编号

中心距离m

交叉范围m

初装高差m

终装高差m

1

1#与2#

92.6

15.4

7.5

73.3

2

1#与4#

80.3

27.7

26.5

84.5

2#与3#

98.8

21.2

10

12.7

4

2#与4#

95.7

24.2

19

11.2

5

2#与5#

109.8

0.2

75.6

3#与5#

99.6

10.4

16

88.3

7

4#与5#

78.2

31.7

13

86.8

6、塔吊安拆

塔吊安拆时,与之有交叉的塔吊停止作业,并将大臂限位在非交叉范围内。

1#塔吊安拆时大臂朝南方向,2#塔吊安拆时大臂朝南方向,3#塔吊安拆时大臂朝北方向,4#塔吊安拆时大臂朝西方向,5#塔吊安拆时大臂朝西方向。

1#塔吊在C5#楼主体结构封顶以后进行拆除,5#塔吊在C10#楼主体结构封顶以后1个月进行拆除。

停止作业的低塔吊其起重臂应顺风方向限位塔机小车收紧至起重臂根部,高塔吊可360°

自由旋转。

起重臂与平衡臂不得进入交叉作业区范围内,夜间时必须开启碰撞警示灯。

7、塔吊顶升加节

塔吊顶升加节表

塔机编号

塔吊初装高度m(±

0.00以上)

每次顶升m

加节时起重臂方向

悬高控制m

15

朝南

16.8

30

朝北

30

朝西

7.2

39.2

起重机械设顶升加节申请表见附表一,起重机械设备附墙顶升检查验收表见附表二。

根据施工进度需要由安装单位的胡欢红负责填写顶升加节申请表,先报项目安全负责人XXX审批,再由安全负责人XXX报项目经理进行审批,最后报监理公司审批,由总监审批,同时告知其它各塔机施工单位,并根据各塔机的运行状况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其它塔机的大臂的运行轨迹有影响,将本塔吊的标准节顶升二次进行,先顶升本道工序的一部分标准节后,等其它塔吊下次附着顶升后,再顶升本工序所剩余的标准节,以便错开大臂。

塔吊顶升前应向项目部提出申请,报总监协调,经项目部同意后方可顶升。

项目部与安装公司共同确认附着位置及加节高度后,填写附着升节报批表,报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能实施安装作业。

安装附墙时项目部指派专人进行监控。

顶升加节、安装附墙完成后按附表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8、塔机危险源分析

根据现场塔机布置及周边环境,分析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导致危险的情形,针对危险情况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表(危险分析及措施表),分别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危险分析及措施表:

危险源分析与措施表

危险源

危险分析情形

主要安全措施

涉及塔吊

群塔作业

1、相邻塔机起重臂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起重臂相撞

1、相邻塔机高度错开;

2、控制施工进度,合理安排附着;

3、夜间设置红色障碍灯;

4、建立顶升加节顶升审批制度。

5、司索工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作及指挥。

2、作业过程两塔同时进入交叉区域,起重臂与钢丝绳或吊物相撞

1、制订塔机避让规则;

2、设置塔机进入交叉区域报警装置;

3、加强指挥,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

3、作业过程中吊钩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停电,风力推动起重臂向相邻的塔机相撞

1、配备回转刹车备用电源;

2、备用限制回转的木楔;

3、实施突然停电时的应急措施

1#——5#

4、非工作状态吊钩未停在安全范围,风力推动起重臂,钢丝绳与其他起重臂相撞

1、划定非工作状态吊钩停置位置;

2、向作业人员交底;

3、加强专业检查和监督检查;

4、塔吊在非工作状态时,将塔吊小车收于塔吊操作间三米范围内,同时收起塔吊钢丝绳。

塔吊顶升加节

塔吊运行过程中与相邻顶升加节的塔吊发生碰撞,导致顶升加节塔吊倾倒。

1、塔吊顶升加节时对相邻的塔吊进行严格的回转限位;

2、对于存在交叉作业的塔机尽实行同升同降的顶升加节方式。

3、在塔吊顶升加节过程中,与之相交的塔吊停止运行,并限位固定,确保安全。

4、建立顶升加节顶升审批制度,确定顶升加节审批人。

塔吊大钩超出围墙

危及行人、车辆安全、塔吊自身及市政线路安全

1、配备专职信号工与塔机司索工同时监控塔吊运行过程,同时在围墙上设置醒目安全的标识,确保塔吊小车不出围墙。

2、在上岗后每天上班进行安全交底,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总结、教肓。

确保塔吊运行过程中塔吊小车不出围墙;

3、塔吊在非工作状态时,将塔吊小车收于塔吊操作间三米范围内,同时收起塔吊钢丝绳。

2#——5#

临时设施

吊物未固定牢,发生坠物打击钢筋棚、木工加工棚等

1、现场所有钢筋棚、木工加工棚、安全通道等搭设双层硬质防护棚;

2、吊运过程中,吊物避开临时设施。

天气变化、触电

雷雨天气导致触电

1、大雾、大风大于5级时停止使用;

2、每台塔吊设置避雷、排雷措施;

3、防雷措施的保护接零与桩基础钢筋连接及设置接零点。

停电

1、工作状态突然停电,惯性或风力推动起重臂相撞;

2、非工作状态风力推动起重臂相撞

3、对回转进行限位,塔吊上设置红色警示灯;

4、取消回转高速档;

5、设置临近回转限位的减速报警装置;

6、塔吊在初装高度时可在地面设置锚固点;

7、提前减速,机械制档。

塔吊司机、指挥工

操作人员操作不当

1、制定交接班措施

2、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3、向操作人员安全交底。

8

施工区域内吊装存在坠落危险

施工区域内物料高空吊装和平面运输中存在物体坠落和碰撞

1、在吊装物料时配备两个指挥(一个在楼层,一个在地面)全程跟踪协调指挥;

2、对同楼层施工的其他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

塔吊临近高层已建房

起重臂吊物碰撞临近高层已建房,发生高空坠物

1、划定工作区域,配备专人指挥;

2、对回转进行限位,限制在工作区域;

3、设置塔机临近回转限位报警装置;

4、塔吊起升高度低于周围建筑高度时,在地面设置锚固点,非工作状态进行锚固。

超过周围建筑时塔吊不再设置锚固点。

针对以上危险情形分析制定以下措施:

依据《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关于作业环境的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

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底位置的部件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米。

有交叉区域的塔吊中心间距和起重臂重叠半径见下表:

交叉区域塔吊

塔吊中心间距

起重臂重叠半径

1号塔吊与2号塔吊

92.6m

15.4m

1号塔吊与4号塔吊

80.3m

27.7m

2号塔吊与3号塔吊

98.8m

21.23m

2号塔吊与4号塔吊

95.7m

24.27m

2号塔吊与5号塔吊

109.8m

0.2m

3号塔吊与5号塔吊

99.6m

10.4m

4号塔吊与5号塔吊

78.2m

31.75m

各塔附墙加节计划控制表如下:

塔吊编号

附墙安装时间

第一道

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第五道

2017.11.15

2017.12.9

2018.1.2

2018.3.21

2018.4.15

2017.12.10

2018.1.3

2017.12.15

2018.2.21

2018.3.15

2017.10.28

2017.11.23

2017.12.22

相邻塔机高度错开,始终保持安全高差。

2、临近周边建筑物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

1)3#塔地下室及主体构施工阶段对塔吊回转进行限位,大臂限制在平行于C8#楼北往西逆时针6.97°

,与临边交差范围内的18层约60米高的住宅楼相差18米,顺时针北往西40.28°

,与交差范围内的约100米左右的李桥大厦相距20米,限位范围为132.74°

,见后附图。

待C8#楼主体结构封顶,塔吊安装至最终高度后根据现场安排可对塔吊限位角取消。

2)4#塔吊为最高塔,初始安装高度+0.0以上40.85m,超过A9#楼高度27.85m,在安全范围以内。

3)5#塔吊初始安装高度+0.0以上27.85m,超过A15#楼高度4.05m,在安全范围以内。

4)3#塔吊设回转限位机械止挡措施,采用正三圈、反三圈,超过三圈自动断电的方式。

5)因3#塔吊与周围建筑交差,防止3#塔吊在非工况状态遇见大风情况,在3#塔吊设置一组缆风绳,加固措施:

1、钢丝绳的选择直径不低于16毫米,每组拉结采取四根钢丝绳均匀分部拉结。

2、钢丝绳拉结位置的选择:

①与塔身拉结点设在塔身顶部标准节节点处②地锚牢固可靠,并设置安全可靠的拉节点③每组钢丝绳与塔身的夹角保持一致,且不小于30度

3、钢丝绳的张拉:

①钢丝绳使用手拉葫芦或花蓝螺丝进行张拉,花蓝螺丝选择与钢丝绳强度相适应的,防止绷断;

钢丝绳使用不少于3个马牙卡进行卡固②钢丝绳张紧度达到在钢丝绳拉紧且不改变塔吊垂直度状态,所有钢丝绳张紧度都保持一致。

非工况时塔吊大臂方向向北。

6)严禁塔吊围墙外吊物。

7)严禁两塔及以上,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吊物。

8)取消塔吊回转高速档。

9)在各塔机吊钩吊物时小,小车应在起重臂根部15米内回转,严禁在规划用地红线外吊物。

3、设置警示标志

为了防止起重臂吊钩吊物水平向前方运行与相邻塔机起重臂架、拉杆等发生相互碰撞,塔机起重臂设立警示灯,以告示塔机指挥及司机作业时,有清晰可见的警示物。

统一在塔机起重臂、平衡臂端部、塔机最高处安装安全警示灯。

塔吊在运行过程中小车严禁超出围墙,在塔吊大臂上设置限位装置,并设醒目的警示标志、报警装置,同时在围墙上设置醒目安全的标志。

9、塔吊作业与非作业控制

9.1塔吊运行控制

(1)同向作业原则:

合理安排作业流水段,在两塔机吊臂交叉区域内尽量避免两台塔机吊臂相交作业。

(2)低塔让高塔:

低塔在转臂之前应先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再进行作业。

(3)后塔让先塔:

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塔吊应避让已在该区域作业塔吊。

(4)动塔让静塔:

在塔吊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需运转的塔吊应避让处于静止状态的塔吊。

(5)轻车让重车:

两塔或多塔同时运转时,空载塔吊应主动避让负载塔吊。

(6)客塔让主塔:

进入相邻的其他工地或本工程其他塔机的主作业区时应主动避让他方塔吊。

以各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塔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9.2运行轨迹

(1)1#塔机覆盖C2#楼裙1和C2#楼裙2,与2#塔机交汇距离为15.4米、与4#塔机交汇距离为27.7米,大臂臂端与C2#楼外墙距离5.8米,在安全范围以内。

1#塔机为低塔旋转角度360度,旋转至交汇区域时鸣铃警示2#、4#塔机。

1#塔机覆盖范围内裙房为6~7层,初始高度安装完成后,结构施工至三层板面时进行塔吊顶升作业,顶升后塔吊为最终安装高度。

1#塔吊在C5#楼主体结构封顶以后进行拆除。

(2)2#塔机为中塔,覆盖范围C2#楼、C2#裙1、C8#裙1,大臂臂端与南侧围墙外信号塔距离4.4米,在安全距离范围之内。

与1#塔机交汇时2#塔机吊钩升至1#塔机大臂以上,保持吊钩与1#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之内。

与3#塔机交汇时2#塔机吊钩升至大臂顶端,保持吊钩与3#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之内,小车回收至距离塔身中心35米范围以内。

与4#塔机交汇时2#塔机吊钩升至大臂顶端,保持吊钩与4#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之内,小车回收至距离塔身中心30米范围以内。

与5#塔机交叉距离为0.2米,交汇时2#塔机吊钩升至5#塔机大臂以上,保持吊钩与5#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以内。

(3)3#塔机为中塔,覆盖范围C8#楼、C8#楼裙1、C8#楼裙2,西侧有已建成23层办公楼和18层住宅,在3#塔机旋转半径以内,不在安全范围以内。

现场采取对塔机回转机构进行限位,大臂限制在平行于C8#楼北往西逆时针6.97°

,顺时针北往西40.28°

,限位范围为132.74°

塔机限位器定期由现场安全负责人监督检查,避免限位器短路而造成大臂旋转至限位范围以外,在靠北侧地面设置锚固点,非工作状态下塔吊需连接在锚固点上,避免大臂摆动过大。

3#塔机达到最终安装高度后超过旁边23层李桥大厦,塔机限位解除可360度旋转。

旋转进入与2#塔交汇区域时鸣铃警示,与5#塔机交汇时3#塔机吊钩升至大臂顶端,保持吊钩与4#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之内,小车回收至距离塔身中心30米范围以内。

与5#塔机交汇时3#塔机吊钩升至5#塔机大臂以上,保持吊钩与5#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以内。

(4)4#塔机为高塔,覆盖范围C5#、C2#、C2#楼裙2,北侧有一期A9#楼3层,现场4#塔机初始安装高度超过一期A9#楼。

4#塔机与2#塔机交汇时塔机吊钩升至大臂顶端,保持吊钩与2#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之内,小车回收至距离塔身中心30米范围以内。

与1#塔机交汇时吊钩升至1#塔机大臂以上,保持吊钩与1#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以内,小车回收至距离塔身中心27米范围以内。

与5#塔机交汇时吊钩升至5#塔机大臂以上,保持吊钩与5#塔机大臂在安全距离以内,小车回收至距离塔身中心23米范围以内。

(5)5#塔机为低塔,覆盖范围C10#、C8#裙2、C5#楼,与北侧一期A9#楼外墙距离6.4米,在安全范围以内。

北侧一期A15#楼3层、A16#楼6层在塔吊覆盖范围以内,现场塔吊安装初始高度超过一期A16#楼。

与C2#楼裙2外墙距离2.8米,现场塔吊安装初始高度超过C2#楼裙2。

与C8#楼外墙距离为3.9m,在安全范围以内。

与2#塔机交叉距离0.2米,旋转进入2#塔机工作半径以内时鸣铃警示。

与3#塔机交叉距离为10.4米,旋转进入3#塔机工作半径以内时鸣铃警示。

5#塔机为高塔,旋转角度为360度。

与4#塔机交汇时5#塔机吊钩升至大臂顶端,保持吊钩与4#塔机大臂的安全距离之内。

各塔机在轨运行防碰撞动作,为:

小车收至根部5米处,再回转至目标部位观察其余塔机动态及周边建筑物,确保安全后方可转动大臂进入交叉区域内,到工地材料堆放场地或钢筋堆码场地。

9.3停止时的摆置要求

(1)1#塔机停止时摆置位置:

大臂平行于C2#楼裙1纵轴朝南方向,平衡臂朝北小车收回至大臂根部,开启夜间防撞警示灯。

(2)2#塔机停止时摆置位置:

大臂平行于C2#楼纵轴朝南方向,平衡臂朝北小车收回至大臂根部,开启夜间防撞警示灯。

(3)3#塔机停止时摆置位置:

大臂平行于C8#楼纵轴朝北方向,平衡臂朝南小车收回至大臂根部,开启夜间防撞警示灯。

(4)4#塔机停止时摆置位置:

大臂平行于C5#楼横轴朝东方向,平衡臂朝西小车收回至大臂根部,开启夜间防撞警示灯。

(5)5#塔机停止时摆置位置:

大臂平行于C10#楼横轴朝西方向,平衡臂朝东小车收回至大臂根部,开启夜间防撞警示灯。

10、作业安全管理

10.1施工单位项目部安全组织管理结构图

项目经理

生产经理

安全主管

商务经理

技术负责人

决策层

生产组

安全工程师

机械设备管理员

各作业班组

CIS推广员

项目执行经理

质量组

安全组

临电管理员

塔吊司机、信号工、司索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