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942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五章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

陆羽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套煎茶的方法,讲究茶量、火侯、水温、时间等等,被积公称为“渐儿茶”。

煎茶是先煮水后投茶,比煮茶时间要短得多。

陆羽在李孺公家的时候,与李季兰一起,接受了儒家的启蒙教育。

后来积公又让陆羽学佛,陆羽由于在李孺公家住过几年,受到儒家文化熏陶,因此不愿意学佛,借口自己是孤儿,没有兄弟传宗接代,不能无后而拒不出家,说那样世人会耻笑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

离娄上》)。

不孝有三:

一是父母想干不仁不义的事,子女不加劝阻是不孝。

二是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又穷,子女不想办法挣钱,也是不孝。

如果没有了父母,但儿子不愿娶妻生子担负起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不能为家庭延续后代,这是最大的不孝。

但陆羽仅以此为不愿意出家的借口,并不是真的重视传宗接代,因为后来他终身未娶,也没有后代。

陆羽从小就能言善辩,积公说服不了他,就故意难为他,让他干许多杂活,如放牛三十头(《陆文学自传》称“一百二十蹄”),好让他回心转意。

陆羽很倔强,不屈服。

陆羽好学,在牛背上用竹竿写字作画,有人看他爱读书,送他一本张衡的《南都赋》,陆羽有许多字不认识,就学着读书儿郎的样子念。

积公知道了不让他出去了,又安排他在寺院内干又苦又累的活,看管他的和尚还经常用树条子鞭打他的后背。

陆羽无法忍受,最终跑出寺院。

传说积公自陆羽走了以后不再喝茶,认为别人煮的茶没味道,淡如白开水,这事传到皇上那儿,皇上不信,把积公请到宫里,让宫里的煎茶高手煮茶,端上来给积公,积公只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说“除了陆羽煮的茶以外,别人煮的茶我都不爱喝。

”皇上为了试探,叫人秘密的找到陆羽,叫到宫里,在后面煮好茶,把积公请来,积公端过茶一喝,清香醇厚,说“这好象是我的弟子陆羽煮的茶啊。

”皇上这才信服陆羽煮茶的本领。

但是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一节里却对陆羽的“茶艺表演”有不同说法,有个叫常伯熊的人在陆羽茶论的基础上进行润色,使茶道大力流行,一位名叫李季卿的御史大夫巡视江南,听说后请他来煮茶,于是常伯熊穿上黄披衫,戴上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受到赞赏,又听说陆羽擅长煮茶时,也请来。

陆羽煮茶手法与常伯熊重复,穿戴又不讲究,“身衣野服”,受到御史大夫的鄙视,给几个钱打发了,使陆羽伤了自尊,回去就写了篇《毁茶论》,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并无真凭实据。

陆羽离开寺院后到戏班子里演戏、编戏,他口吃,长相丑陋,演起“参军戏”(二人的滑稽表演,类似相声),很受欢迎,成为“伶正之师”。

一心想把陆羽培养成为佛门高僧的智积和尚曾退让一步,只要陆羽脱离戏班子,允许他学习儒家文化。

但陆羽仍不愿回寺院。

后来,陆羽遇到了一位皇室宗族,因受牵连,由正三品河南尹贬为正五品竟陵太守的李齐物,李齐物看了陆羽的表演,十分欣赏陆羽的才华,“捉手拊背,亲授诗集”,还帮助他离开戏班子,介绍陆羽到竟陵城外火门山学馆,跟一位姓邹的夫子读书,研习儒学。

陆羽在邹夫子的学馆读书三年,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学余时间煎茶技艺又有提高。

学成后到了竟陵太守李齐物的幕府做事,抄写文书,也为太守煎茶。

太守李齐物平反昭雪后回京城做官,曾任礼部中郎的大诗人崔国辅又因亲属犯罪受到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陆羽又得到了大诗人的指点,学问大有长进。

陆羽的文学才华主要得益于崔国辅。

一、皎然和他的茶诗

皎然俗姓谢,是谢灵运第十代孙,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学过道教,中年皈依佛门禅宗,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到湖州(吴兴)杼山妙喜寺,交游广泛,写下很多诗歌,有《皎然集》存世。

唐代还出现了大量的茶诗。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近500首。

其中著名的茶诗,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皎然(生卒年不详)是唐代湖州妙喜寺的和尚,俗姓谢,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陆羽的好友,比陆羽年长十多岁,有诗僧之称,写了许多诗,其中反映与陆羽交往的诗有好几首,如《九日与陆处士饮茶》等。

饮茶歌,歌是古体诗的一种,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可用七言,五言,杂言。

音节,格律比较自由,不受局限,一首诗可长可短。

诮,是戏说的意思。

崔石是一位地方长官,使君就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这首诗中的几句是非常经典的,常被后人传诵。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涤昏寐,就是把昏昏欲睡之意荡涤干净。

这两句是说,饮了第一碗茶,把睡意全驱散了,觉得全身心和整个天地都神情爽朗。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清我神,就是令我神清,气爽。

飞雨洒轻尘,意思是飘飘洒洒的细雨消除了尘埃。

非常清净,与心神相吻合。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得道,就是可以得升仙成佛之道。

苦心破烦恼,是说苦心修炼,以求破除尘世间的烦恼,以便得以超升。

喝了第三碗就不用苦心修炼了,完全可以达到这种意境。

虽然有些夸张,但说明了茶的确具有这种功效。

此诗把品茶分为三个层次,涤昏寐、清我神、便得道。

这是在中国茶文化精神发展方面开拓性的贡献。

因此他被誉为“中国茶道之父”。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是诗的最后两句。

意思是说只有茶道可以使人保持真率的本性,但茶道不是常人可以掌握的,只有来自仙境的人才能得到如此的感觉。

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就是神仙。

全而真,保全你的真实本性之意。

这两句很重要。

茶学家们论证茶道起源时经常引用,以此为证,被认为是“茶道”一词在中国的首次出现,并说明自唐代陆羽皎然时期就出现了茶道,所以说茶道是日本最早创立的观点是错误的,日本不是创立了茶道,而是将中国的茶道引进到日本并加以发展的。

唐朝有许多日本的和尚来到中国留学,他们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回日本。

后来,荣西和尚两次来中国,回去时带走了中国的茶种,茶树和陆羽的《茶经》手抄本,逐渐在日本兴起了茶道。

二、卢仝和“七碗茶歌》

还有卢仝的《谢孟谏议寄新茶》。

这首诗名气很大,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卢仝因此而得到了茶中的“亚圣”的尊称。

诗中除了“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这句被人们广为传诵外,最重要的就是下面的“七碗茶”歌了,“七碗茶”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这首诗写了一连气喝了七碗茶的感受,每一碗都有不同的感觉,是一个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的升华过程。

“一碗喉吻润”,是物质享受,只是起到了解渴润嗓的作用。

“两碗破孤闷”,看似直浅,实际含义很深刻,一语道出了封建统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的心情。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喝了第三碗茶,会使人才思枯竭的人千思百虑,写出五千卷的诗文来,这比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有气魄。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看起来轻松,实际上说明了卢仝满腹忧患,但通过喝茶,使心中的不平化为乌有,这就使喝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饮茶解忧,比借酒浇愁要好,借酒浇愁愁更愁。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是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感觉,第七碗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要从现实生活中飞翔到理想的仙境中去,整个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喝完七碗茶后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想到了那些辛勤的采茶人,“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巓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这是在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的疾苦。

所以说,卢仝的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评价极高,甚至认为是在陆羽之后,唐代文人对中国茶文化的又一巨大贡献,奠定了卢仝在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亚圣”的地位。

卢仝的故乡是河北涿州。

传说他死于甘露之变,那天正巧住在因推行榷茶制而引起民愤的宰相王涯家里,横遭株连,死于非命。

卢仝死后归葬济源武山,乡亲在村里立了一块石碑刻上“卢仝故里”四字,后面还刻了他的“七碗茶歌”。

由于卢仝的茶艺流传到日本后成了日本煎茶道流派的始祖,据说该村在日寇侵华期间竟因此而幸免于难。

三、苏轼《叶嘉传》和赵佶《大观茶论》

苏轼在《叶嘉传》中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志,威武不屈,敢于直谏,忠心报国的叶嘉形象。

叶嘉,“少植节操”,“容貌如铁,资质刚劲”,“研味经史,志图挺立”,“风味恬淡,清白可爱”,“有济世之才”,“竭力许国,不为身计”,可谓德才兼备。

《叶嘉传》通篇没有一个“茶”字,但细读之下,茶却又无处不在,其中的茶文化内涵丰厚。

苏轼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虚实结合等写作技巧,对茶史、茶的采摘和制造、茶的品质、茶的功效、茶法,特别是对宋代福建建安龙团凤饼贡茶的历史和采摘、制造,宋代典型的饮茶法——点茶法有着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

苏轼诗文书画俱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亦是著名的茶人、茶文化专家。

除《叶嘉传》外,苏轼还创作了数十首茶诗词,量多质佳。

叶嘉其实是苏轼自身的人格写照,更是茶人精神的象征。

《叶嘉传》是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茶文化知识的结合的产物,是茶文学中的一篇奇文杰作。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记: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赵佶《大观茶论》称茶“冲淡闲洁”,茶味淡泊,故称“其味恬淡”。

蔡襄《茶录》认为“茶色贵白”,“建州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大观茶录》也记载:

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点茶之色以纯白、青白为佳,故称其“清白可爱”。

茶可养生祛病,利国利民,故称其“有济世之才”。

太平盛世,不仅人得以尽其才,茶作为草木之灵者,也能为世人所用。

正如他的诗句所言:

道德方今喜造兴,万邦从化本天成。

宋徽宗通过茶事之雅兴,为自己的政绩歌功颂德。

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茶事的兴盛。

正因茶事成为时尚,于是从制茶到冲泡品饮,甚至连茶具茶器都变得相当考究起来;

这就把原来普通的茶事活动上升成了一种精神享受。

第二节茶文化精神与儒释道

中国茶文化精神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儒释道诸家精华而成。

儒释道三家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都很大,各有侧重。

一、茶文化与儒家(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

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哲学基础。

儒家的世界观是积极入世,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以天下为己任”,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遵循仁义礼信的道德观念,中庸之道的处世信条。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

中庸既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具体的为人处世行为准则。

所谓中庸,按儒家创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折之”。

后来有许多学者也都作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但要旨均不离此。

将其作为处世为人的指导原则,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

要公正,平和,谦恭,以理服人,以礼待人,留有余地;

等等。

茶事活动要取得完满结果,关键在于把握准确的“度”。

现在公认的中国最早茶书唐代陆羽《茶经》,虽说主要是对茶事的具体记录,没有明确涉及茶道,但也体现了许多严格把握茶事的“度”的观念。

例如论采茶“有雨不采,睛有云不采”;

论评茶“茶之否,存于口诀”;

论煮茶“慎勿……使凉炎不匀”,择水要选择缓缓流淌的活水,既不能用瀑涌的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等等。

把握住恰到好处的“度”,是中庸的基本内涵。

所以,进行茶事活动时,首先,必须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有偏激走极端,要心平气和,进退有节,待人有礼;

其次,在具体活动中也要不偏不倚。

例如制茶过程中,焙火,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冲泡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冲泡时,也应按照同样的原则。

无论置茶,注水,出汤,都要恰到好处。

品饮时,要始保持着平和心态,体会茶的色香味的妙处。

当然,具体的量,具体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

基本的中庸之度,却是一致的。

儒家重视还礼的作用,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我国在古代很早的时期,就将茶用在祭礼之上。

茶道重礼,这和儒家重礼异曲同工。

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茶道礼仪之严,可见一般。

我国自唐朝以来,宫廷中的重要活动(春秋大祭、殿试,以及举行的群臣大宴等等)都有一定的茶仪茶礼,以示尊重。

进入宋代,儒家更将茶礼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就是所谓的家礼之中,如普通家庭中的婚丧嫁娶、接人待客等大事,都要举行茶礼。

甚而有“无茶不成礼”的说法,客来敬茶的传统也是因此形成。

儒家讲究中庸和谐,主张仁爱、互敬、谦让、进取,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

儒家把这些思想引入茶道,主张在饮茶中创造和谐气氛,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彼此激励。

在饮茶中更多的审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

在饮茶中,自身养浩然之气,对人又博施众济,大家分享快乐。

茶道中充满自己的精神追求,也有对其他人际的热情。

清醒、达观、热情、亲和、包容、积极进取、和谐向上,这些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也是中国茶道的主格调。

二、茶文化与佛教(茶禅一味)

茶文化中还融合了佛家“禅茶一味”的思想观念。

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

佛教在中国兴起后,由于坐禅的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都有禅佛思想的体现。

“自古高山出好茶”,“天下名山僧侣多”,历史上许多禅林寺院出产名茶,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它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促进了禅宗思想的发展。

 

从唐代开始,饮茶之风在全国普遍盛行起来。

茶兴于唐,当然这里有个过程。

唐代在全国兴起饮茶之风,因为唐代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尤其是佛门茶事盛行推动了饮茶之风气在社会上的普及。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历尽汉魏南北朝,流传甚广,经过隋文帝的大力提倡,到唐朝发展到了顶点。

寺院遍及全国各地。

佛教各种宗派并立,尤其是禅宗为最盛。

这种禅宗是外来佛教的中国化,深受中国士大夫和文人的推崇。

僧人们种植茶树,办茶会,写茶诗,推波助澜。

僧人在坐禅时为了提神,也只有靠饮茶,因为坐禅是不许吃东西的。

“吃茶是和尚家风”成了俗语。

《五灯元会》中记载,有人问:

如何是和尚家风?

答曰:

饭后三碗茶。

和尚们饮茶,在寺院有专人负责茶事,也有茶堂,不饮僧人饮茶,还有“施茶”和“普茶”(僧俗同饮)等活动,带动了广大信佛的善男信女争相饮茶,促进了饮茶风气的普及。

禅宗与茶的结缘,便有了“禅茶一味”之说。

禅宗讲究的是平常心,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平常自然,而且讲究“自悟”。

中国轻工业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有关于"

茶禅一味"

的解释:

茶禅一味,佛教语汇。

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

原系宋代克勤禅师(1063-一1135)书赠参学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收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后成为佛教与民间流行语。

禅茶文化学者陈云君说:

了解禅茶文化先了解“禅”是什么?

禅是一种境界。

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

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参禅则要静心息虑体味,茶道与禅悟均着重在主体感觉,非深味之不可;

如碾茶要轻拉慢推,煮茶须三沸判定,点茶要提壶三注,饮茶要观色、品味,这些茶事过程均有体悟自然本真的意蕴,由此便易体悟佛性,即喝进大自然的精英,使神清意灸,有助领略般若真谛。

"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是参禅第一步?

故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

赵州'

吃茶去'

三字,真直截,真痛快"

丛林中也多沿用赵州方法打念头,除妄想。

 赵州和尚的“吃茶去”是流传千古的著名公案,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禅茶的源头。

赵州,在今河北省赵县,有个观音寺,也就是现在的柏林禅寺。

住持是从谂法师,他十几岁出家,云游各地,八十岁时来到观音寺,留下来当住持,一百二十岁时圆寂,现在柏林禅寺的古塔里就供奉着他的衣钵和舍利。

有两个人先后到赵州观音寺,从谂问先来的那人:

“曾经到这来过吗?

”那人回答“来过。

”赵州和尚说“吃茶去”。

从谂又问后来的那人:

”来人说“不曾到过”,从谂法师又说“吃茶去”。

身边的院主(寺庙管事)不明白了,问从谂法师“为什么曾到观音寺的,和不曾到过观音寺的,您怎么都是一样的‘吃茶去’呢?

”从谂法师回答他也是一句“吃茶去”。

现今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在北京茶艺师培训班讲课时讲了这个公案后问大家怎样理解这个公案?

有人回答说是众生平等的意思,有人说是重在当下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这个公案说的是以平常心待人,到过和没到过观音寺的,以及就住在观音寺的,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在世时写过一首茶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我国著名茶艺专家、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就是受“吃茶去”公案的影响开始研究茶文化的。

他认为“吃茶去”就是“坐禅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去”,应该是这个意思。

“吃茶去”,为什么不讲“吃饭去”、“喝水去”,茶里面好像有特别的涵义,于是就开始了对茶的研究。

近几年柏林禅寺重建后经常举办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活动,以及中、日、韩等国家的茶禅国际交流活动。

茶与禅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禅宗是需要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的风尚,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在精神境界上,禅是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的道理;

茶性寒凉、苦而清人,茶是被作为药用的特用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颇为相似。

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

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有些人从茶而禅,有些人从禅而茶。

“禅茶一味”,这个“一味”究竟是什么味?

如人吃茶,甘苦自知。

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既可看作有,也可看作无。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事物是互相包含的,要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质。

实际上,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客观存在,佛教却认为一切皆空,固然有其唯心的一面,但就相对主义而言,却包含辩证的道理。

茶是客观物质,但物质可以变精神,从看得见、闻得到、品得出的色、香、味,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清静”,这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

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而在饮茶的过程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接起来,正如日本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所说:

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

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三、茶文化与道教(天人合一)

中国茶文化也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思想,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

老子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宗教道教。

而中国历代统治者,推行的都是“外儒内道”;

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比如汉初、唐初,老子和道教也曾被推崇到极高的地位。

正因此,道教思想在中国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对茶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茶文化与道家的渊源久远而深刻的,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

茶人认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

“道”的性格象水,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处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

茶道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文化从自然取得精华,在这里与老庄信徒们的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发生了原始的结合。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文化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道家崇尚自然,崇尚朴素,返璞归真,无为而治,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天人合一。

道教的思想也融入了茶文化精神,茶本身就是生长在大自然中。

茶文化精神中的“清淡”、“虚静”等来源于道家。

道家思想概括来说是着眼于更大的宇宙空间,所谓“无为”,正是为了“有为”;

柔顺,同样可以进取。

就整个人类发展来说,无论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终归是以和谐为好。

若完全没有茶的宁静、清醒,世界就会一片昏乱,人类也难以生存。

道家茶理,从另一侧面发掘了茶文化中的深刻哲理。

茶能提神清思,而且确有升清降浊,疏通经络的功效,道家修炼,又主张内省,在饮茶中可以感到神清气爽,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

总的来说,中国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

儒家以茶励志,佛家在品茶中明心见性,道家寻求避世超尘。

其品茶意境、价值取向不同。

其实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处处贯彻着和谐、平静的精神。

综合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

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

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蕴涵着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想,从而体现出“大道”的中国精神。

道德境界、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释道共同形成的中国茶文化精神。

我们弘扬茶文化精神,更多地是要以茶为媒介,启发灵感,感悟人生,提升思想境界。

第三节茶文化精神的基础和核心

现在茶文化领域里有几个常用的名词,就是茶艺,茶礼、茶道,茶德。

其中茶艺是茶文化的基础,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一、茶艺

最早比较普遍使用“茶艺”一词的是台湾。

范增平先生对“茶艺”这个词的来历有过专门介绍,说是台湾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

但是,有人指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

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