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522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正式稿Word格式.docx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从文化主题上看:

“人间处处都有真情在”,“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千古咏唱的主题。

无论是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热情关爱《炊烟》《赏花》,还是深沉博大、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父爱《地震中的父与子》,亦或是父子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还是邻里之间的友爱,关照,“人间真情”是本单元的文化主题。

本单元一是要学生感受人间真情的无处不在,真情的伟大力量,以及享受真情的温暖、幸福。

融入真情之中,用心去体验、感受真情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带来的快乐……人间有了真情的存在,有了爱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温暖,什么是幸福,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二要促使学生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地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来学习这种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

感受真情的无处不在。

每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真挚的热爱、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与赞美,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感受“人间真情”的主旋律。

从文体角度上看:

都是叙事性作品,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密切关注中年级学段目标阅读中的要求: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单元教学目标: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在广泛的阅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2、更自主地认识“络”等34个生字,并能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暮”等56个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在广泛的阅读中提高识字量。

(二)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

1、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本单元主要是叙事性文章,所以在各篇文章中都能够体现出此语言训练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人物的方法。

(主要通过《炊烟》、《新年礼物》两篇精读课达成此任务)

3、学习如何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文章。

(主要通过《赏花》、《古井》两篇精读课达成此任务)

4、练习复述(主要通过《赏花》达成此任务)

5、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古井》)

6、能与同伴交流文中人物形象,并关心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学会说完整的话,用普通话交流,学会认真倾听。

(三)读书习惯

1、养成课前自主解决生字词的好习惯。

2、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作批注。

4、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5、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6、不懂感情不读书,默读时不指读,朗读时不唱读。

(四)合作技能

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逐步提高小组合作效果。

课时安排:

1.单元导读课………………………………1课时

2.精读课:

《炊烟》………………………2课时

《赏花》………………………2课时

《新年礼物》…………………2课时

《古井》………………………2课时

3.略读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1课时

4.单元拓展课………………………………1课时

5.单元整理课………………………………3课时

6.单元评价课………………………………1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单元主题;

初步感知五篇课文大意,体会亲情、友情。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继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团队作风。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单元主题。

导语:

同学们,人间处处有真情,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深受感动。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五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一组课文亲自去感受那些暖人心怀的情节。

(二)明确单元目标

读单元提示语,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三)默读整组课文,完成单元导读卡。

1、下面请大家快速的默读课文,完成单元导读卡。

2、老师给各组分配展示任务。

(四)感知交流,合作探讨。

根据所学,小组对导读卡上的前两个问题进行组内交流,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单元课文,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

(五)全班交流、讨论。

讨论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四)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计划。

导言:

同学们学得真棒!

我们计划用两周的时间学习完本单元,希望同学们及时的进一步预习,你们有什么打算吗?

单元导读课尝试学案

一、学习目标

我能通读本组课文,体会亲情、友情。

二、学法指导

1、浏览课文,完成导读卡;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展示。

三、尝试探究

课文题目

课文中有那几个人物?

我选择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我发现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炊烟

赏花

新年的礼物

古井

略读课文

地震中的

父与子

《炊烟》第一课时尝试学案预习•导学

使用人:

________学校:

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小组:

_________

个人评价:

_______小组评价:

_____家长评价:

______教师评价:

_____

自学目标:

1、我正确认读本课6个生字,会写11个田字格中的生字。

2、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一些生词。

3、我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并带着自己的感情地朗读课文。

4、我能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尝试探究:

一、我能完成预习检测

1、我带着自己感受读遍课文,标出了自然段,本文共有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2、大显身手

(1)我要把容易读错的字、词标上拼音。

(2)本课中我会写的生字。

(提示:

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把左边的偏旁写小些)。

我想提醒大家难写的生字:

3、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下列词语的意思。

炊烟:

热气腾腾:

寄宿:

无声无息:

回荡: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理解生词,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炊烟》第一课时尝试学案学习•研讨

一、尝试探究,合作研讨(自主+合作+交流)

1、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要做到:

不错字、不丢字、不破句。

(对学伙伴听读评价。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读课文,了解预习程度,引导孩子进一步熟悉课文,为整体感知做准备。

2、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提示问题。

(当你独立完成后,别忘记与同伴交流啊)

时间:

地点:

人物:

问题:

采取的解决问题的行动:

结果:

我能把上面内容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出来: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我发现这样概括内容的方法的好处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上面方法的理解

盘点收获:

孩子们,根据你的自学所得,先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初稿,在课堂上可以及时添加或修改,课后全部完成。

期待看到你们精彩的思维闪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对本课所学进行概括、总结。

《炊烟》第一课时尝试学案反馈•拓展

1、读拼音写词语。

ngshǔshūcà

ilà

u

()()()

 chuīyānsāimǎnjì

()()()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例如:

轻轻地飘荡

我的积累: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伙伴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复述能力。

《炊烟》第二课时尝试学案预习•导学

自学目标

1.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心情。

2.我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3、我能与同伴交流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一、复习检测,我能听写生字词得分☆☆☆☆☆组长:

二、课文回顾: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炊烟》第二课时尝试学案学习•研讨

一、我要尝试探究(自主+合作+展示)

1、探究:

默读课文,我能找出文中对木屋主人描写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品质,并作批注,还要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1)语言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通过品读这些句子,我认为她(他)是一个的人。

(2)动作描写的句子,用直线画出。

(3)我还可以在文中找到其它的人物描写方法,如:

【我会归纳】分析人物品质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描写和描写来解决。

我还知道关于人物的描写方法有: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抓住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以填空的形式呈现,降低学习难度。

方法归纳是由实践到理论的一个提升。

2、我能自拟文题,感悟中心。

                 

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在山里人家里感受到的温暖,可为什么作者却以“炊烟”为题呢?

如果让你来写,你想给这个故事起一个什么名字?

(温馨小提示: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炊烟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初步渗透文章的“线索”、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尝试练笔

人间处处真情在,我也要把我曾经得到过的一次帮助写下来,也要用到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设计意图】此为本课的读写结合训练点。

《炊烟》第二课时尝试学案反馈•拓展

______小组评价: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答题。

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公有一个侍卫叫周仓。

这个人力大无比,办事粗心大意,不动脑筋。

关公想开导开导他,可总找不到机会。

这一天,关公骑马,周仓步行,两人来到一棵树阴下休息。

见树下有一群蚂蚁在爬,关公便对周仓说:

“周仓,你打这些蚂蚁看看。

”周仓挥起拳头,用力一砸,蚂蚁却没事,接着又用力一砸,地面凹进去了一块儿,手疼得他哇哇大叫,蚂蚁还是若无其事。

关公看在眼里,心想:

这个粗人,今天我得让他开开窍,打蚂蚁还用得着拳头。

想着想着,关公笑着走了过去,“看我的。

”只见他出食指,轻轻一捻,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

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便对他说:

“做事只有勇气和力量还不够,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智勇双全,才可称得上英雄,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周仓听了关公的话连连点头,更加敬佩关公了。

后来他跟随关公南征北战,屡立功勋,成了关公手下的一员大将。

1.尝试用《炊烟》一课学习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短文内容。

2.尝试用《炊烟》一课学习的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文中任意一个人物。

3.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设计意图】迁移本节课学到的阅读方法

文本细读:

  《炊烟》讲述的是“我”与一对“山里人”的小小的邂逅。

在我“又累又饿”的时候,他们盛情款待了我,并不求任何回报。

女主人的热情爽朗、男主人的朴实憨厚以及他们美好的心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初见炊烟,心生希望。

正当“我”又累又饿的时候,看见了远方山间轻轻飘荡的炊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第二部分(2-4)盛情款待,感受温暖。

通过煮饭、闲谈、告别等情节表现山里夫妇热情、淳朴的性格。

  第三部分(5)回望炊烟,心潮激荡。

飘动的炊烟下,木屋主人挥动手臂与我道别。

这一幕,似电影镜头般定格在作者眼前,也定格在读者心田。

  文中山里人的形象质朴感人,似一双无形的手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样的艺术效果得力于作者对人物细致、传神的刻画。

  成功的人物刻画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创举,关键在于对事件进行描写时,一定要自己感受最深的,且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这样,人物形象才会生动而丰满。

  比如,课文中用了“客人来啦,快进屋吧!

”“那还要问,坐下,先喝碗茶!

”“钱?

这儿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

如果不忘记山里人,以后再来!

”等语言描写;

又有“她把那锅一连洗了三遍,红薯、白菜在山溪里洗得干干净净”等动作描写;

还有“没等开口,她就笑着叫起来”,“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大口大口地吃”,“她又笑了”等神态描写,这样,一个热情爽朗、快人快语的农村妇女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寓真挚的感情于质朴的文字之中,是炊烟写作艺术上的又一特色,读来如同品尝一杯清淡的绿茶,令人回味无穷。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利用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说出“无声无息、寄宿、回荡”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塞”这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的写作方法。

 4、感受“山里人”的热情,淳朴,激发学生要向“山里人”那样多献出一份真诚,一份爱心,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情简析:

  课文篇幅短小,字里行间渗透着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真情,学生应该能够读懂,但作者为什么以“炊烟”为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反馈

小组长汇报预习效果,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二、情境导入,引入任务

1、《爱的奉献》  

2、师:

今天我们就来结识一对“山里人”来感受一下他们的淳朴和热情,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炊烟》。

板书课题。

  三、自学探究

  1、学生带着学案上的任务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准确通顺。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

  2、用各种形式理解课文中词语

  

(1)借助图片理解“炊烟、热气腾腾”。

  

(2)结合文中具体语境、生活经验或借助词典理解“无声无息”“寄宿”“回荡”……

  3、再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四、合作交流

   交流自学探究的结果,组内形成最优答案

五、汇报展示

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六、点拨归纳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七、盘点收获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画出思维导图

八、反馈拓展

完成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引入任务(就预习案做简单点评)

    《炊烟》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中木屋的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感受,教师可随学生回答

    板书出木屋主人的印象:

热情、淳朴、善良……)

二、自主探究(完成第二课时学习研讨案的第一题)

1、木屋主人给同学们留下了热情、淳朴、善良印象,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画下来。

  注意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好好的品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给学生充分品读的时间)

2、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在山里人家里感受到的温暖,可为什么作者却以“炊烟”为题呢?

如果让你来写,你想给、这个故事起一个什么名字?

  使学生体会到“炊烟”是全文的线索,又累又饿时望见炊烟,女主人为我煮饭,告别时望炊烟。

炊烟让人感到希望、温暖、富有诗意。

(依据时间把握,如不能完成)

三、合作交流

预设:

(1)外貌描写的词语“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的光彩。

“妇女的勤劳、健康。

  

(2)神态、动作及语言描写的语句:

她坐在旁边。

笑着看我……手里不停的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的告诉我……女主人的豪爽、勤快、健谈、对生活的乐观。

  (3)语言动作的语句:

客人来了快进屋吧。

那还要问?

坐下喝碗茶!

……洗得干干净净。

女主人的热情好客。

   “这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女主人的心地善良。

(4)男主人的语言“都是自家种的……”男主人笑着说,声音很轻,男主人的憨厚、淳朴。

四、汇报展示

五、点拨归纳

人间处处有真情在,把你曾经得到过的一次帮助写下来,注意写清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六、盘点收获

(三、四、五、六思路同第一课时)

  七、达标反馈:

引导学生完成反馈拓展内容

    

  板书设计

     希望

     温暖  炊烟

         木屋主人   善良 淳朴 豪爽

                热情 好客 乐观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改实验校集体备课——导案(首页)

年级:

四年级课题:

《赏花》课时:

两课时时间:

9月11日

备课组:

尝试一组主备:

李振初审:

叶天宝审定:

王永生

课前分析和目标确定

教材

分析

一群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在孤独与沉默中开始了他们的旅程,但行不多久,他们不光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嗅到了淡淡的花香,而且,“看到”了盛开着的梅林,飞舞着的蝴蝶,他们用心体会到了春光的明媚……而这一切,来源于售票员秀子和司机的善良与热情,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文章按照叙述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这次郊游的特殊组成人员。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文章结尾)。

介绍车上的气氛由沉闷到活跃的全过程。

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渲染了车厢内热烈的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了洋溢其中的浓浓的亲情。

题目为“赏花”,但非一般意义上的“观赏”“欣赏”,而是用心去体会、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

文章语言朴实,读来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面而过,令人感觉清爽而温暖。

教学

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总)

课标达成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沉默、沉闷”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能概括文章大意,感受课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情。

5、复述课文内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重点

难点

体会“沉闷”等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PPT课件;

导、学方案。

独立完成学案课前预习导学部分。

板书

预设

7、赏花

沉默——————→欢腾

特别向导

花香弥漫

(人间真情)

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

学生在前一节下课后闭着眼睛从座位上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