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9661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docx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

统计学第五版李洁明答案

【篇一:

统计学原理第六版重点】

学。

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统计资料也即为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者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它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国情、国力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主体。

2.统计学的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

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3.总体即为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总体。

eg:

所有的工业企业都是一个总体。

4.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又称为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5.标志与指标的区别: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值来表示的,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来表示,是属性表示;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是经过一定汇总,可直接取得;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

其联系是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6.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选择调查方法。

7.组织普查必须遵守的四项原则:

必须统一规定资料的所属的标准时点;正确选择普查时期;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者调查点尽可能的同时进行调查,并尽可能的在最短期限内完成,以便在方法上、步调上协调一致;调查项目一经确认,不能任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汇总综合,降低资料质量。

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9.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的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10..统计报表是以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国家或者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上而下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11.统计分组在统计研究中的基本作用是划分现象的特征;揭示现象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12.分组标志的选择是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者经济条件来选择。

13.分配数列是统计分组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反映总体的结构分布情况和分布特征。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为两种品质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14.向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

向下累计是由变量值高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

15.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也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

16.总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反映某部门或单位等人、财、物的基本数据;它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一集各种指标的基础指标,其他指标都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

17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点:

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

时点指标的数值是间断计数,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所处的水平。

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各项数值相加可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

时点指标是不具有累加性的。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间长短的制约,而时点指标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18.相对指标又称为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

其主要作用是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能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19.结构相对数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指标,作用是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的特征;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结构相对数在平均数计算中的应用。

20.比例相对数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用来表明内部的比例关系。

21.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关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

22.强度相对数的作用是说明国家、地区、部门经济实力或社会服务的能力;反映和考核社会经济效益;为编制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3.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在比较两个相对指标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个相对指标,应情况而定。

24.平均指标是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反映总体上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其特点是将数量差异抽象化;只能就同类现象计算;

能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

其作用是平均指标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可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可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可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数量上的估算。

25.算数平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

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数平均数的倒数。

简单的几何平均数是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能直观地说明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

26.标志变动是标志变异指标,是指总体上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的程度。

标志变动度的作用:

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的依据;可用来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均衡性或协调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程度。

27.平均差是各单位标志值对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28.标准差是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是测定数据离散程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29.动态数列是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资料所属的时间;各时间上的统计指标数值,习惯上称为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30.时期数列是在绝对数动态数列中,如果各项指标都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时点数列是在绝对数动态数列中,如果各项指标都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所处的数量水平。

31.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过程的相对指标,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相对比求得的。

32.定基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环比发展速度。

33.广义的指数是指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

狭义的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即专指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34、指数的作用是综合反映事物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分析多因素影响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程度;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对多指标的变动进行综合测评。

35.指数体系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所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其作用是可以用来推算体系中某一个未知的指数;可以作为因素分解方法之一。

36.抽样调查大多数是指这种随机抽样调查而言是狭义的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以被抽取的那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为代表,对总体作出数量上的推断分析。

37.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的目的是由部分来推断整体;抽选部分单位时要遵循随即原则;抽样调查产生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并且可以加以控制。

38.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全及总体标志的变动程度;抽样单位数的多少;抽样组织的方式。

39.函数关系反映着现象之间存在着严格的依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于某一变量的每一个数值,都有另一个变量的确定值与之相对应,并且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反映出来。

40.相关系数的数值有一个范围,在-1和1之间,大于小于等于正负1,带正号的表示正相关,带负号的表示负相关。

【篇二: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课后习题与指导答案】

t>一、名词解释

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总体和总体单位: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标志和标志表现:

标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是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概念,它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数量标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无论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不尽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或称变动标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5.指标和指标体系:

指标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所谓统计指标体系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

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

2.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3.数量性、具体性

4.数量、概率论、大量观察法5.总体、方法论6.信息、监督、信息7.质量

8.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9.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10.同质、相对11.离散变量、连续变量12.品质标志、数量标志13.数量、外延、质量、内涵14.物质、模糊性15.定性规范、指标数值

三、选择题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d6.c11.a16.c

2.b7.ab12.a17.c

3.c8.bd13.a18.abcd

4.c9.ab14.a19.c

5.a10.a15.c20.abc

四、判断改错

1.统计研究事物的量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定性认识开始的,必须以事物质的规定性为基础。

(√)

3.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技术问题不同,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差别较大的结论。

(√)

具有

它是

能够

7.当我们把全国的工业企业构成总体进行研究时,每一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一个可变标志。

(√)

8.学生的学习成绩既可以用定距尺度分析,也可以用定序尺度分析。

(√)

9.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类型是运用了定

类尺度。

(√)

定比尺度,定距尺度

五、简答题

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社会越发展,统计越重要?

【答题要点】

统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依据。

2.怎样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性质?

【答题要点】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研究这一对象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通过对数量的描述揭示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指导统计实践活动。

3.统计认识事物有哪些基本方法?

如何理解?

【答题要点】

认识统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统计推断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运用大数定律、把握事物总体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是研究事物内部结构的方法。

统计指标法是认识事物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方法。

统计模型法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原形进行模拟或仿真。

统计推断法是以局部推断总体,以现在推断未来。

4.统计工作有哪些阶段?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题要点】

统计工作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是统计认识事物的开始,体现统计工作目的,决定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设计的要求搜集资料,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审核、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表的过程,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统计分析是将统计整理的资料深化以揭示总体的本质特征或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四个阶段密切联系、相互融合,构成定性认识、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与定量认识相融合

的升华。

5.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

为了研究某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该班的所有学生就是一个总体,其中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如果要研究某一个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假定以班为总体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班显然就不再是总体了。

由此可见,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总体单位是针对具体的总体而言,构成总体必须有具体的总体单位。

六、论述题

根据题意回答要点,并适当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1.统计活动有何特点?

如何认识这些特点?

【答题要点】

统计活动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

数量性的特点是在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事物量的多少、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总体性的特点是进行大量观察,消除个别现象存在的偶然性和特殊性,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

具体性的特点是指社会经济统计活动都是研究一定地点、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事物发生的数量。

社会性的特点是指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的事物具有社会性,认识事物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社会性。

2.如何理解标志表现的四种计量尺度?

请用实例说明。

【答题要点】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对标志表现的计量可以划分为四种尺度,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四种计量尺度的涵义,适用对象,尺度本身的层次,四种尺度的转化。

假定我们研究某地商业企业情况,企业所有制性质只能用定类尺度观察,企业资质(即企业等级)可以用定序尺度观察,企业利润可以用定距尺度观察,企业产值既可以用定距尺度也可以用定比尺度观察。

3.指标和标志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

区别: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针对总体而言,标志针对总体单位而言;指标必须能计量,标志并非都能计量。

联系:

指标由标志汇总而来;指标与数量标志具有相对性,当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时,与此相对应的指标就转化为标志。

例如,当我们研究某班学生学习情况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一个标志,该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就是一个指标。

当我们研究这个学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如果以班为单位,那么这个班的“平均成绩”就是一个标志;全校的平均成绩才是一个指标。

在研究学生情况时,学生“性别”是一个标志,但它不能成其为指标,因为性别是不能计量的。

七、案例讨论

把学习过的统计学原理与教科书中的案例内容结合起来,讨论案例后提出的问题。

案例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见梁前德主编的《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问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了哪些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统计认识的基本方法来反映中国小康进程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答题要点】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了总体、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基本概念来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指标中,有数量指标,也有质量指标;有总量指标,也有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在指标体系中,运用框架式联系的指标体系、从宏观层面来说明社会、经济方面的内容。

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资料来源而言,涉及到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等统计基本方法。

其中,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资料,都来源于统计推断法。

问题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借用了相关学科的哪些概念?

这种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题要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借用了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学)、高中阶段毕业生(教育学)、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政治学)、社会安全(社会学)、预期寿命(人口学)、综合能耗(工业经济学)、环境质量(环境学)等基本概念;用其指标体系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有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的特点。

问题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否符合统计指标及其体系的设计要求?

是否需要完善?

如有必要,应该怎样完善?

【篇三:

统计学习题集4】

一、填空题

1.绝对数动态数列可以分为数列和数列。

2.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和。

3.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增长速度=。

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和。

5.某企业1996年至2000年的产品产量(公斤)为550、570、600、630、700。

则该企业1996年至2000年平均产量为。

6.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

累计增长量=。

二、判断题

1.各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

()2.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3.某产品产量2003年是1998年的135%,则1999年——2003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6.某高校学生人数2001年比2000年增长2%,2002年比2001年增长5%,2003年比2002年8%,则2000年到2003年该校学生总的增长了15.67%。

()7.在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时,各季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1200%。

()8.增长1%的绝对值=基期水平∕100。

()

9.相邻两个累计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10.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相除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11.相邻两个定基增长速度相除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增长速度。

()12.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1。

()

13.如果现象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等于0。

()14.各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15.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

()

三、单项选择题

1.累计增长量等于()。

a.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报告期水平减去前一期水平c.相邻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最末水平比最初水平2.环比增长速度等于()。

a.报告期水平比前一期水平b.相邻两个定基增长速度相除c.逐期增长量除以前一期水平d.环比发展速度加13.平均增长速度等于()。

a.定基增长速度开n次方b.平均发展速度减1

c.定基发展速度开n次方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4.动态数列中,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叫做()。

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

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5年是2000年的145%,那么2001年—200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16.某地区历年人口出生数组成的数列是一个()。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7.如果动态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等时,可配合()。

a.上升直线b.抛物线c.指数曲线d.下降直线8.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季节比率之和理论上应等于()。

a.100%b.120%c.0d.1200%9.可以配合抛物线方程的条件是()。

a.动态数列实际值的一次增量大致相等b.动态数列实际值的二次增量大致相等c.动态数列实际值的增长速度大致相等d.动态数列实际值的发展速度大致相等

10.如果现象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理论上应()。

a.等于0b.等于1c.大于1d.小于1四、多项选择题

1.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b.按月平均法c.数学模型法d.移动平均法e.按季平均法2.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

a.移动平均法b.按月平均法c.数学模型法d.移动趋势剔除法e.按季平均法3.影响动态数列发展变化的因素有()。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e.按年排列的动态数列的季节变动4.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为()。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c.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相除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e.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5.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各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b.相邻两个定基增长速度相除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增长速度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连乘积后再减1等于定基增长速度d.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e.相邻两个定基增长速度加1后相除再减1等于环比增长速度6.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

a.相邻两个累计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b.相邻两个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c.各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d.各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e.各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7.关于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正确的是()。

a.平均增长速度加1b.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开n次方

c.平均增长速度减1d.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e.总速度开n次方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月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时没有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b.移动趋势剔除法是剔除长期趋势影响后再计算季节比率c.按年排列的动态数列不体现季节变动d.按月排列的动态数列不体现季节变动e.按季排列的动态数列不体现季节变动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与方程式法各适用哪些现象?

2.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3.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有何不同?

二者关系如何?

5.什么是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有何不同?

二者关系如何?

6.举例说明影响动态数列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六、计算题

1.根据指标间的关系,填空

2.某地区2001-200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1)2001-2005年粮食产量各期逐期增长量;

(2)2001-2005年粮食产量的平均增长量;(3)2001-2005年粮食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

3.某企业某年第一季度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的平均人数。

4.某企业某年上半年各月月初工人数如下:

计算上半年平均工人人数。

5.某商业企业商品库存资料如下:

计算本年平均库存额

6.某厂工人数和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