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8540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若干分析Word下载.docx

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经历性目标,主要表现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数学体验”等方面。

2、行为的基本要素。

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形成性目标,主要表现在“思考”、“探究”、“合作分享”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

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时,将面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征等四个重要因素。

这时教师将做怎样的思考呢?

——这些内容怎样组织最好?

——设计怎样的数学活动?

——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应如何相互作用?

——教师与学生将可能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教学策略将起到指导和指向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在广大教师的实践应用中归纳出如下教学课堂活动基本结构,不是教学模式,仅是一种活动程序,而且这些结构在一堂课中经常交替使用。

1、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以学生对问题的定向思考为起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尝试性探索为特征。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就构成了顺利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

而学生的尝试性的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注意:

引出问题≠发布指令、问题意识≠简单发问、问题化教学≠问答式教学、虚拟问题情境≠虚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消灭问题。

(举例:

胡琼琼的“分数比较大小,平常的教学是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再同分子的比较,本课一反常态,同分子先比较,因为生活中同分子的经验比较多。

又例如:

学习“三角形内角和”。

一、任务呈现

1、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现在能否请大家来说一说,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2、现在,请大家在纸上任意画二个三角形。

3、每个同学都观察一下自己画的三角形,它们都一样吗?

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画的三角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下?

它们一样吗?

说一说,大家画的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每个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都一样吗?

4、现在你能不能猜猜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是一样的呢?

这些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不一样,那么,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后,它们的大小可能会一样吗?

 

二、尝试操作与探究

1、想一想,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来探究,可能更方便?

可以先对自己画的两个三角形进行探究

2、现在能不能把自己得到的结果进行一下简单的交流?

现在大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什么?

3、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论会有不同呢?

想一想,我们刚才再用量角器进行验证的时候,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怎样能尽可能地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

下面你们准备怎么做?

(提示:

用怎么样的方法来减少角的度量的时候带来的误差?

4、通过这一次操作,现在又得到了哪些数据?

大家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新的发现?

能否交流一下?

谁能将自己的探究观察演示给大家看?

现在得到的结论是?

5、讨论一下,还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

……

2、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以学生面对教师呈现的信息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观察和辨析,以获得知识重组为特征。

这时,有效的信息重组构成了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而迅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则构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代诗磊“平均数”)

例如:

学习“方程的认识”

一、信息呈现(出示)

X+3=1815-4=1138÷

19=20.4÷

0.2=2

1.9-X19×

224÷

X=86×

X=0.3

二、尝试分类

1、请你尝试将这些式子用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

2、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

三、寻找规律特征

说一说,类似X+3=18、24÷

X=8、6×

X=0.3等这样的式子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

四、形成新的认知

1、阅读教材、看看这一类的式子称作什么?

2、归纳一下,方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含有未知数、等式)

3、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以学生对材料的实验性操作为起点,通过在老师的引导下的多次分析与比较,以获得新的结论为特征。

这时,尝试实验的方式构成了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探索体验和发现则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张其荣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猜测-验证)

学习“园的初步认识”。

一、情境呈现

情境一:

班级的同学在操场上玩一个游戏。

一面小红旗插在场地上,在裁判的口令发出后,所有的同学开始一起去夺那面小红旗,夺到的人就算胜。

但是为了保证公正性,这些同学应该怎样排列最合理?

你能否尝试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并试着说说理由?

(图略)

情境二:

如果你手上有一根细绳,那么你不妨试着去做这么一个小小的实验:

你将一个稍有些重量的小物品系在这根细绳的一端,然后抓住这根绳的任意一个部位,用力快速地甩动手臂,越快越好,这时,你会看到什么?

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如果你又开始不断地变化自己抓住的细绳部位(不改变自己的站位),继续不断地甩动,你将又会发现什么?

能尝试去寻找原因吗?

当然,你也可以作这样的尝试,抓住细绳的一个部位不动,但在甩细绳的同时,不断的移动自己的位置,或者移动自己甩动细绳的手臂位置,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现在你是不是有可能将你的发现用简单的话写出来?

情境三:

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里经常接触到的物品中,或者平时观察到的各种物品中,你发现他们比较多的是什么形状的?

你是否想过这些物品为什么都是这种形状的?

这种形状里面含有的最基本的图形是什么?

关于这个最基本的图形所具有的特征、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名称等,你是否想去了解一下呢?

好了,现在你大概已经非常想通过自己的探究去了解些什么了吧?

那就试着填一下你的工作表格,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已经知道了自己想做些什么了。

1、先试试看,根据你自己的理解,想想这些小问题可以怎么回答?

2、你能不能用圆规自己来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圆?

在画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你当时把圆画错了,或者是没有画好的话,现在你能不能说说看,问题主要出在什么地方?

能不能和你的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画圆的小窍门?

3、现在你再来猜一猜,刚才的第一个问题(情境一),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你是不是可以将这些同学排列的方式画出来?

4、现在你还可以把每一个同学夺红旗的奔跑路线也画出来。

有谁知道,这些你画出来的“路线”称作圆的什么?

而这面插着红旗称作圆的什么?

同时,你再想一想,这些话出来的路线有什么特点?

名称:

特点:

5、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检验你自己猜测的特点对不对?

小组(全班)交流一下。

4、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知识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这里,正确的抽象概括构成了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尝试发现并构建数学模型则成了学习过程的主要活动。

学习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是12个,每个热水瓶卖20元,这些热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一、出示尝试题

1、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继续学习用数学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2、出示尝试题

“文具店里一共有20盒乒乓球,每盒有6个,每个乒乓球卖2元,这些乒乓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钱?

二、自学课本

1、动机激发

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2、可以看看书本上的例题是这样解答的,再想想这个问题如何来解决?

3、引导性问题

要解决书本上的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书本上第一步是先解决哪一个问题的?

为什么?

三、尝试练习

现在请大家自己去尝试将这个问题解答一下。

(同时请不同水平的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四、学生讨论

1、板演的学生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讨论实例的合理性

五、教师讲解

教师抓住重点地方,理清解题思路、分析解题策略。

5、以小组讨论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

以学生对问题情境的表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小组合作,以获得新的认知为特征。

这时,小组交互的方式、过程以及质量等,构成了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提出计划、团队合作的问题解决以及合理的表述则构成了学习过程的主要活动。

学习“平均数的认识”

社区准备建造一个面向社区居民的游泳池,计划这个游泳池一次可以容纳100人,而且需保证每个人有2平方米的空间。

考虑到来游泳的有成人也有小孩,有会游泳的也有不会游泳的,因此,游泳池要设儿童区、浅水区和深水区,而平均水深是2米。

请你来做设计师,并作如下思考。

你认为这个游泳池设计成什么形状的比较合适?

你认为儿童区、浅水区和深水区的大小分别为多少较合适?

你设计的儿童区、浅水区和深水区的水深分别是多少?

二、小组活动

1、小组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

小组内相互解释、质疑和交流

3、验证方案

小组内对方案进行验证。

4、形成认知

通过尝试设计与验证活动,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抽象出对象的本质特征。

三、班级交流评价

1、各小组发布与解释成果,并形成相互评价

2、组内修正自己的方案与结论。

四、理解性练习。

……

(以上介绍中出现许多我们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比如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探究等等。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方面的组织形式。

四、常用教学组织形式的若干分析

1、关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数学生活化。

(1)举例:

在听课中,有位老师这样说:

四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向卫星发送信号,每分钟发送多少字数,6分钟与8分钟。

2008年今年我们发生什么大事。

学生说:

奥运会、世博、地震、秋游、就是没有神七、老师很惊讶,怎么重要的事都不知道?

(提问: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还是这节课的内容,一位老师安排2只猫头鹰眨眼,问对本课有用吗?

(2)又如:

世博结束后一位老师上课,出示了一幅世博园区的主体平面图,说了一段话,后来的上课没有一丁点与世博有关的,你说放在里面干嘛?

(3)五年级小数的应用——水电煤的计算。

有关分时电表的计算,老师一再强调节约用电等等,请问装分时电表与节约用电有关吗?

根本没有关系,仅是避开了用电高峰而对你的奖励,并不节约电.)

(4)案例:

片段一:

学习分数意义后巩固练习了,老师让学生拿出两叠练习本,指名两位学生各取出一叠练习本的1/3,一名学生取出的是4本、另一个学生取出的是3本。

师:

(故作惊讶)我让你们两人拿的都是1/3,你们怎么会拿出不一样多的练习本呢?

检查一下,好不好?

两位学生检查后,都满怀信心地告诉全体同学自己没有错。

生:

第一叠是12本,所以它的1/3是4本,第二叠是9本,所以1/3是3本。

从这个例子你明白了什么?

一个分数表示数量的多少,会由于单位“1”的不同而不等。

片段二:

学习分数大小比较

谁知道1/2和1/3哪个大呢?

1/2和1/3不能比较大小。

(好学生回答,老师懵了)

请你说明理由。

(强压心中不快)

10个苹果的1/2是5个,9个苹果的1/3是3个,1/2大于1/3。

10个苹果的1/2是5个,30个苹果的1/3是10个,这时1/2又小于1/3。

所以1/2和1/3不能进行比较大小。

片段三:

是呀,如果单位“1”不确定,1/2与1/3是不能比较大小,考虑到任何问题都是有前提的,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如果没有特别注明,所有的分数单位“1”都是一样的,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1/2与1/3相比,哪一个大。

把6个苹果看成“单位1”,它的1/2是3个,它的1/3是2个,所以1/2大于1/3。

把30人看成“单位1”,它的1/2是15人,它的1/3是10人个,所以1/2大于1/3。

任何的数学探究活动,都必须关注探究的前提,所有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前提,这不过这些前提往往被大家所默认,容易被大家忽略,而这种忽略有时会直接造成数学概念和定理的模糊。

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体现数学发展的新文化,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突出趣味性、思考性、现实性。

(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抽象概念。

能够承载数学实质的知识。

有没有意义?

例:

情境激疑

丰富的情境不仅能充分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利于儿童主动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还有利于培养儿童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一组健美运动员的造型挂图(也可以让一些学生自己来模仿),然后让大家观察这些运动员的肢体造型所呈现的几何特点(如上臂和下臂构成一个角),并通过对运动员造型运动的观察发现角有大小之分,而且通过自己的比较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不同运动员的手臂长短不同却可能形成同样大小的角)。

【课例分析】

从一个比赛情境引出的“理解”

讲“圆的认识”一课,有位老师先创设了一个比赛情境,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正中间放一个圆柱体,参赛选手站在长方形的四边的不同位置,往圆柱体上投套圈。

比赛中他让学生对这一比赛规则发表看法。

许多同学认为这个规则不公平,应改成圆形。

这自然引出了对圆及其特征的议论。

学生的这种感悟,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认知与情感的基础。

【分析】学生站在长方形四边向正中的柱子投套圈,他们“感到”了不公平,为什么?

必然要追索、要“想”清楚,这导致了“理解”圆的意义的结果。

(课例选之周小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生活化情境

在儿童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他们是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开始认识数学的,数学概念往往就是源于普通的常识,可以让儿童在接触物质世界和接触其他儿童的过程中去建立概念、修改概念、健全概念和发展概念。

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和丰富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辨析、操作等活动,逐步从对象中抽取出本质属性,建立数学概念。

【案例】

数学有什么用

为引导低年级学生运用数学眼光看社会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某小学老师在课上让学生进行答辩:

“你一天不用数学知识行不行?

”结果,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面对持反对意见的同学,正方有的学生就提出:

“你看电视时不用数字行吗?

”“你买东西花钱时,不用数学知识能行吗?

”“你早晨不看表能知道几点起床吗?

”“你上下楼梯不看几楼、不看门牌能到家吗?

”“你打电话不用数字能通话吗?

”还有的提出:

“你妈妈给你蒸了10个包子,吃了一些后还剩下2个,你不用数学算算,能知道吃了几个吗?

”……结果反方连连被问倒,终于服输了。

因为他们发现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真切感受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中间。

【分析】一场小小的辩论会,不仅激起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而且使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意识,也反映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图像情境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创设欣赏性的图像情境就更有必要了,课件展示翩翩起的蝴蝶、校园里的绿叶、香山的红叶、充满喜气的花朵等等,那学生初步感受对称美,在欣赏的同时就有学生喊着还有对称的,学生说了很多,我便问他们:

“你们是怎样判断的呢?

”这就很自然的引到对称的特征探讨中去。

【分析】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图像情境展示学生欣赏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语义情境:

例如教学平均数问题时,我这样描述:

运动会马上开始了,学校需要很多的红花,任务紧急,决定交给我们班完成。

谁能很快的测算出全班50位同学在一节课内大约能做几朵?

怎样测算?

这时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有的说,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节课做的朵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有的说这样太麻烦了,只要测出一位同学一节课做的朵数,乘50就可以了;

还有的说可以先测出几位同学的朵数,计算出平均数后再乘50。

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6位同学进行统计,一节课6位同学共做66朵。

照这样计算,全班50位同学一节课能做多少朵?

【分析】由于这样的语义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又是师生共同探讨产生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了如指掌,也就很快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问题情境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示一组数:

“8,80,800”。

问:

谁能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

问题一出来,学生就感到很新奇:

800比80和8大,怎么能用等号连起来呢?

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有学生说:

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以得到8米=80分米=800厘米。

有的说:

分别加上元、角、分….等等。

老师接着说:

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相等吗?

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小数的性质。

【分析】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的思维迅速地有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他们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萌发创新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体验性情境

在学习毫米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

师〈诱问〉:

通过看书,你们知道了什么?

大家交流一下。

生1:

毫米比厘米还要小。

生2:

直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生3:

1毫米很短,1厘米=10毫米。

下面我们来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学生边比划,教师边指导。

你觉得我们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我的手表里一小格的大小大约是1毫米。

我认为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观察得真仔细!

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具体地说说毫米跟厘米之间的关系呢?

1厘米可以分成10个1毫米。

10个1毫米就能组成1厘米。

1厘米长是1毫米的10倍。

生4:

1毫米比1厘米少9毫米。

【分析】教师没有采用简单呈现——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毫米,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先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学课本,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要学习的内容处于自然作用状态。

但教学并未就此而止,紧接着教师于自学的基础上及时组织深究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口描述、动手比划、动脑联想的过程中,使毫米这一教学内容在其原有的经验背景中建构起来。

进而又通过厘米与毫米的互释,使“毫米”这一知识与相关的“厘米”并列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上述过程,学生在概括毫米、创造毫米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过程也成了他们生长、发展和生命活力展现的过程。

(案例有倪群老师提供)

以上仅是一部分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要注意是:

(1)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相结合。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是认识新知的基础和前提,新知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那末,这个基础怎样呢?

按照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要把复习的内容纳入到情境的创设之中,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学习新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温故而知新。

而且,这也是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学习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在基础中复习中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创设要为新旧知识的衔接创造条件。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这个结构往往距新知还有一段距离,即或就是一步之差,教学也要要求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恰当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链结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知识的有效链结创造条件,为实现新知的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为知识的过渡给人以自然顺利的美感。

(3)情境的创设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蕴藏巨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

当新知初露端倪时,势必存在与原有认知结构的不协调,进而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冲突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跃跃欲上之际,假如再发出“猜一猜”,“试一试”等刺激信号,把学生的情绪激发到愤悱的状态,无论出自要验证自己的猜想,还是急于知道所以然,这都是学生认知水平得已发展的最佳时机。

如果教师这时要求学生独立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或者动手操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亮点的闪现,可贵的是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4)情境的创设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学生的思维是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而启动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的动力。

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心奋,能主动地参与,自主地探究。

2、关于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体验数学有效学习。

合作学习的实质: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小组合作式是学生以4~6人为单位围在课桌(几张拼在一起的课桌)周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有无意义?

形式化、无需要合作)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1、主动还是被动?

[案例1]《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还记得吗?

记得。

好!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这些计算公式。

于是,每个同学都开始说起来,教室里很热闹!

B教学:

右图是老师家中一扇门的平面设计图。

现在老师想要油漆这扇门,除了装玻璃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