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7483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9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人口

总量/

亿人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

2020

14.08

8.97

12.89

14.18

12.80

2030

8.18

18.02

14.45

17.69

2040

13.78

7.60

24.97

14.19

7.77

24.24

2050

13.07

6.49

27.30

13.72

6.80

25.99

人口总量

峰值/亿人

14.23

5.当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时,我国(  )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就业压力最大

C.老年人口数量最多D.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

6.有专家推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实际出生的人口可能少于预期值,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育龄妇女年龄过大B.抚养孩子成本高

C.人均耕地少,粮食不足D.政策支持力度小

5.D 6.B 第5题,表中显示全面二孩政策下2030年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此时,我国经济仍然继续发展,A错误;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是最高,就业压力也不会最大,B错误;

老年人口数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

人口总量,计算可知2050年最大,C错误;

人口总量由增大到减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D对。

第6题,全国育龄妇女年龄不可能都过大,现实情况也不是粮食不足和政策支持力度小;

主要原因是我国抚养孩子成本高,多数人不愿意生育第二胎,故B符合题意。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

据此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藏

C.每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的是苏

D.每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少的是宁

8.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藏、沪的人口增长呈现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沪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京低

7.C 8.B 第7题,根据公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由图中数据计算出: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为沪,最低的为宁,A、B错误;

每年净增加人口数=自然增长率×

人口总数,可计算出,每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的是苏,最少的为藏。

第8题,沪的人口增长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与沪相比,藏的人口增长呈现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通过读图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京、沪、苏等)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藏、宁)人口出生率较高;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呈负相关;

沪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京低,是因为沪老年人口比重高,死亡率高于京造成的。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

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9~10题。

指标

甲国

乙国

2000

老年人口比重/%

6.9

16.2

老年抚养比

10.0

24.8

2010

8.5

17.0

18.6

25.6

11.9

20.8

26.3

33.0

9.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10.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9.C 10.D 第9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乙国老龄化时间早于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甲国;

甲国老龄化速度更快。

第10题,从题干材料可知,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2017年1月30日,第28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正式拉开帷幕,其主题是“通过投资青年利用人口红利”。

会议指出:

非洲有2亿多15~24岁的青少年,到2025年,非洲青年人口将占世界青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据此完成11~12题。

11.非洲目前(  )

A.劳动力丰富,环境压力较小

B.人口负担较小,经济发展加快

C.出生率较低,教育投资加大

D.就业压力较小,人口迁移明显

12.为了通过投资青年、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当地政府应(  )

A.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和销售数量

B.加快廉价劳动力在非洲南部的流动速度

C.积极引导更多的青年无偿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

D.积极组织培训,提高劳动力素养并适度发展高科技工业

11.B 12.D 第11题,非洲目前劳动力丰富,对自然资源等需求量大,环境压力较大;

劳动人口多,有利于创造较多的社会财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非洲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出生率较高;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就业压力较大。

第12题,非洲青年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较大,需要积极组织培训,提高劳动力素养并适度发展高科技工业,逐渐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

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

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

(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

(3)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

(1)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分时间段分析。

(2)题,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生育观、B超技术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

第(3)题,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可以从思想观念、法制、完善保障事业等多方面落实解决。

答案:

(1)自1980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

1995~1999年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

2000~2003年人口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

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

(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

封建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扰性别生育的欲望;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选择性别提供了可能;

计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

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

(任答3点)

(3)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

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

(任答2点)

14.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出生率

(‰)

死亡率

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

每公顷

耕地

人均

GDP

(美元)

1~14岁

(%)

≥65岁

A国

9

10

15

18

0.2

27460

B国

25

8

36

4

3.3

2800

C国

41

16

44

3

5.3

710

材料二 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

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

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

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

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三 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国家

中国

香港

巴西

德国

尼日

利亚

内陆

韩国

世界

人口年龄

中位数

41.8

28.9

44.3

15.2

35.2

37.9

28.4

(1)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这类人口问题一般出现在__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与其他两国相比,C国的人均耕地较______(多或少),从人口发展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3)材料三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___________,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人口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现状,请提出应对措施。

(1)题,结合表中数据计算即可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2)题,从表中数据可判断出C国人均耕地最少,且人口增长速度快,应控制人口数量。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尼日利亚人口结构为年轻型,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青少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

第(4)题,我国人口中位数向上移动,说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夕阳产业。

(1)A 人口老龄化 发达

(2)少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3)尼日利亚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就业、就学压力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

(4)继续实施计划生育,维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长;

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体系;

大力发展教育和经济,解决就学和就业困难。

(答出两点即可)

课时跟踪检测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亚洲

1.C 2.D 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流向的变化。

由图可知,二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地区是亚洲。

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  )

A.生活成本低B.发展空间小

C.广阔的发展空间D.超高的房价

4.“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地矛盾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保护生态环境D.促进经济发展

3.B 4.D 第3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

中小城市中生活成本低、物质回报实惠、安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入一线城市的阻力,发展空间小属于推力,A错误,B正确;

一线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属于拉力,而超高的房价属于阻力,C、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第4题,“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科技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正确。

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回答5~6题。

5.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

A.美国、新西兰B.加拿大、德国

C.南非、埃及D.日本、澳大利亚

6.关于图中人口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C.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高速铁路建设

D.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建设

5.A 6.D 第5题,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属于典型的移民国家,但德国、埃及和日本不属于移民国家。

第6题,结合图示的人口迁移规律判断,人口迁出区应为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通过地区,故选D项。

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绘制的江苏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8.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7.C 8.D 第7题,从图中的统计结果可知,该地主要迁入人口的年龄集中在15~44岁,以青壮年为主,其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8题,人口的迁入对迁入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城市的被抚养人口数量,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

100%。

读下图回答9~10题。

9.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  )

A.A地和B地B.A地和C地

C.B地和C地D.B地和D地

10.导致D地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经济落后B.政策因素

C.社会因素D.环境变迁

9.A 10.A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两地的人口迁移差额都为正值,因而可能为发达国家。

第10题,D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其可能为发展中国家,导致其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为经济落后,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迁出。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完成11~12题。

1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1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④⑥

11.A 12.B 第11题,老年人冬季怕冷,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人生活有利。

第12题,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另外,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学生在做课题《调查家庭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家族先后迁移了几个地点。

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

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迁到了北京;

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

(1)影响该同学爸爸的迁移因素是什么?

(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类似于该同学爸爸的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流向是什么?

(3)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优秀人才迁移到发达国家,这种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4)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

(1)题,由材料可知,该同学的爸爸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而迁入到北京的,所以影响因素应该是经济因素。

(2)题,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放松控制,再加上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自然条件也比较优越。

于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够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入到城市,从内陆地区迁入到沿海地区。

该同学的爸爸也是因为需找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而迁入到北京的,与改革开放后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具有相似性。

第(3)题,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受教育的水平以及工作待遇和个人发展机遇的差异,一些高素质人才为追求发达国家优厚的经济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而走出国门,移民到发达国家。

第(4)题,该题是主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的,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可以从通过相关的优惠政策,促进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完善投资条件,吸引企业迁入,促使农民在当地就业等措施。

(1)经济因素。

(2)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3)为了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追求发达国家的优厚经济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

(4)给出优惠政策,让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发展当地经济,吸收回乡农民工参加工作,增加收入;

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

(言之有理即可)

14.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

为什么?

(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二省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4)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

(1)题,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环境、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

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获知。

(2)题,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其商品棉的采摘,主要集中在8~10月。

第(3)题,影响山西和云南人口迁移的因素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和人口数量方面进行分析。

(1)不利影响:

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

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严重。

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时间:

8~10月。

原因: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

(3)山西:

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

云南:

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的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4)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西藏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

课时跟踪检测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

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

A.耕地资源B.水资源

C.矿产资源D.草场资源

2.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1.B 2.A 第1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影响新疆人口容量的因素。

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故B正确。

第2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也就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A正确;

新疆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B错误;

人口的迁移对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C错误;

目前,新疆人民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还需要提高,D错误。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

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

据此完成3~4题。

3.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文化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