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如何读诗》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如何读诗》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如何读诗》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现代诗歌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朗诵诗歌,从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活动。
(约3分钟)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诗人在创作时:
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介绍现代诗歌的起源、特点与主要学习及欣赏方法,让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形成。
(约15分钟)
现代诗歌的特点有哪些?
1.分行排列
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
2.饱含真情
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中有这样的诗句:
莫要跑到外面去,
去到外面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
乖乖儿,
快用鞭子打。
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
3.立意新颖
王夫之说过: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苏轼也说:
“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
”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再如:
辛迪的《寄心》:
经过一夜的不平静,
决定把这颗心,
贴上八分邮票,
寄出去就是了。
简朴自然,平中见奇。
4.跳跃自如
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枝末节,娓娓道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段,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
如曾卓的《我遥望》: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这首诗前后两节,一节一个层面,中间一个大断层之间,如果写散文、小说的话,正是用武之地,而写诗只能这样跨,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作为跳跃的翅膀,从年轻时跳到六十岁,中间留给读者去思考、去补充,蕴意深远。
5.凝练集中
凝练,指语言;
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讲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使学生对现代诗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基本认识,从而逐步体味到现代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之美、艺术之美、结构之美,引领学生开启现代诗歌阅读的大门。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原诗十八节,诗人只选取了一个最难忘的镜头,即“一低头的温柔”,把这位日本女子内心说不出的情意、掩不住的隐秘、别离的忧愁、莫名的委屈等等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诗人感觉她恰似水莲花那样秀美、纯洁、娇弱而又灵动,再听她软语温存的一声“珍重”,交织着“蜜甜”与“忧愁”,她把思念留给了自己,把祝福给了对方,最后的那一声音译的“沙扬娜拉”(再见),更是情韵摇曳,萦回不绝。
这首诗可以说凝练集中之至了。
6.形象生动
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
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固而成的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
如曹增书的《笑》:
“倚着春俏丽的肩膀/秋,憨厚地笑了。
”这首诗是“春华秋实”的形象化表现,诗人妙用拟人化手法,一倚一笑,一憨一俏,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真是一幅奇妙的镜头。
7.意境优美
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
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
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
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如沙鸥的《新月》: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
我在你梦中靠岸。
小船似的新月勾起了诗人的怀乡之情,爽性当真“乘船”回到了春暖花开的故乡,故乡的亲人正在梦中,“我在梦中靠岸”,情深意美,极写其两地相思、魂牵梦绕的情景,意味深长。
8.虚实相生
像与不像、似与不似、切与不切、不即不离等说法不同,意思一样,都可以归结为虚实处理问题。
诗歌也一样,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
如王小泥的《初春的家园》:
鸡鸣起伏,
雨点儿在屋瓦上,
弹奏《十面埋伏》,
当鸟雀啼亮木格小窗,
母亲已从窗外菜园里,
掐来一筲箕湿漉漉的黎明。
石磨吟唱出两桶清香小曲,
姐姐把它凝成一锅乳白的晨曦,
我举起筷子,母亲瞪我一眼,
她怕我夹碎了,
姐姐水嫩嫩的叫卖声……
苍老的父亲,牵着水牛走向田间,
牛鞭,抽醒几声蛙鸣,
一曲山歌,在群山间回荡往复,
于最高的尖尖山上;
化为一只啸天的老鹰……
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通感、错觉、象征等)加以“变形”,使语言“陌生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表现形式给人以既明白可解、又新鲜别致的感觉,增强了艺术魅力。
除以上特点以外,还有一些特点也需要了解。
如:
押韵,或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韵脚的韵母要相同。
有些古诗押的是入声韵;
有些新诗外表看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不顺口。
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要整齐匀称、错落有致。
还得注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规律,给人以抑扬之感。
三、专题探究。
(约22分钟)
专题一:
探究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的意象种类有哪些?
试总结说明。
(一)描述性意象
艾青借鉴古人,古为今用,描述性意象是其诗歌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意象种类之一,不少诗作就是由纯描述性意象构成,如《驴子》主要由描述性意象构成。
“你披满沙土的身体/干毛剥落的身体/拖着那/无终止地奔走在原野上的/人们可怜的什物;
/你下垂的耳朵/无力的耳朵/听惯了/由轮轴传向空阔去的悲哀的嘶叫;
/你灰色的眼瞳/映照着/北方的广漠的土地上的/不平坦的荒凉的道路;
/你倦怠,你辛苦,你孤独/在这永远被风沙罩着的土地上/驴子啊,/你是北国人民最亲切的朋友。
”这首诗是写北方常见而又卑微的驴子,没有任何豪壮的语言,也没有象征的暗示,更没有使用比喻、夸张、变形、借代等技法,而是采用平易、质朴、流畅的语言和直接的叙述语言刻画了驴子的形象。
驴子的整体意象是由驴子身体各部分的单个意象构成,并由土地意象烘托,每个意象前面都采用表示形状、神态等描述性的形容词进行描绘。
“干毛剥落的身体”“可怜的什物”“下垂的耳朵”等肢解了驴子这一形象,然后又由这些意象合成这一形象。
(二)比喻性意象
比喻性意象是指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创造的意象。
它是以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为基础,同某种事物、理念或情感具有相似之处。
在艾青的诗歌中,把不具形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思绪、品格、声音等转为具象的画面,给人以深切逼真的感受。
“自私和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
”用毒蛇的意象喻抽象的观念,“自私”和“贪婪”可谓入木三分。
《高山上的风》:
“高山上的风/是个雕刻家/日日夜夜在剥蚀/长年累月在敲打//有时大刀阔斧/小岩像大厦崩塌/有时细琢细磨/把岩石切成碎片/研成粉末,变成泥沙。
”风看不见摸不着,而通过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化无形为有形,具体生动,与我国古代诗人拟声技法一脉相承。
专题二: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艾青诗歌的艺术手法有:
(一)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
艾青诗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据统计,艾青所有诗中,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的制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吹号者》等。
(二)具有忧郁的诗绪
“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道:
“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旷野》中写道:
“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等。
(三)散文化了的诗情律动
艾青的散文式的诗句常以长短相间,自由活泼地表现,无拘无束;
加上鲜活朴实的口语,力求一种随诗情而产生的“内在旋律美”,与诗行内在节奏、音律与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色彩感受;
他的诗,意象愈发丰满,显得那般绚丽;
诗体自由的新诗创作追求,亦是他一生诗歌事业的伟大贡献。
如《献给乡村的诗》和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显示了这一特色。
他熟练地描绘出乡村的山水: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其写景绘形绘神,饱含着诗人深切的思念与痛楚回忆,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约束,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
(四)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
强调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重视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有独特的艾青的“光”和“色”。
如《旷野》中出现的那“渐渐模糊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那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那灰白而混浊、茫然而莫测的‘雾’的笼罩……”。
诗中用的“模糊”“灰黄”“曲折”“灰白”“土黄”“暗赭”“焦茶”“混浊”“茫然莫测”等词语,既是对外界的自然光和色的敏锐感受,也暗示、象征了诗人内在世界所感到的“沉重”“困顿”和“倦怠”,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命运、气氛等的总体把握和思索。
专题三:
举办诗歌朗诵会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上要朗诵的艾青的诗作,预先做好朗读准备,讲究技巧方法,读出感情和韵律。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作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主题:
“我的家国情怀”诗歌朗诵会
时间:
9.22
地点:
本班教室
形式:
四人小组参赛
引领学生完成教材“专题探究”部分的内容,对艾青诗歌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更深入地了解现代诗歌,学会分析、理解和鉴赏诗歌,培养阅读诗歌、尝试写作诗歌的兴趣。
引导学生确定诗歌朗诵会的内容和形式,制订具体的方案和内容。
四、总结提高。
(约5分钟)
在阅读现代诗歌的过程中,对每一句都要仔细地揣摩,从而正确解读诗歌的涵义。
要做到:
一、通过诗歌背景找到解读切入点;
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三、捕捉诗歌意象,感受其意境;
四、体味诗歌语言的魅力;
五、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对现代诗歌的阅读赏析不能只停留在字面,要从各个角度去挖掘其内涵,感受到诗人在诗歌中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享受诗歌所带来的美。
升华本节所学,总结理解诗歌涵义的方法,让学生从宏观框架上明白如何鉴赏诗歌。
学习资料链接
(一)现代诗歌的鉴赏办法有哪些?
1.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
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首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要把握形象。
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积淀了诗人早期生命历程的坎坷与不幸,也是他置身于黑暗大地上发自内心的痛苦的生命情怀:
幼年时缺乏父母亲情的冷漠凄清,少年时飘泊异乡的辛酸孤苦,三年囚徒生涯的悲愤伤感,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不平,对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深思忧虑……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流注在他血泪凝成的字里行间,形成他许多诗歌沉郁的底色。
在这首带有自叙传记性质的长诗中,艾青用丰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大量的排比,细腻的笔触,形象的刻画,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艾青成了家庭与时代的叛逆者。
他在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受尽人间凌辱、最后与世长辞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
3.要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
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苦和执着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4.要品味语言。
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的特色,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美,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如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的描写: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再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
“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
5.要分析技巧。
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
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
6.要重视诵读。
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
古人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
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理解诗的意境。
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究节奏的现代诗歌。
(二)怎么赏读诗歌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
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作者产生共鸣。
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歌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
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志。
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一段,语言形象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这一段的末尾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状态,更加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妙绝,成功地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景,增强了对读者的感染。
二、品味诗歌的含蓄美。
钱锺书先生曾说过: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直接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其含蓄的内涵,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读起来明白如话,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我们若用心去体味,便觉得这是千古绝调,其中感情浓烈真挚,诗意含蓄深沉。
前一句写送别的环境,点明了地点、时间和景色,此中有何寓意?
我们可以想一想,面对着如此春色,在客舍送别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春雨沾湿了地上的尘土,也沾湿了作者的心。
“客舍”和“杨柳”都代表离别的意象,何况这柳是如此之青,怎忍心将之折断赠别?
此中含蓄之处在于不点“别”而“别”意尽在其中。
第二句,初看不过是劝友喝酒之辞,其实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
朴素的语言饱含真挚的情意,两人对饮,举杯浇愁。
“要是你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像今天这样与你相伴了”,其中的依依不舍,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既是劝慰又是白描。
读者只有体会诗歌字里行间的寓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韵味。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郭沫若说:
“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来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
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
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七言诗是每句四顿,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新诗也很注意节奏,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
四、体味诗歌语言的色彩美、动态美。
诗人特别注重锤炼语言,使诗歌显得形象、凝练,富有色彩美和动态美。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上下阕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气势恢弘。
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用得极富形象。
以“舞”字形容雪披的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总之,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音韵美、色彩美和动态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