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4147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0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过滤D.

蒸发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物质的溶解性:

C.铁元素质量分数:

D.金属活动性:

8.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A.用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

B.用碘酒检验淀粉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试稀盐酸的pH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浸入稀盐酸,形成黄色溶液

C.持续加热碳酸氢铵,最终有固体残留

D.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蛋清变黑

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2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变

C.生成物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片插入稀硫酸:

Cu+H2SO4═CuSO4+H2↑

B.工业炼铁:

FexOy+yCO

xFe+yCO2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2NaOH+SO2═Na2SO4+H2O

D.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

CO2+CaCl2+H2O═CaCO3↓+2HCl

12.下列对物质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室的火灾

C.用氮气作为灯泡填充气

D.用烧碱消除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

1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

CaCO3固体(Na2CO3)

用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CaCl2溶液(NaCl)

Na2CO3溶液

稀盐酸

①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沉淀

②再向沉淀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CO2(CO)

O2

点燃

Cu(NO3)2溶液(AgNO3)

滴加适量稀盐酸,过滤

14.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③D.①②③

15.在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9.3g中加入一定量的10.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5.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的一定量是7.3g

B.反应共产生11.7gNaCl

C.如用10%的稀盐酸将5.0g沉淀溶解,则所用稀盐酸的量与题中的一定量相等

D.Na2CO3消耗的稀盐酸比NaOH消耗的稀盐酸多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用水不能区分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因为它们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

C.98%的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最终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49%

D.向置于空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17.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S/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甲表示KCl溶解度曲线

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

C.40℃时,5gKCl加入1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

D.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

18.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B.bc段溶液增加70.2g

C.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d点溶液显碱性

1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FeCl3HClNaOHKNO3

B.HClK2CO3CaCl2BaCl2

C.MgSO4BaCl2CuSO4Na2SO4

D.NH4ClNaOHHClCa(OH)2

20.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已知:

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B.“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D.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NaHCO3↓+NH4Cl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氮元素      ;

(2)2个钠离子      ;

(3)葡萄糖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

22.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氧气B.干冰C.糖类D.聚乙烯E.食盐F.盐酸G.明矾

①用于食品包装      ;

②人体胃液中的酸      ;

③可作净水剂      ;

④大米富含      ;

⑤可供呼吸的气体      ;

⑥可用作人工降雨      .

23.如图为半透膜淡化海水分离技术示意图.对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形成淡水,而海水中的其它物质不能通过渗透膜.

(1)采用此分离技术所得到的淡水的硬度      (选填“高”或“低”).

(2)对所得淡水进行“矿化”处理来可提高饮用水品质.用CO2酸化的淡水浸泡石灰石使其部分“转化”为可溶的碳酸氢钙,达到“矿化”的目的.“转化”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4.将废硫酸(含杂质CuSO4、FeSO4)转化成补血剂FeSO4•7H2O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FeSO4在70℃时溶解度最大;

在3℃~7℃、一定浓度的硫酸中溶解度最小;

采用降温结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

(1)如图中,废硫酸、      (填字母)中均含铜、铁元素;

(2)用98%浓H2SO4稀释得到20%稀H2SO4所用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

操作3包括:

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洗涤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3:

先在90℃时蒸发浓缩成饱和溶液,降温到70℃就一定有大量晶体析出

B.过量A目的仅是除净硫酸

C.为了提高产品的产率,20%稀硫酸应过量.

2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制备ClO2可以采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获得,此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气,化学的反应方程式为: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6.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      通入.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      ,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则只能选择      作发生装置.

(4)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氨气,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27.某同学对CuCO3在溶解性表中不存在感到好奇,如图为该同学所做的验证实验及现象:

(1)实验开始出现蓝色固体,并且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      .写出甲试管中生成蓝色固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一段时间后固体变成蓝绿色.该同学对该蓝绿色固体的成分作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CuSO4与Na2CO3反应开始会生成Cu(OH)2,随后Cu(OH)2在碳酸钠溶液中会逐步转变为Cu2(OH)2CO3固体.

②Cu(OH)2分解温度为80℃,Cu2(OH)2CO3分解温度为220℃.

【猜想与假设】①蓝绿色固体为Cu2(OH)2CO3;

②蓝绿色固体为Cu(OH)2;

③蓝绿色固体为      .

【实验验证】

过滤乙试管中的混合物得到蓝绿色固体和无色滤液.

实验1:

加热蓝绿色固体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证明蓝绿色固体中含有      .向加热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现象,则固体中含有Cu2(OH)2CO3.

【结论】猜想③正确.

实验2:

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确定了其中一种溶质,再向溶液中加入      ,确定了另外一种溶质.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8.有一白色粉末,其中只可能含有硫酸镁、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以下实验回答.

(1)取样,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向A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无现象,得无色溶液B.则该粉末中一定没有      、      .

(2)向溶液B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C,则原白色粉末中含有      .

(3)为确定是否含有另外两种物质,将C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得到14.35g白色沉淀;

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5.8g白色沉淀.则原白色粉末中还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

29.A和甲为矿石,A中主要成分含有两种元素,元素质量之比为7:

8,甲常用于建筑材料.B和E,D和F,丙和丁这三组物质都含有相同元素.B到F为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一般过程.C为棕红色固体粉末,M为常见金属.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      ,D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以上反应不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4)反应③体现了戊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六、综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30.锌及其氧化物(ZnO,白色,难溶于水,溶于强酸)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锌的广泛应用

(1)锌被称之为“生命元素”.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严重,将会导致“      症”和智力发育不良.经常吃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等含锌的食物有利补“锌”.这里的“锌”是指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锌与铜熔合可形成“黄铜”,它属于      (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二)活性ZnO制取的探究

【实验方案】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下:

沉淀物

Fe(OH)3

Zn(OH)2

Fe(OH)2

开始沉淀pH

1.5

6.2

6.3

完全沉淀pH

3.2

8.0

9.7

【查阅资料】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上表.

【问题探究】

(4)“溶解”前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      .

(5)“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SO4、      、FeSO4.除铁池中加入适量H2O2,使Fe2+转化为Fe3+;

为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而Zn2+不形成Zn(OH)2,则应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围为      .

(6)“沉淀池”中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得纯净固体M,其组成为:

aZnCO3•bZn(OH)2•cH2O.

确认固体M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最好选择下列      ,

向其中滴入无现象,则已经洗干净.

A.紫色石蕊试液B.少量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空气

组成测定固体B的组成会影响制得的ZnO的活性.为确定aZnCO3•bZn(OH)2•c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aZnCO3•bZn(OH)2•cH2O受热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种产物.

(7)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ZHEN现称取35.9gaZnCO3•bZn(OH)2•cH2O在B装置中进行完全煅烧,测得装置C和D的质量分别增重7.2g和4.4g.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8)装置A的作用是      .

(9)根据上述数据,则生成ZnO的质量为      g;

a:

b:

c=      .

(10)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的a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

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生铁中有铁和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牛奶中有蛋白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水银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甘蔗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粮食霉变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干电池放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自来水消毒是加入消毒剂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其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

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Cl,其俗名与化学式一致.

C、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其化学式为:

NaHCO3,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其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

D、双氧水的化学式为H2O2,H2O是水的化学式,其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

故选B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分析】A、根据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NaNO2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肥和农药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A、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指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体现低能耗、低能量、低开支,故选项说法正确.

C、NaNO2有毒,不可以用来调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缓解粮食危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酸碱盐的应用;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A、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

B、根据空气污染考虑;

C、根据三大合成材料考虑;

D、根据治疗胃酸过多的方法考虑.

A、NH4HCO3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故A说法错误;

B、雾霾、酸雨、臭氧层空洞都能造成空气污染,故B说法正确;

C、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C说法正确;

D、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有:

Al(OH)3、NaHCO3、CaCO3、Mg(OH)2.故D说法正确.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分析】A、根据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粗盐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物质的溶解性等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D、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A、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顺序是:

氧、硅、铝、铁,故A错误;

B、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

氯化钙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故B正确;

C、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铁元素质量分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

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故C错误;

D、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钾>锌>银.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电解水实验;

硬水与软水;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分析】A、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解答;

B、根据碘酒遇淀粉变蓝进行解答;

C、根据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解答;

D、根据用湿润的pH试纸测试稀盐酸的pH会使得盐酸的酸性减弱进行解答.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碘酒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碘酒检验淀粉,故B正确;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C正确;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试稀盐酸的pH会使得盐酸的酸性减弱,测量结果不准确,故D错误.

D.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后,失去生理功能,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外界条件有多种,如强酸、强碱、甲醛、酒精、重金属离子、高温、射线等;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浸入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形成浅绿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持续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最终没有固体残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硝酸属于强酸,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蛋清变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3O2

2SO2+2H2O.

A、由方程式可知,图中共有2种氧化物,故A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